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蓝色长袍的国度的书评 (13)

百年前一个英国女士眼中的中国
当年在贝塔斯曼买的书。阿绮波德・立德当年实地记述了十九世纪末中国城乡的各种民俗事象,宣传革除陋俗,还有跟李鸿章等清末官僚见面的情节等。 以外人和今人的眼光看一下100年前的中国人。更偏向于一种纪实的题材,无论对今人还是对当时的西人来说都是猎奇的好题材。本书适...
(展开)

一位大使夫人的晚清社会偏见写照
推荐一本晚清社会偏见写照《穿蓝色长袍的国度——关于晚清社会的真实生活记录》,作者是一个大使夫人,她讲了她在中国经历的总总。 其实作者都承认自己带着偏见去看待中国,她震撼于当时中国北京道路状况的糟糕。但她后面想想,如果中国人知道了,他们英国人是怎么把下水道的污...
(展开)

关于本书的一部分考证和注释
一开始看到书名《蓝色的国度》的时候,我想都没想到这本书是写的中国,我以为是写土耳其的(蓝色清真寺)。要么是红,要么是黄,哪个中国人会想到有人用蓝色来形容中国呢? 书的英文名是<the land of the blue gown>,直译就是《穿蓝色长袍的国度》,的确,本书的其他几个版本...
(展开)

《穿蓝色长袍的国度》2025.3.1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很难评价这本书,我在阅读的过程中对这本书的态度一直在摇摆,从非常喜欢到非常不适十分厌恶,我像一个磁力紊乱下的指南针一样晃动不停。所以打推荐还是打一般还是打不行我也是蛮头大的。 俗话说,人很难看到自己的缺点,但是却可以轻易看到邻居家的不足。况且晚清时候距离我们... (展开)
一点书摘和一点读后。西方人和中国人需要更多的理解。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有个神父来四川已经28年了,他说,刚来的时候吸食鸦片的人很少,只有1%,最多也不过3%;如今大概有25%的人在吸了。这个数字在我们听来已经很保守,实际情况只能比它更严重。越来越多的人在吸食鸦片,他们正快速走向自我灭亡。 出门在外的中国人,居然能忍受那么潮湿的天气。这... (展开)
清末 一个英国人眼中的中国
在图书馆随便抽出一本,看了封面就决定读一读这本书了。 作者对北京等城市的描述,都是树木很多,景色很美,空气清新。每家每户都会栽种树木,想到我们现在的生活环境,污染严重,尤其是传说中的北京,我想大部分人对那个时候的自然环境会心神向往的。另外一个让我觉得吃惊的是...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