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就是信息》的原文摘录

  • 在彭博,我们是建设者,不是购买者。我或许是个糟糕的风险投资家,在我看来,每家公司都标价太高。我总是认为自己能以更低的成本去创建它。每当我觉得一家企业的商誉(标价过高的会计处理)值很高价钱的时候,我就赶紧跑去洗个冷水澡。被出售的东西也许物有所值,但是为什么卖呢?在我看来这些公司都存在难以解决的问题,一旦我买下一家公司,我就不得不去解决这些问题,我要把它当作我的孩子,永远养育——我不会去做一个卖家。 并购的真正问题在于企业文化和技术都很难融合。收购方获得一项现有业务的短暂优势很快就会消失,然后令被收购公司陷入困境的那些原因就会凸显出来。大多数情况下,两家好公司合并之后仍然是彼此独立的经莒机构,只是通过共同的所有权发生联系。两家经营不善的公司合并之后,往往倾向于在经营层面也合二为ー,结果双方的缺点会给彼此造成最严重的损害。好像有什么地方曾经铭刻过(或者应该铭刻)这样的话:负负相加的结果永远是更大的负数! 在我们公司的历史上,只进行过几次重大收购,包括《商业周刊国家事务局(现在是彭博BNA,提供对法律、监管和税务相关问题的深入分析)以及巴克莱风险分析和指数解决方案,这些都到我们客户和潜在客户的高度重视。 这几次收购都很成功,但我们的做法仍然是从自建开始,这样就避免了压上全部身家、风险很高的赌博(大型收购的特征),例知灾难性的时代华纳一AOL交易。也许是因为我没有那么聪。当我寻求扩张的时候,我更愿意花可以赔得起的小额资金去启动项目,安排那些我经常给他们重新分配项目的人去负责。这样,我们从来不会觉得没有退路、不得不将错就错,也不会觉得我们己经过度张而无法同时开展另外的冒险尝试。(考虑到为我们提供专业服务的人们,我就不提因为这个“自建而非购买”的策略所省下来的会计用、律师费用和投资银行费用了。) 同样重要的还有人的问题。通过创建获得增长,使我们有机会将优秀的员工提拔到新... (查看原文)
    2021-11-16 17:59:01
    —— 引自章节:8 管理技巧179
  • 我们今天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什么?对抗成功造成的负面效果、增长带来的麻痹大意、固守已有阵地而不思进取的顽症。 (查看原文)
    2021-11-16 17:59:01
    —— 引自章节:8 管理技巧179
  • 那些以前依靠低廉的劳动成本而享有两位数增长率的国家必将被粗暴地惊醒。如果你存在的理由是“便宜”,那么没有人能赚到钱,而且任何一个更加拼命的人随时都可能以更便宜的报酬抢走你的饭碗。在那些对社会服务需求很高的地方,低工资、低利润、低税收最终会导致严重的动荡。在那些劳资关系一直对立、僵化的富裕国家,也存在同样的问题。前途还充满崎岖。 相比之下,美国劳动者渴望进步并改善他们的境况。随着时代变迁,在个人遭受巨大冲击的代价之下,美国调整经济发展重心,从以前烟囱林立的夕阳工业、农业,转为面向未来的技术制造业、娱乐业和服务经济。美国集中发展高附加值产业,它能够保持高利润和高薪资,并且获得资金再投资于创新型新工和技术中。 (查看原文)
    2021-11-16 19:55:20
    —— 引自章节:美国是个充满奇迹的国度
  • 即使是现在,几十年之后,自己变得更加理性了,我仍然认为时间表排得满满的一天才是完美的:早晨起床后慢跑锻炼,然后7点去上班,一连串紧张的会议,一个接一个的电话,需要回复的邮件,在无数个解决公司人事、财务和政策问题的站立式会议之间匆忙吃完工作午饭,或许给一家新闻机构做一次关于彭博慈善倡议的采访,不断迎接来访的客户,在客户的大型活动中参与问答活动,就我们基金会正在研究的一个问题发表演讲,与客户或我们支持的慈善组织共进晚餐,然后与朋友共进第二顿晚餐(终于有机会停止交谈专心吃饭了),晚上倒在床上的时候已经精疲力尽,但是也为这一天的成果而感到满足——这样才是最棒的一个工作日! (查看原文)
    2021-11-18 21:43:30
    —— 引自章节:10 办公室之外219
  • 人们往往盲目接受某些事情,即使并不理解。他们不会先自己想一想,然后说:“跟我解释解释。”“再说一遍。“这有意义吗?”人们大谈XYZ一代表某种事物的缩写字母一当我问道:“XYZ代表什么?”他们却答不上来。在这种时候,我就会觉得很烦。很多时候,人们不由自主地采取行动,却很少思考。这跟他们天生的智商没有关系,而跟他们的求知欲密切相关。我们的学校绝大多数时候不教给学生逻辑思维和怀疑精神。我们学习的是事实和方法,而不是观念和思想,我们学会接受,而不是质疑和思考。教育体系的这种缺陷将使我们的学生在今后的人生中处于不利地位 (查看原文)
    2021-11-20 18:13:40
    —— 引自章节:10 办公室之外219
  • 为什么有的人成功了,有的人没有?为什么有的企业持续发展壮大,有的却只是瞬间辉煌很快就没落了?原因很多。从长期来看,成功者和失败者通常在3个方面有所不同:投入的时间、人际交往能力,还有以前人们常说的“纯粹的运气”。 智力水平是由先天遗传决定的。根据目前的医学水平,你很可能不得不一辈子接受上帝给你的智商。你也不太可能对环境进行实质性的改变。但是,这就意味着你应该放弃吗?完全听从命运的安排吗?不,当然不是。雄心壮志、努力工作,再加上运气,能带你走很远的路。 奖赏几乎总是给予那些比别人工作更勤奋的人。你上班很早,下班很晚,在办公桌上吃午餐,晚上和周末把工作带回家做。你投入的时间是自己可以控制的、决定将来命运的最重要的变量。你可以尝试通过中彩票来打破这个规律,但是成功概率很小。你可以期政府采取“罗宾汉式劫富济”的税收政策,把钱扔到你面前即使你投入了时间,也不能保证一定成功,但是如果你不投入,我有理由确信结果是什么。 没有人能单打独斗。不可能每个人都拥有军队来保护自己的自 由。只有大家分担风险才能实现“保险”。教育所有的孩子,他们与所有人都利益攸关,因为等我们老了之后,这些孩子将管理我们的社会。只有集中资源,才能治愈那些我们自己现在还没患上的疾病。(是“还没”,而不是“不会”!)社会是由个人组成的集体每个人在微观层面独立行动的能力,是以在宏观层面分担一定的社会责任为前提的。即使是动物,也会聚集在一起彼此陪伴、互相保护、共享食物。我们现在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加能够控制自己的生活,但与此同时,在这个核时代,我们独自生存的能力却减弱了 我一直努工作・你对了』但是,一次又ー次,甚至在我还不知道的情况下,我的命运就已经由别人决定了。影响我命运的人有:我的父母、妹妹、妻子、孩子、老师、朋友和同事。那些动告过我的人、安慰过我的人、资助过我的人、与我一起分担或站到边为我让路... (查看原文)
    2021-11-21 00:35:26
    —— 引自章节:10 办公室之外219
  • 每天你都会遇到微小的、出乎意料的机会。有时抓住一个机会就能让你一步登天,但是大多数机会,如果有价值的话,只能让你前进一小步。想要成功,你必须一步一步来,而不是指望次就中彩票的大奖,不可能人人都有好运气。现实的做法是不断提高你的技能,投入尽可能多的时间,为即将开始的事情制定具体的执行方案。然后,根据实际发生的情况,向前多看一步并相应地调整方案。要利用大量的机会,做出大量你自己的、当机立断的决定。” 对于许多人来说,布隆伯格充满传奇色彩,他成功地在不同角色间自如转换,而他自己的总结虽然发人深省,但是往往让人意犹未尽。他自己总结人生经验时常常说:人生中80%的时间不过是到场而已。越努力到场,撞见的机会越多。除了到场之外,人们总是猜测他还应当有不少值得借鉴的经验,我想,这本自传可以满足许多人的好奇心。 (查看原文)
    2021-12-03 00:00:30
    —— 引自章节:10 办公室之外219
  • 资本主义,我来了023 我成长的家庭背景里没有任何社会等级的观念,我自己也没有这种观念,如果有人试图跟我解释这些世俗规矩,我也不会理解。我生长在一个传统的美国普通百姓家庭,我的父母就是榜样:勤奋工作、注重教育、做你自己的事情,不管是脑力还是体力劳动。对我来说,还要还学校的贷款,能有一份好工作就很幸运了。之后的人生里,通过在所罗门兄弟公司和我自己的公司工作,我明白了,只有那些实干者,那些没有根基但充满渴求的人,那些眼里闪耀着抱负、胸中燃烧着激情的人,那些不为世俗等级所困的人,才能走得最远、成就最大。 (查看原文)
    昕大虾 2022-08-13 12:35:03
    —— 引自章节:2 资本主义,我来了11
<前页 1 2 3 4 后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