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作者简介
严锋,1964年生,江苏南通人。
1982年入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
学系,1986年师从贾植芳教授攻
读比较文学硕士学位,1994年获
中国现代文学博士学位。现为复
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比较文
学教研室讲师,专业研究领域为
20世纪中外文学关系史。本书是
作者第一本文学评论集。
还是第一次读严老师的论文,主体部分出自他的博论。也正因他硕博读的是两个专业(都是师从贾植芳先生),能明显感受到现当代文学和比较文学两种话语的穿插。第二章“图像与声音时代的文字”才是学术以外真正的志(私)趣(货)体现,在论文完稿的90年代中期就大谈电脑游戏、虚拟现实、超文本、赛博空间,特别是网络社区的虚拟身份焦虑,前瞻性可怕,也是忍不住给到五星的原因,不少内容过了20多年他还有提,但时至今日多有摸鱼... 还是第一次读严老师的论文,主体部分出自他的博论。也正因他硕博读的是两个专业(都是师从贾植芳先生),能明显感受到现当代文学和比较文学两种话语的穿插。第二章“图像与声音时代的文字”才是学术以外真正的志(私)趣(货)体现,在论文完稿的90年代中期就大谈电脑游戏、虚拟现实、超文本、赛博空间,特别是网络社区的虚拟身份焦虑,前瞻性可怕,也是忍不住给到五星的原因,不少内容过了20多年他还有提,但时至今日多有摸鱼应付学术差事之感。而当时能有这份热诚和洞见,实在感到深藏不露的佩服。有时读到这些文字,既觉得这么多年老师的许多爱好始终没有变,但也因为发生了许多事岁月又不可能没有留下变的痕迹。就说说后记那句“由于某种不可思议的客观原因被迫出去工作了两年”,对照他履历中空白的两年想到课上提过的一些“往事”,怅然若失。 (展开)
> 更多短评 1 条
> 1人在读
> 8人读过
> 18人想读
订阅关于现代话语的评论: feed: rss 2.0
1 有用 回归天空之少女 2020-11-10 20:41:27
还是第一次读严老师的论文,主体部分出自他的博论。也正因他硕博读的是两个专业(都是师从贾植芳先生),能明显感受到现当代文学和比较文学两种话语的穿插。第二章“图像与声音时代的文字”才是学术以外真正的志(私)趣(货)体现,在论文完稿的90年代中期就大谈电脑游戏、虚拟现实、超文本、赛博空间,特别是网络社区的虚拟身份焦虑,前瞻性可怕,也是忍不住给到五星的原因,不少内容过了20多年他还有提,但时至今日多有摸鱼... 还是第一次读严老师的论文,主体部分出自他的博论。也正因他硕博读的是两个专业(都是师从贾植芳先生),能明显感受到现当代文学和比较文学两种话语的穿插。第二章“图像与声音时代的文字”才是学术以外真正的志(私)趣(货)体现,在论文完稿的90年代中期就大谈电脑游戏、虚拟现实、超文本、赛博空间,特别是网络社区的虚拟身份焦虑,前瞻性可怕,也是忍不住给到五星的原因,不少内容过了20多年他还有提,但时至今日多有摸鱼应付学术差事之感。而当时能有这份热诚和洞见,实在感到深藏不露的佩服。有时读到这些文字,既觉得这么多年老师的许多爱好始终没有变,但也因为发生了许多事岁月又不可能没有留下变的痕迹。就说说后记那句“由于某种不可思议的客观原因被迫出去工作了两年”,对照他履历中空白的两年想到课上提过的一些“往事”,怅然若失。 (展开)
1 有用 回归天空之少女 2020-11-10 20:41:27
还是第一次读严老师的论文,主体部分出自他的博论。也正因他硕博读的是两个专业(都是师从贾植芳先生),能明显感受到现当代文学和比较文学两种话语的穿插。第二章“图像与声音时代的文字”才是学术以外真正的志(私)趣(货)体现,在论文完稿的90年代中期就大谈电脑游戏、虚拟现实、超文本、赛博空间,特别是网络社区的虚拟身份焦虑,前瞻性可怕,也是忍不住给到五星的原因,不少内容过了20多年他还有提,但时至今日多有摸鱼... 还是第一次读严老师的论文,主体部分出自他的博论。也正因他硕博读的是两个专业(都是师从贾植芳先生),能明显感受到现当代文学和比较文学两种话语的穿插。第二章“图像与声音时代的文字”才是学术以外真正的志(私)趣(货)体现,在论文完稿的90年代中期就大谈电脑游戏、虚拟现实、超文本、赛博空间,特别是网络社区的虚拟身份焦虑,前瞻性可怕,也是忍不住给到五星的原因,不少内容过了20多年他还有提,但时至今日多有摸鱼应付学术差事之感。而当时能有这份热诚和洞见,实在感到深藏不露的佩服。有时读到这些文字,既觉得这么多年老师的许多爱好始终没有变,但也因为发生了许多事岁月又不可能没有留下变的痕迹。就说说后记那句“由于某种不可思议的客观原因被迫出去工作了两年”,对照他履历中空白的两年想到课上提过的一些“往事”,怅然若失。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