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因为广播内容转变成文字,所以措辞绕来绕去的。 虽然叫妈妈的心灵课,但此书受众应该是包括父母在内的所有关系人类成长的读者。 之前有个同龄老师说教导学生本质就像训练狗一样。当时我还觉得有道理但奇怪。而现在温尼科特的观点更让我信服,“狗可以不用长大成人,孩子不能像训练狗一样被训练长大”“任何人都没有办法通过‘训练’让一个孩子感到快乐和幸福”。 现在想想推荐父母的,用加减分的形式去规范孩子的行为这些方法,其实无法适亲子关系出现问题的家庭。而这种家庭需要父母去改变自己,如果能在专门的家庭治疗师的帮助下进行就更好了。 攻击性、游戏的内容,对于接触孩子群体的职业比如专业学者、教师来说,能被更好地理解。 老爷子研究儿童心理一辈子,却终身未婚未育,令人深思。
看之前,早有耳闻。心有疑惑:为何那么多老师和朋友都会提起呢?到底这书好在哪里?前几章,贴合了妈妈的心理,让人不禁好奇,莫非这位男作者也当过妈妈?越往后看越是精彩。思路清晰,道理讲得透彻,尊重与平等的思想深含其中,举例巧妙,很多探讨发人深省,文风睿智,幽默,有趣。最后几章时,忍不住要把每一句话用笔画下来。这本书让我对儿童多了认识,更可能去理解他们生活中遇到的危机,足够好的母亲有天生的,但也要后天学习,还有父亲的作用无可替代,儿童如何与外面世界的发生关系的,以及游戏在儿童情感发展中的重要性。它启发我对教育、老师的职能进一步的思考。还有过渡物如何使用的问题。原来婴儿观察法也是基于温尼科特等先辈们的研究而成的,这的确解答了我一开始在书内记下的第一个问题。五星推荐。
温尼科特是个暖男,然而细节看不下去啊……果然只有当妈的人才对孩子有无限的耐心。先存着。
看到后来开始看不懂了。。。
翻译得不知道说的什么....
难得精神分析领域里我能看得进去的书,还看得挺有滋有味,虽然还是有些部分不那么能够理解。温泥科特真是比佛洛依德可爱多了呀
so sweet
温妮克特真是个温暖的老爷子
去年阅读的时候, 觉得学习到了很多,想起了了很多关于童年自己已经遗忘难过或者温暖的细节, 也了解了自己更多. 虽然很多人都说生小孩永远不可能真的准备好, 每个人还是多少会有自己需要预备的吧. 这是我的.
文风略烦,翻译还添乱
很适合在这个内卷的时代背景阅读。给妈妈们一剂强心针,告诉我们,我们的直觉是对的;孩子的一系列看似无礼的行为都是有积极的心理意义的;我们接纳孩子的愤怒、憎恨、嫉妒,这是孩子观察爱、学习爱的重要一步。
精分式育儿
匆匆一带而过的浅尝辄止
722
通俗易懂,读过好几年了
也许是读的时期不对。我一直觉得育儿不一定非母亲不可,可是书里很多观点都在强调妈妈和婴儿的亲密关系。尽管作者的意图不是强调这点,可是仍然难以读下去。
图片 一句话概括本书:母亲可以完全信任自己,信任孩子,轻松欣赏另一个生命自我成长的过程。 作者:英国人。客体关系理论家。佛洛依德精神分析理论受益者。 整体感受:有一些哲学的部分,不是太平易近人,不太容易阅读。
婴儿养育是对一个人(爸爸/妈妈)情绪可靠性和稳定性的疯狂试探hhhhhh
不喜欢的理由有三:1.这本书的理论底层逻辑是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但是精神分析也只是心理学的一个学派而已;2.提问式列出了34个问题,但每个问题都没说透;3.育儿是父母双方共同的责任,不应该存在主次。本书默认的一些事实前提真的就是应该的吗?比如“父亲是否了解他的孩子,取决于母亲。”“母亲夜以继日地照顾孩子”甩手掌柜式的父亲固然不对骞,那么母亲之余替补式的父亲就对了吗?这本书的刻板影响太深了,而且对加诸母亲的责任不自知。
宏大且温暖。成为母亲,不仅是一个过程,更重要的是,成为母亲,是建立一种关系,建立母亲和孩子、家庭与孩子的关系。
> 妈妈的心灵课
12 有用 飞侠 2020-02-13 00:33:14
因为广播内容转变成文字,所以措辞绕来绕去的。 虽然叫妈妈的心灵课,但此书受众应该是包括父母在内的所有关系人类成长的读者。 之前有个同龄老师说教导学生本质就像训练狗一样。当时我还觉得有道理但奇怪。而现在温尼科特的观点更让我信服,“狗可以不用长大成人,孩子不能像训练狗一样被训练长大”“任何人都没有办法通过‘训练’让一个孩子感到快乐和幸福”。 现在想想推荐父母的,用加减分的形式去规范孩子的行为这些方法,其实无法适亲子关系出现问题的家庭。而这种家庭需要父母去改变自己,如果能在专门的家庭治疗师的帮助下进行就更好了。 攻击性、游戏的内容,对于接触孩子群体的职业比如专业学者、教师来说,能被更好地理解。 老爷子研究儿童心理一辈子,却终身未婚未育,令人深思。
7 有用 信电影得永生 2014-07-11 09:21:42
看之前,早有耳闻。心有疑惑:为何那么多老师和朋友都会提起呢?到底这书好在哪里?前几章,贴合了妈妈的心理,让人不禁好奇,莫非这位男作者也当过妈妈?越往后看越是精彩。思路清晰,道理讲得透彻,尊重与平等的思想深含其中,举例巧妙,很多探讨发人深省,文风睿智,幽默,有趣。最后几章时,忍不住要把每一句话用笔画下来。这本书让我对儿童多了认识,更可能去理解他们生活中遇到的危机,足够好的母亲有天生的,但也要后天学习,还有父亲的作用无可替代,儿童如何与外面世界的发生关系的,以及游戏在儿童情感发展中的重要性。它启发我对教育、老师的职能进一步的思考。还有过渡物如何使用的问题。原来婴儿观察法也是基于温尼科特等先辈们的研究而成的,这的确解答了我一开始在书内记下的第一个问题。五星推荐。
4 有用 大鲤鱼(丹AI) 2016-04-20 18:03:01
温尼科特是个暖男,然而细节看不下去啊……果然只有当妈的人才对孩子有无限的耐心。先存着。
1 有用 比哈特 2015-04-21 21:45:12
看到后来开始看不懂了。。。
3 有用 veve 2015-12-07 08:36:13
翻译得不知道说的什么....
1 有用 Roise 2019-12-27 16:42:33
难得精神分析领域里我能看得进去的书,还看得挺有滋有味,虽然还是有些部分不那么能够理解。温泥科特真是比佛洛依德可爱多了呀
0 有用 子羽 2019-05-13 13:38:13
so sweet
1 有用 小马斑斑 2016-07-28 17:18:28
温妮克特真是个温暖的老爷子
0 有用 阿花 2015-11-01 17:06:24
去年阅读的时候, 觉得学习到了很多,想起了了很多关于童年自己已经遗忘难过或者温暖的细节, 也了解了自己更多. 虽然很多人都说生小孩永远不可能真的准备好, 每个人还是多少会有自己需要预备的吧. 这是我的.
2 有用 皮夹克🚭 2014-12-30 19:05:53
文风略烦,翻译还添乱
0 有用 Joy R. 2023-07-17 10:27:47 浙江
很适合在这个内卷的时代背景阅读。给妈妈们一剂强心针,告诉我们,我们的直觉是对的;孩子的一系列看似无礼的行为都是有积极的心理意义的;我们接纳孩子的愤怒、憎恨、嫉妒,这是孩子观察爱、学习爱的重要一步。
0 有用 排排 2020-01-21 17:45:46
精分式育儿
0 有用 纳荻 2018-11-22 21:23:41
匆匆一带而过的浅尝辄止
0 有用 P 2021-04-10 23:07:29
722
0 有用 yinshi1026 2021-12-18 21:25:36
通俗易懂,读过好几年了
1 有用 从来睡不醒 2021-12-14 16:43:41
也许是读的时期不对。我一直觉得育儿不一定非母亲不可,可是书里很多观点都在强调妈妈和婴儿的亲密关系。尽管作者的意图不是强调这点,可是仍然难以读下去。
0 有用 满怀希望 2021-11-25 09:37:10
图片 一句话概括本书:母亲可以完全信任自己,信任孩子,轻松欣赏另一个生命自我成长的过程。 作者:英国人。客体关系理论家。佛洛依德精神分析理论受益者。 整体感受:有一些哲学的部分,不是太平易近人,不太容易阅读。
0 有用 Krusty Burger 2022-09-21 09:37:36 四川
婴儿养育是对一个人(爸爸/妈妈)情绪可靠性和稳定性的疯狂试探hhhhhh
4 有用 团酱 2022-09-26 02:42:34 湖北
不喜欢的理由有三:1.这本书的理论底层逻辑是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但是精神分析也只是心理学的一个学派而已;2.提问式列出了34个问题,但每个问题都没说透;3.育儿是父母双方共同的责任,不应该存在主次。本书默认的一些事实前提真的就是应该的吗?比如“父亲是否了解他的孩子,取决于母亲。”“母亲夜以继日地照顾孩子”甩手掌柜式的父亲固然不对骞,那么母亲之余替补式的父亲就对了吗?这本书的刻板影响太深了,而且对加诸母亲的责任不自知。
0 有用 沁弈-Mia 2022-09-27 21:32:02 上海
宏大且温暖。成为母亲,不仅是一个过程,更重要的是,成为母亲,是建立一种关系,建立母亲和孩子、家庭与孩子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