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中国》的原文摘录

  • 时间则这样表述:在一个不自由的社会,你表达了你追求自由的主张,当然会引起轰动。你的胆量是赢得人尊重的标志。但是当大家都在自由地思考,你的见识,而不是胆量才是最重要的。 当然不是说我们不需要“实验”,恰恰相反,我们需要有“实验”精神来拓展摄影机与拍摄者和被拍摄者之间的美学关系,来寻求更有力的表达,但实验本身不是目的,我们的目的是表达自己,有话要说;任何形式上的实验都不能替代我们思想的“独立”,任何对形式的崇拜都会导致中国纪录片的没落。 (查看原文)
    一片大好 1赞 2016-11-13 16:57:50
    —— 引自章节:导言
  • 理论往往是告诉我们做到什么,而技术是告诉你怎么样才能做到。 纪录片最重要的是唤起我们的理性到场……这是纪录片的观众和故事片的观众观看心理上的本质区别。 判断一个运动镜头的好坏,首要的不是看它运动得是否流畅,而是看它为什么要运动,一个摇镜头重要的不是摇得匀不匀,而是摇的动机是否深刻、准确。 我们现在有很多纪录片热衷于去讲一个悲欢离合的故事,如果仅仅是这样的故事,而没有和大的文化背景、时代背景、民族命运相关联的话,其实是背离了纪录片的本原。因为故事片其实更好看,更能让人动情。创作者如果没有强烈的历史理性意识的贯注,故事可能越打动人,越是让观众沉溺其中,而我们所说的纪录片的理性的退场就退得更远。 (查看原文)
    一片大好 1赞 2017-01-21 18:59:47
    —— 引自章节:纪录片:我们为什么要出发——陈虻访谈
  • 由他(陈虻)提出的栏目口号“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曾经成为各路媒体和广告纷纷效仿的对象,一时间变得非常著名和响亮。在2001年美国伯克莱大学中国研究中心的一次年会上,曾有学者提出问题,这个口号中的“老百姓”和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工农兵”有什么关系?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也很有挑战性的问题。其实,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老百姓”,只是不同的时代对这个阶层有不同的称呼和区分,而这种称呼和区分其实正是一个时代意识形态的体现。“工农兵”是一种特定的曾经在中国的政治社会中享有充分合法性的意识形态话语,虽然在某种意义上,其意识形态其实已经失落,但其合法性却成为一种政治性的集体记忆。所以,在我看来,“老百姓”其实是对“工农兵”的一个挪用和援引,从“为工农兵服务”转换成“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可以使后者从社会的集体记忆中有效地获得了一个合法性的来源——这对于中国纪录片在体制内的存在是重要的,同时又在某种程度上摆脱了特定的意识形态对它的制约,从而获得了自己的意识形态空间,在官方和民间得到双重确定。 (查看原文)
    豆友3494673 2013-06-01 11:03:48
    —— 引自第18页
  • 中国的纪录片的崛起,与中国大众文化的现状有着深厚的联系,一个明显的表征便是中国纪录片的崛起是在电视中完成的,而没有像国外那样以电影为纪录片的主要载体。这是一个很重大的区别,中国的纪录片在中国的文化舞台上作为一个自觉的整体初次亮相并获得成功,正是因为纪录片通过描述在政治地位和经济地位上都没有优势的非主流人群,以及由他们构成的 亚文化群落,使得他们作为现实存在的人的生存情感需求得到满足和关怀,并且使得“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在中国几乎成了纪录片的另一个名字,纪录片作为电视栏目得以生存,像上海电视台《纪录片编辑室》在黄金时段播出,而且曾赢得极高收视率,我以为这正是中国纪录片与中国的大众文化彼此互动中得以崛起的证明。 中国的大众文化现状不同于西方大众文化,西方大众文化诚如法兰克福学派所批判的那样,其驱动力是商业因素,这使得资本主义文化越来越分崩离析和零散化,“商品成为它自己的意识形态”,大众媒介成为资本的附庸,并且强化了文化上的零散化。中心与边缘的区分模糊,中心即边缘,边缘即中心。而在中国,大众媒介本身却是国家意识形态机器的组成部分,并且重 要的是,在很大意义上,它就是主流意识形态的象征。而进人国家电视台就是进入主流社会进人社会中心的象征,老百姓在感觉中找到了自己的文化归属——并不是作为政治的人(在中国仅仅是经济地位还不能进入主流社会,经济也必须与政治结合才能进人中心),而是作为社会意义上的人… (查看原文)
    一片大好 2017-02-12 16:50:49
    —— 引自章节:中国纪录片:观念与价值
  • 纪录片和新闻的“真实”概念上的区分正在于观察者所处的位置以及由这种位置所决定的观察视野。新闻是站在国家意识形态所规范的社会价值体系之中对客观事物的观察与描述,纪录片则是站在体现人文价值,以实现人文价值关怀为特征的文化体系之中。两者并不应该是对立的,在揭示事物真实性内涵的意义上,它们具有同样的地位。 (查看原文)
    一片大好 2017-02-12 17:28:35
    —— 引自章节:中国纪录片:观念与价值
  • 纪录片是以影像媒介的纪实方式,在多视野的文化价值坐标中寻求立足点,对社会环境、自然环境与人的生存关系进行观察和描述,以实现对人的生存意义的探寻和关怀的文体形式。 (查看原文)
    一片大好 2017-02-12 17:34:59
    —— 引自章节:中国纪录片:观念与价值
  • 虽然国外很多人认为纪录片与故事片的界限越来越模糊。但我以为故事片与纪录片界限可以有交融,就像两棵树的枝叶彼此交织,但根本与核心是不同的。它们彼此之间可以有很大的交集,我们也确实看到很多优秀的介于纪实与虚构之间的片子,但它们的圆心是无法重合的,而且其实正是两个圆心之间构成的张力,才使得那些兼跨纪实与虚构的具有实验精神的作品具有意义。 (查看原文)
    一片大好 2017-02-12 18:08:14
    —— 引自章节:我们为什么需要纪录片?——对中国电视纪录片发展现状的反思
  • 所以,对于观众来说,观看故事片和观看纪录片应该是两种体验,两种心理状态,两种理解生活的方式。纪录片要求观众的理性思考和价值判断的直接参与,从而去理解和领会我们生存的这个世界。观众应该时刻保持一种反省的姿态,不能轻易被导演牵着鼻子走。要从感性的迷幻中挣脱出来,要醒着,并且睁大眼睛。纪录片是一种守望,对家园、孩子、亲人、同胞……… 对一切我们所珍爱与关心的人与事的守望。它也是一种承诺,对这个时代的责任的承诺。所以,一个社会对于自己的纪录片的态度,可以作为测定这个社会的某种健康状态的指标,浮躁的惟利是图的商业社会和独断的专制统治社会都不利于纪录片的生存。所以90年代中国电视纪录片的崛起是有其深刻的社会根源的。而要让纪录片在中国的土地上健康发展,需要的不仅是纪录片工作者,更重要的是观众,是观众的理解与参与。到国际上拿奖是重要的,但是,那不是纪录片的最后归属。中国纪录片的真正归属是在中国观众中,在中国的现实中,并且发挥作用。 (查看原文)
    一片大好 2017-02-12 18:11:37
    —— 引自章节:我们为什么需要纪录片?——对中国电视纪录片发展现状的反思
  • 说到这,应该把电视纪录片与今天火爆的新闻评论类节目,《焦点访谈》和《新闻调查》作一比较。这是一个重要的比较。《焦点访谈》被称为“焦青天”,我们为此叫好,但是它却是“青天大老爷”,是老爷为民做主,而不是人民自己做主,它并不是中国民主意义的实现,恰恰相反,正是因为中国的民主与法制建设远远没有完善,才使得它以准法律和准民主的角色出现。 今天所谓舆论监督,是在中央利益和地方利益严重分化之后,中央政府与地方诸侯之间的关系的体现,是自上而下的监督,所以它对中国现实的观察视角也是自上而下的,记者扮演着中央政府官员的角色,特别是中央领导亲临《焦点访谈》并授权:“我是你们的后台!”记者身为钦差大人的角色愈益昭显,这种媒体与最高权力的结合使得记者握有极大的话语权,地方官员无法抗拒,甚至无法拒绝采访,纪实手法的大量运用正是这种话语权利的体现,给你“曝光”,意味着“光”是掌握在他们手上的。但是无论如何,对腐败的 曝光并不能代替杜绝腐败产生的社会机制;老百姓有冤不找地方政府法院而在中央台门口排长队,绝不是一个社会正常的和值得庆贺的事情。感觉良好的记者和主持人在屏幕上不苟言笑,他们知道自己所代表的官方角色,这一点越是中央台越明显,而地方台,即便是上海的大电视台,也无法仿效这种舆论监督,道理很简单,对于地方台来说,媒体更多是政府形象工程,服从于地方保护主义,媒体没有也不可能有独立的政治利益。中国新闻类节目与纪录片运动最本质的差别就在于,一个是自上而下的权力和自上而下的视角,另一个刚好相反。 (查看原文)
    一片大好 2017-02-14 15:21:56
    —— 引自章节:当代中国的电视纪录片运动
  • 什么是更本真的真实? 它体现为:所有宣称为客观真实的东西都是可疑的,真实不是谁可以宣判的,也不是谁可以保证的,真实是由人建立起来的,就像生活和世界的意义是由人建立起来的一样。所以考察真实,应该把对媒介自身和创作者自身的反省作为考量的重要元素,因为它其实一直是包含在真实的建构中的。真实本身是什么并不可知,可知和可为的只是它是怎么样被建立起来的。它前所未有地强调创作者自身和他们所运用的媒介在建构真实时的作用,强调创作者的视野和视角对真实的影响。它比以往更深刻地体现纪录片工作者对现实的洞察力,穿越表象,搜索证据,暴露“真实”!一种开放的多纬度的真实。在这个过程中,它不排斥用虚构和再现的方法。这里的虚构是对纪实的反讽,却不是否定,因为没有对象的反讽是空洞的,也没有存在的必要,所以这里的虚构其实是纪实的延伸,不是兴高采烈的革命虚无主义,而是相反,是相反相成,是一个硬币的两面;是唇齿相依,——大地的吟唱正是这样从唇齿间穿越而出。 它告诉观众:我是如此来考量并得出我的结论,你是否愿意接受,请自已决定;它把信任交给观众。它对真实的态度是开放和民主的,真实是不应该被垄断的,每个人都有权得出自己的结论,它邀请观众的视角和视野的加入,而它的意义的实现正在于这多重视角和视野的相互碰撞、渗透与融合,因为不同角度的折射才能造就霞光的绚烂,让你驻足瞩目。 (查看原文)
    一片大好 2017-02-14 15:58:21
    —— 引自章节:纪录:启蒙还是欺骗
  • 但“真实再现”使用的底线是不能掩盖我们对历史真相把握的信念,否则会使观众丧失掉对纪录片的信任感,而这个信任感一旦丧失,整个纪录片的概念都会垮掉。 (查看原文)
    一片大好 2017-02-17 09:31:47
    —— 引自章节:“真实”再现与纪录片的历史使命
  • 人类总是处于遗忘状态,纪录片则提醒和告诉人们,不要遗忘,有些东西是不应该被遗忘的。 (查看原文)
    一片大好 2017-02-18 16:59:29
    —— 引自章节:随笔(二)纪录片有什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