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译者: 庄晨燕
出版年: 2005-01
页数: 301
定价: 20.50
装帧: 平装
丛书: 法国思想家新论
ISBN: 9787108021496
内容简介 · · · · · ·
《还自然之魅(对生态运动的思考)》主要内容:生态运动正在成为一种全球文化。然而,却很少有人对生态运动的产生进行过思考,即使是从哲学角度的研究也很少。据我所知,塞尔日·莫斯科维奇是法国为数不多的深人思考该问题的学者之一。1968年,《论自然的人类历史》作为费尔南·布罗代尔主编的丛书之一出版令当时的科学界和知识界感到震动。他们好奇、甚至有些不解地看到,自然重新挤进了政治生活,居然还成为了社会科学研究的对象。1972年《反自然的社会》的出版让我们激动万分,现在,莫斯科维奇对书中大部分文章进行了修订,一方面为了勾勒出他的思想发展历程,另一方面也是为了体现他接触到的年轻一代的经历和关切。书中文章最初发表时,绿党运动的未来尚未确定。后来,尽管不确定性依然存在,绿党却已经成为现实,一切因此发生了根本的改变。在这两个时期谈论这一运动的方式是截然不同的,所以,换句话说...
《还自然之魅(对生态运动的思考)》主要内容:生态运动正在成为一种全球文化。然而,却很少有人对生态运动的产生进行过思考,即使是从哲学角度的研究也很少。据我所知,塞尔日·莫斯科维奇是法国为数不多的深人思考该问题的学者之一。1968年,《论自然的人类历史》作为费尔南·布罗代尔主编的丛书之一出版令当时的科学界和知识界感到震动。他们好奇、甚至有些不解地看到,自然重新挤进了政治生活,居然还成为了社会科学研究的对象。1972年《反自然的社会》的出版让我们激动万分,现在,莫斯科维奇对书中大部分文章进行了修订,一方面为了勾勒出他的思想发展历程,另一方面也是为了体现他接触到的年轻一代的经历和关切。书中文章最初发表时,绿党运动的未来尚未确定。后来,尽管不确定性依然存在,绿党却已经成为现实,一切因此发生了根本的改变。在这两个时期谈论这一运动的方式是截然不同的,所以,换句话说,这是一本新书,我们无法与过去——相关思想走向成熟的历史时期一一保持某种延续性,而只是在书中不同地方做了一些注解。今天,政治性生态运动已经名副其实,读者可以透过书中主张,了解其主要思想和发展历程。
作者简介 · · · · · ·
塞尔日・莫斯科维奇(Serge Moscovici)
1925年出生于罗马尼亚曾因犹太血统被中学开除被迫接受劳动教养。1948年流亡法国,1961年获国家博士学位,1964年当选为法国高等实践学院院长,1974年至旧80年任纽约跨国际社会心理学研究委员会主席,1985年至 1995年任纽约社会研究院教授。代表作有自然三部曲《论自然的人类历史》、《反自然的社会》、《驯化人与野性人》及《心理分析形象与公众对象》、《社会影响与变迁》、《欧洲社会心理学》、《群氓的时代》、《造神机器社会学与心理学》、《社会表征社会心理学探索》等并先后创办《欧洲社会心理学》、《社会行为理论》.《社会心理学》、《欧洲社会心理学研究》等多种杂志。
目录 · · · · · ·
告读者/帕斯卡尔・迪比
一 颠覆性的自然主义
1.生态运动的聚合
2.生态主义者为何从政?
3.恢复世界之法
二 自然政治
1.自然政治在欧洲
2.生态思想和生态主义
3.第五国际
三 在运动的热潮中
四 生态运动的终结?
· · · · · · (收起)
丛书信息
喜欢读"还自然之魅:对生态运动的思考"的人也喜欢 · · · · · ·
还自然之魅:对生态运动的思考的书评 · · · · · · ( 全部 2 条 )
> 更多书评 2篇
-
在任何意义上我都不是一个苦行僧,并且我一直保持了一点天真,... 我读书是为了娱乐、发现、形成想法,但从来不是为了学习。 ... 如今巴黎出版的书五本当中的四本,用一台储存了佛洛依德和马克思著作的电脑,运行一个模仿海德格尔修辞风格的程序,便能够炮制出来;五个作者中有三个在谈论他们既不了解也不明白的东西——比如巴什拉(Bachelard)就是主要的受害者之一,好在他已不在人世;还有,我烦透了这些关于话语的话语,蠢得...
2012-01-28 22:48:28 1人喜欢
-
生态学的深刻渊源在于艺术,而不在于科学。艺术家比科学家更擅长解决我们的文化所特有的某些问题。我知道这听起来有点奇怪,然而,自19世纪以来情况发生了变化。当时人们以为社会的每一个问题都有相应的科学答案,科学是革命性的。但是科学不再改变世界,现在只是进行管理:无论工业还是国家,科学家总的来说已经融入体制。艺术家则远非如此,还保留了一种自由和反抗的能力。。。。。。
2012-01-28 22:37:55 4人喜欢
-
我发现学术界和很多学者非常狭隘,虽然金玉其外,其实并不尊重文化。我常常想,这是因为他们并不关心生活,或者生活并不要求他们关心,或者他们生来属于文化界,结果对文化变得麻木不仁,就像富人的孩子对金钱熟视无睹一样。不少学者也是些新穷人,就是说他们试图延缓在学术界中自身所代表的阶级和财富的败落,对于自我的更新、精神或社会上的进步没有兴趣或意愿。
2012-01-28 22:30:19 1人喜欢
-
老人说自己所渴望却永远无望实现的梦想是中国文风,简洁直白,或掷地有声,或空灵通透,生机十足。在西方传统中,大概是由于拉丁语过于推崇雄辩,以至于思想表达以层层解析、循序u推演为主,让长篇巨著独占鳌头。或许只有《圣经》的写法能与之媲美。我不解地问,圣哲罗姆于公元五世纪翻译、订定《圣经》,用的不正是拉丁文吗?...如何解释在意识形态上占支配地位的《圣经》却没能影响西方人的文风?中国在几十年内就形成了“毛...
2012-01-28 21:59:39
老人说自己所渴望却永远无望实现的梦想是中国文风,简洁直白,或掷地有声,或空灵通透,生机十足。在西方传统中,大概是由于拉丁语过于推崇雄辩,以至于思想表达以层层解析、循序u推演为主,让长篇巨著独占鳌头。或许只有《圣经》的写法能与之媲美。我不解地问,圣哲罗姆于公元五世纪翻译、订定《圣经》,用的不正是拉丁文吗?...如何解释在意识形态上占支配地位的《圣经》却没能影响西方人的文风?中国在几十年内就形成了“毛语式”,因为毛语录作为意识形态“一句顶一万句”。他说我在有意用我的跨文化认知场为难他,回答这一问题需要重新解读欧洲的文化传承历史,需要发明一种翻译人类学,加上一种文本心理学来分析统治权力、意识形态、精英影响与民间实践的整合关系和过程。 引自第21页 回应 2012-01-28 21:59:39 -
我没有汽车,甚至不会开车。...首先要有一种尺度:某个人占据第一的位置,他就代表进步。您必须接受同样的尺度,尽量靠近第一位,否则您就是落后、欠发达的,等等。接下来,每一种需要都对应一种受到承认和贴好标签的东西:如果您没有这个东西,您的需要就没有满足。多么蹩脚的逻辑! #莫斯科维奇# 续上文。对事物的思考并不从它们与直接体验和作用的关系入手,而仅仅是根据一种抽象的标准、他人的行为、事物与自身的关系,每...
2012-01-28 22:15:08 1人喜欢
我没有汽车,甚至不会开车。...首先要有一种尺度:某个人占据第一的位置,他就代表进步。您必须接受同样的尺度,尽量靠近第一位,否则您就是落后、欠发达的,等等。接下来,每一种需要都对应一种受到承认和贴好标签的东西:如果您没有这个东西,您的需要就没有满足。多么蹩脚的逻辑! #莫斯科维奇# 续上文。对事物的思考并不从它们与直接体验和作用的关系入手,而仅仅是根据一种抽象的标准、他人的行为、事物与自身的关系,每个人都封闭在自己的有限世界里,脱离了整体。...分辨好与坏,知道是否存在其他满足自身愿望或生活条件的方式,对于这些,没有人关心。反自然的社会的逻辑是一种恐怖主义的逻辑,汽车成了通向您精神世界的载体。今天。,问题已不在于汽车,而是这种逻辑。 引自第244页 回应 2012-01-28 22:15:08 -
对事物的思考并不从它们与直接体验和作用的关系入手,而仅仅是根据一种抽象的标准、他人的行为、事物与自身的关系,每个人都封闭在自己的有限世界里,脱离了整体。...分辨好与坏,知道是否存在其他满足自身愿望或生活条件的方式,对于这些,没有人关心。...汽车成了通向您精神世界的载体。
2012-01-28 22:17:02
-
在任何意义上我都不是一个苦行僧,并且我一直保持了一点天真,... 我读书是为了娱乐、发现、形成想法,但从来不是为了学习。 ... 如今巴黎出版的书五本当中的四本,用一台储存了佛洛依德和马克思著作的电脑,运行一个模仿海德格尔修辞风格的程序,便能够炮制出来;五个作者中有三个在谈论他们既不了解也不明白的东西——比如巴什拉(Bachelard)就是主要的受害者之一,好在他已不在人世;还有,我烦透了这些关于话语的话语,蠢得...
2012-01-28 22:48:28 1人喜欢
-
生态学的深刻渊源在于艺术,而不在于科学。艺术家比科学家更擅长解决我们的文化所特有的某些问题。我知道这听起来有点奇怪,然而,自19世纪以来情况发生了变化。当时人们以为社会的每一个问题都有相应的科学答案,科学是革命性的。但是科学不再改变世界,现在只是进行管理:无论工业还是国家,科学家总的来说已经融入体制。艺术家则远非如此,还保留了一种自由和反抗的能力。。。。。。
2012-01-28 22:37:55 4人喜欢
-
我发现学术界和很多学者非常狭隘,虽然金玉其外,其实并不尊重文化。我常常想,这是因为他们并不关心生活,或者生活并不要求他们关心,或者他们生来属于文化界,结果对文化变得麻木不仁,就像富人的孩子对金钱熟视无睹一样。不少学者也是些新穷人,就是说他们试图延缓在学术界中自身所代表的阶级和财富的败落,对于自我的更新、精神或社会上的进步没有兴趣或意愿。
2012-01-28 22:30:19 1人喜欢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2 )
-
Métailié (2002)暂无评分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自然与文学的完美结合之。。。 (罗罗)
- 博物学书刊集成 (冬妮娅)
- 物学院图书馆(一馆) (苏非殊)
- 博物藏书 (Windywings)
- 开阔视野 (靜)
谁读这本书?
二手市场
订阅关于还自然之魅:对生态运动的思考的评论:
feed: rss 2.0
1 有用 知彻澄娘 2020-01-02 00:24:13
访谈与论文集。既是亲历者,又在数年后回头看。王硕先生的序写得好极了。 生态运动者赛尔日·莫斯科维奇的论文和访谈集集,看的慢,时常需要停下来思考一下才能继续。比起文学角度,或许这本书从文化现象角度来理解更好一点。生态运动已经成为一种文化现象,但很少有人对其产生过思考。莫斯科维奇作为亲历者去思考、讲述,读者可以透过书中主张,了解其主要思想和发展历程。
1 有用 小岛 2020-08-27 20:39:09
@2012-11-17 15:38:46
0 有用 Liza HO 2008-12-20 14:04:04
必推
0 有用 绅士学长小宇 2013-03-29 23:42:53
左派谈环保,三星不能再多了
0 有用 阿用 2020-10-18 15:09:39
@2019-08-18 21:50:52
0 有用 科莱奥内人 2020-11-12 19:21:23
思考 行动
0 有用 阿用 2020-10-18 15:09:39
@2019-08-18 21:50:52
1 有用 小岛 2020-08-27 20:39:09
@2012-11-17 15:38:46
1 有用 知彻澄娘 2020-01-02 00:24:13
访谈与论文集。既是亲历者,又在数年后回头看。王硕先生的序写得好极了。 生态运动者赛尔日·莫斯科维奇的论文和访谈集集,看的慢,时常需要停下来思考一下才能继续。比起文学角度,或许这本书从文化现象角度来理解更好一点。生态运动已经成为一种文化现象,但很少有人对其产生过思考。莫斯科维奇作为亲历者去思考、讲述,读者可以透过书中主张,了解其主要思想和发展历程。
0 有用 Zzz 2019-03-16 19:08:36
编排乱,但也值得所有对生态问题感兴趣的人一读了。莫斯科维奇用最浪漫的语言阐述了生态主义最理性的核心:生态运动既不是反对进步也不是回到过去,而是一种与历史性自然融合的生活方式、永远探索另一种替代方案的政治,一种对生命和创造的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