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界面到网络空间 短评

热门
  • 0 Top♛Ace 2008-05-25 20:26:03

    玄玄乎乎的,没说出来啥玩应

  • 3 Eco 2017-02-22 19:51:21

    “什么是界面,界面便是两种或多种信息源面对面交汇之处。”

  • 1 T 2017-07-24 20:32:40

    海德格尔:技术渗透到人的本质之中,摆置了人,掌握了人。麦克卢汉:网络是人的神经系统的延伸。总之,人似乎会成符号系统上无意识的流动……虚拟世界消解了现实的制约因素,但人不能漫无目的的漂流,应该寻找新的泊点……

  • 0 睡虫 2014-06-03 13:22:51

    抽空对比一下印刷术与网络。

  • 0 月知 2023-11-02 22:14:18 上海

    蛮经典的

  • 0 Kistune 2025-06-03 15:23:43 北京

    很遗憾当我还想用形而上的框架了解世界时,不知道此书。而多年后读到此书时,已然是一个去魅的构建者。

  • 2 Jessie 2016-08-29 23:07:33

    主要借用的理论是海德格尔的技术哲学思想,外加一点道家风味。研究的出发点是“杯子是半空的或半满的并没有关系”关键“是杯子里装的是什么。”,也就是跳出技术乐观/悲观的二元对立,直接关注技术带来的变化,即所谓“存在论转移”,这是一种“发生在我们脚下世界的变化,发生在我们的知识和感觉所植根的整个背景的变化。”整本书分析的也就是虚拟现实技术带来何种以及如何带来“境域”转换。

  • 0 momo 2020-03-05 14:02:38

    1994.译2000.前五章证据后五章探讨。存在论转移,计算机与心/脑的对立是存在问题而非存在论问题,但真正需要探讨的是对其带来的无形背景即存在论的转移。网络空间的情欲存在论与其智性去肉逻辑的冲突。作者更支持其激发创造想象力的那一面,认为不是模拟实在,而是创造更高实在及更高体验。单子论和费多罗夫真是绝了……司各脱虚拟。

  • 0 皮扎尼 2024-04-01 12:30:41 安徽

    还是不错的,读起来没有难度,可以适当自己延伸做点笔记

  • 0 y 2025-04-22 16:16:11 美国

    1993. quite clear thinking

  • 1 柒陆柒 2014-10-07 22:35:16

    “高速浏览伟大的艺术作品并不能带来智慧,只有更多的信息。信息狂阻碍而不是促进智慧。“

  • 0 修勾啊修勾儿 2017-07-27 18:43:15

    妈呀!感觉好像意识流,想到什么就说什么,反正我基本什么都没看懂,因为我水平不够吧。

  • 0 四四 2015-12-14 22:01:12

    从海德格尔的存在论以及语言学的重认识来解读信息,超文本和文字处理是闪光点。更强大是把麦克卢汉和海德格尔放在一起讲,从道家来理解技术和身心关系!柏拉图的爱欲和莱布尼茨单子论提出网络空间情欲存在论让人爱欲大生!可惜从信息哲学的视角来讲虚拟实在,没有贯穿存在论,显出一本论文集的零散

  • 0 小古 2017-04-11 15:39:13

    有启发,但不知是翻译的问题还是为什么,书中的思维很发散,但哲学的深度论证不足。

  • 0 NILNAID 2020-03-12 14:35:51

    @2017-09-24 00:15:16

  • 0 未央卿汐 2019-09-11 14:08:10

    虚拟实在的网络空间刍议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