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自从集权诞生之日,自由的种子便开始萌发。
这是和五四近似的时代,但是不同之处明显。五四处于呐喊和彷徨的前现代,而布拉格人成熟得多,沐浴了真的共产主义,谁也知道事实是怎样的了。根本无需想象,只说真话和务实恳切的发出声音就行。任何时候未来都是模糊的,不能做预言,但是到底该干什么,捷克人懂得很。
对极权的批判很经典,并且和哈维尔很相似;对市场的批判,值得再考虑I514.65/1,省科社科
原本被炒到八十了,穷逼文青买的是影印本,除了序言被印了两遍以外还挺好的。哈哈哈。还是最喜欢被收入《地下》的那几篇……
“德国向俄国宣战。下午游泳”一一卡夫卡日记/1914/4/2
第一部分讲回忆自己少年经历的那几篇写得好。后面的文章类似的观点太多人写过了,有些提不起兴致来。克里玛其实不是犹太人,他没有犹太血统,母亲一系是福音派,迫于政治压力假装改宗,克里玛应该也没有受过割礼。
一般般,感觉又回到了读余杰的小学时代。只有一句话印象最深:“写作是一个人可能仍然成为个人的最后场所。”
好
自省,诚实,刀剑正在逼近!
相当可读~
编排顺序有意思,第一辑自叙幼年集中营中之往事和对布拉格作初步探察(与菲利普·罗斯的对谈非常精彩);第二辑从苏控期文章的深切忧虑到“天鹅绒革命”后的反思;第三和第四辑进一步的思考,有涉权力和文化,统治与写作;第四辑则把目光聚焦到一个人——卡夫卡的身上。以卡夫卡个人的写作与生活总结了上述文章中所有的思考,即历史和革命与个人和写作的关系,写作何以在高压下存在和进行?“卡夫卡描绘和捍卫了人类空间最个人和内部的东西,而当另外一些人认为建立在地上的人间天堂是理所当然的时候,卡夫卡表达了这样的担忧:人可能会失去他最个人的最后的凭借,失去和平和他自己一张安静的床。”
哼 昆德拉败坏布拉格气质
没有读完,一般吧。
访谈很精彩,写卡夫卡的一篇也很好看。
我中学时代是读着崔老师的书度过的。然后那时候的同窗说:太好了,哈维尔不当总统了,可以又读到他的作品了。
旅游回来后才想起补做功课,熟悉的高地、教堂、小巷子,读书就是重走一遍,原本沉溺于世俗美景的愉悦感被信仰和家园失而复得后的彷徨所取代。流连在黄金巷22号企图体会卡夫卡的痛苦却由于商业的喧嚣而失败,如今离开了凭着脑海里模糊的轮廓作者的追忆似乎感知到了,大至这个城市
特别适合这个阶段的我,简直就一边读一边点头,一边接受我要孤独终老的未来,且无怨悔。反而害怕哪一天,我也变成他们的人,在群体里,找不到自己。
事实上,我还没有全部读完,即使它很短。但是够了,以后有机会再约吧。
今天才发现译者是崔卫平…………
保持对真,善的坚持不懈的追求,就是对极权主义最好的抵抗.
> 布拉格精神
13 有用 心象 2013-08-24 23:13:13
自从集权诞生之日,自由的种子便开始萌发。
10 有用 ητοςouti 2013-03-29 09:14:53
这是和五四近似的时代,但是不同之处明显。五四处于呐喊和彷徨的前现代,而布拉格人成熟得多,沐浴了真的共产主义,谁也知道事实是怎样的了。根本无需想象,只说真话和务实恳切的发出声音就行。任何时候未来都是模糊的,不能做预言,但是到底该干什么,捷克人懂得很。
4 有用 左思 2010-02-01 08:19:03
对极权的批判很经典,并且和哈维尔很相似;对市场的批判,值得再考虑I514.65/1,省科社科
5 有用 黎戈 2013-10-20 07:54:22
原本被炒到八十了,穷逼文青买的是影印本,除了序言被印了两遍以外还挺好的。哈哈哈。还是最喜欢被收入《地下》的那几篇……
3 有用 丁一 2017-11-24 23:00:44
“德国向俄国宣战。下午游泳”一一卡夫卡日记/1914/4/2
0 有用 艾弗砷 2015-12-09 12:33:52
第一部分讲回忆自己少年经历的那几篇写得好。后面的文章类似的观点太多人写过了,有些提不起兴致来。克里玛其实不是犹太人,他没有犹太血统,母亲一系是福音派,迫于政治压力假装改宗,克里玛应该也没有受过割礼。
1 有用 叶藏 2015-12-05 07:03:58
一般般,感觉又回到了读余杰的小学时代。只有一句话印象最深:“写作是一个人可能仍然成为个人的最后场所。”
0 有用 王村长 2006-11-09 17:59:51
好
0 有用 南瓜熊 2012-01-03 00:37:30
自省,诚实,刀剑正在逼近!
0 有用 老探戈 2007-02-07 11:54:23
相当可读~
1 有用 过河卒子 2019-11-07 05:31:25
编排顺序有意思,第一辑自叙幼年集中营中之往事和对布拉格作初步探察(与菲利普·罗斯的对谈非常精彩);第二辑从苏控期文章的深切忧虑到“天鹅绒革命”后的反思;第三和第四辑进一步的思考,有涉权力和文化,统治与写作;第四辑则把目光聚焦到一个人——卡夫卡的身上。以卡夫卡个人的写作与生活总结了上述文章中所有的思考,即历史和革命与个人和写作的关系,写作何以在高压下存在和进行?“卡夫卡描绘和捍卫了人类空间最个人和内部的东西,而当另外一些人认为建立在地上的人间天堂是理所当然的时候,卡夫卡表达了这样的担忧:人可能会失去他最个人的最后的凭借,失去和平和他自己一张安静的床。”
0 有用 qia|有痣青年 2012-03-25 18:13:12
哼 昆德拉败坏布拉格气质
0 有用 子文东🤪👻 2012-12-08 12:13:47
没有读完,一般吧。
0 有用 Cynthiastar 2015-08-22 16:15:32
访谈很精彩,写卡夫卡的一篇也很好看。
0 有用 Lily doggy 2011-12-21 00:35:14
我中学时代是读着崔老师的书度过的。然后那时候的同窗说:太好了,哈维尔不当总统了,可以又读到他的作品了。
0 有用 42 2012-08-22 21:01:36
旅游回来后才想起补做功课,熟悉的高地、教堂、小巷子,读书就是重走一遍,原本沉溺于世俗美景的愉悦感被信仰和家园失而复得后的彷徨所取代。流连在黄金巷22号企图体会卡夫卡的痛苦却由于商业的喧嚣而失败,如今离开了凭着脑海里模糊的轮廓作者的追忆似乎感知到了,大至这个城市
0 有用 阿葵 2012-06-10 19:29:21
特别适合这个阶段的我,简直就一边读一边点头,一边接受我要孤独终老的未来,且无怨悔。反而害怕哪一天,我也变成他们的人,在群体里,找不到自己。
0 有用 猫皂 2008-08-13 13:45:49
事实上,我还没有全部读完,即使它很短。但是够了,以后有机会再约吧。
0 有用 困难群众哀米粒 2010-01-23 00:29:28
今天才发现译者是崔卫平…………
0 有用 jametong 2009-03-15 13:06:03
保持对真,善的坚持不懈的追求,就是对极权主义最好的抵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