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在前现代社会里,一个人的籍贯,不只代表着方音、饮食、习性等,更包含着文化趣味与学术倾向。而在教育日趋普及、人口流动性很强的当代中国,人们见面时,还会互相询问“你是哪里人”,可那基本上属于寒暄性质,只适合于初次见面或把酒聊天。一旦进入知识领域,学者的籍贯或出生地都变得无足轻重,“乡亲”的观念自然也就十分淡薄。以至于过去史书所津津乐道的南北学风差异,不能说毫无道理,但起码显得不太重要。
内容不如书名灿烂,可以看看...
读于本科时代。
对我当年高考写作很有帮助
> 更多短评 3 条
> 2人在读
> 10人读过
> 9人想读
订阅关于火焰与花朵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人去月无聊 2005-10-15 07:47:59
内容不如书名灿烂,可以看看...
0 有用 智术师 2021-01-22 16:27:18
读于本科时代。
0 有用 炊事班大周 2020-08-16 00:36:17
对我当年高考写作很有帮助
0 有用 智术师 2021-01-22 16:27:18
读于本科时代。
0 有用 炊事班大周 2020-08-16 00:36:17
对我当年高考写作很有帮助
0 有用 人去月无聊 2005-10-15 07:47:59
内容不如书名灿烂,可以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