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原作名: Die Welt als Wille und Vorstellung
译者: 石冲白
出版年: 1997-2
页数: 740
定价: 30.4
装帧: 精装
丛书: 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精装)
ISBN: 9787100022965
内容简介 · · · · · ·
“世界是我的意志、世界是我的表象。”完成这本书的时候,叔本华只有28岁,这部后来影响了包括尼采、瓦格纳、托玛斯·曼甚至存在主义的哲学名作,包含了叔本华哲学的一切细节,其后他漫长一生都只不过是在解释或补充这部著作。这位被称为极忧伤、极悲观的哲学家,以他的唯意志论和忧伤语调征服了无数后辈,他认为“人生有如钟摆,摆动在痛苦与倦怠之间……当人们把一切痛苦归之于地狱,那么剩下来属于天国的只有倦怠。”
作者简介 · · · · · ·
叔本华,1788年2月22日生。被称为“悲观主义哲学家”。他是黑格尔绝对唯心主义的反对者、新的“生命”哲学的先驱者。对人间的苦难甚为敏感,因而他的人生观带有强烈的悲观主义倾向。致力于哲学家柏拉图和康德著作的研究、蔑视费希特、谢林和黑格尔。他的一生并不得志,在去世前几年获得声誉以前,一直过着隐居生活。
叔本华,1819年发表重要著作《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分为四册,其中包括:认识论、自然哲学、美学和伦理学。这部书标志了叔本华思想发展的顶点。尽管他因受到同代人的冷遇而感到失望,但他坚信真理的最后胜利。他认为,“真理是可以等到的,因为它长久存在”。经过了19年的“无声的愤慨”之后,他在1836年发表了短篇论文《论自然界中的意志》。叔本华这篇文章灵巧地运用了迅速发展的自然科学中的疑问和发现来维护他关于意志的学说。在前言中他公开地对“骗子”黑格尔及其帮派予以沉重...
叔本华,1788年2月22日生。被称为“悲观主义哲学家”。他是黑格尔绝对唯心主义的反对者、新的“生命”哲学的先驱者。对人间的苦难甚为敏感,因而他的人生观带有强烈的悲观主义倾向。致力于哲学家柏拉图和康德著作的研究、蔑视费希特、谢林和黑格尔。他的一生并不得志,在去世前几年获得声誉以前,一直过着隐居生活。
叔本华,1819年发表重要著作《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分为四册,其中包括:认识论、自然哲学、美学和伦理学。这部书标志了叔本华思想发展的顶点。尽管他因受到同代人的冷遇而感到失望,但他坚信真理的最后胜利。他认为,“真理是可以等到的,因为它长久存在”。经过了19年的“无声的愤慨”之后,他在1836年发表了短篇论文《论自然界中的意志》。叔本华这篇文章灵巧地运用了迅速发展的自然科学中的疑问和发现来维护他关于意志的学说。在前言中他公开地对“骗子”黑格尔及其帮派予以沉重的抨击。然而直到1853年之后,叔本华的哲学才为世界所重视。
1860年9月21日病逝。
目录 · · · · · ·
第二版序
第三版序
第一篇
世界作为表象初论
服从充分根据律的表象
经验和科学的客体
第二篇
世界作为意志初论
意志的客体化
第三篇
世界作为表象再论
独立于充分根据律以外的表象
柏拉图的理念 艺术的客体
第四篇
世界作为意志再论
在达成自我认识时,生命意志的肯定和否定
附录 康德哲学批判
叔本华生平及大事年表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我们在生活中也只有放弃一切不相干的要求,对一切别的东西弃权才能真正严肃地、幸运地追求任何一个一定的企图,不管所追求的是享受,是荣誉,是财富,是科学,是艺术或是美德。因此仅有欲求和才能本身还是不够的,一个人还必须知道他要的是什么,必须知道他能做的是什么。只有这样,他才显出性格,他才能干出一些正经事儿。在他未达到这个境界之前,尽管他的验知性格有着自然的一贯性,他还是没有性格。并且他虽然整个地必然是忠于自己,必然要经历他的人生道路一直到底,他却是被自己的恶魔所牵制,他不会走一条笔直的路,他会要走一条左弯右拐的曲线,会要摇摆不定,走失大路,迂回转折,会要替自己准备懊悔和痛苦。这一切都是因为他事无巨细,都只看到自己眼前有这么许多人所能做,所能达成的东西,而不知道其中唯有什么是和他相称的,是他所能完成的,甚至不知道什么是他所能享受的。因此他会为了某种地位和境遇而羡慕一些人,其实这些都只是和那些人相称而不是和他的性格相称的;他果真易地而处,还会感到不幸,甚至要忍耐下来也不可能。和鱼只有在水中,鸟只有在天空,鼹鼠只有在地下才感到舒适一样,人也只能在和他相适应的气氛里感到舒适;例如宫廷里的那种空气就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呼吸的。由于对这一切缺乏足够的理解,有些人就会去做各种会要失败的尝试;在个别场合对自己的性格施加压力,而整个地又仍必然要服从自己的性格。并且如果他是这样违背着自己的天性,即令他辛勤地达成了什么也不会使他有所享受,即令他学会了什么也依然是死的,(不能活用}。甚至在伦理方面的行为,如果不是由于一个人纯洁,直接的冲动,而是由于一个概念,一个教条而产生的,就他的性格说又是过于高尚的,那么这一行为就会由于后来自私的懊悔而在这个人自己的眼里也要丧失一切的功劳。 (查看原文) —— 引自第416页 -
走出童年时期,朋友,觉醒吧! ——卢梭 “世界是我的表象”——这对于任何一个有生命,有认知能力的生物体来说都是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不过,只有人这种生物才能将它纳入有反省能力的,抽象的意识中。当一个人真的开始这样做时,他就开始了哲学思考。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世界作为表象初论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喜欢读"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的人也喜欢 · · · · · ·
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85 条 )






叔本华《论视觉与色彩》第一章“论视觉”(江雪晴译)
论坛 · · · · · ·
大略非生物体没有意志 | 来自时间和蝉 | 2021-05-14 20:41:31 | |
谁有闲置的求转让,豆邮联系! | 来自吃茶去 | 2014-05-17 17:06:26 | |
附录太晦涩了 | 来自sd44 | 1 回应 | 2010-11-06 19:57:16 |
真的有点难 | 来自Stardust | 2010-02-19 15:18:26 | |
为什么涨价了 | 来自浮生的下雨天 | 4 回应 | 2009-01-27 21:06:29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30 )
-
商务印书馆 (1982)9.0分 10246人读过
-
Dover Publications (1966)9.2分 64人读过
-
中国华侨出版社 (2012)8.7分 427人读过
-
商务印书馆 (2018)9.2分 243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商务汉译 (张遂州)
- 改革开放30年最具影响力的300本书 (以万变求不变)
- 表象与认知 (維舟)
- 开卷八分钟(M) (Silin)
- 闲着没事读读书(四) (鹿小羽)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的评论:
feed: rss 2.0
1 有用 [已注销] 2016-02-21 11:28:55
冲这本书的名字 也要给高分
1 有用 Lo 2009-12-17 08:10:41
The World as Will and Idea by Arthur Schopenhauer.: Commercial Press.
1 有用 東柏林地下黨 2008-06-22 13:30:59
最爱
1 有用 放下那块满煎糕 2013-07-29 11:12:44
其實沒有所謂的實質和本質的區別,悲觀和樂觀更多的還是取決自身吧,不過還真的確實是,幸福应该是相对于痛苦而存在的,并不能够独立存在。幸福的本质依然是痛苦
1 有用 Anonymous 2009-02-13 11:55:50
6年后重读
0 有用 时间和蝉 2023-01-27 17:42:44 河南
①有人说叔本华的哲学讲悲观他自己却生活优裕,这和罗素一样在抹黑叔本华,认真想想,难道非要哭哭啼啼或者去当和尚才算是表里如一,这样正常吗?另,书里很多见解是有趣的胡扯。②石头放久了不见得有痛苦,人站累了才有痛苦。③不以意志为转移。
0 有用 w 2022-07-19 21:33:35
感觉是“想到哪儿写到哪儿”(也许是我翻到哪儿看到哪儿),感性多于理性,大致明白了为什么这本书总是被摘录成心灵鸡汤。主旨“身体是意志的直接客体,除此之外的一切都是表象”。“真正的哲学家,他的疑难是从观察世界产生的;冒牌哲学家则相反,他的疑难是从一本书中,从一个现成体现中产生的”——这第二种哲学家真的不是在说他自己?
0 有用 陈美芳˙Ꙫ˙ 2021-05-20 14:01:20
叔本华力主一种生命意志论哲学与美学。在人生观上,叔本华是一位悲观主义者,认为人生本质上就是一种无尽的痛苦,而艺术就是对于痛苦的一种稍许的补偿。叔本华立足于他的生命意志理论,认为人的欲求起源于对现状的不满,因为现实无法满足人的需要。所以,他认为意志本身就是痛苦,生存本身就是不息的痛苦,报摆脱痛苦只有通过艺术的审美欣赏使人进入一种物我两忘的审美境地,但这也只是暂时的摆脱。叔本华将审美作为解决生存痛苦的... 叔本华力主一种生命意志论哲学与美学。在人生观上,叔本华是一位悲观主义者,认为人生本质上就是一种无尽的痛苦,而艺术就是对于痛苦的一种稍许的补偿。叔本华立足于他的生命意志理论,认为人的欲求起源于对现状的不满,因为现实无法满足人的需要。所以,他认为意志本身就是痛苦,生存本身就是不息的痛苦,报摆脱痛苦只有通过艺术的审美欣赏使人进入一种物我两忘的审美境地,但这也只是暂时的摆脱。叔本华将审美作为解决生存痛苦的重要工具,审美与艺术也就标志着人生的光明与希望。在这样的背景下,叔本华提出了艺术补偿论。 (展开)
0 有用 ᕙ(•̤᷆ ॒ ູ॒•̤᷇)ᕘ 2021-02-04 09:08:34
大概有缘分还是需要再读一遍两遍很多遍。
0 有用 费尔 2021-01-06 08:29:44
大学囫囵吞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