三重门的书评 (547)

“我是金子,我要发光的。”
要骂一个作家,必须得先读过他的作品。这年头骂韩寒的多了去了,随便跟街上拿个大喇叭招呼,都能扯来几百个。可是除了千篇一律的“韩寒是个傻B”以外,我相信这几百个人里,至少那“几百个”并没有读过韩寒的书。 媒体时代造就人才,人人都有出15分钟名的机会。但韩寒却出名不...
(展开)

也算是影响我们这代人书籍
在深受应试教育所压迫的时候,大多数的人的选择是骂不绝口,但是骂完还是老老实实的往高考这独木桥挤去。而韩寒的个性对我等犬儒则是有很大的“镇精”。让我们也能就着韩寒的文字撒出我们敢怒不敢言的怨气。 但是实话实说这本书也确实只能吸引下那些少男少女了。靓点只是在文...
(展开)

韩寒:那个白衣翩翩的少年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韩寒是八零后青春岁月里的一种痛,这种痛苦不是蜿蜒徘徊的忧郁,也并非尖锐对立的倔强,简单来说,它是少年躯壳里装上的一种残酷痛觉,是茕茕孑立的遗世孤立,也是逃避世俗的天真浪漫,它游荡于青春期的天空里,像一件神圣的袈裟,披在八零后虚无理想外衣上,百炼成仙。 韩... (展开)
迟到了六年 粉转路人的我还是来了(走过三重门之后的朝圣之路)
-------我们是在沿着你的路,殊途同归 我是地道的90后,大概是初中的时候吧 韩寒的博客火了 顶着公知的光环 韩寒成了当时那个对生活对体制对一切都不满的愤怒少年的我的偶像。 记得读的第一本书是他的《可爱的洪水猛兽》 感觉好像是惊为天人 居然书还可...
(展开)

十年读一书,谢谢韩寒
十年前读了这本书,那时初二,因为觉得它是本青春小说,毕业就卖废纸了。 十年后再读这本书,此时研一,明白它其实不是青春小说,它根本就是青春。 那时在村子里读书,每个月会去市里买几本作文书回来翻翻,修修改改变成自己的,作文书里经常提到韩寒,为了显出自己特别,再进...
(展开)

看完三重门,本人的一些感想
其实若不是方韩大战,可能也不会拿起这本书。 韩寒的书看过几本,挺搞笑的,也在搞笑中包含了许多从没想到过,可想想确实是那么回事儿的道理。 方舟子的主要火力都集中在这本书,我虽然想帮韩寒说话,但没看过这本书,确实不敢发表意见,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就翻出上次京...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