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的“意思”的创作者
· · · · · ·
-
黄子平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黄子平,广东梅州人,198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当代著名文学批评家、文学史家。香港浸会大学荣休教授,曾任北大、人大等高校教授。代表作《沉思的老树的精灵》 《灰阑中的叙述》《文学的意思》“漫说文化”丛书等。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如果我们对“言者”(作家入“听者”(读者)人“话语”(文学作品)与“语境”(世界)有着前述的那种开放的、宽广的理解,“意思”的传达在何种条件下成为可能的问题就不难解释了。尽管我们的生活条件、经历、气质、修养与古作家、洋作家、又古又洋的作家都大不相同,他们的作品却仍然深深地打动了我们,这说明了“意思”还是穿越了浩渺时空得到了传达。当文学符号被我们引进心理、社会、历史、文化,引进一层又一层越来越宽广越来越深化的语境的时候,我们终于拥有了一个与古今中外作家所共同分享的语境一人类共同面对的困难。夸父逐日普罗米修斯盗火吴刚砍桂树西绪弗斯推石头屈原沉汨罗但丁游地狱红娘为他人作嫁衣裳费加罗自个儿要娶媳妇杜十娘怒沉百宝箱茶花女病死修道院堂·吉河德战风车阿Q画了圈儿大团圆安娜·卡列尼娜卧铁轨陈世美躺在老包的铡刀下马孔多下大雨黄河决堤发大水老渔夫拖回一具大鲨鱼骨头架子小海碰子要找六垅刺儿陌生的海滩交叉小径的花园红房子绿房子金房子娜拉走后怎么办在人间第二十二条军规第五号屠场世界末日之战高山下的花环我是谁?五光十色的文学符号带着它们各自的语境在我们面前旋转着、交融着、展开着,在那深处浮现出人类共同的困境: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人所创造的自然(“第二自然”)之间旷日持久的、永无止境的对峙和搏斗。每一部真正的文学作品都在程度不一地描写、表现、解释和回答这一困境。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意思的传达 -
书名:《作文杂谈》 作者:张中行 出版:香港三联书店,1998年7月 学生的语文读写水平普遍下降,是全球化的现象,不独香港为然。 欧美各国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起,就投入大量人力物力,从事多方面的研究,以期扭转这种局面。其间累积的经验成果,若能引为本土借鉴的他山之石,自是顺理成章的事。然则中国施行“现代语文教育”,亦将近百年之久。从大纲的构想、教材的编订到教学的实践,无论成功的经验或走弯路的教训,都亟待总结梳理。在这世纪之交,有识之士群起而对语文教育做反思与改革之际,切合本土的“辩证施治”,对症下药,更应多加重视。 从这个角度看,香港三联书店的“中国语文教学经典”丛书,应是一套适时之作了。夏丏尊、叶圣陶和吕叔湘等前辈先贤,其著作之被尊为“经典”,正在于它们早在二十世纪的初年就奠定了现代语文教育的基础与方向。然而我想推荐的这本却写于、出版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经典”云乎哉?张中行乃人民教育出版社的资深编辑,自云从早年入私塾学语文,到在中学教语文,再到在大学和出版社研究语文编语文,一辈子与语文教育打交道。晚年则以散文著称于世,作品被人誉为当代的“世说新语”。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张老先生的这本“杂谈”,贡献的正是这一己“甘苦”,自谦说是开店卖不掺洋货的“土特产”,读来却比“广取所长”的堂皇大著更受启发。 坊间谈作文教作文的书多矣。从入门常识讲到具体操作,从如何揣摩题意讲到如何写景抒情,更有供人“照猫画虎”的、附有名师批语点评的“优秀作文选”之类的,林林总总,可谓汗牛充栋。张中行的这本,乍看目录似乎也无甚与众不同之处:“多读多写”啦、“题与文”啦、“条理与提纲”啦,乃至“开头结尾及其间”啦,真是卑之无甚高论。细读才知“甘苦”二字不是随随便便开口说得的,在“常识”中讲出真体会真见解,比在玄妙原理中放言高论更为不易。 仅以“多读多写”为例。 学作文,可有速战速决的“秘诀”?答曰有,...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书评五则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学术小品丛书(共19册),
这套丛书还有
《诗界十记》《梨园风景线》《书里书外》《33位小说家》《书话与闲话》
等
。
喜欢读"文学的“意思”"的人也喜欢 · · · · · ·
文学的“意思”的书评 · · · · · · ( 全部 7 条 )

读过此书,顿时觉得,敢叫“文学批评”的,非常不简单
最近觉得读这种文学批评类的书,确实比啃文学类书籍本身有趣多了。 大家可能觉得书名是一种轻飘飘的调侃,文学的意思,然后扯出一堆关于如何有意思、没意思、有点意思。。。的话头儿。实际作者想表达的一种阅读的内核,简单来说,很多人(尤其部分读书博主)平常读一本文学小说...
(展开)

《文学的意思》是什么意思?有点意思!
刚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我在想,这本书为什么叫文学的“意思”,而不叫文学的“意义“?有意思!非常有意思!再仔细想想,这要是叫做文学的意义,虽然看着文艺,但难免落于俗套。开读之后发现黄老师一上来就解释了这个书名,他说“意思”的同义词是“好玩”,“好玩”的同义词是...
(展开)

文学语言既是河又是岸,阅读是岩层下奔突运行的地火
孤陋寡闻没听说过黄子平,但是读了一看,写得真不错啊,尤其是上来的这第一辑扣题讲“意思”,愣是给我看得有点心潮澎湃。 “有点意思”“没意思”“意思和意义”“意思的传达”“谈误解”“说隐喻”“读空白”......一连串读下来,绝对可以了解,黄子平并没有玩任何的文字游戏...
(展开)

因为有文学在,“勇敢地活下去”不再是一句虚假而空洞的勉励
“文学阅读是比文学写作更难以扑灭的‘地火’,在岩层下奔突、运行。在我们阅读的时候,日常的无聊、琐屑、绝望和厌倦不再包围我们,‘勇敢地活下去’不再是一句虚假而空洞的勉励。” 在《文学的意思》一书中,读到当代著名文学批评家黄子平的这段文字,是振奋人心的。与此同时...
(展开)

文学漫谈:请君开卷,细细品味
“如果不能逃往他处、逃往已逝的岁月,那么,就在此时此地,按照散文名家三毛的说法:跳一支舞也是很好的。” 散文曾经是我的文学启蒙开端,近年来也读过不少现代散文,可总觉得少了点什么,在一堆华丽辞藻堆砌之下,似乎很难品味出独特之作,除了像刘亮程老师所写的那一类关于...
(展开)
> 更多书评 7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2 )
-
天津人民出版社 (2022)8.8分 62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提供艺术理论书目 (粉红色的登爹)
- 学术小品丛书 (白露@思勉)
- 关于书的书 (孤星)
- 学术小品丛书(浙江文艺出版社、李庆西、黄育海) (阿鲁)
- 书单|谈文学谈阅读 (如峻峰)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文学的“意思”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小城鱼太郎 2015-03-25 11:18:28
普通读者进阶指南。我就属于非得知其所以然才能安心知其然的人
0 有用 摸鱼居士 2018-05-29 14:18:42
有点意思
0 有用 Bork 2022-11-23 16:32:51 广东
藏浙文社1997年一版一印。
1 有用 Hashhush 2022-10-07 16:27:48 陕西
之前的人学问大,能且致力于好好说话。聊文学不依循什么理论框架,聊意思也不抽象什么批评高度。真正“文学自由谈”。偶拾于北方小书店的一套小书,很喜欢。领读文化今年也有两种黄子平再版。
0 有用 河洛越河 2024-02-05 19:47:00 山东
打游戏和写论文转换的间歇,又是一本适合早个七八年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