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传 短评

热门
  • 18 飞天遁地小花喵 2013-11-24 21:04:30

    冯至的1951年的作品。79年再版的时候,强调杜甫的“‘忠君’是从爱国出发”,其实质是忠于人民,这是杜甫的勇气,也是冯至的勇气。这个篇幅能条理清晰的写出杜甫动荡漂泊的一生及各个时期的代表作,已经算是非常总结与浓缩了,否则光罗列杜甫的诗歌都不够版面。伟大的诗人必须体悟最真实最广泛的生活,承受最深沉最寂寞的痛苦,一天一天压榨自己逼迫自己,直至心胸和智慧都发挥到极限,才有可能创作出好的作品。想一想,现在很多随便就敢写作的人,凭什么写出好东西来流传千古?不惭愧么!写作是拿血肉灌溉,拿灵魂祭天,祈求能开出一朵鲜艳的花。24.11.2013

  • 6 boliang 2006-06-22 01:18:26

    依稀三生杜子美

  • 5 萧湘 2012-04-15 09:59:39

    写得一般,同样是以诗人写诗人,不如闻一多写得有神采,本书倒是有些杜诗流水账的意味。至于政治色彩、时代语言之类的缺陷,倒没什么可非议的。期待洪业的那本。

  • 4 Luoloso 2019-01-14 22:36:15

    不喜欢这本书,许多并不明确的时间在书中被写成理所应当的时间,再加上作者掺杂了太多自己的价值观,读起来真的有点生气,比如书中说到杜甫求官,作者说这是杜甫庸俗的一面。??如果努力找工作养活自己的家人也能算庸俗,那世间除了流氓几乎都是俗人吧。

  • 4 2008-12-27 22:02:10

    溪壑为我回春姿。

  • 1 居士的草图纸 2018-08-06 03:40:06

    “于是我们看见这唐代最伟大的诗人,掺杂在流亡的队伍里,分担着一切流亡都应有的命运”。杜甫开元盛世官宦世家的童年,怀才不遇的壮年,跟安史之乱贫病交加的中年,一生充满了戏剧化的悲剧色彩。作者将杜甫的经历和诗歌结合起来,有理有据,可读性强,但价值判断的部分比较生硬,这也是那个时代的写作难以避免的吧

  • 0 击节 2010-03-09 08:45:33

    谁了解他,就必须了解他的苦难和高尚,悲悯和绝望。国运、家运、民生统统在他的情怀之中,那是他毕生的忧患,也是他流芳千载的风骨。。。。诗人为诗人立传,本来可以性灵贴近性灵,但不知为何冯至始终停留在外围。

  • 2 暮色·朝阳 2017-08-12 10:33:46

    学术品鉴和人文写作的杰作。什么是思想史的方法,这就是思想史的方法。读来无数次悲切,无数次感动,无数次泪目。

  • 0 歌尔德蒙 2008-07-09 10:46:57

    有点失望,但想想那个年代,能写成那样已经不错了。

  • 0 吴了了 2008-12-10 14:55:41

    有格局,没人物。平平。

  • 0 --- 2014-03-25 14:12:44

    当一个正直的诗人在封建社会里一门心思地舍身求法为民请命,把解除人民苦痛的理想寄托到不靠谱的统治者身上时,这就注定是个悲剧。虽然杜甫在晚年放弃了“致君尧舜”“整顿乾坤”的抱负,但还是在忧国忧民的绝望中死去。相比之下,我更喜欢李白游仙纵酒、遗弃世俗的浪漫豪情。

  • 1 王二 2015-11-07 17:38:31

    心理一直放不下一件事,就是要读杜甫。

  • 0 爱喝酸奶 2014-02-06 09:49:53

    统一了骨瘦嶙峋和钢筋铁骨。

  • 0 三鲜 2006-07-20 16:00:18

    冯至也是我喜欢的诗人!!!!!!!!!!!!!!!!!!!!!!!

  • 0 Sunny W. 2008-08-03 11:51:32

    读了长安十年、流亡、侍奉皇帝与走向人民三部分

  • 0 HANA(╰_╯) 2007-08-30 21:30:20

    冯至 杜甫传 中国

  • 0 Woodsia 2015-10-11 09:27:33

    去成都前看完了这本书,到了杜甫草堂也就有了更深的感触。

  • 0 [已注销] 2014-07-21 09:41:22

    诗人的业余性

  • 0 白露未晞 2016-01-25 11:21:38

    诗人写诗人,全是诗,可是冯至写得缺乏灵气。无论穷时还是达时,都要兼济天下,这就是此书中的杜甫。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