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静静的顿河流淌在俄罗斯广袤的大地上,肖洛霍夫用他那淡淡的南方色彩,描绘了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到苏联国内战争期间顿河两岸哥萨克人的生活画卷。小说有两条情节线索,一条以麦列霍夫的家庭为中心,反映哥萨克的风土人情、社会习俗;另一条则以布尔什维克小组活动所触发的革命与反革命的较量以及社会各阶层的政治斗争为轴心。两条线索,纵横交叉,层层展开,步步推进,将读者带进了风起云涌的哥萨克乡村生活。
静静的顿河(全四册)的创作者
· · · · · ·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你说平分土地……布尔什维克就是用这些鬼话去骗那些糊涂百姓的。说了许多好听的话,引诱人们上钩,就像鱼吃钓饵一样!平等在什么地方啊?就拿红军来说吧:军队从村子里开过。你就看吧:排长穿的是铬鞣革皮靴,小卒却包着破裹腿。我看见一个政委,一身都是皮衣裳,皮裤子啦,皮上衣啦,可是别人却连做皮鞋都没有皮子。要知道,他们的政权才建立了一年,就搞成这个样子,如果他们在这儿生了——哪里会有什么平等可言呀?…当年在前线上就宣传:我们官兵平等。薪饷一样……不!全是骗人的!都骂老爷不好,那么奴才变的地主还要坏一百倍!旧军官们,那是坏得不用说啦,可是小兵ー旦当上了军——你就干脆躺下等死好啦!他能坏到头儿!这号军官受的教育跟普通哥萨克一样:只会攥牛尾巴,可是你瞧吧——他爬上台,一旦手里有了权,就晕乎啦,只要能保住自己官儿,就是剥别人身上的皮也下得了手。 (查看原文) —— 引自第977页 -
妇女们心里嫉妒,嘴上却在谴责阿克西妮亚,都在幸灾乐祸地期待着司捷潘的归来,她们简直被好奇心折磨得憔悴不堪了。她们纷纷在推测事情的结局。 (查看原文)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世界文学名著文库(共210册),
这套丛书还有
《米德尔马契(全二册)》《警世通言》《堂吉诃德(共两册)》《欧·亨利短篇小说选》《复活》
等
。
喜欢读"静静的顿河(全四册)"的人也喜欢 · · · · · ·
-
- 战争与和平(全四册) 8.7
-
- 前夜 父与子 8.0
-
- 日瓦戈医生 8.5
-
- 罪与罚 8.8
-
- 猎人笔记 8.2
-
- 安娜·卡列尼娜(上下) 8.5
-
- 死魂灵 8.1
-
- 德伯家的苔丝 7.9
-
- 好兵帅克历险记 8.3
-
- 大师和玛格丽特 9.0
静静的顿河(全四册)的书评 · · · · · · ( 全部 248 条 )



勇士葛里高利的悲情人生
———题《静静的顿河》 葛里高利,一个刚成人不久的哥萨克, 生居在养育了他们民族的顿河边, 骨子里却流着遥远国度土耳其的血脉, 像祖先一样,桀骜不驯,凶猛好斗, 等待着战争来临好把荣耀争取。 对邻居司捷潘的妻子阿克西妮亚, 像一头顽强的小公牛,鲁莽的...
(展开)

没有人可以逃离时代的裹挟,无尽的悲凉
看了一个多月,终于看完这本将近150万字的鸿篇巨著了。肖洛霍夫深邃的人性关怀以及史诗般的描写让人特别着迷。作者花了大量的篇幅写顿河的自然风光与景物,非常的细致入微,从恢弘壮阔的天空、奔腾的顿河水到小小的水珠儿、金黄的麦叶子,都能被他写出花来,构成了风光旖旎、气...
(展开)
论坛 · · · · · ·
这版和人民1956版有什么大的区别? | 来自入梦解石 | 2 回应 | 2019-02-17 17:05:31 |
好书 | 来自林林 | 1 回应 | 2017-09-10 16:56:59 |
特别喜欢这种书的纸张 | 来自迦尔底亚部落 | 2009-05-06 01:26:55 | |
不错 | 来自yulittle | 2006-10-17 22:24:15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30 )
-
译林出版社 (2010)9.2分 3083人读过
-
Vintage (1989)暂无评分 7人读过
-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5)9.3分 2154人读过
-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8)9.2分 1098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最佳名著译本 (海鹰)
- 欧美文学阅读书目100种 (azurebleu)
- 木心先生推荐书目 (Live_Evil)
- 英语专业学生必读的59本世界文学名著 (淤泥河干)
- 20世纪影响中国的百部中外文学名著 (RMR)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静静的顿河(全四册)的评论:
feed: rss 2.0
8 有用 托马斯杨 2016-06-03 21:14:39
肖洛霍夫,远不如陀思妥耶夫斯基、托尔斯泰来得有名,时代也晚。如果说托写的更是外部环境的变迁,陀写的更是灵魂深处的体验,那么肖洛霍夫则像是两者之间。作为俄罗斯的一个少数民族,哥萨克族有些像是我国西部的那些游牧民族,《静静的顿河》写的是关于这个族群的变迁史,场面宏大,篇幅巨长无比,一路读来,前面的情节甚至都有些忘记了。奇妙的是,读完之后,虽然并不能把这个变迁史说的头头是道,但是却有一种深刻的画面感刻在... 肖洛霍夫,远不如陀思妥耶夫斯基、托尔斯泰来得有名,时代也晚。如果说托写的更是外部环境的变迁,陀写的更是灵魂深处的体验,那么肖洛霍夫则像是两者之间。作为俄罗斯的一个少数民族,哥萨克族有些像是我国西部的那些游牧民族,《静静的顿河》写的是关于这个族群的变迁史,场面宏大,篇幅巨长无比,一路读来,前面的情节甚至都有些忘记了。奇妙的是,读完之后,虽然并不能把这个变迁史说的头头是道,但是却有一种深刻的画面感刻在脑海里,比如在顿河里月下捕鱼、喂马、共产主义者的形象、以及乡村的武斗,甚至都会觉得散发着寒冷水草的味道,很有趣的体验。有史以来读过最厚的一部书,其实是从2013年开始读的,断断续续,最近总算是读完了。最后说句会得罪很多人的话,陈忠实《白鹿原》就是模仿这本书作为蓝本的,前者是不错,但并没有那么的原创。 (展开)
4 有用 寂地 2005-12-31 02:14:38
很棒
1 有用 宇文光 2013-12-24 13:47:50
不是happy ending这回真怒了,不过也是,格里高里没死已经是人为的了,凭什么happy ending
17 有用 Adiósardour 2011-02-24 20:00:35
四部八卷的创作中,头两卷作者侧重强调人物内心冲突对其行为的主观作用,以求探讨主人公悲剧成因中主观方面的因素;而在后两卷,尤其在末卷中,作者强调的是外部环境对于人物悲剧命运的决定性影响,以期表现主人公悲剧成因中客观方面的因素。而作品中主、客观因素的变化,则是由于作者本人创作过程中受社会环境,时代气氛影响产生的主体意识的变化所导致。在肖洛霍夫创作后两卷的30年代“由于社会主义革命本质和马克思主义学说的... 四部八卷的创作中,头两卷作者侧重强调人物内心冲突对其行为的主观作用,以求探讨主人公悲剧成因中主观方面的因素;而在后两卷,尤其在末卷中,作者强调的是外部环境对于人物悲剧命运的决定性影响,以期表现主人公悲剧成因中客观方面的因素。而作品中主、客观因素的变化,则是由于作者本人创作过程中受社会环境,时代气氛影响产生的主体意识的变化所导致。在肖洛霍夫创作后两卷的30年代“由于社会主义革命本质和马克思主义学说的实质所引伸出来的规范、原则、传统和教导遭到骇人听闻的破坏和蹂躏,形成了斯大林个人迷信。由此产生了群众性迫害,就是实践领域中的专横,思想领域中教条式的顽执和主观主义。 (展开)
140 有用 我本山人 2013-11-15 14:41:55
好汉抵不过好命…… 题外话:俄罗斯人为什么能出这么多长篇巨制,据说跟气候有关,越冷作品越长,是真的吗,请各位拍砖,多举些热带地区长篇作品来反击吧,哈哈
0 有用 甚时 2023-09-23 22:49:42 安徽
只读过三册的一本,
0 有用 😇 2023-09-13 00:17:35 四川
花了两周时间看完,比起战争与和平,读起来会流畅简单些,不管什么小说,最打动的我的好像是生死,娜塔莉娅死亡开始,陷入深深的悲伤中
0 有用 翡冷翠在下雨 2023-05-23 07:01:10 湖南
俄式长篇一如俄国的气候一样 漫长且生冷
0 有用 雨竹 2023-04-07 00:15:05 美国
平凡的世界 壮阔的史诗 高三那年夜夜看到凌晨两点 要重读
1 有用 Myceese 2023-03-30 10:21:18 浙江
每次看到这套书就能想到自己在剧院里待了十几个小时还吃了顿俄餐。从书到戏剧。很丰富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