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中国人活得太不容易了,别人只能活一生一世,而中国人一生就得经历三生三世的试炼和痛苦。也算福气吧。看了她的书,你为她哭还是为她笑?你为大家哭还是为大家笑?当一切都化为陈迹以后,还有文字,还有书。聂华苓、安格尔和我们都活在书里。毕竟有那么多中国同行在华苓的依阿华山坡上,一个叫做渡埠客街的家里,度过那么美丽和快活的时光。那样快乐的时光并不是常常能够得到的。
聂华苓,鹿园红楼的女主人,保罗生死相随的妻子,三生三世,永恋着母土,三生三世,如凤凰一浴火般精彩美丽壮观的奇女子,是她,使小城“爱荷华”名扬世界。
三生三世的创作者
· · · · · ·
-
聂华苓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聂华苓,湖北人,1948年毕业于南京国立中央大学外文系。1949年由中国大陆到台湾,一直到1960年任《自由中国》半月刊的文艺主编和编辑委员。1962年~1964年在台湾大学和东海大学教小说创作。1964年,应邀为美国爱荷华大学“作家工作坊”访问作家。1967年,聂华苓和美国诗人Paul Engle共同创办爱荷华大学“国际写作计划”,每年邀请世界各地区作家到爱荷华四个月,写作,计论,旅行。1971年,和Paul Engle结婚。两人主持“国际写作计划”21年期间,世界各地区到爱荷华的作家有七百多位。曾经参加爱荷华大学“作家工作坊”及“国际写作计划”的中国大陆、台湾、香港的作家有八十几位。聂华苓于1988年退休,专事写作。
聂华苓已出版二十二本书,包括长篇小说,短篇小说,散文,中译英,英译中以及文学评论,在中国大陆、台湾、香港等中文地区出版;并有作品在...
聂华苓,湖北人,1948年毕业于南京国立中央大学外文系。1949年由中国大陆到台湾,一直到1960年任《自由中国》半月刊的文艺主编和编辑委员。1962年~1964年在台湾大学和东海大学教小说创作。1964年,应邀为美国爱荷华大学“作家工作坊”访问作家。1967年,聂华苓和美国诗人Paul Engle共同创办爱荷华大学“国际写作计划”,每年邀请世界各地区作家到爱荷华四个月,写作,计论,旅行。1971年,和Paul Engle结婚。两人主持“国际写作计划”21年期间,世界各地区到爱荷华的作家有七百多位。曾经参加爱荷华大学“作家工作坊”及“国际写作计划”的中国大陆、台湾、香港的作家有八十几位。聂华苓于1988年退休,专事写作。
聂华苓已出版二十二本书,包括长篇小说,短篇小说,散文,中译英,英译中以及文学评论,在中国大陆、台湾、香港等中文地区出版;并有作品在美国、印度、新加坡、马来西亚、意大利、葡萄牙、波兰、匈牙利、南斯拉夫、罗马尼亚、保加利亚、英国、荷兰、以色列等国翻译发表。两卷英译的《百花齐放文集》由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出版。
目录 · · · · · ·
我所知道的一点儿民国史
一、故园春秋(1925-1949)
(一)大江东流去
再生缘
母亲的自由
彩虹小阳伞
爷爷和真君
我的戏园子
满堂红
魂兮归来
一对红帽子
离别家园
(二)流浪,流浪
《念故乡》
《日落西山》
《打长江》
《嘉陵江上》
《黄河之恋》
《满江红》
《玉门出塞》
围城
我是从沈阳来的
外一章:寻找谈凤英 ――五十年后
二、生・死・哀・乐(1949-1964)
雷青天
1960年9月4日
雷震与胡适
母与子
一束玫瑰花
谁骗了我的母亲?
相逢,1963
三、红楼情事
跋
附录:聂华苓作品及相关情况
爱荷华大学“国际写作计划”和“作家工作坊”华文作家名单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诗人要在诗里表达一个信息,千山万水,各种经验,各种风景,到了目的地,却忘了他的信息——那旅程本身就是信息。 好极了,Paul,好极了! 写! 写! 你说好,我很高兴。他眼晴闪着点儿泪光。 我笑了:Paul! 怎么你要流泪了? 别人不懂的,你懂! 我可以对你谈,你完全了解。我就感动得要流泪。你和我这般通情达意,是别人不知道的。 Paul在学校办公室。我从家里给他打电话。 喂!Paul像中国人一样回应。 我大笑:你怎么知道是我? 电话铃的响声不同,透着点儿温柔。 Paul你回家的时候,顺便带几个信封回来。 我很失望,你不是要我回家,只是要信封。Paul说完哈哈大笑。(P388) 我和Paul从欧洲回来,在芝加哥机场转机回爱荷华,还得等两三个钟头登机。两人坐在一旁看来来往往的行人,评头论足。 Paul说:瞧那个女人胖得…… 像西瓜,中間肥,两头尖。我立刻回应。 那个中年男人和那个年轻女人…… 是情人,不是夫妻。 对! 在机场上也楼着。 夫妻就像你和我,评沧别人。情绪正常,头脑冷静。 你看那个男人,西装笔挺,旅行还打着领带…… 公司的一个主管。我说。 那个女人,很憶伴,在机场上也在看手提电脑…… 离婚的女人。 华苓,人类真是…… 不美丽的动物。. 那正是我要说的。 我笑说:我总是为你的话填空,尤其在你和別人谈话的时候。 笨女人就爱为丈夫填空。Paul得意大笑。 那个丈夫必定比那个女人更笨。(P391) 今晚你一个人。他顿了一下。有一天,留下你一个人,怎么办? Paul,我不要听这样的话。 这是现实。那一天终究会来的。 我不想这些事。 我要想。我不放心。 想也没有用。 华苓。他两眼盯着我。你听我说,我想到你和另一个人一起生活,我就心痛,但是,有一天,你不能一个人生活下去…… Paul,和你一起生活过了 ,我不可能再和任何人一起...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日常 -
我们吻别,相背而行,我看着他背着行包,渐行渐远。他不断回头看我。我不断向他挥手。他最后挥挥手,转弯不见了。 我本应在Paul之前到达爱荷华,但我的飞机误点了。在爱荷华一走出飞机,Paul又在那儿迎我。 他很得意:啊哈! 又是我先到! 又是我接你! 没料到吧! 我们欢欢喜喜一同回鹿园。 有一天,他又会挥手迎我说:又是我先到! 又是我接你! 没料到吧! 红楼情事完不了。(P403)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日常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三生三世"的人也喜欢 · · · · · ·
三生三世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7 条 )
> 更多书评 17篇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2 )
-
皇冠 (20040218)8.1分 25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闲着没事读读书(四) (鹿小羽)
- 台湾记忆 (菲利普)
- 【小蠹书箱】传记·往事与近事 (小米=qdmimi)
- 那弯海峡隔开的…… (沙拉兔兔)
- 大学读的书2 (Al.)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三生三世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一只虎耳草 2007-01-27 00:52:15
我是从此时想去爱荷华的吧
0 有用 Dandelion 2012-04-22 17:04:09
PAUL好爱好爱她
0 有用 Al. 2012-06-10 19:05:24
中间很多情节是不连贯的,不知道是不是审查的原因
17 有用 離微 2012-05-29 09:41:40
這學期選修了IWP的一門翻譯課,前兩天去了Mayflower山上的安寓探望了聶老師。88歲的老太太了,笑起來依然那樣大氣爽朗,真情至性。保羅91年去世后她就一人獨居在那幢胭脂紅的小樓里,她介紹書房時指著牆壁上兩幅Portrait點給我看,左邊是她右邊是Paul,那望向亡夫畫像的眼神,依然充滿深情。聶老師的一生,見證了北伐、抗日、內戰、國共破裂、中美建交,解放前她去了台灣,在台灣因雷震案又遠走美國,... 這學期選修了IWP的一門翻譯課,前兩天去了Mayflower山上的安寓探望了聶老師。88歲的老太太了,笑起來依然那樣大氣爽朗,真情至性。保羅91年去世后她就一人獨居在那幢胭脂紅的小樓里,她介紹書房時指著牆壁上兩幅Portrait點給我看,左邊是她右邊是Paul,那望向亡夫畫像的眼神,依然充滿深情。聶老師的一生,見證了北伐、抗日、內戰、國共破裂、中美建交,解放前她去了台灣,在台灣因雷震案又遠走美國,三生三世,大江大海,家仇國難,民族大義……她的名字,和中國、台灣緊緊相連,更和愛荷華、國際寫作計劃中無數優秀文學家的名字緊密相連。她說,文學,是一個民族的根,一個國家的經濟毀了還可以再建設再迎頭趕上去,可如果精神和風骨垮了,就完了 (展开)
0 有用 寂多蔓生 2013-06-21 16:16:15
生活不是诗,而是一块粗糙的顽石,磨得人叫痛,但也更有光彩,更为坚实。开篇用的是再生缘的典故,点出了聂华苓母亲被骗婚的一生,这一段写的尤其让人动容。
0 有用 钱楠 2023-09-15 05:36:06 美国
没有想到并不是以聂为主角的叙述,主角是她周遭的人们。大陆的那一世叙述不太多,台湾那一世最让人印象深刻,而美国这一世幸好没有断了中文的牵绊。
0 有用 Trarbach 2022-08-20 11:03:44 广东
感动于Paul和她,惜乎许多读者感兴趣的人生细节未道尽
0 有用 frozen lake 2021-09-24 12:28:14
这么多好的故事哪里去找。 想念赵雅婷老师。
0 有用 Alice 2021-07-17 21:28:55
那么喜欢聂华苓,那么娇美聪敏,又坚韧清醒,文字还那么简朴有力量,书的内容对我影响太大了。为她的下半生岁月甘美而庆幸
0 有用 小鹿藏起来了 2021-02-03 07:45:47
很早很早以前读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