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上个世纪《尚书》学界的一个重要成就是:《逸周书·世俘》实为《尚书》中的真《武成》,这个论断已成共识。千百年来,将真《武成》收入《尚书》,作为《尚书》中的可靠的一篇出版,我们的《尚书校注》是第一次,想学界不致以为怪事。有了真《武成》一篇,真《尚书》叙事纪实的成分就加重了。
《尚书》反映的商周时代,已经产生并且在使用甲金文字。周人记本朝之事 ,而且将包括殷商在内的前朝传闻或文字资料加以整理,汇辑而成《书》,这大约是春秋前期以前已经在做,到春秋前期或稍后终于完成的事。太史公没有见过殷商及其前的古文字,其《史记》利用《尚书》资料写上古历史,实际上等于司马氏父了依自己的理解,用当时的语言对相应的《尚书》原文作了注释翻译(所谓以诂训易经)。后来的石经与敦煌钞本都有《尚书》部分。不少勤奋的《尚书》学者已注意到这些情况。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我想到我那已成神靈的先王當年勞動你們先人(的情形),所以我也能養護你們,來安定你們。如果我在政治上失策,永久住在這裡(奄)先就會重重地降下懲罰與疾病在我身上,説:为什么暴虐我的人民!你們民衆如不謀生,不跟我個人同心同德,那先王也會降給你們罪過與疾病,説:爲什麽不和我的小孫子相親近呢!'所以你們若有錯誤的行爲,那就會從天上來罰你們,你們没有辦法能够逃避。 古時候我們的先王既然勞動了你們的祖先及父親,你們同是我的好民衆。你們心中要是有作惡的念頭,我們先王(在天之)就會告訴你們的祖先和父親;你們的祖先和父親、是就會棄绝你們,不挽救你們於死亡。現在我有亂的官員共同在位,老是聚集你們的財寶。你們的祖先及父親,就會報告我的先王説:施行刑罰給我的子孫。於是,先王就會重重地降下災來。 (查看原文) -
不要越俎代庖 (查看原文) —— 引自第355页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古典名著标准读本 (共25册),
这套丛书还有
《周易通释》,《礼记校注》,《鬼谷子详解》,《庄子注解》,《韩非子校注》 等。
喜欢读"尚书校注"的人也喜欢 · · · · · ·
尚书校注的书评 · · · · · · ( 全部 35 条 )
> 更多书评 35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24 )
-
中华书局 (2011)8.6分 624人读过
-
限时抢
-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4)8.5分 180人读过
-
中华书局 (2009)8.2分 136人读过
-
中华书局 (2016)9.3分 67人读过
-
限时抢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尚書研究書目(民國~今天) (monas)
- 古典名著标准读本(岳麓) (ReadPad)
- 詩經學 (何仁伦)
- 隐溪的书架 (隐村人)
- 书名含有“尚书”(2001—2005) (布与)
谁读这本书?
二手市场
订阅关于尚书校注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甲蟲 2010-06-10 14:14:28
垃圾
0 有用 雷欧 2022-04-28 21:51:42
@2008-04-22 20:00:34
0 有用 黑木无崖 2011-08-22 10:11:06
要有一定的尚书根柢再读
0 有用 Dynamo 2021-07-19 22:45:47
晚间读物,读了十天,阅读效果算是差强人意吧,现阶段也够用了,日后必是要重读的。读的是新版,也是陈戍国校注的,豆瓣没条目,暂且标在这。《书》其实就是虞夏商周几代的公文合集,主题大体就是领导训话、战前誓师、庆典报道、大臣劝诫等等。其中真古文和伪古文一半一半。格言体风格、读起来有点小难但不算太难的,大概率是晋人的伪古文。看上去、读起来都像乱码的,则是真古文。相对而言,真古文刻板些,其中记录的官制、仪式、... 晚间读物,读了十天,阅读效果算是差强人意吧,现阶段也够用了,日后必是要重读的。读的是新版,也是陈戍国校注的,豆瓣没条目,暂且标在这。《书》其实就是虞夏商周几代的公文合集,主题大体就是领导训话、战前誓师、庆典报道、大臣劝诫等等。其中真古文和伪古文一半一半。格言体风格、读起来有点小难但不算太难的,大概率是晋人的伪古文。看上去、读起来都像乱码的,则是真古文。相对而言,真古文刻板些,其中记录的官制、仪式、刑罚、区划等信息是不错的研究材料,这次记录了一些。不过若要应用,前提是能正确理解其意,还需努力!伪古文好读些,但总带着股说教味儿。此外阅读过程中还有个意外之得,那就是发现了不少古人名字的出处。四书五经实属是中国人起名宝典。特别注意几篇:《大禹谟》《禹贡》《武成》《洪范》《顾命》。 (展开)
0 有用 衛藤美彩 2015-04-13 20:15:14
58篇,今古文混编。《尧典》《禹贡》(甸侯绥要荒)一体,皆历史地理名篇。有上下文整体还算可读,难点在释字与专名词。基本史实骨架还在,不像《诗经》那么玄乎,大量隐喻。后半几乎是周公传,《多方》周公之霸道近乎檄文。《顾命》之方位,可校对《史记》。三代官职有空可整理下。弓之于外邦亦有体现。《二十二子》收了《竹书纪年》,得找时间看看。
0 有用 雷欧 2022-04-28 21:51:42
@2008-04-22 20:00:34
0 有用 Dynamo 2021-12-29 16:44:56
2021-7-19 补标
0 有用 kayoko 2021-12-07 16:31:18
注释不够白话,没有译文
0 有用 Dynamo 2021-07-19 22:45:47
晚间读物,读了十天,阅读效果算是差强人意吧,现阶段也够用了,日后必是要重读的。读的是新版,也是陈戍国校注的,豆瓣没条目,暂且标在这。《书》其实就是虞夏商周几代的公文合集,主题大体就是领导训话、战前誓师、庆典报道、大臣劝诫等等。其中真古文和伪古文一半一半。格言体风格、读起来有点小难但不算太难的,大概率是晋人的伪古文。看上去、读起来都像乱码的,则是真古文。相对而言,真古文刻板些,其中记录的官制、仪式、... 晚间读物,读了十天,阅读效果算是差强人意吧,现阶段也够用了,日后必是要重读的。读的是新版,也是陈戍国校注的,豆瓣没条目,暂且标在这。《书》其实就是虞夏商周几代的公文合集,主题大体就是领导训话、战前誓师、庆典报道、大臣劝诫等等。其中真古文和伪古文一半一半。格言体风格、读起来有点小难但不算太难的,大概率是晋人的伪古文。看上去、读起来都像乱码的,则是真古文。相对而言,真古文刻板些,其中记录的官制、仪式、刑罚、区划等信息是不错的研究材料,这次记录了一些。不过若要应用,前提是能正确理解其意,还需努力!伪古文好读些,但总带着股说教味儿。此外阅读过程中还有个意外之得,那就是发现了不少古人名字的出处。四书五经实属是中国人起名宝典。特别注意几篇:《大禹谟》《禹贡》《武成》《洪范》《顾命》。 (展开)
0 有用 心砚 2020-04-08 14:34:03
一个相对可靠的注释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