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曼菱来自云南一个布衣之家,其父可谓中国文化的民间传人。她自幼就在父亲那里听妙语好词,继承其父的青云之志,经纶之才,长虹气概。在1978年为“老知青”,她考上北大,在这块思想的沃土和自由的圣地,以及那些在风范,学问,人品上足以称为民族精粹和中流柱石的导师,给了她迟暮的青春,放纵了她自由的天性,她成为第一位走上美国《时代》周刊封面的中国女性,处女作《有一个美丽的地方》后来拍成了电影《青春祭》,小说的素材、人物、故事以及那种独特的感觉都取于作者5年的在云南德宏盈江县的傣寨知青插队生活,迦篇小说还为作者与毕业之际打开了成为“专业作家”的道路。
张曼菱其人与文章都充满了她独特的个性。知青的话题演释的是另具一格的感触,下乡这一天起,你失去了一切,从“祖国花朵”、“人民的未来”,突然变成了受管制的人。前途渺茫,连天伦都不能享有,而且不只是在乡下的境遇。她话更大的伤害和破灭,还在回城之后,不仅造成今天大部分知青在经济和社会地位上不能良好发展,也是直接造成今天知青在企业中的大批下岗的因素之一。知青,一个对接不到前进的时代上去的悲剧,不是早晨的故事,也是黎明的故事,而是长夜里的恶梦,婉如一杯青春的米谷酿就的苦寒烈酒。
作者做了许多女子想都不敢去想的事情,她做的每件事都那么漂亮,从不重复她自己。透过该书,字里行间,恍惚目睹作者在人生的道路上,聪慧、另类而又飘逸地在逆风中行走的倩影
0 有用 山抹微云 2009-09-07 10:55:38
喜欢这个女人。 也许,在性格深处有点相似。
2 有用 小苕妹™ 2013-08-31 11:57:04
说她才女还真不是吹的,她能想到有些我们想不到的地方,她能说出我们想到了却没能概括出的想法。印象最深的是她说:陌生人给我们最大的自由。 的确,陌生的环境里人们对于你的过去没那么多理解,也不会对你的点点滴滴进行评头论足。有时候,熟人的关注,倒是无形中给了我们压力,给了我们束缚。但最近我也发现了一个问题,陌生人虽能给我们自由,却也让我们感受了孤独和寂寞。熟人,不管怎样,在人孤独时,能略让人感到慰藉。
0 有用 小太阳阿玛蜜 2014-05-22 16:32:49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版。看到书中那些大师们的言行,数度眼眶湿润。看到邓稼先的部分,又流泪。
0 有用 哈默林騎士 2007-04-08 00:16:26
02年书店立着读完 至今清晰记得
0 有用 . 2009-04-12 14:08:25
亲戚送的书……我反正不欣赏,不过关于北大生活的那段还蛮有趣
0 有用 bernar 2022-09-30 11:07:29 美国
@2011-03-16 22:23:35 @2020-08-08 16:43:58
0 有用 森 2022-09-18 20:41:08 浙江
@2011-03-16 22:23:35 @2020-08-08 16:43:58 @2011-03-16 22:23:35
0 有用 Charlie Le 2021-10-03 16:42:39
认识了身为知识分子的个性、傲骨,文中现代文人的经历更显出深厚的文化传承
0 有用 sfswe1424 2020-10-12 12:42:56
@2011-03-16 22:23:35 @2020-08-08 16:43:58
0 有用 alex 2020-08-08 16:43:58
@2011-03-16 22:2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