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传教是世界三大宗教——影响,本书介绍了对佛教发展起重要推动的一批高僧,内容丰富是一本颇有价值的佛学研究文献。
高僧传的创作者
· · · · · ·
-
汤用彤 作者
目录 · · · · · ·
简略说明
绪论
高僧传卷第一
译经上正传十五人附见二十人
汉雒阳白马寺摄摩腾
汉雒阳白马寺竺法兰
汉雒阳安清
汉雒阳支楼迦�竺佛朔安玄严佛调支曜
康巨康孟详
魏雒阳�柯迦罗康僧��帝帛延
魏吴建业建初寺康僧会支谦
目录
魏吴武昌维只难法立法巨
晋长安竺�摩罗刹(竺法护)聂承远聂道
真
晋长安帛远帛法祚卫士度
晋建康建初寺帛尸梨蜜
晋长安僧伽跋澄佛图罗刹
晋长安�摩难提�正
晋庐山僧伽提婆僧伽罗叉
晋长安竺佛念
晋江陵辛寺�摩耶舍竺法度
高僧传卷第二
译经中正传七人附见六人
晋长安鸠摩罗什
晋长安弗若多罗
晋长安�摩流支
晋寿春石�寺卑摩罗叉
晋长安佛陀耶舍
晋京师道场寺佛驮跋陀罗
晋河西�无�道进安阳侯道普法盛法
维僧表
高僧传卷第三
译经下正传十三人附见四人
宋江陵辛寺释法显
宋黄龙释�无竭
宋建康龙光寺佛驮什
宋河西浮陀跋摩
宋京师枳园寺释智严
宋六合山释宝云
宋京师只洹寺求那跋摩
宋京师奉诚寺僧伽跋摩
宋上定林寺�摩蜜多
宋京兆释智猛
宋京师道林寺�良耶舍僧伽达多僧伽�多
哆
宋京师中兴寺求那跋陀罗阿那摩低
齐建康正观寺求那�地僧伽婆罗
高僧传卷第四
义解一正传十四人附见一十二人
晋洛阳朱士行竺叔兰无�叉
晋淮阳支孝龙
晋豫章山康僧渊康法畅支敏度
晋高邑竺法雅�浮�相��
晋中山康法朗令韶
晋�煌竺法乘竺法行竺法存
晋剡东仰山竺法潜竺法友竺法蕴康法识
竺法济
晋剡沃洲山支遁支法虔竺法仰
晋剡山于法兰竺法兴支法渊于法道
晋剡白山于法开于法威
晋�煌于道邃
晋剡葛岘山竺法崇道宝
晋始宁山竺法义
晋东莞竺僧度竺慧超
高僧传卷第五
义解二正传十五人附见九人
晋长安五级寺释道安王嘉
晋蒲坂释法和
晋泰山��严竺僧朗支僧敦
晋京师瓦官寺竺法汰�壹�贰
晋飞龙山释僧先道�
目录
晋荆州上明竺僧辅
晋京师瓦官寺竺僧敷
晋荆州长沙寺释�翼僧卫
晋荆州长沙寺释法遇
晋荆州上明释�徽
晋长安覆舟山释道立
晋长沙寺释�戒
晋于�青山竺法旷
晋吴虎丘东山寺竺道壹帛道猷道宝
晋山阴嘉祥寺释慧虔��
高僧传卷第六
义解三正传十三人附见十四
晋庐山释慧远
晋蜀龙渊寺释慧持慧严僧恭道泓�兰
晋庐山释慧永僧融
晋庐山释僧济
晋新阳释法安
晋庐山释�邕
晋吴台寺释道祖慧要�顺�诜法幽道
恒道授
晋长安大寺释僧�弘觉
晋彭城郡释道融
晋长安释�影
晋长安释僧�僧楷
晋长安释道恒道标
晋长安释僧肇
高僧传卷第七
义解四正传三十二人附见四十五人
宋京师龙光寺竺道生宝林法宝慧生
宋京师乌衣寺释慧�
宋京师东安寺释慧严法智
宋京师道场寺释慧观僧馥法业
宋京师只洹寺释慧义僧睿
宋京师彭城寺释道渊慧琳
宋京师彭城寺释僧弼
宋东阿释慧静
宋京师只洹寺释僧苞法和
宋余杭方显寺释僧诠
宋江陵辛寺释�鉴道海慧龛慧恭�泓
道广道光
宋庐山凌云寺释慧安
宋淮南中寺释�无成��
宋京师灵味寺释僧含道含
宋江陵琵琶寺释僧彻僧庄
宋吴虎丘山释�谛
宋寿春石�寺释僧导僧因僧音僧威
宋蜀武担寺释道汪普明道�
宋山阴天柱山释慧静
宋长沙麓山释法愍僧宗
宋京师北多宝寺释道亮静林慧隆
宋丹阳释梵敏僧�
宋京师中兴寺释道温僧庆慧定僧嵩
宋京师庄严寺释�斌�济�宗
宋京师何园寺释慧亮
宋下定林寺释僧镜�隆
宋京师灵根寺释僧瑾�度玄�
宋京师兴皇寺释道猛道�慧鸾慧敷僧
训道明
宋山阴灵嘉寺释超进�机道�
宋吴兴小山释法瑶�瑶
宋京师新安寺释道猷道慈慧整觉世
宋京师冶城寺释慧通
高僧传卷第八
�解五正传二十七人附见七十五人
齐伪魏济州释僧渊慧记道登
齐伪魏释�度
齐京师庄严寺释道慧玄趣僧达
齐京师中兴寺释僧钟�识昙�僧表僧
最敏达僧宝
齐京师天保寺释道盛
齐京师湘宫寺释弘充法鲜
齐高昌郡释智林
齐京师灵根寺释法瑗法爱法常智兴
齐蜀齐后山释玄畅
齐上定林寺释僧远道�法令慧泰
齐荆州竹林寺释僧慧�顺慧敞僧岫
齐上定林寺释僧柔弘称僧拔慧�
齐山阴法华山释慧基僧行慧旭道恢慧
永慧深法洪
齐京师谢寺释慧次僧宝僧智法珍僧响
僧猛法宝慧渊
齐京师何园寺释慧隆智诞僧辩僧贤道
慧法度
齐京师太昌寺释僧宗昙准法身法真慧
令法仙法最僧敬道文僧贤
齐京师中寺释法安慧光敬遗光赞慧韬
道宗
齐京师中兴寺释僧印慧龙
齐琅琊山�山释法度法绍僧朗惠�法�
僧绍
梁京师冶城寺释智秀僧若僧�道乘
梁荆州释慧球
梁京师灵曜寺释僧盛法欣智敞法�僧
�僧韶
梁山阴云门山寺释智顺
梁京师灵味寺释宝亮道明僧成僧宝
梁上定林寺释法通智进
梁京师招提寺释慧集
梁剡法华台释昙斐法藏明庆
高僧传卷第九
神�上正传四人附见一人
晋�中竺佛图澄道进
晋罗浮山单道�
晋常山竺一一佛调
晋洛阳耆域
高僧传卷第十
神�下正传十六人附见十一人
晋洛阳磐�山犍陀勒
晋洛阳娄至山诃罗竭
晋襄阳竺一法慧范材
晋洛阳大市寺安慧则慧持
晋长安涉公
晋西平释�霍
晋上虞龙山史宗
宋京师林度僧�吒张奴
宋伪魏长安释�始
宋高昌释法朗智整
宋岷山通云寺邵硕
宋江陵琵琶寺释慧安僧览法卫
齐京师枳园寺沙弥释法匮法楷
齐荆州释僧慧慧远
齐寿春释慧通
梁京师释保�道香僧朗
高僧传卷第十一
习禅正传二十一人附见十一人
晋江左竺僧�
晋剡隐岳山帛僧光
晋始丰赤城山竺�猷慧�慧真
晋长安释慧嵬
晋广汉阎兴寺释贤护
晋始丰赤城山支��
晋蜀石室山释法绪
宋伪魏平城释玄高慧崇�曜
宋长安寒山释僧周僧亮
宋长安太后寺释慧通
宋馀杭释�度
宋始丰瀑布山释僧从
宋广汉释法成
宋京师中兴寺释慧览
宋荆州长沙寺释法期道果
宋成都释道法
宋蜀安乐寺释普恒
齐武昌樊山释法悟道济
齐京师灵�寺释僧审僧谦超志法达慧
胜
齐钱塘灵隐山释�超
齐始丰赤城山释慧明
明律正传十三人附见八人
宋江陵释慧猷
宋吴闲居寺释僧业慧光
宋京师长乐寺释慧询
宋京师庄严寺释僧璩道表
宋彭城郡释道�慧曜
宋江陵释僧隐成具
宋广汉释道房
宋京师闲心寺释道营慧�
齐钟山灵曜寺释志道超度
齐京师多宝寺释法颖慧文
齐蜀灵建寺释法琳
齐京师安乐寺释智称聪超
齐京师建初寺释僧�
高僧传卷第十二
亡身正传十一人附见四人
晋霍山释僧群
宋彭城驾山释�称
宋高昌释法进僧遵
宋魏郡廷尉寺释僧富
宋伪秦蒲坂释法羽慧始
宋临川招提寺释慧绍僧要
宋�山招隐寺释僧瑜
宋京师竹林寺释慧益
宋蜀武担寺释僧庆
齐陇西释法光法存
齐交�仙山释�弘
诵经正传二十一人附见十一人
晋河阴白马寺释�邃
晋越城寺释法相�盖僧法
晋山阴�义寺竺法纯
晋蜀三贤寺释僧生
宋剡法华�释法宗
宋京师南�寺释道�
宋庐山释慧庆
宋临渭释普明
宋京师道场寺释法庄
宋京师瓦官寺释慧果
宋京师东安寺释法恭僧恭
宋京师彭城寺释僧覆
齐京师高座寺释慧进僧念
齐永兴相林寺释弘明
齐京师灵根寺释慧豫法音
齐上定林寺释道嵩
齐上定林寺超辩法明僧志法定
齐山阴天柱山释法慧��
齐京师后�释僧侯慧温
梁上定林寺释慧弥法仙
梁富阳齐坚寺释道琳
高僧传卷第十三
兴福正传十四人附见三人
晋并州竺慧达
晋武陵平山释慧元竺慧直
晋京师瓦官寺释慧力
晋京师安乐寺释慧受
宋京师崇明寺释僧慧
宋山阴法华山释僧翼道敬
宋豫州释僧洪
宋京师释僧亮
宋京师延贤寺释法意
齐南海云峰寺释慧敬
齐南海藏微山释法献
齐上定林寺释法献玄畅
梁剡石城山释僧护
梁京师正觉寺释法悦
经师正传十一人附见二十三人
晋中山帛法桥僧扶
晋京师建初寺支��
晋京师只洹寺释法平法等
宋京师白马寺释僧饶道综超明明慧
宋安乐寺释道慧
宋谢寺释智宗慧宝道诠
齐乌衣寺释�迁法畅道琰
齐东安寺释�智道朗法忍智欣慧光
齐安乐寺释僧辩僧恭
齐白马寺释��道光
齐北多宝寺释慧忍法��辩慧念��
昙进慧超道首�调
唱导正传十人附见七人
宋京师只洹寺释道照慧明
宋长干寺释�颖
宋瓦官寺释慧璩
宋灵味寺释�宗僧意
宋灵味寺释�光
齐兴福寺释慧芬
齐齐福寺释道儒僧喜
齐瓦官寺释慧重法觉
齐正胜寺释法愿
齐齐隆寺释法镜道亲宝兴道登
高僧传序录卷第十四
附录
一关于高僧传
二关于慧皎
三高僧传分科分卷人数对照表
高僧传索引
· · · · · · (收起)
绪论
高僧传卷第一
译经上正传十五人附见二十人
汉雒阳白马寺摄摩腾
汉雒阳白马寺竺法兰
汉雒阳安清
汉雒阳支楼迦�竺佛朔安玄严佛调支曜
康巨康孟详
魏雒阳�柯迦罗康僧��帝帛延
魏吴建业建初寺康僧会支谦
目录
魏吴武昌维只难法立法巨
晋长安竺�摩罗刹(竺法护)聂承远聂道
真
晋长安帛远帛法祚卫士度
晋建康建初寺帛尸梨蜜
晋长安僧伽跋澄佛图罗刹
晋长安�摩难提�正
晋庐山僧伽提婆僧伽罗叉
晋长安竺佛念
晋江陵辛寺�摩耶舍竺法度
高僧传卷第二
译经中正传七人附见六人
晋长安鸠摩罗什
晋长安弗若多罗
晋长安�摩流支
晋寿春石�寺卑摩罗叉
晋长安佛陀耶舍
晋京师道场寺佛驮跋陀罗
晋河西�无�道进安阳侯道普法盛法
维僧表
高僧传卷第三
译经下正传十三人附见四人
宋江陵辛寺释法显
宋黄龙释�无竭
宋建康龙光寺佛驮什
宋河西浮陀跋摩
宋京师枳园寺释智严
宋六合山释宝云
宋京师只洹寺求那跋摩
宋京师奉诚寺僧伽跋摩
宋上定林寺�摩蜜多
宋京兆释智猛
宋京师道林寺�良耶舍僧伽达多僧伽�多
哆
宋京师中兴寺求那跋陀罗阿那摩低
齐建康正观寺求那�地僧伽婆罗
高僧传卷第四
义解一正传十四人附见一十二人
晋洛阳朱士行竺叔兰无�叉
晋淮阳支孝龙
晋豫章山康僧渊康法畅支敏度
晋高邑竺法雅�浮�相��
晋中山康法朗令韶
晋�煌竺法乘竺法行竺法存
晋剡东仰山竺法潜竺法友竺法蕴康法识
竺法济
晋剡沃洲山支遁支法虔竺法仰
晋剡山于法兰竺法兴支法渊于法道
晋剡白山于法开于法威
晋�煌于道邃
晋剡葛岘山竺法崇道宝
晋始宁山竺法义
晋东莞竺僧度竺慧超
高僧传卷第五
义解二正传十五人附见九人
晋长安五级寺释道安王嘉
晋蒲坂释法和
晋泰山��严竺僧朗支僧敦
晋京师瓦官寺竺法汰�壹�贰
晋飞龙山释僧先道�
目录
晋荆州上明竺僧辅
晋京师瓦官寺竺僧敷
晋荆州长沙寺释�翼僧卫
晋荆州长沙寺释法遇
晋荆州上明释�徽
晋长安覆舟山释道立
晋长沙寺释�戒
晋于�青山竺法旷
晋吴虎丘东山寺竺道壹帛道猷道宝
晋山阴嘉祥寺释慧虔��
高僧传卷第六
义解三正传十三人附见十四
晋庐山释慧远
晋蜀龙渊寺释慧持慧严僧恭道泓�兰
晋庐山释慧永僧融
晋庐山释僧济
晋新阳释法安
晋庐山释�邕
晋吴台寺释道祖慧要�顺�诜法幽道
恒道授
晋长安大寺释僧�弘觉
晋彭城郡释道融
晋长安释�影
晋长安释僧�僧楷
晋长安释道恒道标
晋长安释僧肇
高僧传卷第七
义解四正传三十二人附见四十五人
宋京师龙光寺竺道生宝林法宝慧生
宋京师乌衣寺释慧�
宋京师东安寺释慧严法智
宋京师道场寺释慧观僧馥法业
宋京师只洹寺释慧义僧睿
宋京师彭城寺释道渊慧琳
宋京师彭城寺释僧弼
宋东阿释慧静
宋京师只洹寺释僧苞法和
宋余杭方显寺释僧诠
宋江陵辛寺释�鉴道海慧龛慧恭�泓
道广道光
宋庐山凌云寺释慧安
宋淮南中寺释�无成��
宋京师灵味寺释僧含道含
宋江陵琵琶寺释僧彻僧庄
宋吴虎丘山释�谛
宋寿春石�寺释僧导僧因僧音僧威
宋蜀武担寺释道汪普明道�
宋山阴天柱山释慧静
宋长沙麓山释法愍僧宗
宋京师北多宝寺释道亮静林慧隆
宋丹阳释梵敏僧�
宋京师中兴寺释道温僧庆慧定僧嵩
宋京师庄严寺释�斌�济�宗
宋京师何园寺释慧亮
宋下定林寺释僧镜�隆
宋京师灵根寺释僧瑾�度玄�
宋京师兴皇寺释道猛道�慧鸾慧敷僧
训道明
宋山阴灵嘉寺释超进�机道�
宋吴兴小山释法瑶�瑶
宋京师新安寺释道猷道慈慧整觉世
宋京师冶城寺释慧通
高僧传卷第八
�解五正传二十七人附见七十五人
齐伪魏济州释僧渊慧记道登
齐伪魏释�度
齐京师庄严寺释道慧玄趣僧达
齐京师中兴寺释僧钟�识昙�僧表僧
最敏达僧宝
齐京师天保寺释道盛
齐京师湘宫寺释弘充法鲜
齐高昌郡释智林
齐京师灵根寺释法瑗法爱法常智兴
齐蜀齐后山释玄畅
齐上定林寺释僧远道�法令慧泰
齐荆州竹林寺释僧慧�顺慧敞僧岫
齐上定林寺释僧柔弘称僧拔慧�
齐山阴法华山释慧基僧行慧旭道恢慧
永慧深法洪
齐京师谢寺释慧次僧宝僧智法珍僧响
僧猛法宝慧渊
齐京师何园寺释慧隆智诞僧辩僧贤道
慧法度
齐京师太昌寺释僧宗昙准法身法真慧
令法仙法最僧敬道文僧贤
齐京师中寺释法安慧光敬遗光赞慧韬
道宗
齐京师中兴寺释僧印慧龙
齐琅琊山�山释法度法绍僧朗惠�法�
僧绍
梁京师冶城寺释智秀僧若僧�道乘
梁荆州释慧球
梁京师灵曜寺释僧盛法欣智敞法�僧
�僧韶
梁山阴云门山寺释智顺
梁京师灵味寺释宝亮道明僧成僧宝
梁上定林寺释法通智进
梁京师招提寺释慧集
梁剡法华台释昙斐法藏明庆
高僧传卷第九
神�上正传四人附见一人
晋�中竺佛图澄道进
晋罗浮山单道�
晋常山竺一一佛调
晋洛阳耆域
高僧传卷第十
神�下正传十六人附见十一人
晋洛阳磐�山犍陀勒
晋洛阳娄至山诃罗竭
晋襄阳竺一法慧范材
晋洛阳大市寺安慧则慧持
晋长安涉公
晋西平释�霍
晋上虞龙山史宗
宋京师林度僧�吒张奴
宋伪魏长安释�始
宋高昌释法朗智整
宋岷山通云寺邵硕
宋江陵琵琶寺释慧安僧览法卫
齐京师枳园寺沙弥释法匮法楷
齐荆州释僧慧慧远
齐寿春释慧通
梁京师释保�道香僧朗
高僧传卷第十一
习禅正传二十一人附见十一人
晋江左竺僧�
晋剡隐岳山帛僧光
晋始丰赤城山竺�猷慧�慧真
晋长安释慧嵬
晋广汉阎兴寺释贤护
晋始丰赤城山支��
晋蜀石室山释法绪
宋伪魏平城释玄高慧崇�曜
宋长安寒山释僧周僧亮
宋长安太后寺释慧通
宋馀杭释�度
宋始丰瀑布山释僧从
宋广汉释法成
宋京师中兴寺释慧览
宋荆州长沙寺释法期道果
宋成都释道法
宋蜀安乐寺释普恒
齐武昌樊山释法悟道济
齐京师灵�寺释僧审僧谦超志法达慧
胜
齐钱塘灵隐山释�超
齐始丰赤城山释慧明
明律正传十三人附见八人
宋江陵释慧猷
宋吴闲居寺释僧业慧光
宋京师长乐寺释慧询
宋京师庄严寺释僧璩道表
宋彭城郡释道�慧曜
宋江陵释僧隐成具
宋广汉释道房
宋京师闲心寺释道营慧�
齐钟山灵曜寺释志道超度
齐京师多宝寺释法颖慧文
齐蜀灵建寺释法琳
齐京师安乐寺释智称聪超
齐京师建初寺释僧�
高僧传卷第十二
亡身正传十一人附见四人
晋霍山释僧群
宋彭城驾山释�称
宋高昌释法进僧遵
宋魏郡廷尉寺释僧富
宋伪秦蒲坂释法羽慧始
宋临川招提寺释慧绍僧要
宋�山招隐寺释僧瑜
宋京师竹林寺释慧益
宋蜀武担寺释僧庆
齐陇西释法光法存
齐交�仙山释�弘
诵经正传二十一人附见十一人
晋河阴白马寺释�邃
晋越城寺释法相�盖僧法
晋山阴�义寺竺法纯
晋蜀三贤寺释僧生
宋剡法华�释法宗
宋京师南�寺释道�
宋庐山释慧庆
宋临渭释普明
宋京师道场寺释法庄
宋京师瓦官寺释慧果
宋京师东安寺释法恭僧恭
宋京师彭城寺释僧覆
齐京师高座寺释慧进僧念
齐永兴相林寺释弘明
齐京师灵根寺释慧豫法音
齐上定林寺释道嵩
齐上定林寺超辩法明僧志法定
齐山阴天柱山释法慧��
齐京师后�释僧侯慧温
梁上定林寺释慧弥法仙
梁富阳齐坚寺释道琳
高僧传卷第十三
兴福正传十四人附见三人
晋并州竺慧达
晋武陵平山释慧元竺慧直
晋京师瓦官寺释慧力
晋京师安乐寺释慧受
宋京师崇明寺释僧慧
宋山阴法华山释僧翼道敬
宋豫州释僧洪
宋京师释僧亮
宋京师延贤寺释法意
齐南海云峰寺释慧敬
齐南海藏微山释法献
齐上定林寺释法献玄畅
梁剡石城山释僧护
梁京师正觉寺释法悦
经师正传十一人附见二十三人
晋中山帛法桥僧扶
晋京师建初寺支��
晋京师只洹寺释法平法等
宋京师白马寺释僧饶道综超明明慧
宋安乐寺释道慧
宋谢寺释智宗慧宝道诠
齐乌衣寺释�迁法畅道琰
齐东安寺释�智道朗法忍智欣慧光
齐安乐寺释僧辩僧恭
齐白马寺释��道光
齐北多宝寺释慧忍法��辩慧念��
昙进慧超道首�调
唱导正传十人附见七人
宋京师只洹寺释道照慧明
宋长干寺释�颖
宋瓦官寺释慧璩
宋灵味寺释�宗僧意
宋灵味寺释�光
齐兴福寺释慧芬
齐齐福寺释道儒僧喜
齐瓦官寺释慧重法觉
齐正胜寺释法愿
齐齐隆寺释法镜道亲宝兴道登
高僧传序录卷第十四
附录
一关于高僧传
二关于慧皎
三高僧传分科分卷人数对照表
高僧传索引
· · · · · · (收起)
丛书信息
· · · · · ·
中國佛教典籍選刊(共40册),
这套丛书还有
《大乘起信论校释》《華嚴原人論校釋》《五灯会元(全三册)》《集古今佛道論衡校註》《续高僧传》
等
。
喜欢读"高僧传"的人也喜欢 · · · · · ·
-
- 宋高僧传(上下) 8.5
-
- 大唐西域求法高僧傳校注 9.2
-
- 续高僧传 9.3
-
- 比丘尼传校注 8.6
-
- 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 释迦方志 9.4
-
- 佛教征服中国 8.2
-
- 中国佛教史籍概论 8.7
-
- 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 9.3
-
- 印度佛学源流略讲 9.1
-
- 魏晋南北朝史札记 9.1
高僧传的书评 · · · · · · ( 全部 7 条 )
> 更多书评 7篇
论坛 · · · · · ·
请问这书什么时候能重印啊 | 来自乌龟居士 | 5 回应 | 2022-08-11 09:23:37 |
汤用彤先生校注? | 来自gaids | 2 回应 | 2021-06-16 08:58:16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4 )
-
陕西人民出版社 (2010)8.6分 74人读过
-
中华书局 (2023)暂无评分 10人读过
-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古印度哲学与佛学 (Aniki)
- 要努力扩大史料范围 (文在兹)
- 1000+ 豆瓣9.0+的書 (Python)
- 中国佛教典籍选刊 (老应)
- 私人藏书(从三世纪到九世纪) (Chimpden)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高僧传的评论:
feed: rss 2.0
1 有用 图书馆小霸王 2020-02-15 03:45:32
读此书的感觉仿佛是我小学时第一次读故事会,打开了新世界。给我带来最多冲击的是亡身那一卷,都是闻所未闻的故事。最有趣的还是神异那两卷,佛图澄那一段真是太精彩了,手上涂麻油可以看转播,还能听见两个学生背后说老师坏话,梦到一群羊背着鱼从东北来,是鲜卑人侵袭的征兆……奇闻怪谈不胜枚举,给了我丰富的编故事灵感
0 有用 明月隐山 2011-10-30 14:54:38
文字优美 白话就没意思了
5 有用 启罗米突 2012-01-01 16:05:18
汤用彤全集版,配合陈寅恪的笔记翻过一遍,释道安的传记和慧远的传记辅助,当然还有那本名气很大的佛教征服中国。。哦,还有那个很帅的余英时的弟子的鸠摩罗什。奶奶的,去了书店一趟,余英时那么多文章拉拉杂杂一本本儿的,得给他多少稿费呀。。。资金外流有木有
0 有用 菠萝蜜多 2013-05-13 18:31:27
高山仰止。
0 有用 Q 2011-01-24 01:26:29
还是没能留在上天竺啊。
0 有用 非虛構 2023-04-29 00:25:18 北京
西晋高僧竺佛图澄可以说是维摩诘的翻版。佛图澄到了洛阳之后,本想在洛阳建立寺院,适值刘曜攻陷洛阳,地方扰乱,因而潜居草野。永嘉六年(312)二月石勒屯兵葛陂,准备南攻建业。这时佛图澄因石勒大将郭黑略的关系,会见一代枭雄石勒。佛图澄以一域外老僧,竟能游走于钢刀斧钺之前,竟能相机弘法行善,将处世间变为出世间!石勒虽以杀戮起家,一见佛图澄即感觉投缘,且由投缘而礼敬之。这当然是咄咄怪事,但历史演进并不排斥怪... 西晋高僧竺佛图澄可以说是维摩诘的翻版。佛图澄到了洛阳之后,本想在洛阳建立寺院,适值刘曜攻陷洛阳,地方扰乱,因而潜居草野。永嘉六年(312)二月石勒屯兵葛陂,准备南攻建业。这时佛图澄因石勒大将郭黑略的关系,会见一代枭雄石勒。佛图澄以一域外老僧,竟能游走于钢刀斧钺之前,竟能相机弘法行善,将处世间变为出世间!石勒虽以杀戮起家,一见佛图澄即感觉投缘,且由投缘而礼敬之。这当然是咄咄怪事,但历史演进并不排斥怪事。石勒称帝后,对佛图澄更加恭敬,有事必谘而后行。佛图澄劝石勒少行杀戮,当时将被杀戮的人,十有八九经佛图澄的劝解而获免。佛图澄能在石勒的刀下救出许多生命,真是无量功德!佛图澄充分利用这样的大环境,在后赵推行佛教,所经州郡,建立佛寺计八百九十三所。建武十四年(348)佛图澄卒于邺宫寺,年一百一十七岁。 (展开)
0 有用 田野星人 2023-04-23 15:47:12 上海
鸠摩罗什
0 有用 非牛顿流体 2023-03-01 20:38:11 上海
好资料,百读不厌,可配合陈志远、纪赟、刘学军等人的研究阅读。
0 有用 春诵夏弦 2023-01-29 16:45:14 云南
校注事业的宝石。
0 有用 逸之 2022-12-05 02:55:54 河南
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