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与生活》的原文摘录

  • 请读者抵制住诱惑,不要用本章所学的新知识判断你的朋友和家人是否有病 (查看原文)
    美丽废物 13回复 44赞 2020-01-30 20:25:33
    —— 引自章节:14  心理障碍  460
  • 要想在某一职业和生活中获得成功,需要的不仅仅是技巧、能力和标准测验中的特质。虽然最好的测验可以对人们在一般情况下能做多好进行有价值的预测,但对于特定个体则可能会是一个决定性的错误。当在操作中注入了雄心、想象、希望、个人自豪感和努力时,人们完全可以突破悲剧的预言。也许明白什么时候你应该更多地相信自己而不是测验结果,这才是关键的。——菲尔·津巴多(Phil Zimbardo) (查看原文)
    23点 1回复 19赞 2012-10-17 16:17:50
    —— 引自第282页
  • 很多爱的关系开始时都有一个极其强烈、专注的阶段,人们称之为情欲型爱。随着时间推移,关系双方倾向于转变成一种强度降低但亲密加深的状态,这被称为伙伴型爱。当你发现自己才处于恋爱关系当中时,预见这种转折能让你更好地处理好关系——这样一来你不会误将这种自然地变化看成是“情已了”的过程。 (查看原文)
    JOE - 7赞 2015-12-11 14:27:36
    —— 引自第504页
  • 1、心理学定义:关于个体的行为及心智过程的科学研究。 描述发生的事情、解释发生的事情、预测将要发生的事情、控制发生的事情。 2、心理动力学观点:行为是由强大的内部力量驱使或激发的,弗洛伊德认为人是由内部和外部力量组成的一个复杂网络所推动的。 3、行为主义观点:寻求理解特定的环境刺激如何控制特定类型的行为。 教育儿童的方法(应通过正强化而非惩罚) (查看原文)
    温青 1回复 6赞 2020-05-20 15:46:27
    —— 引自章节:1  生活中的心理学  1
  • 1、遗传学的研究表明,几乎所有的人格特质都受遗传因素的影响。 2、无条件积极关注:当儿童行为不当时,父母应该强调他们不认可的是该行为而非孩子本身。 3、成人需要无条件的、积极的自我关注,也就是悦纳自己,而不是关注那些你试图改变的缺点。 4、人们天生具有低自尊和高自尊的倾向,然而,环境因素对自尊的影响也很重要。 5,、当人们怀疑自己胜任某项任务的能力时,他们可能会做出自我妨碍行为,故意破坏自己的表现。为失败找借口。 (查看原文)
    温青 1回复 6赞 2020-05-20 15:46:27
    —— 引自章节:13 理解人类人格  421
  • 1、一旦一个人被标定为“变态”,人们便倾向于用其后来出现的行为来证明先前的这种判断。 2、那些将失败归因于内部的、稳定的和整体性的个体对抑郁有易感性。 (查看原文)
    温青 1回复 6赞 2020-05-20 15:46:27
    —— 引自章节:14 心理障碍  460
  • 1、如果惩罚是儿童获得成人关注的唯一的方式,那么儿童就可能继续这一行为。 (查看原文)
    温青 1回复 6赞 2020-05-20 15:46:27
    —— 引自章节:15 心理治疗  502
  • 1、基本归因错误:描述人们在考察某些行为的原因时,高估特质因素,低估情景因素。 2、自我服务偏差:引导人们将成功归因于自己,将失败归因于他人。 3、自我服务预言:对于未来行为或事件的预测会改变人们的互动行为,以至于得到预期的结果。 4、认知失调:指某人在作出决定、采取行动或者解除到一些有违原先信念、情感或价值的信息之后所体验到的冲突状态。 5、当某人为你做了一些事情,你也应该为他做些事情。 6、登门槛技巧:一旦人们有一只脚跨进了门槛,他们就能利用你的承诺感增加你随后的顺从性。 7、内群体偏差:在大多数情况下,人们对自己群体更多喜爱,但并不对其他群体的人变现出更多偏见。 8、你对某种事情或者人了解越多,你就越喜欢它。曝光效应总的来说是指,你会越来越喜欢临近你的人。 9、相似性会增加喜欢程度。因此,两位研究者提出假设:人们的姿势一旦被模仿,就会更加喜欢这个人。 (查看原文)
    温青 1回复 6赞 2020-05-20 15:46:27
    —— 引自章节:16 社会心理学  538
  • 1、观察者偏见:是由于观察者个人的动机和预期导致的错误。 2、期望效应:当研究者或观察者以微妙的方式向参与者传达他所预期发现的行为,因此引发期望反应。 3、安慰剂效应:由于个体对治疗有效的信念导致的健康或幸福感的改善。 4、一个具有批判性的思考者要超越已有信息,发掘隐藏在光鲜表面下的真正内涵,以理解事物的本质为目标,而不被形式和表象所迷惑。 (查看原文)
    温青 1回复 6赞 2020-05-20 15:46:27
    —— 引自章节:2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21
  • 1、用进化论的术语来说,个体的成功与否取决于其后代的数量。 2、乙酰胆碱。肉毒杆菌毒素经常发现于保存不当的食物中,它通过阻止呼吸系统释放乙酰胆碱而产生毒害作用。 3、精神分裂症病人脑内的多巴胺水平高于正常水平。 4、内啡肽是内源性吗啡的简称,在情绪行为和疼痛控制中具有重要作用。 5、大脑左半球倾向于分析式风格,一点一点的处理信息。右半球倾向于整体式风格,从整体模式上处理信息。 (查看原文)
    温青 1回复 6赞 2020-05-20 15:46:27
    —— 引自章节:3  行为的生物学和进化基础  53
  • 1、感觉适应:是指感觉系统对持续的刺激输入反应逐渐减小的现象。 2、视网膜1.2亿个杆体细胞在黑暗时拥有最佳功能。700万个锥体细胞特别应对明亮而充满色彩的白天。 3、光在物体上是用波长而不是颜色来描述的,颜色只是你的感觉系统对波长的解释。 4、色调:表示对光颜色的定性体验 饱和度:颜色感觉的纯度和鲜艳度 明度:对光的强度的描述 5、音高:声音的频率决定 响度:由振幅决定 音色:反映了复杂声波的成分 6、尽管一些美食家具有辨别微小和复杂味道的超长能力,但很多时候他们主要依靠的是嗅觉而非味觉。 7、开车讲话分心:语言任务显然对大脑产生了充分的需求,而留给空间任务的资源就不足了。 (查看原文)
    温青 1回复 6赞 2020-05-20 15:46:27
    —— 引自章节:4 感觉和知觉  86
  • 1、意识的功能: 一是限制你察觉和注意的范围,从而减少刺激的输入; 二是选择性存储; 三是让你停下来,基于过去的知识思考可替代的方案和想象各种可能的结果。 2、研究人员发现,睡眠效率更高的人活的更长。 3、在觉醒状态下,伴随大脑工作的氧代谢会产生损害脑干、下丘脑、海马等脑区神经元的物质,睡眠为大脑阻止损伤、修复脑细胞提供了机会。 4、与一般人的观念相反,叫醒梦游者并不会造成特别的危险,他们只是会对忽然醒来感到困惑。 5、弗洛伊德提出,所有的梦都是对愿望的满足:在他看来,人们的梦允许他们表达强烈的无意识愿望,这些愿望以伪装的象征性形式出现。 7、有意识的觉知自己正在做梦是一种习得的技能,可有常规的联系获得,使得做梦者能够控制他们梦的方向。 8、与可催眠性正相关最高的一种人格特质是专注。 9、冥想是一种改变意识的形式,它通过获得深度的宁静状态而增强自我认识和幸福感。 10、酒精似乎促进多巴胺释放,而多巴胺会带来欣快感觉。 (查看原文)
    温青 1回复 6赞 2020-05-20 15:46:27
    —— 引自章节:5  心理、意识和其他状态  128
  • 1、再次习得某一反应比初次习得该反应时所需时间要少。 2、广告商希望经典条件作用产生积极的影响。例如,他们努力在其产品和你们对这些产品的热情之间建立联系。 3、吸毒者在一种情境中可以耐受的剂量,在另一种不熟悉的环境中就成了过量。 4、根据反应剥夺理论,当阻止动物进行某项行为时,这种行为变得更喜爱且被强化。 5、有大量的研究结论证实,体罚会给孩子带来消极后果。专家建议父母可以用正强化取代体罚:“通过鼓励和强化那些不同于不受欢迎的行为,许多不受欢迎的行为能完全被抑制”。 (查看原文)
    温青 1回复 6赞 2020-05-20 15:46:27
    —— 引自章节:6  学习与行为分析  157
  • 1、事实和事件的回忆,这类记忆被称为陈述性记忆。怎样去做某件事的记忆,称为程序性记忆。 2、映像记忆,它是一种视觉领域的记忆系统,能使大量信息被储存非常短暂的时间。 3、复述会防止信息从短时记忆中衰退。 4、如果你能找到一些办法将大量可用的信息组成少量的块,你的记忆广度将被大大增加。 5、工作记忆:你用于完成诸如推理和言语理解这样的任务所需的记忆资源。 6、当你编码信息的情景与你试图提取它的情景能够很好匹配时,你的记忆效果最好。 7、精细复述:例如,如果你想记住词对老鼠——树,你可以想象一幅图画:一只老鼠急忙窜到树上去。 8、记忆术:指的是用一些与以往熟悉的、编码过的信息相联系的方法,来编码一系列事实的技术。 9、研究表明,个体有时候会相信他们做出了某些行为,而实际上这只是他们的想象。 10、你每提醒自己一次,你的大脑中就会形成你要做的每一步。如果你想象了足够多次,你可能会相信自己真的已经做了。 11、目击者很难将自己的记忆与从其他人那里听来的信息区分开来。 (查看原文)
    温青 1回复 6赞 2020-05-20 15:46:27
    —— 引自章节:7 记 忆  191
  • 1、与告诉实情相比,说谎者提供了更少的细节描述,较实话来讲,说谎者的话合理性更低,也并不流畅。 2、人们的判断依赖于启发式而不是正式的分析方法。启发式根据一些非正式的经验法则来提供捷径,他们能够降低判断过程的复杂性。 3、可得性启发式:你让你的判断基于记忆中易于使用的信息。 4、代表性启发:如果一个东西具有某范畴成员的特点,那么,它事实上就属于那个范畴。 (查看原文)
    温青 1回复 6赞 2020-05-20 15:46:27
    —— 引自章节:8  认知过程  232
  • 1、IQ=心理年龄/生理年龄*100% 2、那些生活在城市环境的人体比生活在乡村的个体拥有更少的实践智力。 3、发散思维:即对某一问题可以产生许多不同寻常的想法的能力。 4、聚合思维:指整合不同来源的信息,从而解决问题的能力。 (查看原文)
    温青 1回复 6赞 2020-05-20 15:46:27
    —— 引自章节:9  智力与智力测验  275
  • 1、婴儿在子宫时就学会了辨认母亲的声音,在听到母亲声音的录音时,胎儿的心率会增加。 2、许多生理变化并不是因为老化,而是因为不使用。即“用进废退”。 3、研究者找出了一种对不同气质儿童都是最优的教养方式:权威性父母对儿童提出恰当的要求,他们要求孩子遵守适当的行为准则,但也对孩子的需求做出回应。 4、许多父母希望孩子离开家庭,离开自己,当孩子不与父母住在一起时,父母会更喜爱他们。 (查看原文)
    温青 1回复 6赞 2020-05-20 15:46:27
    —— 引自章节:10 人的毕生发展  304
  • 1、研究者已经发现了一些可能造成个体肥胖的遗传机制。脑中的大麻素会刺激食欲,而瘦蛋白的作用恰恰相反,它可以抑制食欲。如果瘦蛋白水平过低,无法与大麻素保持平衡,个体就可能继续进食。 2、雄性动物面临的一个基本问题就是尽可能多地与雌性交配,以使其生育的后代数量最大化,但是,雌性的基本问题是找到一个优秀的雄性配偶,以保证生出最健康的后代。 3、研究者发现,个体解释生活事件的方式,可能会成为终生的习惯性的归因风格。 4、你可以努力发展一种对你的成功或失败的乐观解释风格。通过检查环境中可能的偶然性因素,你可以避免对失败采取消极的、不变的宿命论归因。 5、一味的追求成功而雄心勃勃的奋斗,在某些方面会与长期的健康生活目的背道而驰。 (查看原文)
    温青 1回复 6赞 2020-05-20 15:46:27
    —— 引自章节:11 动 机  350
  • 1、研究者不断证明那些处于积极心境的人会产生更有效率、更有创造性的想法和问题解决办法。 2、基本需要得到满足,财富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却非常小。 3、当人们有他人可以依靠时,他们能够更好的处理工作压力、失业、婚姻困扰、严重疾病、其他各种灾难,以及他们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4、压抑关于个人创伤、失败、悔恨、羞耻经历的想法和感受,会大大损害精神和生理健康。 5、永远不要诉说自己不好的事情。 (查看原文)
    温青 1回复 6赞 2020-05-20 15:46:27
    —— 引自章节:12 情绪、压力和健康  381
  • 相关关系并不意味着因果关系。 (查看原文)
    空無零 2赞 2012-09-29 14:15:36
    —— 引自第32页
<前页 1 2 3 4 5 6 7 8 9 ... 51 52 后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