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沈复是清中期重要的散文家。其散文融抒情、记事、写人、
摹景于一体,感情真挚浓烈,自然流于笔端,“笔墨间缠绵哀
感,一往情深”(近代著名作家、学者王韬语)。人物形象鲜活跳
脱,生动传神,个性极为鲜明。作者审美意趣非凡独特,善写人
之不经意之处,笔下景物富有生命活力,寥寥几笔,意境顿出。
叙事真实细腻,前后映照,线索繁而不杂,头绪多而不乱。题材
新颖,生活气息浓郁。结构谨严,层次清晰,脉络分明,舒卷自
如,有一气呵成之态。语言清新雅洁,自然真率,空灵飘逸,疏
谈流畅。俞平伯赞其“俨如一块纯美的水晶,只见明莹,不见衬
露明莹的颜色;只见精微,不见制作精微的痕迹”。是中国散文
发展史上继往开来的里程碑之作,也是古代散文艺术宝库中
一颗璀璨的明珠。
作者简介 · · · · · ·
沈复(1763~?),字三白,号梅逸,江苏苏州人。年轻时秉承父业,以游幕经商为生,后偕妻离家别居,妻子客死扬州。46岁时有感于“苏东坡云‘事如春梦了无痕’,苟不记之笔墨,未免有辜彼苍之厚”,乃作《浮生六记》。
目录 · · · · · ·
沈复和他的散文
闺房记乐
闲情记趣
坎坷记愁
浪游记快
闺房记乐
闲情记趣
坎坷记愁
浪游记快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芸每日饭必用茶泡,喜食芥卤乳腐,吴俗呼为臭乳腐,又喜食虾卤瓜。 此二物余生平所最恶者,因戏之曰:"狗无胃而食粪,以其不知臭秽;蜣螂团粪而化蝉,以其欲修高举也。卿其狗耶?蝉耶?" 芸曰:"腐取其价廉而可粥可饭,幼时食惯,今至君家已如蜣螂化蝉,犹喜食之者,不忘本出;至卤瓜之味,到此初尝耳。" 余曰;"然则我家系狗窦耶?"芸窘而强解日:"夫粪,人家皆有之,要在食与不食之别耳。然君喜食蒜,妾亦强映之。腐不敢强,瓜可扼鼻略尝,入咽当知其美,此犹无益貌丑而德美也。" 余笑曰:"卿陷我作狗耶?"芸曰:"妾作狗久矣,屈君试尝之。"以箸强塞余口。余掩鼻咀嚼之,似觉脆美,开鼻再嚼,竟成异味,从此亦喜食。芸以麻油加白糖少许拌卤腐,亦鲜美;以卤瓜捣烂拌卤腐,名之曰双鲜酱,有异昧。余曰:"始恶而终好之,理之不可解也。"芸曰:"情之所钟,虽丑不嫌。" (查看原文) —— 引自第47页 -
东坡云:"事如春梦了无痕",苟不记之笔墨,未免有辜彼苍之厚。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闺房记乐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沈复散文选集"的人也喜欢 · · · · · ·
沈复散文选集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809 条 )




《浮生六记》:你们只看到爱情,却不知我悲伤了200多年
“何为思念?”日月星辰,山川大河,都是那人,无可躲。 “可否具体点?”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可否再具体点? ”是夏天的荷花开了,只是再也没有一起赏荷的人。 从“布衣菜饭,可乐终身”,到“浮生若梦,为欢几何”,谁又解其中味呢? 这几年,《浮生六记》一...
(展开)
读书笔记 · · · · · ·
我来写笔记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69 )
-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9)8.7分 107807人读过
-
Penguin Classics (1983)7.7分 43人读过
-
天津人民出版社 (2015)8.1分 69029人读过
-
每满100-50
-
浙江文艺出版社 (2017)8.1分 12740人读过
-
每满100-50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大二进行时 (lins)
- 记性是个好东西,可惜我没有 (橙猫)
- 【读书】我所挂念的中国作品 (舍芮)
- 国学 (YiYi)
- 散文 (不喜)
谁读这本书?
二手市场
订阅关于沈复散文选集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已注销 2017-07-05 23:09:49
闺房之乐开始读的时候,前面有个长辈坐着,我脸爆红,不过读后面原来写夫妻相处,我邪恶了,15年夫妻相处,喜欢这种感情。
0 有用 Celeste 2017-09-24 20:57:04
曾经自己是体会不到这种相濡以沫之美的, but now all's different
0 有用 L. 2018-01-15 22:29:46
沈复的文字除了浮生六记 流传下的寥若晨星 这本实际上是浮生六记的前四记 浮生六记是看不厌的 写的很真 还原生活中的细节 沈复和陈芸不期然而然的爱情很美好
0 有用 夜FLYER殤翔37與江浪夜翔 2010-11-30 17:23:00
2008-08-31 想读 2010-10-25 读过
0 有用 安贞 2021-11-18 09:36:52
情真
0 有用 安贞 2021-11-18 09:36:52
情真
0 有用 跳草 2020-10-29 09:27:32
不喜欢它传递的价值,甚至对故事的真实性产生怀疑,但不想以今非古。你读到的是那个时空背景下“他”的视角以及“他”的价值。值得思考的倒是现代读者的反应。
0 有用 止步 2020-05-17 15:08:33
很好的书。 满是遗恨也无可奈何。
0 有用 那颗晴空 2019-10-10 21:42:02
补记。高中时代阅读版本
0 有用 林中花雾仍未萧 2018-08-23 13:00:00
手中的梧桐花,何必放下,放下就寂灭了。我们爱这人世间的繁花似锦,也要有勇气承担这满眼的草木凋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