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默多克传:一个传媒王国的诞生》是1993年出版的《默多克传》的修订版,描绘了默多克为将其传媒帝国拓展到整个地球所进行的一场场"拼杀"。在这《默多克传:一个传媒王国的诞生》中,作者威廉·肖克劳斯对上一版本作了一些修改当今世界上最强大、最赢利的行业是什么?全球最大的传媒公司是哪家?鲁伯特·默多克缔造的现代全球传媒帝国。多年来,默多克一直在设法兼并各大报社、电视台、卫星网、有线网以及出版公司。他坚韧的决心、胆识和不懈的努力已经给他带来了巨大的回报:目前,他所创立的新闻集团已经覆盖全球三分之二的人口,这也使他成为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人士之一。
作者简介 · · · · · ·
本书作者威廉・肖克罗斯著有《枝节问题》,《仁慈》等书,并获得乔治・波克奖和西德尼・希尔曼基金会奖,现居住在伦敦。
目录 · · · · · ·
引子
世界――覆盖蓝天的“梦想王国”
美国――征服蓝天的起步点
美国――蓝天征途的制高点
家庭――激发活力的港湾
中国――理解、配合,尔后求发展
自我期许――创新世界的推动力
第一篇早期岁月
第一章阿德莱德――拼搏起步 打下王国根基
家族产业和家族性格
报纸赋予他性格的力量
第一仗:捍卫父亲报业
移植美国经验创办新电视台
扩展澳大利亚地盘
创办澳大利亚首家全国性日报
第二篇扩张
第二章攻克英美据点――“大众化”旗帜无往而不胜
在伦敦建立第一个据点:接管《世界新闻》
插入舰队街的挑战者
悉尼:调整报业方向
探询美洲新大陆
第三章传媒辐射力――独特而有价值的政治舞台
不屈不挠的《纽约邮报》新主人
卫星轨道通向全球“开放的天空”
澳大利亚:商场如赌场
撒切尔革命和默多克革命
时代变迁的参与者
第四童收购泰晤士报系――无可抗拒的狙击者
为报社注入生机的“捣蛋鬼”
“地球村”与信息垄断
主编至上还是老板主导
为撒切尔主义助战
第五章强攻美国――无休止的并购白热化的竞争
拯救波士顿濒危报纸
忽视有线网初试卫星梦
化解芝加哥敌意
第三篇新大陆
第六章美国沃土――传媒帝国应运而“升”
1984年:信息革命与娱乐产业化
网罗“福克斯”:朝目标迈出关键一步
挑战故步自封的美国电视网
第七章韦平印刷革命――新兴资本的胜利
隐秘布阵向印刷工会发起挑战
亲自督战促记者放弃对抗
依靠法律和政治“解放舰队街”
第八章东征西讨――无法抵御的交易诱惑
夺回父亲建造的“房子”:《墨尔本先驱报》
两家古老出版社的收编
一胜一败的英伦报业狙击战
《纽约邮报》失守:一场恶梦
《电视指南》巨资交易:物有所值
第九章紧贴现实――打开黄金宝库的钥匙
毁誉参半的《太阳报》王国
征服美国人的福克斯电视
哈珀・柯林斯合并:全球经济大趋势
第十章传媒产业焦点――向电子通讯手段转移
对英国“权势集团”电视壁垒发起冲击
1989年:媒体巨头合纵连横“协同增效”
国际化优势:会计制度间的“擦边球”
第四篇地球村
第十一章全球游说――经济退潮下的殊死搏斗
开辟东欧新战场
高风险的抗衡:伦敦“星球大战”
挽救新闻帝国于灭顶之灾
第十二章重振旗鼓――不断增长的王国影响力
后记
译后记
· · · · · · (收起)
默多克传的书评 · · · · · · ( 全部 0 条 )
读书笔记 · · · · · ·
我来写笔记-
默多克 早期岁月 第一章 阿德莱德 拼搏起步 打下王国根基 默多克的父亲基斯有大量新闻行业的从业经验,黄色办报人,不断扩大先驱报的势力 子主题 2 默多克从小喜欢真实的东西,讨厌虚构的童话故事,不能容忍家庭不和,在学校受孤立,更加奋发图强,浓厚的爱国主义气息 独立。 子主题 5 第一仗 捍卫父亲的报业 · 吞并《广告人报》 · 降低成本 · 和联邦银行搞好关系 · 不断并购(哪怕亏本),默多克:不发展就是死亡 移植美国...
2020-12-06 14:16:38 2人喜欢
默多克
早期岁月
第一章 阿德莱德 拼搏起步 打下王国根基
默多克的父亲基斯有大量新闻行业的从业经验,黄色办报人,不断扩大先驱报的势力
子主题 2
默多克从小喜欢真实的东西,讨厌虚构的童话故事,不能容忍家庭不和,在学校受孤立,更加奋发图强,浓厚的爱国主义气息
独立。
子主题 5
第一仗 捍卫父亲的报业
· 吞并《广告人报》
· 降低成本
· 和联邦银行搞好关系
· 不断并购(哪怕亏本),默多克:不发展就是死亡
移植美国经验 创建新电视台
· 到美国学习电视台产业,回国大力发展
扩展澳洲地盘
· 更多刺激新闻
· 降价促销
· 连载小说(通俗低俗小说)
• 54
· 联合美国广播电视,签协议,进而入股悉尼重要电视台,打破垄断
· 从太平洋地区下手
• 香港、新西兰
创办澳大利亚首家全国性日报
· 澳大利亚人报
第二篇 扩张
第二章 功课英美据点——“大众化”旗帜 无往而不胜
在伦敦建立第一个据点:接管《世界新闻》
· (性事新闻)
· 受挫,厌恶英国人,退出市场同时进行报复
插入舰队街的挑战者
· 收购太阳报
· 大力宣传太阳报
· 贴近执政者
悉尼:调整报业方向
探寻美洲新大陆
· 抨击本土报纸的无趣!
· 宣传自己的报纸
第三章 传媒辐射力——独特而有价值的政治舞台
不屈不挠的纽约邮报新主人
· 内容过于低俗,引起内部抗议,引入更多澳洲工作人员
· 美国传媒业变化,部分媒体急于提高消费者的阶层,鼓出精英新闻,舍弃较低消费阶层读者,忽视蓝领的利益 。
· 出现政治偏见
卫星轨道通向全球“开放的天空”
澳大利亚:商场和赌场
· 政治站位
· 开设赌博项目
撒切尔革命和默多克革命
· 相互支持
· 《太阳报》作为最激进的报纸,支持了保守派
时代变迁的参与者
· (交易)支持自由主义者卡特选举,但其实认为卡特很无能
第四章 收购泰晤士报系 无可抗拒的狙击者
为报社注入生机的捣蛋鬼
· 顶着反垄断调查的压力,收购泰晤士等报纸
· 将埃文斯编入泰晤士报
“地球村”与信息垄断
· 收购当时并不出名的“路透社”
• (不提供新闻服务,坚持为个人提供各种商业信息和电报服务),创立监控器(用于全球货币即刻交易)系统,大赚一笔
• 布雷顿森林会议,汇率体系崩溃,货币成为商品
· 西方新闻公司垄断了新闻产业,全球信息业飞速发展
主编至上 还是老板主导
· 多次员工罢工,原因在于反对默多克对于报纸的疯狂逐利文化,政治倾向严重
· 大量解雇与重雇,埃文斯不信任默多克却想取悦他
· 二战时泰晤士报体系受到巨大冲击,力求裁员保命,甚至想转移名称权
为撒切尔主义助战
· 支持撒切尔的阿英战争
第五章 强攻美国——无休止的并购 白热化的竞争
拯救波士顿濒危报纸
· 子主题 1
· 波士顿先驱报——工人阶级服务,娱乐化
忽视有线网 初试卫星梦
· 欧洲市场
化解芝加哥敌意
· 减少政治新闻,多报岛本地新闻,更加娱乐化。
第三篇 新大陆
第六章 美国沃土——传媒帝国应运而“升”
1984:信息革命与娱乐产业化
· 1984or美丽新世界
· 电视冲击报纸市场,英国工人阶级多,而纽约没有二流报纸的空间,大众化
网罗福克斯”:超目标卖出关键一步
· 被华纳拒绝
· 福克斯和都市传媒
· 被迫放弃澳洲国籍
挑战固步自封的美国电视网
· 177
· 受到政府赞许
第七章 韦平印刷革命——新兴产业资本的胜利
隐秘布阵 向印刷工会发起挑战
· 使用全新的技术,大幅减少印刷工人
亲自督战 促记者放弃对抗
· 子主题 1
依靠法律和政治“解放舰队街”
· 撒切尔革命的残忍化身
第八章 东征西讨——无法抵御的交易诱惑
夺回父亲建造的“房子”:《墨尔本先驱报》
两家古老出版社收编
· 《南华早报》(东南亚的泰晤士)
· 《金融时报》
· 柯林斯+哈伯罗出版社合并
• 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英语出版社
• 市场的忧虑,担心冲文学价值变为商业价值
• 如果有人在你的身上系上一根绳,那么及时他不拉动这根绳,他也会对你产生影响。
一胜一败的英伦报业狙击战‘
· 今日报(痛击竞争对手马克思韦尔)
· 金融时报(失败)
《纽约时报》失守:一场噩梦
· 禁止交叉拥有报纸和电台(反垄断)
· 子主题 2
《电视指南》巨资交易:物有所值
· 子主题 1
第九章 紧贴现实——打开黄金宝库的钥匙
毁誉参半的《太阳报》王国
· 激进(色情暴力皇室私生活)
· 激起英国政府的报纸审查,限制庸俗新闻
征服美国人的福克斯电视
· 辛普森一家
· 结婚生子
· 警察
哈伯、柯林斯合并 全球经济大趋势
· 受到指责(把所有人当成征服世界的商品)
第十章 传媒产业的焦点——向电子通讯手段转移
对英国“权势集团”电视壁垒发起冲突
· 对决”英国广播公司对电视的控制“
• 精英化,反商业,控制大众
· 争抢好莱坞电影版权
· 然而默多克的电影因为制片方必须加密信号,英国本土观众都没有新的信号接收器可买,没法播放
· 新闻集团元气大伤
1999年,媒体巨头合纵连横“协同增效”
· 默多克开分公司(国际传媒合股公司),缓解新闻集团债务压力
· 希望扭转自己的形象,从商人到值得信赖反应灵敏的新闻人
国际化优势:会计制度间的“擦边球”
· 运用国际化的公司结构,全球避税
第四篇 地球村
第十一章 全球游说——经济退潮下的殊死搏斗
开辟东欧新战场
高风险的抗衡:伦敦“星球大战”
· 和英国卫星广播公司竞争卫星电视
挽救新闻帝国于灭顶之灾
· 与英国卫星广播公司合并
• 277
· 债务危机解除
· 苏联巨变
第十二章重振旗鼓——不断增长的王国影响力
默多克的权威,迪勒退出福克斯
默多克,集权,合作
· 保守主义,对于好莱坞的批评
后记
回应 2020-12-06 14:16:38
-
默多克 早期岁月 第一章 阿德莱德 拼搏起步 打下王国根基 默多克的父亲基斯有大量新闻行业的从业经验,黄色办报人,不断扩大先驱报的势力 子主题 2 默多克从小喜欢真实的东西,讨厌虚构的童话故事,不能容忍家庭不和,在学校受孤立,更加奋发图强,浓厚的爱国主义气息 独立。 子主题 5 第一仗 捍卫父亲的报业 · 吞并《广告人报》 · 降低成本 · 和联邦银行搞好关系 · 不断并购(哪怕亏本),默多克:不发展就是死亡 移植美国...
2020-12-06 14:16:38 2人喜欢
默多克
早期岁月
第一章 阿德莱德 拼搏起步 打下王国根基
默多克的父亲基斯有大量新闻行业的从业经验,黄色办报人,不断扩大先驱报的势力
子主题 2
默多克从小喜欢真实的东西,讨厌虚构的童话故事,不能容忍家庭不和,在学校受孤立,更加奋发图强,浓厚的爱国主义气息
独立。
子主题 5
第一仗 捍卫父亲的报业
· 吞并《广告人报》
· 降低成本
· 和联邦银行搞好关系
· 不断并购(哪怕亏本),默多克:不发展就是死亡
移植美国经验 创建新电视台
· 到美国学习电视台产业,回国大力发展
扩展澳洲地盘
· 更多刺激新闻
· 降价促销
· 连载小说(通俗低俗小说)
• 54
· 联合美国广播电视,签协议,进而入股悉尼重要电视台,打破垄断
· 从太平洋地区下手
• 香港、新西兰
创办澳大利亚首家全国性日报
· 澳大利亚人报
第二篇 扩张
第二章 功课英美据点——“大众化”旗帜 无往而不胜
在伦敦建立第一个据点:接管《世界新闻》
· (性事新闻)
· 受挫,厌恶英国人,退出市场同时进行报复
插入舰队街的挑战者
· 收购太阳报
· 大力宣传太阳报
· 贴近执政者
悉尼:调整报业方向
探寻美洲新大陆
· 抨击本土报纸的无趣!
· 宣传自己的报纸
第三章 传媒辐射力——独特而有价值的政治舞台
不屈不挠的纽约邮报新主人
· 内容过于低俗,引起内部抗议,引入更多澳洲工作人员
· 美国传媒业变化,部分媒体急于提高消费者的阶层,鼓出精英新闻,舍弃较低消费阶层读者,忽视蓝领的利益 。
· 出现政治偏见
卫星轨道通向全球“开放的天空”
澳大利亚:商场和赌场
· 政治站位
· 开设赌博项目
撒切尔革命和默多克革命
· 相互支持
· 《太阳报》作为最激进的报纸,支持了保守派
时代变迁的参与者
· (交易)支持自由主义者卡特选举,但其实认为卡特很无能
第四章 收购泰晤士报系 无可抗拒的狙击者
为报社注入生机的捣蛋鬼
· 顶着反垄断调查的压力,收购泰晤士等报纸
· 将埃文斯编入泰晤士报
“地球村”与信息垄断
· 收购当时并不出名的“路透社”
• (不提供新闻服务,坚持为个人提供各种商业信息和电报服务),创立监控器(用于全球货币即刻交易)系统,大赚一笔
• 布雷顿森林会议,汇率体系崩溃,货币成为商品
· 西方新闻公司垄断了新闻产业,全球信息业飞速发展
主编至上 还是老板主导
· 多次员工罢工,原因在于反对默多克对于报纸的疯狂逐利文化,政治倾向严重
· 大量解雇与重雇,埃文斯不信任默多克却想取悦他
· 二战时泰晤士报体系受到巨大冲击,力求裁员保命,甚至想转移名称权
为撒切尔主义助战
· 支持撒切尔的阿英战争
第五章 强攻美国——无休止的并购 白热化的竞争
拯救波士顿濒危报纸
· 子主题 1
· 波士顿先驱报——工人阶级服务,娱乐化
忽视有线网 初试卫星梦
· 欧洲市场
化解芝加哥敌意
· 减少政治新闻,多报岛本地新闻,更加娱乐化。
第三篇 新大陆
第六章 美国沃土——传媒帝国应运而“升”
1984:信息革命与娱乐产业化
· 1984or美丽新世界
· 电视冲击报纸市场,英国工人阶级多,而纽约没有二流报纸的空间,大众化
网罗福克斯”:超目标卖出关键一步
· 被华纳拒绝
· 福克斯和都市传媒
· 被迫放弃澳洲国籍
挑战固步自封的美国电视网
· 177
· 受到政府赞许
第七章 韦平印刷革命——新兴产业资本的胜利
隐秘布阵 向印刷工会发起挑战
· 使用全新的技术,大幅减少印刷工人
亲自督战 促记者放弃对抗
· 子主题 1
依靠法律和政治“解放舰队街”
· 撒切尔革命的残忍化身
第八章 东征西讨——无法抵御的交易诱惑
夺回父亲建造的“房子”:《墨尔本先驱报》
两家古老出版社收编
· 《南华早报》(东南亚的泰晤士)
· 《金融时报》
· 柯林斯+哈伯罗出版社合并
• 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英语出版社
• 市场的忧虑,担心冲文学价值变为商业价值
• 如果有人在你的身上系上一根绳,那么及时他不拉动这根绳,他也会对你产生影响。
一胜一败的英伦报业狙击战‘
· 今日报(痛击竞争对手马克思韦尔)
· 金融时报(失败)
《纽约时报》失守:一场噩梦
· 禁止交叉拥有报纸和电台(反垄断)
· 子主题 2
《电视指南》巨资交易:物有所值
· 子主题 1
第九章 紧贴现实——打开黄金宝库的钥匙
毁誉参半的《太阳报》王国
· 激进(色情暴力皇室私生活)
· 激起英国政府的报纸审查,限制庸俗新闻
征服美国人的福克斯电视
· 辛普森一家
· 结婚生子
· 警察
哈伯、柯林斯合并 全球经济大趋势
· 受到指责(把所有人当成征服世界的商品)
第十章 传媒产业的焦点——向电子通讯手段转移
对英国“权势集团”电视壁垒发起冲突
· 对决”英国广播公司对电视的控制“
• 精英化,反商业,控制大众
· 争抢好莱坞电影版权
· 然而默多克的电影因为制片方必须加密信号,英国本土观众都没有新的信号接收器可买,没法播放
· 新闻集团元气大伤
1999年,媒体巨头合纵连横“协同增效”
· 默多克开分公司(国际传媒合股公司),缓解新闻集团债务压力
· 希望扭转自己的形象,从商人到值得信赖反应灵敏的新闻人
国际化优势:会计制度间的“擦边球”
· 运用国际化的公司结构,全球避税
第四篇 地球村
第十一章 全球游说——经济退潮下的殊死搏斗
开辟东欧新战场
高风险的抗衡:伦敦“星球大战”
· 和英国卫星广播公司竞争卫星电视
挽救新闻帝国于灭顶之灾
· 与英国卫星广播公司合并
• 277
· 债务危机解除
· 苏联巨变
第十二章重振旗鼓——不断增长的王国影响力
默多克的权威,迪勒退出福克斯
默多克,集权,合作
· 保守主义,对于好莱坞的批评
后记
回应 2020-12-06 14:16:38
-
默多克 早期岁月 第一章 阿德莱德 拼搏起步 打下王国根基 默多克的父亲基斯有大量新闻行业的从业经验,黄色办报人,不断扩大先驱报的势力 子主题 2 默多克从小喜欢真实的东西,讨厌虚构的童话故事,不能容忍家庭不和,在学校受孤立,更加奋发图强,浓厚的爱国主义气息 独立。 子主题 5 第一仗 捍卫父亲的报业 · 吞并《广告人报》 · 降低成本 · 和联邦银行搞好关系 · 不断并购(哪怕亏本),默多克:不发展就是死亡 移植美国...
2020-12-06 14:16:38 2人喜欢
默多克
早期岁月
第一章 阿德莱德 拼搏起步 打下王国根基
默多克的父亲基斯有大量新闻行业的从业经验,黄色办报人,不断扩大先驱报的势力
子主题 2
默多克从小喜欢真实的东西,讨厌虚构的童话故事,不能容忍家庭不和,在学校受孤立,更加奋发图强,浓厚的爱国主义气息
独立。
子主题 5
第一仗 捍卫父亲的报业
· 吞并《广告人报》
· 降低成本
· 和联邦银行搞好关系
· 不断并购(哪怕亏本),默多克:不发展就是死亡
移植美国经验 创建新电视台
· 到美国学习电视台产业,回国大力发展
扩展澳洲地盘
· 更多刺激新闻
· 降价促销
· 连载小说(通俗低俗小说)
• 54
· 联合美国广播电视,签协议,进而入股悉尼重要电视台,打破垄断
· 从太平洋地区下手
• 香港、新西兰
创办澳大利亚首家全国性日报
· 澳大利亚人报
第二篇 扩张
第二章 功课英美据点——“大众化”旗帜 无往而不胜
在伦敦建立第一个据点:接管《世界新闻》
· (性事新闻)
· 受挫,厌恶英国人,退出市场同时进行报复
插入舰队街的挑战者
· 收购太阳报
· 大力宣传太阳报
· 贴近执政者
悉尼:调整报业方向
探寻美洲新大陆
· 抨击本土报纸的无趣!
· 宣传自己的报纸
第三章 传媒辐射力——独特而有价值的政治舞台
不屈不挠的纽约邮报新主人
· 内容过于低俗,引起内部抗议,引入更多澳洲工作人员
· 美国传媒业变化,部分媒体急于提高消费者的阶层,鼓出精英新闻,舍弃较低消费阶层读者,忽视蓝领的利益 。
· 出现政治偏见
卫星轨道通向全球“开放的天空”
澳大利亚:商场和赌场
· 政治站位
· 开设赌博项目
撒切尔革命和默多克革命
· 相互支持
· 《太阳报》作为最激进的报纸,支持了保守派
时代变迁的参与者
· (交易)支持自由主义者卡特选举,但其实认为卡特很无能
第四章 收购泰晤士报系 无可抗拒的狙击者
为报社注入生机的捣蛋鬼
· 顶着反垄断调查的压力,收购泰晤士等报纸
· 将埃文斯编入泰晤士报
“地球村”与信息垄断
· 收购当时并不出名的“路透社”
• (不提供新闻服务,坚持为个人提供各种商业信息和电报服务),创立监控器(用于全球货币即刻交易)系统,大赚一笔
• 布雷顿森林会议,汇率体系崩溃,货币成为商品
· 西方新闻公司垄断了新闻产业,全球信息业飞速发展
主编至上 还是老板主导
· 多次员工罢工,原因在于反对默多克对于报纸的疯狂逐利文化,政治倾向严重
· 大量解雇与重雇,埃文斯不信任默多克却想取悦他
· 二战时泰晤士报体系受到巨大冲击,力求裁员保命,甚至想转移名称权
为撒切尔主义助战
· 支持撒切尔的阿英战争
第五章 强攻美国——无休止的并购 白热化的竞争
拯救波士顿濒危报纸
· 子主题 1
· 波士顿先驱报——工人阶级服务,娱乐化
忽视有线网 初试卫星梦
· 欧洲市场
化解芝加哥敌意
· 减少政治新闻,多报岛本地新闻,更加娱乐化。
第三篇 新大陆
第六章 美国沃土——传媒帝国应运而“升”
1984:信息革命与娱乐产业化
· 1984or美丽新世界
· 电视冲击报纸市场,英国工人阶级多,而纽约没有二流报纸的空间,大众化
网罗福克斯”:超目标卖出关键一步
· 被华纳拒绝
· 福克斯和都市传媒
· 被迫放弃澳洲国籍
挑战固步自封的美国电视网
· 177
· 受到政府赞许
第七章 韦平印刷革命——新兴产业资本的胜利
隐秘布阵 向印刷工会发起挑战
· 使用全新的技术,大幅减少印刷工人
亲自督战 促记者放弃对抗
· 子主题 1
依靠法律和政治“解放舰队街”
· 撒切尔革命的残忍化身
第八章 东征西讨——无法抵御的交易诱惑
夺回父亲建造的“房子”:《墨尔本先驱报》
两家古老出版社收编
· 《南华早报》(东南亚的泰晤士)
· 《金融时报》
· 柯林斯+哈伯罗出版社合并
• 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英语出版社
• 市场的忧虑,担心冲文学价值变为商业价值
• 如果有人在你的身上系上一根绳,那么及时他不拉动这根绳,他也会对你产生影响。
一胜一败的英伦报业狙击战‘
· 今日报(痛击竞争对手马克思韦尔)
· 金融时报(失败)
《纽约时报》失守:一场噩梦
· 禁止交叉拥有报纸和电台(反垄断)
· 子主题 2
《电视指南》巨资交易:物有所值
· 子主题 1
第九章 紧贴现实——打开黄金宝库的钥匙
毁誉参半的《太阳报》王国
· 激进(色情暴力皇室私生活)
· 激起英国政府的报纸审查,限制庸俗新闻
征服美国人的福克斯电视
· 辛普森一家
· 结婚生子
· 警察
哈伯、柯林斯合并 全球经济大趋势
· 受到指责(把所有人当成征服世界的商品)
第十章 传媒产业的焦点——向电子通讯手段转移
对英国“权势集团”电视壁垒发起冲突
· 对决”英国广播公司对电视的控制“
• 精英化,反商业,控制大众
· 争抢好莱坞电影版权
· 然而默多克的电影因为制片方必须加密信号,英国本土观众都没有新的信号接收器可买,没法播放
· 新闻集团元气大伤
1999年,媒体巨头合纵连横“协同增效”
· 默多克开分公司(国际传媒合股公司),缓解新闻集团债务压力
· 希望扭转自己的形象,从商人到值得信赖反应灵敏的新闻人
国际化优势:会计制度间的“擦边球”
· 运用国际化的公司结构,全球避税
第四篇 地球村
第十一章 全球游说——经济退潮下的殊死搏斗
开辟东欧新战场
高风险的抗衡:伦敦“星球大战”
· 和英国卫星广播公司竞争卫星电视
挽救新闻帝国于灭顶之灾
· 与英国卫星广播公司合并
• 277
· 债务危机解除
· 苏联巨变
第十二章重振旗鼓——不断增长的王国影响力
默多克的权威,迪勒退出福克斯
默多克,集权,合作
· 保守主义,对于好莱坞的批评
后记
回应 2020-12-06 14:16:38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我们是媒体大亨 (霸王硬上龙)
- Read_人文与人物 (Zack)
- 理解媒介,从媒体人开始 (Ms. Pokerface)
- 企业家传记与企业史 (辰丁)
- 历史 (司马良木)
谁读这本书?
二手市场
订阅关于默多克传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xsdr 2009-02-23 20:30:58
澳大利亚传奇
0 有用 Fayfly 2013-10-25 13:11:14
翻译的不是很好,看完也没发现默多克为什么会成功,难道自己太笨?
0 有用 NanChao 2006-04-06 12:27:25
一个伟大的传媒帝国的构造者
0 有用 霰霂 2012-11-28 22:22:09
不是因为写的不好……因为它实在实在实在太无聊了。。。
0 有用 蘑菇头芹菜 2011-10-28 17:48:14
翻译太差!语句不通,甚至前后人名翻译都不一样,读得超级慢,读完还没什么印象= =不过还是对默多克多了一点了解……
0 有用 Est 2020-12-06 14:12:37
传媒帝国建造者,无情、无耻却又极富个人魅力,坚定一种信念不一定能让所有人满意,当能让所有人佩服。
2 有用 辰丁 2019-04-17 20:48:47
超出预期,可能翻译略有问题,但我更关注默多克是如何一步步从澳大利亚走向全球的,这本书把要点都点到了。他选了一个好赛道(报纸、电视台、电影),这个赛道具有成长性、区域垄断性和良好的现金流,然后他就不断买买买,借借借、改改改,最后建立了传媒帝国。在今年,福克斯除了电视网外的主要资产将卖给迪士尼,默多克家族将成为迪士尼最大的个人股东,他为自己的帝国找了个好归宿。
0 有用 诗. 2019-02-25 18:26:20
文字十分的乏味无趣,读不下去。K836.115.42=6/2 三楼中文图书第二借阅室
0 有用 Lydia 2016-01-09 23:50:43
大家对他的评价褒贬不一,对于他个人,我也不喜欢,但是“成王败寇”,能够那么大胆地去“战斗”,也是挺佩服他的。
0 有用 睡着了木有 2013-11-24 15:30:33
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