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下一度的书评 (43)

nono 2009-10-08 08:48:13

《零下一度》80后一代人的情结

同样一个时代的人,经历同样一个时代的事,这样的作品往往在心理表象上会引起更多的共鸣。更何况在青年一代没有涉及更多的文字与精神素材之时。韩寒的可幸与成功之处,也在于他走在了很多同龄人的前面。路很长,他是那个走在前面引领一部分人前行的那个。 《零下一度》是...  (展开)
夕阳live 2008-11-25 18:00:32

初中看了零下一度后

...........初中就已经看了....写得很不错...不过从看了它以后....我成绩就直线下滑...严重偏科.....现在只能混个三流本科..对我影响很大.....哈哈  (展开)
祝无心 2012-12-04 10:14:54

想当年

这本书出的太早了,我读到的时候已经是3年之后,在那个想得多接触的少的纯真快乐的年代,这本书带给我的快乐真的会影响一辈子。关于理发店的哪一章,每次去洗头发都会想到韩寒有关洗头舒服的说法。 太久不读了,很多东西已经想不起来了。回忆到最后都变成了当时的情绪,带来的...  (展开)
妞妞 2012-11-07 14:18:10

初读韩寒

和《三重门》一起看的。这本是一个一个的故事。不想《三重门》里那样显示他读了多少书,而是很直白文字在讲故事。小故事读着很有意思。看来那个年纪的人想的做的都是谈恋爱。我们看这样的书,也是这种心态吧。只是书中的情节总和现实有点像,却又都不像。  (展开)
Brcy 2011-02-16 08:42:40

眼中韩寒

回忆起上次捧起此书大概已过去十个年头了吧,再次捧起它细细品读后仍不禁对韩寒那幽默的话语赞叹不已。想到他在那样的年纪能拥有那样的文笔,而已二十出头的我却…… 可能由于年纪的增加及阅历的增长,这次看完后不禁“挖掘”出了不少东西。首先能够看出韩寒的确阅...  (展开)
linki 2008-10-12 16:11:47

都不知道几年前看的了

那时好像还是初中吧,恍恍惚惚像是上辈子的事情。 对里面的文章记得的已经不多,唯一印象深刻的是韩寒描写他练习足球射狗窝的情节。 情节不重要,观点不重要,只是那时看的时候觉得,呵,这哥们挺逗=== 后来看《三重门》,评价降低,只能当上课无聊时候的消遣而已。《零下一度...  (展开)
悠悠夏天 2010-05-17 23:31:51

珍惜《零下一度》,如同珍惜中学的那段记忆。

内容是什么很要紧吗?反正我已经不记得这本书讲什么了,但是这本书放在我们家书柜一个很重要的位置。 那年夏天刚刚参加夏令营回来,我在图书馆买了这本书和《三重门》,那年初三是新概念作文大赛最火的时候,第一次知道那么叛逆的文字居然能够集册成书,并且为那么多人所膜拜...  (展开)
新时代D意志 2012-04-15 22:30:03

回忆

这是我在初中时候看的,是我看的为数不多的课外书籍。但是从这本之后韩寒的作品我差不多都看了。他犀利幽默的语言,令我敬佩。书中有一篇讲的是小时候踢足球的事,觉得内心有了些许遗憾,小的时候也喜欢踢球,可是却没有伙伴一起......现在再看这篇文章觉得多了一些感慨,当年...  (展开)
猫小乐的窝 2015-01-19 14:36:56

零下一度

我初中的时候从姐姐的书柜上看到的,和三重门一起看的。三重门是小说,不过原型是作者本人。 这本零下一度是随笔,更加贴近作者的内心和当时的所思所想。 这么多年过去了,我已经大学毕业5年。这本书中的一些内容早就留在脑中沟回的深处,但是看书的那种欣喜,新奇,...  (展开)
你才到碗里去_ 2013-01-07 14:34:56

类似自传?

应该是韩寒的自传吧,或者类似自传?描写了他文学生涯种的一小段插曲,亦或是最初的转折点。我想,如果我和他是当年的同班同学的话,我一定会很讨厌他吧…说实在的,我确实不太喜欢这样一个孤芳自赏,目中无人的“同学”,即便把目光以最现实的速度转换到当下来,我也会认为他...  (展开)
青田 2011-04-13 14:43:14

韩寒的文字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看完这本书已经有几天了,现在想起还是写点东西吧,可能以后就会忘了。 高中时同桌常看韩寒的文章,说写得如何好等等,但我从来没看过。前两天在图书馆偶然看到这本书,烦躁的心因为这几篇文章而变得平静了许多。 韩寒的文字很能把人心表现的很清楚。憨厚淳朴的所谓的傻子,为...  (展开)
白星9527 2022-09-13 09:43:49

韩寒《零下一度》:更能代表韩寒自己的作品

《零下一度》,是韩寒认为更能代表自己的一部作品。集合了韩寒的随笔、杂文和短篇小说。有童年的回忆,有校园生活的纪录,有读书笔记,还有韩寒获奖新概念的作品《杯中窥人》等等。书中很多文章是韩寒在学校时就投稿发表过的,比如江苏的《少年文艺》,韩寒还收到饶雪漫老师的...  (展开)
高清泉 2021-11-26 10:27:31

一本反映十多年前的前卫年轻人的世界观的杂文集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对于韩寒的作品,我一向是喜欢杂文大于喜欢小说的。因为小说里作者只能通过荒诞和夹带私货的方式表达自己对世界的观点和看法,不过杂文集就不同了,作者可以直接用力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这本杂文集内容还算正常,可以理解成围绕自己成名前后的一些发展变化表达了自己对于一些事...  (展开)
Saki酱 2021-10-06 21:23:59

生活总是平淡又特别

相比《三重门》,《零下一度》在一些简单的故事下有了一些深意,文风更成熟了。傻子 从头傻到了尾,磊子也是。 有句话我印象深刻,“很大程度上我只是想离开一会儿,为平淡的生活添点味道,再回来过平淡的生活。”其实一切到最后还是要回归平淡,这样才让那些特别的故事那么难...  (展开)
听风岁月 2019-03-13 20:57:23

伤(韩)寒

才十八岁的韩寒,文笔犀利而自负,文字间跳动着幽默感,这种天赋是一个想成为作家的人必须具备的。韩寒很荣幸就具有这种天赋。然而今天再回头看看韩寒,这个原本可以在文学上更进一步的年轻人,荒废了这难得的天赋,最终成为了一个网红和赛车手。当然,这也没有什么不好。只是...  (展开)
落叶归根 2019-01-28 23:11:27

我眼中的韩寒

这是我读的韩寒的第三本书,前两本分别是《三重门》和《我所理解的生活》,从这几本来看,我最喜欢《三重门》。 韩寒的文章,不管是散文、杂文还是小说,都走着不变的韩寒特色——一种近乎“荒诞”的批判。在韩寒的作品中,一直充斥着对周围事物的一种批判,这种近乎“荒诞”的...  (展开)
一个大苹果🍎 2017-09-03 13:08:34

站在鸡蛋这边。

转自百度利物浦吧 10年前,央视热捧了三位好学生,猛批韩寒。如今,他们的各自去向和情况如下: 十年前央视访谈节目中,用三个对中国考试应付得最好的学生与韩寒做对比。以下是他们10年前的情况以及现在的去向: 马楠:美国总统克林顿访华时,向克林顿表达对美国的不满,引起中...  (展开)
Ace Olsen 2016-03-30 18:46:15

15年前他的确很年轻

《零下一度》中的语言特色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生动形象也平实,深远辛辣还特幽默。我读到它晚了15年,但他在书中反映的依旧是当下的时代精神。用一句老梗概括:“我从未见过有如此写文章之人。”他的文章很贴近生活,多从生活实际出发来抒发他的个人看法。他的抒情方式十分独特...  (展开)
木子 2013-01-08 14:40:19

很久了

这本是是两千年的著作,很久了。 书中讲到磊子的女朋友c,离开回来又离开,我也有过这种经历,既然离开了一次,那肯定结局也是离开的。 我佩服韩寒的是,他可以把理发这件事写到两千字来述说理发的乐趣,似乎生活中的任何事情到她的笔下都有了生命气息。 其实我还真不会写书评...  (展开)
七圈读书 2012-09-01 23:45:56

比起《三重门》落差较大

这本书可能真的像豆友说的那样是韩寒的习作编成册的,实际怎样我已经不想去考究。 我实在是摸不清楚全书的主旨是什么,尤其是其中有一个大章节之后讲了一个斯坦福大学成立的简要缘由,合上书本后,我挤干了脑汁还是没有悟到这个故事的意义,或者说对于全文的意义在哪里。 这...  (展开)
<前页 1 2 3 后页> (共43条)

订阅零下一度的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