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真是抽空看的。。。。解贾政打宝玉那段,确实是从文本本身入手的,书确实要这样读法。
我個人覺得,紅學什麽的,讀一下余英時和高陽就可以了。
虽然高阳对红学泰斗周汝昌的某些观念持反对意见,但他在书里有自己清晰明确的论据,相对于刘心武,几乎是对周汝昌的红学思想零差评,有意无意中把“红楼梦”当作是一种行销手段,多少有点腻烦。讨厌一切非黑即白钻牛角尖式的红学探佚,优秀的学术研究应该取众家之长,但有其创新性和独立性。
没有这番细细的考据功夫,高阳的历史小说岂会那么好看捏。预备买红楼梦断等看一看,“你一定要读高阳”,哈哈。
高阳还是写小说好看,考据就少了些趣味,也许是因为后者不能滥用想象吧
考据。
不怎么令人信服的理论,姑且一读
高阳写红楼,比刘心武不胡说八道多了……
不是一家之言,是大家之言
3.30-4.1 @pc 关于红楼梦的考据,至少总算搞清了各个版本之间的来龙去脉;以及关于后四十回成书的争论。
你讲别人抠字眼,你痣己还不是一样
尽管所有人反反复复地说《红楼梦》并非史传,但考据曹雪芹身世时,每个人都拿《红楼梦》做印证——可见,知易行难。
2001年1月第1版
怎么说呢,还是不错的
虽然薄却内容极多的一本书
唯一一本我不喜欢的高阳的书
尤其喜欢高阳这一本。也是觉得《红》评里最好的一本。重读多次。
后四十回是否高鹗所续未可知,曹雪芹是否贾宝玉原型亦未可知。没把黛钗对立起来解读,且着重分析了宝钗的高洁,值得一读。
躺在床上用两个晚上刷完的高阳的红楼研究论文集,比他的小说好看。简而言之,高阳的观点介乎我界定的红楼第一层和第三层研究之间,好在全无第二层的阶级斗争气。反正研究红楼的人多了去,除开明显的自说自话,很多也未见得哪个更合理,看他们扯淡总是有趣的,比如高阳扯出来的贾政原型是曹雪芹继叔叔一点就前所未见而极有趣。
紅學的東西,淺嚐即可,樹老成精,深挖便是自尋煩惱鬼打牆了。藝術跟現實,關係總是那麼千絲萬縷又濃情薄意,當真就是傻。高陽淺議紅學,還是值得伴茶淺讀的。
> 红楼一家言
4 有用 种瓜得瓜 2012-10-11 22:28:10
真是抽空看的。。。。解贾政打宝玉那段,确实是从文本本身入手的,书确实要这样读法。
0 有用 小米 2013-08-19 13:53:26
我個人覺得,紅學什麽的,讀一下余英時和高陽就可以了。
0 有用 --- 2014-07-03 11:38:21
虽然高阳对红学泰斗周汝昌的某些观念持反对意见,但他在书里有自己清晰明确的论据,相对于刘心武,几乎是对周汝昌的红学思想零差评,有意无意中把“红楼梦”当作是一种行销手段,多少有点腻烦。讨厌一切非黑即白钻牛角尖式的红学探佚,优秀的学术研究应该取众家之长,但有其创新性和独立性。
0 有用 Sodalulu 2013-04-28 06:31:08
没有这番细细的考据功夫,高阳的历史小说岂会那么好看捏。预备买红楼梦断等看一看,“你一定要读高阳”,哈哈。
0 有用 鱼和鱼 2005-08-04 00:18:19
高阳还是写小说好看,考据就少了些趣味,也许是因为后者不能滥用想象吧
0 有用 胖茶壶 2010-08-16 21:04:26
考据。
0 有用 尼尼微的花园 2010-12-20 19:25:46
不怎么令人信服的理论,姑且一读
0 有用 雨夜花 2007-06-07 15:30:13
高阳写红楼,比刘心武不胡说八道多了……
0 有用 徐大水 2008-07-27 11:58:33
不是一家之言,是大家之言
0 有用 牢骚大王历险记 2012-04-01 15:19:00
3.30-4.1 @pc 关于红楼梦的考据,至少总算搞清了各个版本之间的来龙去脉;以及关于后四十回成书的争论。
0 有用 伏黑惠当凌绝顶 2012-08-15 13:33:12
你讲别人抠字眼,你痣己还不是一样
0 有用 栞 2013-04-29 14:11:28
尽管所有人反反复复地说《红楼梦》并非史传,但考据曹雪芹身世时,每个人都拿《红楼梦》做印证——可见,知易行难。
0 有用 M 2006-12-14 19:09:27
2001年1月第1版
0 有用 一个人·杜阿 2009-06-23 15:30:50
怎么说呢,还是不错的
0 有用 玖玥 2009-04-04 17:04:07
虽然薄却内容极多的一本书
0 有用 Euphrasius 2006-09-17 23:06:03
唯一一本我不喜欢的高阳的书
0 有用 绵绵 2006-04-08 22:23:50
尤其喜欢高阳这一本。也是觉得《红》评里最好的一本。重读多次。
0 有用 黑道少女沈來迟 2016-04-18 16:38:36
后四十回是否高鹗所续未可知,曹雪芹是否贾宝玉原型亦未可知。没把黛钗对立起来解读,且着重分析了宝钗的高洁,值得一读。
0 有用 舒歌 2013-04-30 11:01:35
躺在床上用两个晚上刷完的高阳的红楼研究论文集,比他的小说好看。简而言之,高阳的观点介乎我界定的红楼第一层和第三层研究之间,好在全无第二层的阶级斗争气。反正研究红楼的人多了去,除开明显的自说自话,很多也未见得哪个更合理,看他们扯淡总是有趣的,比如高阳扯出来的贾政原型是曹雪芹继叔叔一点就前所未见而极有趣。
0 有用 張子易 2015-04-11 17:17:52
紅學的東西,淺嚐即可,樹老成精,深挖便是自尋煩惱鬼打牆了。藝術跟現實,關係總是那麼千絲萬縷又濃情薄意,當真就是傻。高陽淺議紅學,還是值得伴茶淺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