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汀阳,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副研究员。有著作《美学和未来美学》、《走出哲学危机》、《论可能生活》、《思想之剑》等。
刘军宁,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副研究员,主编有《公共论丛》(与他人合作)
盛洪,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北京天则经济研究所执行理事,有著作《分工与交易》、《经济学精神;主编《中国的过渡经济学》。
汪丁丁,博士,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副研究员。有著作《经济发展与制度变迁》、《在经济学与哲学之间》、《中国经济发展中的制度问题》等。
苏力,即朱苏力,博士,北京大学法律系教授。有著作《法治及其本土资源》,有译著《法律的运作行为《(1994,合作),《法理学问题(1994),《宪政与分权》(1997)等。
杨东平,北京理工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副研究员。有著作《通才教育论》、《城市季风》等。
秦晖,笔名苏文,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有著作《田园诗与狂想曲――关中模式与前近代社会的再认识》、《农村公社改革与革命》等。
吴国盛,北京大学理学学士、哲学硕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副研究员。有著作《科学的历程》、《时间的观念》、《自然退隐》等。
1 有用 老周 2013-04-24 19:13:14
喜欢赵汀阳,汪丁丁,和秦晖!
0 有用 庚桑野 2009-08-02 21:49:20
甚为赞同。书读的还是太不够。对于赵汀阳的我感觉非常好,基本上没有什么问题。秦晖的语言有些学院派。最后关于环境问题的论述很对口。
1 有用 Arrowmax 2011-01-01 15:29:05
太杂了,不过放在那个年代还凑活,现在不行了
0 有用 ElbowBoston 2011-12-14 22:47:02
数年前的汪丁丁果然青涩
0 有用 头头儿 2012-07-05 12:01:22
认真看了秦晖《文化决定论的贫困》一章,比讲座系统~其他作者写的一般~·
0 有用 逃跑的太阳 2021-06-29 21:07:44
不知道学界在研究世纪交接之际的中国知识分子时,会不会提到此书。98年一版一印,四年前从孔网淘得,纸张虽有发黄,但却未有任何涂划的笔迹,很是干净。此书出版目的很明确,在前言有提及:“邀请了8位有代表性的著名青年学者分别从各自思想领域表达了他们在建设新一代中国的思想学术时所思考的部分重要问题和各自富有创造性的观点。”昔日青年学者,今天已是学界的大佬。他们从各自不同的思想领域切入中国问题,却又“殊途同归... 不知道学界在研究世纪交接之际的中国知识分子时,会不会提到此书。98年一版一印,四年前从孔网淘得,纸张虽有发黄,但却未有任何涂划的笔迹,很是干净。此书出版目的很明确,在前言有提及:“邀请了8位有代表性的著名青年学者分别从各自思想领域表达了他们在建设新一代中国的思想学术时所思考的部分重要问题和各自富有创造性的观点。”昔日青年学者,今天已是学界的大佬。他们从各自不同的思想领域切入中国问题,却又“殊途同归”,比如赵汀阳和秦晖对传统的论述,虽分列不同版面,读者却可以想象两者的契合。今天的中国,虽不完全走在这些学者所预示的道路上,但也不能由此否认其价值。毕竟,他们在他们时代的背景下,以知识分子的身份对中国问题进行了大胆讨论,这大抵算得上“公开运用自己的理性”。 (展开)
1 有用 白黑乃形 2019-05-14 04:12:03
正在读刘军宁读一篇,算是够大胆直言的。其实他说的道理并不复杂,他懂、你我懂,红墙里的人也懂。但是立场不同,行动就南辕北辙了
0 有用 望山 2018-12-10 09:44:58
其中提出的问题,至今仍有重大现实意义。
0 有用 老而弥狂的涛哥 2017-05-21 11:25:42
1998年的哲学、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环保议题“大杂烩”。推荐赵汀阳《智慧复兴的中国机会》和秦晖《文化决定论的贫困》,后者的title可能是借鉴了波普尔《历史决定论的贫困》一书。
0 有用 Jessie 2017-03-05 11:38:56
秦晖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