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十讲的笔记(8)

按有用程度 按页码先后 最新笔记

  • 【已注销】 (纷乱的夏天,我们被死亡深深震撼)

    对感知发生重大影响的文化因素有信仰系统、价值系统、心态系统以及世界观与社会组织等等。 …… 从最基本的意义上说,语言是一种有组织结构的、约定俗成的符号系统,用以表达各种事物和一定文化社群或地域社群的人的经验和感情等等。这种符号系统与其所指代的内容并无精确的必然联系,而多出自一定群体的任意命名。 …… 思维方式决定着语言的构成,语言又反过来推动着思维方式的形成和发展。举例来说,英语的动词有着非常复杂...

    2015-10-13 21:31:46   1人喜欢

  • 透谷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后结构主义和后殖民阶段的到来,比较文学这一学科正在呈现出空前的蓬勃生机。西方中心论的隐退带来了多元文化的繁荣,提供了比较文学发展的新可能性。与此同时,世界进入信息时代,高速信息网络使快速的跨文化传递成为现实,比较文学也可以不再局限于同质的西方文化体系内部,而在欧美、非洲、亚洲、拉丁美洲的异质文化的对比和共存中获得了空前未有的广阔空间。 殖民体系虽已结束,但殖民主义在人类思想...

    2022-04-25 03:12:25

  • 暖薆

    任何文化都是在他种文化的影响下发展成熟的,脱离了历史和现实,只寻求纯粹的本土文化既不可能也无意义。 文化交流要有能相互沟通的话语,也就是属于自己文化的又在对方文化中经过了某种变形的话语。当然也还可以在两种文化之间有意识地寻找一种中介,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比如文学中的“死亡意识”“生态环境”“乌托邦现象”等。

    2020-05-05 20:28:33

  • 【已注销】 (纷乱的夏天,我们被死亡深深震撼)

    法国理论家皮尔・布迪厄(Pierre Bourdieu)在他的《文化生产场》一书中提出的折射理论对思考这一问题颇有启发。他认为社会现象在文学中的反映不可能直接发生,而必须通过文学场的折射。文学以它的历史、特点以及约定俗成的默认成规等构成一个文学生产场,场外的社会现象只能通过折射而不能直接在这个场内得到反映,因为它必然因文学场的作用而发生变形,正如一根筷子在水中的折射变形一般,不可能和在场外全然一样。 …… 历...

    2015-10-13 20:58:14

  • 【已注销】 (纷乱的夏天,我们被死亡深深震撼)

    我们所说的文化并不等于已经铸就的、一成不变的“文化的陈迹”,而是在永不停息的时间之流中,不断以当代意识对过去已成的“文化既成之物”加以新的解释,赋予新的含义;它是正在进行着的当前整个社会的表意活动的集合,包括意义的产生、传达以及各种释义活动,因此,文化应是一种不断发展,永远正在形成的“将成之物”。

    2015-10-13 20:55:02

  • Kxxxxxx (。。。)

    对待文化的三种态度: 1、认为自己的文化最优越 2、从自己的文化观念出发 承认其他文化的某些方面的价值,或加以吸收,或因猎奇而欣赏,或作为珍稀而收藏并据为己有。 鲁迅《灯下漫笔》:“赞颂中国固有文明的人躲起来了,加之以外国人……其一是以中国人为劣种,只配悉照原来摸样,因而故意称赞中国的旧物;其一是愿世间人各不相同以增自己旅行的兴趣,到中国看辫子,到日本看木屐,到高丽看笠子,倘若服饰一样,便索然无味了...

    2011-03-05 16:46:59

笔记是你写在书页留白边上的内容;是你阅读中的批注、摘抄及随感。

笔记必须是自己所写,不欢迎转载。摘抄原文的部分应该进行特殊标明。

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十讲

>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十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