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心 短评

热门 最新
  • 1336 十二辰子 2016-03-04 12:12:46

    尽管我声称沉迷加缪,但仍然选择先读这本书。因为无意间看到了一句话与我曾迸发的思想如此契合。我找到了那话的出处,书名更让人喜欢。天,我在看本应该是对头的书。但是接下来的一周,我尽力挤出我本来宽松的时间,我认真的看,认真咀嚼每一个字,直到爱不释手。我一直认为自己是个狂妄自大的人,没有一本书完完全全契合我那些浮夸的想法。一直到我看到恶心,我感到从未有过的不恶心的时刻。我很钦佩萨特能把那些稍纵即逝的思想写成文字。反观我,一事无成,窝在沙发一角读着他。暗暗以此证明我的思想也有价值,我竟和萨特想的一样。可我是誰?谁认得我?谁听我的?我写不出。我无意间体会了安妮说的完美时刻,可我都不忍心去读我写下的那些文字,我觉得那些矫情会让我恶心。所以我只好继续读萨特,用象征性的好似高品位的做法来疏解我骚动的灵魂。

  • 346 pOOpOO熊 2013-03-21 02:09:23

    有个不认识的老嫂子说我很酷(我连个笑也懒得回她)。酷——翻译过来就是说我是妄图从图书、音乐、艺术作品中追寻意义和本质的人(书中对此是彻底否定的),这种人对其他人有点“吊不甩”,他们渴求的是同类。

  • 304 丁一 2017-03-19 13:54:44

    生活在当下,奇遇在别处,我思故恶心,他人即地狱

  • 178 Edward 2015-09-16 10:21:25

    萨特,一个大写的中二

  • 148 yvonne 2013-04-16 07:39:02

    一个人有独立的思想,继而厌倦与他人毫无启发意义的谈话,就要有保护思想的能力。习惯忍受语言的痛苦与周遭的格格不入,不迷信习以为常的规则,不因为害怕孤独而唯诺退缩

  • 63 Ω 2017-11-09 21:25:10

    想起我大学时的中国美术史老师,他的博客名字叫红头发的洛根丁。他的课说实话讲的很无趣,但是他本人却很有人格魅力,他长相普通,但有一种郁郁寡欢,让人无法接近的气质。我能感受到他内心掩藏的愤怒,所有的一切都在折磨他。可惜那时我一点也不理解他所感受的“恶心”。即便理解,我也知道这种孤独无人能解。

  • 68 combo 2014-04-03 21:44:02

    后三分之一是留给所有挺住前三分之二不知所云的人的礼物。

  • 55 默然 2018-09-03 22:58:23

    看到评论里有人说这本书“太犬儒”,实在让人百思不得其解。真想要辩论,但其实早已没有任何精力和心情。或许阅读这些比较哲理化的小说确实存在一定门槛,不在于需要有多少哲学基础,而在于个人阅历是否足够。对我来说,阅读《鼠疫》《恶心》包括《诉讼》等一类书的体验都是“温故知新”的过程,很多文字看第一眼就感同身受,并引起共情;我的经历让我已经不用附会就能深入感受到符号背后散乱不成体系的意涵。甚至我能感觉到作者思维流动的过程,我放佛能看到他是怎么构思怎么创作,我知道这个词放在这里经过了多少路途,我看得见符号上面的尘土和伤痕;在某种程度上,我跟作者是合二为一的。已经过去的大半年的岁月,实在是一笔一笔用血写就的。“然其心已陈旧,本味又何由知?” 也不多说了吧,以上随手打了一点太不成器的有感而发,真是见笑了。

  • 42 Pharmakon◬ 2015-04-05 00:37:30

    簡直說的就是我的故事,我的心聲。當我發現了這個事實的時候,只覺得噁心。

  • 41 飞上宇宙海 2019-05-11 22:13:29

    两年后再读才明白恶心的感觉并不仅是因孤独的人以漠然、审视地态度和眼光看待身处的环境所产生。还有一种更为彻底的恶心感产生原因在于:对自己的存在及所有物的存在,生活方式和社会秩序的存在产生了追问、质疑和哲学式的与权威和常识迥然不同的差别化认知所导致。在荒谬,怀疑,谵妄,和奇遇里的寻找间恶心便会时不时冒出来

  • 43 占士鯊 2013-11-25 09:07:41

    一切存在物都是毫無道理地出生,因軟弱而存在,因偶爾而死亡

  • 40 兔猻咬你耳朵尖 2013-04-22 20:50:55

    噁心到底是什麼?我覺得它是厭倦帶來的窒息感,但似乎又不完全是。當你一直在逃離,從一個城市逃離到另一個城市,總一個故事裡逃離到另一個故事裡,卻發現哪裡其實都一樣,沒有奇遇,哪裡都是那麼自傲、愚蠢、雷同,而生活看起來又必須繼續下去,你會怎麼樣?

  • 27 毒。少佐 2012-09-07 09:57:53

    柔顺的灵魂,当面对存在的恶心,只能不取悦自己也不怜惜自己。怀着一种冷漠的纯洁,享受纯粹的痛苦。

  • 24 子飞鱼的鱼 2017-05-05 16:00:22

    “我不能久久盯住物体,我看一看知道它们是什么,就赶快挪开视线” “为什么” “它们使我恶心” 活的太明白也是一种痛苦吧 自由有点像死亡

  • 23 安之 2015-10-19 05:36:58

    在法国看完的。看的时候总觉得,这种病症只存在于大都市。萨特的作品一开始看了书信集寄语海狸。这都是大概两年前的事儿了。不过随着自己哲学和写作方面的精进,这才一口气读完了《恶心》。比起说这本书作为小说或是作为哲学如何如何,我觉得不如看看它作为哲学家写的哲学小说是如何反应存在主义的。文章中跟传统小说的大量对白所相对的,是主人公大量的独白,已经混乱的思维世界的展现。全文的有效动作可以说是少之又少。然而小说的整体作为一部存在主义作品,却真实地反映了这种“在社会的激变中想要建立属于自己的价值体系却不得不受限于自己的混乱的思想状态,最终陷入了无意义的彷徨之中”的状态。如果把话语都代入到法语腔调,再把主人公放到法国的城市里,就当真更法国了。

  • 17 #Nani?monai 2013-10-11 16:36:39

    哎……每次同时读论战双方的作品都有一种深刻的精神分裂之感……

  • 11 2008-03-31 08:45:00

    我读不太懂

  • 18 帕洛牛尔 2016-02-08 21:04:30

    我为毛要在春节看这本书。。。玛德

  • 9 2010-07-30 05:17:50

    我很高兴,今天晚上的寒冷多么纯洁,夜也多么纯洁。

  • 12 海阔天空祝沽笙 2013-07-22 18:57:33

    这是一本哲学化了的小说,大概没有什么比“恶心”更适合吐槽现代性的阴影下异化的个人了罢。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