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腔 短评

热门
  • 5 秦小瑾 2014-05-19 21:58:53

    从一开始看的时候觉得无聊透顶昏昏欲睡到最后阖书时候心中大呼“精彩啊精彩”。贾平凹用窸窸窣窣的碎碎念进行了一次西北农村白描:农民与土地,中国人永远绕不开的一个话题。另外,他对打架斗殴之类混乱场面的描写真是极精彩!!

  • 2 易沛 2014-10-15 00:45:30

    此书中大量关于秦腔的介绍还有乐谱呢,无奈我没文化不懂。也没有想去查阅资料的兴趣。不过书写得既生动又魔幻,描写农村的地方感觉很还原啊!

  • 1 nunu 2014-03-05 23:41:58

    发现自己对未知的生活的感受力太差,之前阅读视角太狭窄。这本书算是一次尝试,对字里行间溢着的辛酸,的确由心发出悲悯,就要落到尘埃里面去的村庄啊!

  • 1 namik_ercan 2013-06-28 00:53:39

    在閱讀賈平凹的「秦腔」或其他鄉土文學作品之前,若沒有研讀過費孝通「鄉土中國」那樣的專著,也該先看看本書的後記,賈平凹說:「這種密實的流年式的敘寫,農村人能進入,城裡人能進入嗎?」不諳俚語的我每次看此類作品總是琢磨不透那獨特的語言韻味,更遑論秦腔與寫對聯等地方文化,4顆星

  • 1 遂初 2014-08-19 10:06:31

    作者创作的成分似乎不比以往那些作品,但这本书里包含的感情比贾平凹之前的书似乎都更丰富,在很大程度上也如实描绘了我眼中的农村,明明是欢喜的词儿看了却又想流泪的感觉,用书里的一个词来评价这本书就是“沧桑”。

  • 1 我没玩豆瓣呀 2014-05-08 23:42:59

    此书极好,贾平凹老师笔下之人之物皆具灵性,对大西北的我来说,书中描写的世俗人情十分熟悉,读来异常亲切。

  • 1 Clostur 2013-12-08 19:01:39

    一个疯子的暗恋悲剧

  • 0 阿梨 2016-05-31 21:49:35

    最精彩的是引生作为一个疯子加痴人,其眼中看到的那些狗啊树啊鸟啊云啊风都是有生命的,是可交流的。这点使得这部乡土小说添加魔幻色彩,作者跳出成规的乡土描述而时不时提醒读者这是一条不平凡的清风街。

  • 0 SoYoung 2014-06-17 11:35:53

    怎么说呢,贾平凹的小说中这篇或许是最具有土特色的一部,很多生活场景对我而言非常陌生,但其中所叙述的风土人情,历史跌宕时期人们的生活状态,给人感触异常之深。

  • 0 阿尘 2015-02-25 14:22:38

    这样的书还是老一辈写得好。秦腔中的清风街在文章的结尾像个废都,老一代的逝去,带走了老旧的生活方式,改变习惯的不适随着时间的推移会慢慢减轻,年轻的一代还会接力下去。

  • 0 清風明月 2022-09-06 18:43:30 日本

    七八年前买的书、直到最近才抽时间看完了。书读到一半的时候就出了浅浅体的事情,事情有的时候巧合的令人怀疑。感觉从文笔上看,有一定的文学价值。贾平凹是很擅长写一些男女风月之事,同时对陕西农村的狗屁倒灶的生活又描写的很生动,尤其是陕西方言的一些描述。可能对非陕西的读者并不是那么友好。并且发现获奖小说通常有一个共同性,就是一定要加点佛道儒进去,尽管作者本身并不一定对佛道儒有多深的造诣和实修。

  • 0 略略略 2022-10-28 19:09:16 重庆

    记得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楼塌了

  • 0 rein 2022-12-04 19:34:53 湖南

    读起来很土 至今没看完

  • 0 莫名明 2022-12-06 20:27:31 福建

    又一部冲着茅盾文学奖的名头看的小说,以疯子“我”的视角讲述的陕北农村故事,关于秦腔,关于农民和土地,关于人性的勾心斗角,可以很明显看到魔幻现实主义的色彩,特别是那本预知人物命运的卦书,很有《百年孤独》的味道。

  • 0 忘忧草 2024-08-30 17:38:06 上海

    3.7星。贾平凹以故乡棣花街的生活来写清风街,以密实的流年式的书写方式来记录流变中的陕西农村,行文中展现的民俗、文化、生活百态、农民性格有值得肯定的一面,但也有一些问题,主要在于两点:第一,文字的记叙层次并不能完全展现思想内涵的递进与演化,因而也无法完整细腻地诠释中国的农村变革,密密麻麻的记叙渐沦为一种故乡情结所系下的自恋与自怜,引发不了城市人的深思,也缺乏超越时代的生命力。第二,作为叙述者的引生与诸多人物之间的联结缺乏内在张力和隐喻指征,由此导致他所关联的情感表达有些做作与浮夸,比如对白雪、对夏风、对夏天义。叙述者眼中的人物关系和叙述者与人物之间的关系存在一定程度的脱节。

  • 0 shaddock 2022-04-10 13:30:04

    我比雪山高一丈,太阳一照化长江

  • 0 [已注销] 2014-06-25 14:44:02

    今天2015年8月3号,竟然想不起你几年前读的这部小说的内容,概叹记忆力的衰退,当时我提笔慢慢读慢慢写,这种读小说的方式是不是有问题?竟然忘记的最快,这两天我读秦岭《借命时代的家乡》作者的写的故事内容我也经历过,那对水的渴求就是对生命的渴求。

  • 0 执禾 2012-11-18 12:01:32

    贾平凹是我一直很喜欢的写书人。平直的语言描绘的却是波澜壮阔的画面,给读者很强烈的参与感。【死水已破,静待灯火阑珊处的那一回眸】。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