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教育体制问题是一个大问题。如果要对这个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那么或许会产生无数大部头的专著。作者本人虽是搞教育学的研究,但是他的这本著作并没有堆砌任何的教育理论,没有作多少抽象的演绎与发挥。他只是将他直观的所见、所闻、所思给记载了下来。在一种质朴的文风当中向读者贡献出充实的内容。无论对于专业的教育工作者或教育研究工作者来说,这部书都是很值得参考的。当然,关心孩子的家长可能是这部书的最忠实的读者群。
目录 · · · · · ·
一、创造性能不能教?
尴尬的问题
绕不开的定义
中国传统文化的“教”
创造性不能“教”
二、能不能用左手写字?
又一个尴尬的问题
中华民族的迷惑
人有哪四种行为?
素质教育的盲区
三、要不要投自己一票?
谁来射点球?
竞选班代表
投不投自己一票?
四、老师能不能有错别字?
老师能不能有错别字?
长辈是不是孩子的朋友?
要不要尊师爱生?
五、要不要教育孩子什么是对、什么是错?
有没有统一的是非判断标准?
要不要教育孩子什么是对。什么是错?
“没商量”的“天条”
六、到大学阶段才做学问吗?
初级教育打基础,高级教育做学问
往车上装货,还是给车子加油?
做研究的目的
七、教育要不要平等?
平等的困惑
不平等的三个永恒前提
三个概念:平等、公平、公正
平等概念对教育的迷惑
公平概念对教育的困惑
公正概念对教育的诱惑
八、要不要惩罚孩子?
儿子经历的惩罚教育ABC
惩罚孩子的目的是什么?
自己改造自己?
九、几个值得思考的教育观念问题
到底什么是教育之目的?
要计算器还是计算技?
中国初等教育+ 美国高等教育= 最佳组合?
孩子能不能对长辈说“不”?
乌龟比兔子跑得快吗?
十、几个值得思考的教育体制问题
要不要取消“高考”?
要不要专业对口?
要不要给教育工作者留下“铁饭碗?”
要不要外行管理内行?
后记
参考资料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5 中国的前途在于教育。因为有什么样的教育,就有什么样的国民;有什么样的国民,就有什么样的国家。 只有素质教育能救中国。 正像人的智力不能从老师传给学生一样,创造性是潜伏在人的生理和心理层面的特质,因此创造性只能培养,不能教。 18 把技能看成创造,这是许多中国教师认为创造性可以教的原因之一。 技能是可以由老师传授的,但创造性是无法教的。 22 学生在整个“教”与“学”的过程中,始终处于被动的地位,因而缺乏一种主体意识和主动精神。 24“教”并非点到为止,而是强迫学生去全盘接受所“教”的内容。 25 把“教”变成了“训练”,这是中国在贯彻素质教育时必须要改变的重要环节。 38 每个人都是由他所扮演的社会角色和他自身这两部分组成的。 61 实际上,这就是人的要挣脱羁绊的“动物性”与人的要组成和维持社会的“社会动物性”之间的冲突。 102生命是有限的,知识是无限的。 113 不要总是告诉孩子他一定要画什么,而要让他告诉你们,他想画什么,他画了什么。 189 “授人以鱼”讲的是灌输书本知识,读“死书”。“授人以渔”讲的是培养人的能力,教人做学问作研究的方法。 这种培养不但要有内在成长的连续性,还要有外在培养环境的持续性。 创造力与人的个性和独立性是分不开的,而个性的发展和独立性的培养又必须始于幼年。 培养创造力必须要开发智力,但开发智力却不等于培养创造力。 培养创造力应该是素质教育的核心。 193 有社会就有等级、有分工;有等级、有分工,就有不平等。 221 差异是永恒的,无法消除的,人没有差异就成了m&m巧克力豆,成了机器。 不承认差异,就无法帮助和保护弱者,也无法解放强者。 240 惩罚的根本目的就在于遏制ego的膨胀。 devil总是会把个人的ego推向极端,最终毁灭人的幸福。 246 说理、教育都是外在的东西,调动自我才是根本。 258 素质教育的目的是全面发展人的素...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页
喜欢读"素质教育在美国"的人也喜欢 · · · · · ·
素质教育在美国的书评 · · · · · · ( 全部 8 条 )

若有所思,就提笔写下吧
> 更多书评 8篇
读书笔记 · · · · · ·
我来写笔记-
李大日宣 (The quality of mind.)
5 中国的前途在于教育。因为有什么样的教育,就有什么样的国民;有什么样的国民,就有什么样的国家。 只有素质教育能救中国。 正像人的智力不能从老师传给学生一样,创造性是潜伏在人的生理和心理层面的特质,因此创造性只能培养,不能教。 18 把技能看成创造,这是许多中国教师认为创造性可以教的原因之一。 技能是可以由老师传授的,但创造性是无法教的。 22 学生在整个“教”与“学”的过程中,始终处于被动的地位,因而缺乏...2015-08-16 12:04:25 1人喜欢
5 中国的前途在于教育。因为有什么样的教育,就有什么样的国民;有什么样的国民,就有什么样的国家。 只有素质教育能救中国。 正像人的智力不能从老师传给学生一样,创造性是潜伏在人的生理和心理层面的特质,因此创造性只能培养,不能教。 18 把技能看成创造,这是许多中国教师认为创造性可以教的原因之一。 技能是可以由老师传授的,但创造性是无法教的。 22 学生在整个“教”与“学”的过程中,始终处于被动的地位,因而缺乏一种主体意识和主动精神。 24“教”并非点到为止,而是强迫学生去全盘接受所“教”的内容。 25 把“教”变成了“训练”,这是中国在贯彻素质教育时必须要改变的重要环节。 38 每个人都是由他所扮演的社会角色和他自身这两部分组成的。 61 实际上,这就是人的要挣脱羁绊的“动物性”与人的要组成和维持社会的“社会动物性”之间的冲突。 102生命是有限的,知识是无限的。 113 不要总是告诉孩子他一定要画什么,而要让他告诉你们,他想画什么,他画了什么。 189 “授人以鱼”讲的是灌输书本知识,读“死书”。“授人以渔”讲的是培养人的能力,教人做学问作研究的方法。 这种培养不但要有内在成长的连续性,还要有外在培养环境的持续性。 创造力与人的个性和独立性是分不开的,而个性的发展和独立性的培养又必须始于幼年。 培养创造力必须要开发智力,但开发智力却不等于培养创造力。 培养创造力应该是素质教育的核心。 193 有社会就有等级、有分工;有等级、有分工,就有不平等。 221 差异是永恒的,无法消除的,人没有差异就成了m&m巧克力豆,成了机器。 不承认差异,就无法帮助和保护弱者,也无法解放强者。 240 惩罚的根本目的就在于遏制ego的膨胀。 devil总是会把个人的ego推向极端,最终毁灭人的幸福。 246 说理、教育都是外在的东西,调动自我才是根本。 258 素质教育的目的是全面发展人的素质;应试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和训练人应试的能力。 259 因为犯了错误才知道怎么样去避免再犯错误。 266 人组成社会是为了自身的生存。 276 对大部分人来说,学外语的目的就是求得一种开放的心态,对外来文化、对世界开放的心态。 285 智力包括记忆力、想象力、思考力等。 引自 全文 回应 2015-08-16 12:04:25
-
李大日宣 (The quality of mind.)
5 中国的前途在于教育。因为有什么样的教育,就有什么样的国民;有什么样的国民,就有什么样的国家。 只有素质教育能救中国。 正像人的智力不能从老师传给学生一样,创造性是潜伏在人的生理和心理层面的特质,因此创造性只能培养,不能教。 18 把技能看成创造,这是许多中国教师认为创造性可以教的原因之一。 技能是可以由老师传授的,但创造性是无法教的。 22 学生在整个“教”与“学”的过程中,始终处于被动的地位,因而缺乏...2015-08-16 12:04:25 1人喜欢
5 中国的前途在于教育。因为有什么样的教育,就有什么样的国民;有什么样的国民,就有什么样的国家。 只有素质教育能救中国。 正像人的智力不能从老师传给学生一样,创造性是潜伏在人的生理和心理层面的特质,因此创造性只能培养,不能教。 18 把技能看成创造,这是许多中国教师认为创造性可以教的原因之一。 技能是可以由老师传授的,但创造性是无法教的。 22 学生在整个“教”与“学”的过程中,始终处于被动的地位,因而缺乏一种主体意识和主动精神。 24“教”并非点到为止,而是强迫学生去全盘接受所“教”的内容。 25 把“教”变成了“训练”,这是中国在贯彻素质教育时必须要改变的重要环节。 38 每个人都是由他所扮演的社会角色和他自身这两部分组成的。 61 实际上,这就是人的要挣脱羁绊的“动物性”与人的要组成和维持社会的“社会动物性”之间的冲突。 102生命是有限的,知识是无限的。 113 不要总是告诉孩子他一定要画什么,而要让他告诉你们,他想画什么,他画了什么。 189 “授人以鱼”讲的是灌输书本知识,读“死书”。“授人以渔”讲的是培养人的能力,教人做学问作研究的方法。 这种培养不但要有内在成长的连续性,还要有外在培养环境的持续性。 创造力与人的个性和独立性是分不开的,而个性的发展和独立性的培养又必须始于幼年。 培养创造力必须要开发智力,但开发智力却不等于培养创造力。 培养创造力应该是素质教育的核心。 193 有社会就有等级、有分工;有等级、有分工,就有不平等。 221 差异是永恒的,无法消除的,人没有差异就成了m&m巧克力豆,成了机器。 不承认差异,就无法帮助和保护弱者,也无法解放强者。 240 惩罚的根本目的就在于遏制ego的膨胀。 devil总是会把个人的ego推向极端,最终毁灭人的幸福。 246 说理、教育都是外在的东西,调动自我才是根本。 258 素质教育的目的是全面发展人的素质;应试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和训练人应试的能力。 259 因为犯了错误才知道怎么样去避免再犯错误。 266 人组成社会是为了自身的生存。 276 对大部分人来说,学外语的目的就是求得一种开放的心态,对外来文化、对世界开放的心态。 285 智力包括记忆力、想象力、思考力等。 引自 全文 回应 2015-08-16 12:04:25
-
李大日宣 (The quality of mind.)
5 中国的前途在于教育。因为有什么样的教育,就有什么样的国民;有什么样的国民,就有什么样的国家。 只有素质教育能救中国。 正像人的智力不能从老师传给学生一样,创造性是潜伏在人的生理和心理层面的特质,因此创造性只能培养,不能教。 18 把技能看成创造,这是许多中国教师认为创造性可以教的原因之一。 技能是可以由老师传授的,但创造性是无法教的。 22 学生在整个“教”与“学”的过程中,始终处于被动的地位,因而缺乏...2015-08-16 12:04:25 1人喜欢
5 中国的前途在于教育。因为有什么样的教育,就有什么样的国民;有什么样的国民,就有什么样的国家。 只有素质教育能救中国。 正像人的智力不能从老师传给学生一样,创造性是潜伏在人的生理和心理层面的特质,因此创造性只能培养,不能教。 18 把技能看成创造,这是许多中国教师认为创造性可以教的原因之一。 技能是可以由老师传授的,但创造性是无法教的。 22 学生在整个“教”与“学”的过程中,始终处于被动的地位,因而缺乏一种主体意识和主动精神。 24“教”并非点到为止,而是强迫学生去全盘接受所“教”的内容。 25 把“教”变成了“训练”,这是中国在贯彻素质教育时必须要改变的重要环节。 38 每个人都是由他所扮演的社会角色和他自身这两部分组成的。 61 实际上,这就是人的要挣脱羁绊的“动物性”与人的要组成和维持社会的“社会动物性”之间的冲突。 102生命是有限的,知识是无限的。 113 不要总是告诉孩子他一定要画什么,而要让他告诉你们,他想画什么,他画了什么。 189 “授人以鱼”讲的是灌输书本知识,读“死书”。“授人以渔”讲的是培养人的能力,教人做学问作研究的方法。 这种培养不但要有内在成长的连续性,还要有外在培养环境的持续性。 创造力与人的个性和独立性是分不开的,而个性的发展和独立性的培养又必须始于幼年。 培养创造力必须要开发智力,但开发智力却不等于培养创造力。 培养创造力应该是素质教育的核心。 193 有社会就有等级、有分工;有等级、有分工,就有不平等。 221 差异是永恒的,无法消除的,人没有差异就成了m&m巧克力豆,成了机器。 不承认差异,就无法帮助和保护弱者,也无法解放强者。 240 惩罚的根本目的就在于遏制ego的膨胀。 devil总是会把个人的ego推向极端,最终毁灭人的幸福。 246 说理、教育都是外在的东西,调动自我才是根本。 258 素质教育的目的是全面发展人的素质;应试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和训练人应试的能力。 259 因为犯了错误才知道怎么样去避免再犯错误。 266 人组成社会是为了自身的生存。 276 对大部分人来说,学外语的目的就是求得一种开放的心态,对外来文化、对世界开放的心态。 285 智力包括记忆力、想象力、思考力等。 引自 全文 回应 2015-08-16 12:04:25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教育论著 (ying)
- 立人志愿者书目 (陈远良)
- 未命名 (林江仙)
- 教育学(辅助阅读) (小飞侠)
- [Book] Education (最爱cheesecake)
谁读这本书?
二手市场
订阅关于素质教育在美国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水龙吟 2008-12-09 16:15:36
我妈妈中学里面给老师发了人手一本,我妈妈没看,倒被我看完了。
0 有用 澄风 2011-05-15 00:18:41
小学时候读的,后来我妈还送给班主任一本
1 有用 邓若虚 2011-03-30 15:54:11
第一次教会我质疑当下,警惕迷信的书。可惜的是,尽管当时畅销,影响力不小,一直以来教育的症结并没发生什么变化。
0 有用 睡过头了 2013-07-22 17:31:04
信息量很大~素质教育体现了中美的教育、文化的区别。
0 有用 卷毛刺猬 2010-11-05 21:18:10
就为了看他儿子.><
0 有用 零度的NY 2021-08-20 08:45:07
五、六、九章中有亮点。总体来说,还是不够深刻,不过作者确实勤于思考。值得一读。本书对于家长,尤其是在美国的家长思考教育策略有指导作用。
0 有用 一颗豆 2021-06-15 21:24:51
中心思想“我好牛逼!我很会教育自己的儿子~”
0 有用 压碎的麻花! 2021-03-13 08:48:48
居然已经是20年的事情了,读完以后值得回味。阅读这本书,也是进行一场自我教育。
0 有用 希腊的星空 2020-06-13 15:52:12
现在这个时间点回看有很多地方值得商榷
0 有用 无脚鸟 2020-03-15 11:59:02
突然想起当年读了这本书后,与家人多次争论弟弟的教育问题,却多次深感失落,现在看到自己有一个那么棒的弟弟,暗自高兴。过去已经不重要了,重要是,我们都在不断磕碰中成长了,却也庆幸自己早早就开始思考教育问题,才有今天的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