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深处的忧虑》的原文摘录

  • 他们认为,国家机器自有它自己的运转机制,只要建立起来,它就会成千上百年地运转下去。万一走上歧途,小小百姓根本很难与之匹敌。 (查看原文)
    四处游荡的莹 1赞 2012-06-07 13:40:28
    —— 引自第35页
  • 我们有各种圆满的价值体系。.......美国不是一个善于遮羞的国家,它投出一片阳光,就落下一片阴影。 (查看原文)
    1赞 2012-06-09 20:05:20
    —— 引自章节:序言
  • 美国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国家,世界上很难找出同样一个如此流动变化的环境,这是任何一个美国故事的大前提。 (查看原文)
    1赞 2012-06-09 20:05:20
    —— 引自第7页
  • 和美国人聊天,立即发现我们和他们之间有一个很大差别,就是我们在评论一件事情好和不好的时候,他们经常只是简单地说:这是合法的,以及这是非法的。 (查看原文)
    1赞 2012-06-10 17:37:04
    —— 引自第28页
  • 政党,只不过是对美国的各项方针政策目标有兴趣而凑在一起的一帮人而已,也是诸多团体中的一种。在层次上,一个党员并不比一个“鲸鱼协会”或“野狼协会”会员显得更“高级”。 结社的普遍,不仅增加了美国人讨论和表达自己所关心的问题的机会,也大大丰富了他们的生活。 每一个时代都有它的限制,也都会带来它的新问题。也许,重要的并不是今天的认识,而是不断思考和认识的过程。有些问题在美国已经反复探讨过,但是,至今仍在一个探讨的过程中,例如烧国旗的问题。 (查看原文)
    四处游荡的莹 1赞 2012-06-12 11:23:35
    —— 引自第125页
  • 你应该知道,枪不是一种工具,枪是一种权利。 (查看原文)
    四处游荡的莹 1赞 2012-06-12 14:48:44
    —— 引自第153页
  • 它并不是说是宪法给了人民拥有武器的权利,而是说,人民拥有和携带武器的权利不可侵犯。这两种讲法是不同的。也就是说,美国的建国者们认为,这种权利,不是任何人给予人民的一种恩赐,而是一种天赋人权。宪法所做的,只是规定了任何人都无权对这种权利进行侵犯而已。 (查看原文)
    四处游荡的莹 1赞 2012-06-12 14:48:44
    —— 引自第153页
  • 宪法修正案第四条:“人人具有保障人身、住所、文件及财物的安全,不受无理之搜索和拘捕的权利;此项权利,不得侵犯;除非有成立的理由,加上宣誓或誓愿保证,并具体指明必须搜索的地点、必须拘捕的人,或必须扣压的物品,否则一概不得颁发搜捕状。” (查看原文)
    四处游荡的莹 2012-06-13 08:56:53
    —— 引自第189页
  • (陪审团)被允许知道的东西只限于法官判定可以让他们听到和看到的东西。即使在法庭上发生的事情,只要遇到法官认为还需要进一步了解之后才能决定的情况,都会先把陪审员请出法庭。 (查看原文)
    四处游荡的莹 2012-06-13 08:56:53
    —— 引自第189页
  • 在整个案子结束并移交给他们决定之前,陪审员不可以互相交流和讨论案情。 (查看原文)
    四处游荡的莹 2012-06-13 08:56:53
    —— 引自第189页
  • 名律师就能把证据吃了不成。 当预审阶段辩护律师提出那些证据是“非法取证”的结果,要求作废,而且眼看着差一点真的给作废了的时候,我才开始提提神,不再对这个案子掉以轻心,因为律师真有把证据一口给吃下去的可能性,我已经看到了。我要留神看看,证据上了堂以后,律师还有什么招数。 (查看原文)
    四处游荡的莹 2012-06-13 08:56:53
    —— 引自第189页
  • 他曾经相信过“白人都是魔鬼”,也曾有过非常极端言论的演讲。他曾经宣传过“以暴力反对暴力”。但是,即使在他的言论最极端的时候,他本人的行为始终还是在言论自由的范围之内,从未使用过任何暴力。因此,他也是合法的。 在肯尼迪总统被暗杀,全美国都处于震惊哀痛的气氛中,唯有他发出了“恶有恶报”的评论,引起舆论大哗。要知道,在六十年代美国的种族问题在立法上面临彻底解决的关头,肯尼迪支持黑人民权运动的态度还是鲜明的。当立法取消种族隔离前后一段时期,一些保守的南方城镇种族矛盾十分激化。如阿肯色州的小岩城有一些白人种族主义分子,试图阻止第一批黑人学生进入原来的白人学校,正是肯尼迪总统下令由联邦国民兵保护黑人学生上学。 马康姆.X 最终成为一个悲剧的主角。当他到麦加朝圣,开始相信,在美国黑人和白人有可能互相尊重而共存的时候,当他开始转向温和,可以冷静地思考马丁.路德.金的理想的时候,激进派却讨厌他了。"他们不让我转弯,我走进了死胡同",说完这句话不到一个月,从麦加回来只有九个月,他就被枪杀在演讲的讲台上。 枪杀马康姆.X 的三名枪手都是来自新泽西州纽瓦克清真寺,和他的观点不同的黑人穆斯林。他们被判无期徒刑,在1985 年被假释。 被人们怀疑为幕后者的有一个是曾与马康姆.X 关系非常好的教内兄弟,叫路易斯.法拉肯,在马康姆.X 与教主分裂的时候,他站在教主一边激烈地反对过马康姆.X,我们现在还时而在电视上可以看到他,他至今仍是美国最大的黑人穆斯林组织的领导人之一,非常能言善辩。据说,在马康姆被害的前夜,他不仅就在纽瓦克清真寺,而且还说过"马康姆逃不了,只有一死"的话。但是,由于没有确切的证据,一切只能停留在猜测的层面上。 但是,当初年仅十四岁,亲眼看到马康姆倒在血泊中的他的大女儿,却坚信这个人是幕后凶手。据新闻报导,在复仇的念头下,她在去年多次打电话并且已经部分付款给她的男友,雇他去刺杀路易斯.法... (查看原文)
    焖升 1赞 2012-07-04 17:05:29
    —— 引自第50页
  • 自由实在不是什么罗曼蒂克的东西,这只不过是一个选择,是一个民族在明白了自由的全部含义,清醒地知道必须付出多少代价,测试过自己的承受能力之后,作出的一个选择 (查看原文)
    恋秋一族茶颜酱 1赞 2012-07-16 15:19:08
    —— 引自第41页
  • 如果你因为害怕一个不自由的时代,因此就不给他们言论自由的话,那么,这个不自由的时代已经开始了。是你自己给它开了头。 (查看原文)
    恋秋一族茶颜酱 1赞 2012-07-18 10:26:21
    —— 引自第66页
  • 言论自由就是言论自由,对于流行观点和非流行观点都是一样的。我们不可能一边宣称这是一个言论自由的国家,一边又把言论化为可接受的和不可接受的两部分 (查看原文)
    小子其王 1赞 2012-07-22 22:53:33
    —— 引自第60页
  • 自由言论就是自由言论,对于流行观点和非流行观点都是一样的。我们不能一边宣称这是一个自由的国家,一边又把言论划为可自由的和不自由的两部分。 (查看原文)
    尹曼 4回复 1赞 2012-09-28 14:55:09
    —— 引自第60页
  • 印象最深的事她们自由自在很放松的心态。”刷盘子“就”刷盘子”,“扛大包”就“扛大包”,美国青年不会在打工时,因为觉得自己“屈才“了而痛感命运不公。 (查看原文)
    [已注销] 1赞 2012-09-30 11:11:46
    —— 引自第7页
  • 自由实在不是什么罗曼蒂克的东西,这只不过是一个选择,是一个民族在明白了自由的全部含义、清醒的知道必须付出多少代价,测试过自己的承受能力后,作出的一个选择。 (查看原文)
    周末 1赞 2012-10-01 22:55:24
    —— 引自第62页
  • 言论自语的关键在于“内容中性”原则,就是要把“真理”二字坚决地摒弃在言论自由的大门之外。 (查看原文)
    周末 1赞 2012-10-01 22:55:24
    —— 引自第62页
  • 自由实在不是什么罗曼蒂克的东西,这只不过是一个选择,是一个民族在明白了自由的全部含义,清醒地知道必须付出多少代价,测试过自己地承受能力之后,作出地一个选择。 (查看原文)
    小悟空 1赞 2013-01-08 21:54:35
    —— 引自第37页
<前页 1 2 3 4 5 6 7 8 9 ... 64 65 后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