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中古家族史研究 (澤倫勝之)
- 中古地域史研究 (澤倫勝之)
- 东方历史学术文库 (巳注销)
- 闲着没事读读书(四) (鹿小羽)
- 两晋南北朝 (.hisa.)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世家大族与北朝政治的评论:
feed: rss 2.0
9 有用 饭饱先 2014-07-20 08:55:08
关于南北朝士族研究,南朝士族研究有田余庆先生经典的《东晋门阀政治》,北朝士族系统研究的成果较少,这部书算是其中优秀之作。缺点:篇幅太短,在不少地方还有展开叙述的空间。
0 有用 梦里阑珊 2011-02-20 19:47:09
我承认我没有读完!
0 有用 shenyunuanwei 2016-05-14 11:12:36
范阳卢氏: 共祖想也知道是东汉卢植-跟着司马颖怪不得不渡江-后燕慕容氏力保幽州-归降北魏-与支持北魏的同乡范阳祖氏反目-起先卢玄一支独秀-清河崔范阳卢自曹魏以来的婚宦网-崔浩被重用被诛被牵连-李冲得幸陇西李氏崛起-分投东魏西魏-宇文神举屠范阳-卢照邻哀思 太原王氏: 王惠龙只身北奔遭质疑-崔浩大悦联姻-中山王氏一道凑热闹-冒认士族情况严重 渤海高氏: 高齐帝室攀附与慕容燕紧密的渤海高氏-起先高允官... 范阳卢氏: 共祖想也知道是东汉卢植-跟着司马颖怪不得不渡江-后燕慕容氏力保幽州-归降北魏-与支持北魏的同乡范阳祖氏反目-起先卢玄一支独秀-清河崔范阳卢自曹魏以来的婚宦网-崔浩被重用被诛被牵连-李冲得幸陇西李氏崛起-分投东魏西魏-宇文神举屠范阳-卢照邻哀思 太原王氏: 王惠龙只身北奔遭质疑-崔浩大悦联姻-中山王氏一道凑热闹-冒认士族情况严重 渤海高氏: 高齐帝室攀附与慕容燕紧密的渤海高氏-起先高允官高-青齐诸豪封高卢李响应高欢讨尔朱 融合的进程残酷耗时,无论胡汉,乡里京师,士族豪强。古时河北河南人杰地灵诸相明灭。 不可忽略的两本:《齐民要术》出自北齐,《水经注》出自北魏。 (展开)
0 有用 楓岫主人 2011-02-17 16:23:24
兩年前讀過。。。
0 有用 洋咩咩 2022-01-09 02:03:40
从崔浩的先复五等,再到孝文的改降五等、分定姓族,北魏王朝逐渐巩固,在此过程中世家大族逐渐上升。太和改制虽然把汉族士人整合到政权中,却使得鲜卑下层武人无法进入清流,引发的文武之争最终导致王朝崩溃。北魏四姓之所以能在太和脱颖而出,主要原因并非冢中枯骨,而是源自于现实政治中地位,即与权臣李冲的联姻。后陇西李氏跻身五姓而将太原王氏挤到末位,博陵崔氏和赵郡李氏并称七家,无不因为依靠皇权而得到的现实政治权力。
1 有用 无明 2023-11-15 19:06:53 上海
北魏融合世家汉人与宗室,堵塞底层士人武人,稳定之后故有羽林六镇之乱,北齐不能融合大族与鲜卑,终为北周所灭。
0 有用 古月照今尘 2023-10-28 01:52:25 重庆
北魏时期的重点放在太和改制上,详细论证了改降五等和分定姓族各自的作用和意义。笔者的想法与我之前的观点不谋而合,窃以为只有正确认识太和改制带来的胡汉贵族合流,才能正确认识北魏末年镇民起义的性质是底层人民反抗新贵族,而不是以民族矛盾为主要性质。北魏之后关于世家大族的论述主要放在不同区域以及不同支系上,关于青齐豪族与河北豪族的论述尤为精彩,在北魏末年纷杂无序的历史片段中抓住了一条主线,对理解东魏历史也深... 北魏时期的重点放在太和改制上,详细论证了改降五等和分定姓族各自的作用和意义。笔者的想法与我之前的观点不谋而合,窃以为只有正确认识太和改制带来的胡汉贵族合流,才能正确认识北魏末年镇民起义的性质是底层人民反抗新贵族,而不是以民族矛盾为主要性质。北魏之后关于世家大族的论述主要放在不同区域以及不同支系上,关于青齐豪族与河北豪族的论述尤为精彩,在北魏末年纷杂无序的历史片段中抓住了一条主线,对理解东魏历史也深有裨益。另,陈爽老师一定是个北朝化观点持有者。 (展开)
0 有用 吃荤的兔子 2023-10-09 17:28:42 广东
北朝门阀体制确立的历史背景 北朝门阀体制确立过程以及其历史意义 世家大族与北朝政治
0 有用 C大调 2023-08-31 22:10:44 中国香港
看得出来,这部著作的结构参考了田先生的《东晋门阀政治》。本书关于“四姓”的辨析及由此引申出的士族的官僚化等北魏时期士族与皇权关系的论述尤为精彩。此外,作者提出的冒认士族与中国士族政治延续性的关系等问题也富有启发性。如果说有可以改进之处,就是关于几个世家大族的个案研究中的一些考察尚略显平淡,未能如田先生那样钩沉索引
0 有用 饿霸地煮 2023-08-16 15:37:46 上海
厘清南北朝北方世家大族的沉浮史,并非同我想象那样簪缨子弟,世代相传,而是几经动荡,不断沙汰,才有四姓依附北魏变革而腾达。永嘉乱后豪族聚集乡曲,结坞屯堡以自存,但无可避免卷入兵燹。有范阳卢氏举兵遭族诛,入魏后旁支取代嫡宗,与崔浩李冲结亲乃重返高门。有太原王氏,晋末几遭杀戮,南逃江左又惨遭刘裕迫害,王慧龙时北返,并州早已断绝关系,中山王氏鸠占鹊巢。后积极攀附北魏政治,历三世重返高门。有荥阳郑氏,本为河... 厘清南北朝北方世家大族的沉浮史,并非同我想象那样簪缨子弟,世代相传,而是几经动荡,不断沙汰,才有四姓依附北魏变革而腾达。永嘉乱后豪族聚集乡曲,结坞屯堡以自存,但无可避免卷入兵燹。有范阳卢氏举兵遭族诛,入魏后旁支取代嫡宗,与崔浩李冲结亲乃重返高门。有太原王氏,晋末几遭杀戮,南逃江左又惨遭刘裕迫害,王慧龙时北返,并州早已断绝关系,中山王氏鸠占鹊巢。后积极攀附北魏政治,历三世重返高门。有荥阳郑氏,本为河南豪族,北魏南迁洛阳结好地方势力,与鲜卑联姻,风俗变淫乱,欺霸乡里,早年清誉沦丧。太和改制,孝文帝改降五等,分定姓族,打压非宗室贵族,强行融合北朝汉人大族和鲜卑贵族,世族把持铨选,排斥鲜卑,致使北魏埋下文武分裂之大祸。世族虽荣耀一时,但早已在三长均田后失去了地方权力基础,只能成为北朝势力的依附图存。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