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傅伟勋(1933- )
生于台湾省新竹市。
先后在台湾大学、夏威夷
大学、加州大学(柏克莱校
区)等校的哲学系及哲学
研究所专攻近现代西方哲
学,在伊利诺大学获博士
学位。长期在海外执教,
曾任教于台湾大学、伊利
诺大学及俄亥俄大学哲学
系。现任美国费城(州立)
天普大学宗教系佛学与远
东思想教授.
本是为《哲学探求的荆棘之路》这篇长文借的。校勘课上戴老师推荐,说是颇感触于讲阐释学的哲学家,早年受益于王叔岷先生校勘学方面的启蒙,养成训诂、考据严谨细密的作风(事实证明,王先生的出镜率实际上并不算高,只在早年求学的部分提及其影响。可见人们对所关心的问题,往往能很敏锐地发掘出来,甚至不自觉地略作些放大,呵呵)。翻了之后感觉兴味盎然哇~看看目录也有些感兴趣(或是愿多作了解)的问题,嘿嘿,不妨再读上几篇... 本是为《哲学探求的荆棘之路》这篇长文借的。校勘课上戴老师推荐,说是颇感触于讲阐释学的哲学家,早年受益于王叔岷先生校勘学方面的启蒙,养成训诂、考据严谨细密的作风(事实证明,王先生的出镜率实际上并不算高,只在早年求学的部分提及其影响。可见人们对所关心的问题,往往能很敏锐地发掘出来,甚至不自觉地略作些放大,呵呵)。翻了之后感觉兴味盎然哇~看看目录也有些感兴趣(或是愿多作了解)的问题,嘿嘿,不妨再读上几篇。恩…最近为作业、上课,同时在看的书太多了…有点儿把握不过来|哎,后面有几篇尤其是重建的问题,还真想学习一下,实在没时间细读袅…今个儿老师还说了:兴趣多些虽然也不错,你还是抓紧写那些文章吧…另,略作纠正:“创造的解释学家首先必须兼为考据家,培养起码的考证、训诂、版本等方面的功力。”还是有些关联哒… (展开)
尽管作者号称想要摆脱开纯粹西方的诠释方法来看中国哲学,但是其无论对于西哲还是中哲的诠释都实在是气场不合,唯有其记述自己求学岁月和胡上册先生被铃木大拙一口气喷死尚属读来有趣,之外,都是在用一堆概念再堆出另一堆概念。
我惊异的是只字未提叔本华!
透闢
经典。
本书乃是傅伟勋的学术代表作,中西比较哲学研究必读书目,内容极佳。
傅伟勋的知识结构和视野真是为我所非常欣赏,也不知道我这辈子有没有希望达到,读他的求学自述真是感动加羡慕(一直处在学界的潮头接受好的训练接触大佬们)。分析精神分析,存在主义和禅佛教那一章非常有趣,我第一次了解到禅宗居然已经和精神治疗搭上关系了。还知道了日本道元禅师的存在,但是讲的还是不太详细清楚,我就没搞懂“有即时,时即有“的准确意蕴,只隐约感到这和截断众流的当下顿悟有关,有机会也想了解一下。心性论... 傅伟勋的知识结构和视野真是为我所非常欣赏,也不知道我这辈子有没有希望达到,读他的求学自述真是感动加羡慕(一直处在学界的潮头接受好的训练接触大佬们)。分析精神分析,存在主义和禅佛教那一章非常有趣,我第一次了解到禅宗居然已经和精神治疗搭上关系了。还知道了日本道元禅师的存在,但是讲的还是不太详细清楚,我就没搞懂“有即时,时即有“的准确意蕴,只隐约感到这和截断众流的当下顿悟有关,有机会也想了解一下。心性论建构那一些“门”的理论模型也蛮有趣,虽然还是难免“调和”之讥吧。 (展开)
> 更多短评 8 条
> 更多书评 2篇
> 15人在读
> 64人读过
> 321人想读
订阅关于从西方哲学到禅佛教的评论: feed: rss 2.0
2 有用 半隐 2011-01-05 23:11:20
本是为《哲学探求的荆棘之路》这篇长文借的。校勘课上戴老师推荐,说是颇感触于讲阐释学的哲学家,早年受益于王叔岷先生校勘学方面的启蒙,养成训诂、考据严谨细密的作风(事实证明,王先生的出镜率实际上并不算高,只在早年求学的部分提及其影响。可见人们对所关心的问题,往往能很敏锐地发掘出来,甚至不自觉地略作些放大,呵呵)。翻了之后感觉兴味盎然哇~看看目录也有些感兴趣(或是愿多作了解)的问题,嘿嘿,不妨再读上几篇... 本是为《哲学探求的荆棘之路》这篇长文借的。校勘课上戴老师推荐,说是颇感触于讲阐释学的哲学家,早年受益于王叔岷先生校勘学方面的启蒙,养成训诂、考据严谨细密的作风(事实证明,王先生的出镜率实际上并不算高,只在早年求学的部分提及其影响。可见人们对所关心的问题,往往能很敏锐地发掘出来,甚至不自觉地略作些放大,呵呵)。翻了之后感觉兴味盎然哇~看看目录也有些感兴趣(或是愿多作了解)的问题,嘿嘿,不妨再读上几篇。恩…最近为作业、上课,同时在看的书太多了…有点儿把握不过来|哎,后面有几篇尤其是重建的问题,还真想学习一下,实在没时间细读袅…今个儿老师还说了:兴趣多些虽然也不错,你还是抓紧写那些文章吧…另,略作纠正:“创造的解释学家首先必须兼为考据家,培养起码的考证、训诂、版本等方面的功力。”还是有些关联哒… (展开)
1 有用 虚弱橙 2011-05-14 13:43:01
尽管作者号称想要摆脱开纯粹西方的诠释方法来看中国哲学,但是其无论对于西哲还是中哲的诠释都实在是气场不合,唯有其记述自己求学岁月和胡上册先生被铃木大拙一口气喷死尚属读来有趣,之外,都是在用一堆概念再堆出另一堆概念。
1 有用 Little Kill 2012-08-02 04:00:15
我惊异的是只字未提叔本华!
0 有用 摸小鱼儿 2010-02-09 14:31:29
透闢
1 有用 文孟先生 2023-02-16 22:33:24 湖北
经典。
1 有用 智术师 2023-08-04 21:59:39 广东
本书乃是傅伟勋的学术代表作,中西比较哲学研究必读书目,内容极佳。
1 有用 文孟先生 2023-02-16 22:33:24 湖北
经典。
1 有用 虚室生白 2020-08-09 21:31:41
傅伟勋的知识结构和视野真是为我所非常欣赏,也不知道我这辈子有没有希望达到,读他的求学自述真是感动加羡慕(一直处在学界的潮头接受好的训练接触大佬们)。分析精神分析,存在主义和禅佛教那一章非常有趣,我第一次了解到禅宗居然已经和精神治疗搭上关系了。还知道了日本道元禅师的存在,但是讲的还是不太详细清楚,我就没搞懂“有即时,时即有“的准确意蕴,只隐约感到这和截断众流的当下顿悟有关,有机会也想了解一下。心性论... 傅伟勋的知识结构和视野真是为我所非常欣赏,也不知道我这辈子有没有希望达到,读他的求学自述真是感动加羡慕(一直处在学界的潮头接受好的训练接触大佬们)。分析精神分析,存在主义和禅佛教那一章非常有趣,我第一次了解到禅宗居然已经和精神治疗搭上关系了。还知道了日本道元禅师的存在,但是讲的还是不太详细清楚,我就没搞懂“有即时,时即有“的准确意蕴,只隐约感到这和截断众流的当下顿悟有关,有机会也想了解一下。心性论建构那一些“门”的理论模型也蛮有趣,虽然还是难免“调和”之讥吧。 (展开)
1 有用 Little Kill 2012-08-02 04:00:15
我惊异的是只字未提叔本华!
1 有用 虚弱橙 2011-05-14 13:43:01
尽管作者号称想要摆脱开纯粹西方的诠释方法来看中国哲学,但是其无论对于西哲还是中哲的诠释都实在是气场不合,唯有其记述自己求学岁月和胡上册先生被铃木大拙一口气喷死尚属读来有趣,之外,都是在用一堆概念再堆出另一堆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