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作者简介 · · · · · ·
邓广铭(1907―1998),字恭三,山东省临邑县人,历史学家,宋史研究大师。1932年入北京大学历史系,师从陈寅恪、傅斯年、胡适等。1943至1946年,曾任复旦大学副教授,1946年到北京大学执教。
1937年,邓广铭以《〈辛稼轩年谱〉及〈稼轩词疏证〉总辨正》一文为学术界瞩目。1939年,完成《辛稼轩年谱》、《稼轩词编年笺注》和《稼轩诗文抄存》三部书稿,奠定了他在史学界的地位。随后,又完成《宋史职官志考正》、《宋史刑法志考正》两部著作。这是《宋史》成书600年来的第一次认真清理,得到史学界的高度评价。他的学术专著《王安石》、《岳飞传》,是研究北宋改革家王安石和南宋民族英雄岳飞的开创性著作,也是研究宋代历史的重要著作。他晚年还计划修订《陈龙川传》、《辛弃疾传》,由于疾病而未竟其志。其学术论文100余篇,已结集为《邓广铭学术论著自选集》和《邓广铭治史...
邓广铭(1907―1998),字恭三,山东省临邑县人,历史学家,宋史研究大师。1932年入北京大学历史系,师从陈寅恪、傅斯年、胡适等。1943至1946年,曾任复旦大学副教授,1946年到北京大学执教。
1937年,邓广铭以《〈辛稼轩年谱〉及〈稼轩词疏证〉总辨正》一文为学术界瞩目。1939年,完成《辛稼轩年谱》、《稼轩词编年笺注》和《稼轩诗文抄存》三部书稿,奠定了他在史学界的地位。随后,又完成《宋史职官志考正》、《宋史刑法志考正》两部著作。这是《宋史》成书600年来的第一次认真清理,得到史学界的高度评价。他的学术专著《王安石》、《岳飞传》,是研究北宋改革家王安石和南宋民族英雄岳飞的开创性著作,也是研究宋代历史的重要著作。他晚年还计划修订《陈龙川传》、《辛弃疾传》,由于疾病而未竟其志。其学术论文100余篇,已结集为《邓广铭学术论著自选集》和《邓广铭治史丛稿》出版。
丛书信息
· · · · · ·
喜欢读"北宋政治改革家王安石"的人也喜欢 · · · · · ·
北宋政治改革家王安石的书评 · · · · · · ( 全部 23 条 )




瑰玮之文足以藻饰万物,卓绝之行足以风动四方

规矩也是人建立的,该打破就打破,该创造就创造,这才是王安石留给后人真正的思想财富。

> 更多书评 23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6 )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7)7.0分 85人读过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7)7.8分 552人读过
-
北京出版社 (2016)8.3分 73人读过
-
限时抢
-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7.6分 35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二十世纪中国史学名著——河北教育出版社 (彼岸)
- 汪晖《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征引书目(上) (金声)
- 我的书 (60092)
- ccxx的简明中国史阅读列 (ccxx)
- 学灯--百年学术 (冬妮娅)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北宋政治改革家王安石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バカネコ 2016-05-18 09:49:53
功底相当~但是意识形态色彩浓厚,治学万万不可如此
0 有用 这么近,那么远 2018-12-23 13:31:17
可以。按需存备。
0 有用 雲 波 2020-12-10 07:16:53
从神宗意志不坚定,对异论相搅怀有信仰的角度解释变法未能达到预期目的,是个不错的角度,也是看了这本书,才知道师生已经貌合神离,继而对第二次罢相的内在原因有了些理解。附录的几篇论文虽然并不都感兴趣,可读性也都不错,学术性过强,通俗性不足……邓教授对《辨奸论》的考证很见功力,对章培恒教授的辩驳也有理有据;与陆树仑教授辩论宋江是否投降的文章,足见治学态度的客观严谨,让人敬重。
2 有用 白墨大叔 2012-11-16 16:28:41
王安石不愧于为一个君子,眼光独具的改革家、战略家,他的所谓“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在今天读来依然震耳发聩。司马光误国,这才是我惋惜的,一直想读他的《资治通鉴》,现在看来没有必要了,不懂得变通的腐儒一个,我现在都怀疑,小时候那口脍炙人口的缸,到底是不是你砸的!
0 有用 脸都不要了 2016-06-29 20:08:14
95页对”子贡问政“段(”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的评论暴露了邓先生对儒家思想的误解或无知。通篇的阶级分析(地主阶级、封建社会等),对于王安石改革遭到司马光等人反对以及最终失败的原因笼统地归于阶级对立,而没有看到改革措施在实施过程中的问题(比如邓小南老师在《王安石和他的时代(三)》中指出的青苗法的问题)。
0 有用 热带雨林的犀牛 2022-07-31 23:49:46
立场与史观过于鲜明,当然不能说就此而贬低这本书的精彩之处与学术价值
0 有用 人言不足恤 2022-01-03 17:15:40
从阶级斗争的角度去解读熙宁变法,我认为不妥。此书旨在为王安石辩诬,用心良苦,但是在为王安石辩诬的同时,却对司马光的评价亦加苛刻,我认为也很不妥。
0 有用 惠山老翁 2020-12-30 15:25:08
把荆公写得像个大义凛然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又有什么意义呢?作为一本响应伟大领袖儒法斗争史指导思想而出炉的作品,这本书委实也改无可改了,邓老此作大抵是难逃曲学阿世之诮。
0 有用 雲 波 2020-12-10 07:16:53
从神宗意志不坚定,对异论相搅怀有信仰的角度解释变法未能达到预期目的,是个不错的角度,也是看了这本书,才知道师生已经貌合神离,继而对第二次罢相的内在原因有了些理解。附录的几篇论文虽然并不都感兴趣,可读性也都不错,学术性过强,通俗性不足……邓教授对《辨奸论》的考证很见功力,对章培恒教授的辩驳也有理有据;与陆树仑教授辩论宋江是否投降的文章,足见治学态度的客观严谨,让人敬重。
0 有用 旧容颜 2020-03-09 01:01:55
邓先生马克思主义史学著作的典范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