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林清玄散文艺术风格中最为醒目的创造性贡献,是他将东方的审美智慧和佛家的哲学情怀引进至散文艺术中来了。本书内容包括:少年游,金色印象,佛鼓,雪中之火。
林清玄散文的创作者
· · · · · ·
-
林清玄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林清玄,台湾高雄人。一九五三年生。毕业于台湾世界新闻专科学校。曾任台湾《中国时报》海外版记者、《工商时报》经济记者、《时报杂志》主编等职。一九七三年开始散文创作。一九七九年起连续七次获台湾《中国时报》文学奖、散文优秀奖和报导文学优秀奖、台湾报纸副刊专栏金鼎奖等。他的散文文笔流畅清新,表现了醇厚、浪漫的情感,在平易中有着感人的力量。
目录 · · · · · ·
少年游
金色印象
佛鼓
雪中之火
金色印象
佛鼓
雪中之火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水,可以用任何状态存在于世界,不管它被装在任何容器,都会与容器处于和谐统一,但它不会因容器是方的就变成方的,它无需争辩,却永远不损伤自己的本质,永远可以回归到无碍的状态。心若能持平清静如水,装在圆的或方的容器,甚至在溪河大海之中,又有什么损伤呢? 水可以包容一切,也可以被一切包容,因为水性永远不二。 但如水的心,要保持在温暖的状态才可起用,心若寒冷,则结成冰,可以割裂皮肉,甚至冻结世界。心若燥热,则化成烟气消逝,不能再觅,甚至烫伤自己,燃烧世界。 如水的心也要保持在清净与平和的状态才能有益,若化为大洪、巨瀑、狂浪,则会在汹涌中迷失自我,乃至伤害世界。 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所以会遭遇苦痛,正是无法认识心的实相,无法恒久保持温暖与平静,我们被炽烈的情绪燃烧时,就化成贪婪、嗔恨、愚痴的烟气,看不见自己的方向;我们被冷酷的情感冻结时,就凝成傲慢、怀疑、自怜的冰块,不能用来洗涤受伤的创口了。 禅的伟大正在这里。它不否定现实的一切冰冻、燃烧、澎湃,而是开启我们的本质,教导我们认识心水的实相,心水的如如[1]之状,并保持这「第一义」的本质,不因现实的寒冷、人生的热恼、生活的波动,而忘失自我的温暖与清净。 镜,也是一样的。 一面清明的镜子,不论是最美丽的玫瑰花或最丑陋的屎尿,都会显出清楚明确的样貌;不论是悠忽飘渺的白云或平静恒久的绿野,也都能自在扮演它的状态。 可是,如果镜子脏了,它照出的一切都是脏的,一旦镜子破碎了,它就完全失去觉照的功能。肮脏的镜子就好像品格低劣的人,所见到的世界都与他一样卑劣;破碎的镜子就如同心性狂乱的疯子,他见到的世界因自己的分裂而无法起用了。 禅的伟大也在这里,它并不教导我们把屎尿看成玫瑰花,而是教我们把屎尿看成屎尿,玫瑰看成玫瑰;它既不否定卑劣的人格,也不排斥狂乱的身心,而是教导卑劣者擦拭自我的尘埃,转成清明,以及指引狂乱者回归自我,有完整的观照。... (查看原文) —— 引自第223页 -
前途只是一种生活,生活得适意就是人的前途了。 (查看原文) —— 引自第83页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林清玄散文"的人也喜欢 · · · · · ·
林清玄散文的书评 · · · · · · ( 全部 60 条 )

佛塑是冰冷的,禅意却是温暖的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以月作舟,与佛同行,跟随林清玄先生,循着时光的河流向上游前进,两岸花树宛然,群山微风依稀,好像重活了一次,感受着来自流水的禅意,我的身心似乎沐浴这一场霏雪。 在静静的苇芒丛中有林先生白发如花的父亲也有着,他如雪般纯净的方寸之地。踏着时光的脚步,我听见苇芒丛... (展开)
人生的许多事都是可以预期,却也是不可思议。
月光下的喇叭手 无关风月 温一壶月光下的酒 光之四书 屋顶上的田园 无灾无难到公卿 发芽的心情 黄玫瑰的心 三生石上旧精魂 吾心似秋月 水晶石与白莲花 在名利的海上航行 送一轮明月给他 红心番薯 白雪少年 悬崖边的树 岁月的灯火都睡了 星落尼罗河 因为有愿望,生命的进程既不...
(展开)
> 更多书评 60篇
论坛 · · · · · ·
菩提树下的清音——忆林清玄散文 | 来自音尘绝 | 3 回应 | 2010-07-25 23:35:34 |
花香依旧 | 来自边红 | 2009-12-02 21:00:03 | |
读过林先生的书,所以去杭州找三生石了 | 来自云淡风轻 | 2 回应 | 2007-12-03 21:24:20 |
坐看云起 | 来自任逍遥 | 2006-07-28 15:48:08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5 )
-
长江文艺出版社 (2013)8.2分 2948人读过
-
浙江文艺出版社 (2008)8.5分 1372人读过
-
河北教育出版社 (2010)8.2分 485人读过
-
浙江文艺出版社 (2004)8.5分 334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闲着没事读读书(四) (鹿小羽)
- 评分8.0+评价人数1000+的非小说(中文) (依然饭特稀)
- 我的初恋是诗经 (狐)
- 2007年读书 (豆友1485565)
- 杭高语文老师推荐高中生的书单 (Hizumi)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林清玄散文的评论:
feed: rss 2.0
2 有用 游丝 2013-10-20 17:53:43
第一版的封面不是作者~
0 有用 豆友1485565 2007-10-04 07:51:58
喜欢写乡土文字的林清玄
0 有用 紫书 2011-06-10 09:17:47
呀,是这个版本!
0 有用 黑甜 2007-09-14 07:09:47
此人乃文妖
0 有用 蝉 2013-12-24 17:17:15
: I267/4930-23
0 有用 像木鸡一样沉静 2023-06-07 20:48:24 辽宁
爱读林清玄的文章。不摆架子,柔软,亲民,觉悟。一个个闷热的午后和聒噪的傍晚,品读林清玄就是品尝清香和甜美,大师的禅定和慈悲伴我告别彷徨,忘记忧愁,走出艰难...教书时,一次次在课堂上忘情的朗诵《桃花心木》《木鱼馄饨》《白雪少年》《月光下的喇叭手》...目光滞留在书页上,用心感受乡土的爱与温柔、人性的美和娴静——调皮的学生不作了,吵闹的知了不叫了,时间停滞,万物沉醉在温馨和平、宽容良善的氛围里...... 爱读林清玄的文章。不摆架子,柔软,亲民,觉悟。一个个闷热的午后和聒噪的傍晚,品读林清玄就是品尝清香和甜美,大师的禅定和慈悲伴我告别彷徨,忘记忧愁,走出艰难...教书时,一次次在课堂上忘情的朗诵《桃花心木》《木鱼馄饨》《白雪少年》《月光下的喇叭手》...目光滞留在书页上,用心感受乡土的爱与温柔、人性的美和娴静——调皮的学生不作了,吵闹的知了不叫了,时间停滞,万物沉醉在温馨和平、宽容良善的氛围里...有的人,你付出金钱;有的人,你付出真爱——那是用思想和情感撼动、洗涤你灵魂的人,惊鸿一瞥,不复再来——你流泪,你哀悼他的消逝像哀悼天上的流星——哪怕他不是亲人,从未相见,相欠...#林清玄去世# (展开)
0 有用 Elle 2022-03-24 02:02:25
@2008-12-31 19:24:24
0 有用 杏汁 2021-10-24 12:09:49
[补标一些入库的老书] 这书是小学时家里仅有的几本散文,小时候的我都快全文背诵了(x) 《长板条上》等几篇涉及美食的散文可能影响我至深,让我现在热爱东吃吃西吃吃,本社恐至今在日料店吃饭也喜欢坐在长板条上和师傅聊天,足见小时候读过的书对人影响之深远。btw,为什么要把林清玄的照片放到封面上啊,那时候还没有互联网,给人们一个遐想的空间不好吗~
0 有用 一只甜柿纸 2021-09-12 15:48:17
金色印象中描写人生苦难与快乐的几篇写的平实随和,很符合我对于散文的口味。但是关于禅学的部分不免有些读不下去,估计是境界太浅,加之对佛学又不太感兴趣的缘故。
0 有用 孤筏重洋 2021-07-14 14:04:12
2003年读完。怎么感觉封面不一样。沐浴了一回“林氏散文”。总的印象是很温情。他的散文从开始的少年激情渐至中年的恬淡安然,确然颇有韵味。林清玄的散文一开始写得很有诗情,大多写月光,或写月下的风物,及至后来,却参入了佛家思想,强调心灵的明静如水。我将之看作是作家内心的理想和日渐污浊的物质主义世界的一种妥协。这里,佛学成了林的精神归宿、文化依托。55篇文章中本人至爱者《光之四书》、《法圆师妹》与《清欢... 2003年读完。怎么感觉封面不一样。沐浴了一回“林氏散文”。总的印象是很温情。他的散文从开始的少年激情渐至中年的恬淡安然,确然颇有韵味。林清玄的散文一开始写得很有诗情,大多写月光,或写月下的风物,及至后来,却参入了佛家思想,强调心灵的明静如水。我将之看作是作家内心的理想和日渐污浊的物质主义世界的一种妥协。这里,佛学成了林的精神归宿、文化依托。55篇文章中本人至爱者《光之四书》、《法圆师妹》与《清欢》三篇,一取其神奇,一取其故事之感人,一取其对世事人生的超脱和执迷。 值得一提的是楼肇明的一篇序言,直言林氏散文的得失,其序文文笔尤为精彩,为余所膺服,虽其观点未必合我心意。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