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本书以法国希腊哲学学者、汉学家于连的有关中国思想研究为基础,用对话形式探讨了中国思想和从希腊传统发展而来的西方思想在沟通与交流方面的一些问题。如何看待异域的文化,为什么深入异域的思想文化,分析有别自身的他者不是为了比较优劣,而是为了更深入地反思自己的文化,这是西方研究中国和中国研究西方都应该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远去是为了归来。
杜小真(1946一),早年为外语学校法文教师。1978年起开始从事法国哲学思想研究。著有《一个绝望者的希望――萨特引论》、《勒维纳斯》、《存在与自由的重负》及有关论文、译著、译文多篇。现为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
于连的出发点非常明确,以“西方的”“外在”立场研究中国(“策略上的迂回”),目的是重新质疑欧洲理性中的成见,以外在性的异域砸出一个“重振的西方”,尽管他自己不断强调自己的非西方中心主义,但无论看他的哪本书都可以体会到那种令人不适的语调,他拒绝内化的方法,刻意弱化了价值判断的一面,可是不做价值判断的哲学美学论著骗鬼呢?看过几本他的书就会发现,他的迂回进入实际上也不重在反思,而在思本身,其潜价值判断即... 于连的出发点非常明确,以“西方的”“外在”立场研究中国(“策略上的迂回”),目的是重新质疑欧洲理性中的成见,以外在性的异域砸出一个“重振的西方”,尽管他自己不断强调自己的非西方中心主义,但无论看他的哪本书都可以体会到那种令人不适的语调,他拒绝内化的方法,刻意弱化了价值判断的一面,可是不做价值判断的哲学美学论著骗鬼呢?看过几本他的书就会发现,他的迂回进入实际上也不重在反思,而在思本身,其潜价值判断即可神会 (展开)
老实说于连选择的路其实是不可能的。
于连思想、著作介绍。
看了一半,都是闲话
花八块买的书,主要价值在附录,正文的对谈价值远不如于连的书,看在附录对于连的主要著作介绍的份上给四星
仍然是一条奥德赛之路
真 无 聊
> 更多短评 12 条
w (稍许耐心即可)
2019-12-17 13:15:02
ROSIER (Best of my life)
2013-11-30 18:27:06
罗兰·巴特有点意思
这话说得,好像了解异国、异质文化就像吃外国菜一样。。。
> 1人在读
> 66人读过
> 80人想读
订阅关于远去与归来:希腊与中国的对话的评论: feed: rss 2.0
1 有用 AhFloyd 2019-11-03 10:45:14
于连的出发点非常明确,以“西方的”“外在”立场研究中国(“策略上的迂回”),目的是重新质疑欧洲理性中的成见,以外在性的异域砸出一个“重振的西方”,尽管他自己不断强调自己的非西方中心主义,但无论看他的哪本书都可以体会到那种令人不适的语调,他拒绝内化的方法,刻意弱化了价值判断的一面,可是不做价值判断的哲学美学论著骗鬼呢?看过几本他的书就会发现,他的迂回进入实际上也不重在反思,而在思本身,其潜价值判断即... 于连的出发点非常明确,以“西方的”“外在”立场研究中国(“策略上的迂回”),目的是重新质疑欧洲理性中的成见,以外在性的异域砸出一个“重振的西方”,尽管他自己不断强调自己的非西方中心主义,但无论看他的哪本书都可以体会到那种令人不适的语调,他拒绝内化的方法,刻意弱化了价值判断的一面,可是不做价值判断的哲学美学论著骗鬼呢?看过几本他的书就会发现,他的迂回进入实际上也不重在反思,而在思本身,其潜价值判断即可神会 (展开)
1 有用 ROSIER 2013-11-30 18:26:54
老实说于连选择的路其实是不可能的。
0 有用 Λα νιδα 2013-01-10 09:56:03
于连思想、著作介绍。
1 有用 void 2009-08-21 23:07:09
看了一半,都是闲话
0 有用 时竹 2021-12-05 00:26:16
花八块买的书,主要价值在附录,正文的对谈价值远不如于连的书,看在附录对于连的主要著作介绍的份上给四星
0 有用 异乡人 2022-03-29 11:56:30
仍然是一条奥德赛之路
0 有用 时竹 2021-12-05 00:26:16
花八块买的书,主要价值在附录,正文的对谈价值远不如于连的书,看在附录对于连的主要著作介绍的份上给四星
1 有用 AhFloyd 2019-11-03 10:45:14
于连的出发点非常明确,以“西方的”“外在”立场研究中国(“策略上的迂回”),目的是重新质疑欧洲理性中的成见,以外在性的异域砸出一个“重振的西方”,尽管他自己不断强调自己的非西方中心主义,但无论看他的哪本书都可以体会到那种令人不适的语调,他拒绝内化的方法,刻意弱化了价值判断的一面,可是不做价值判断的哲学美学论著骗鬼呢?看过几本他的书就会发现,他的迂回进入实际上也不重在反思,而在思本身,其潜价值判断即... 于连的出发点非常明确,以“西方的”“外在”立场研究中国(“策略上的迂回”),目的是重新质疑欧洲理性中的成见,以外在性的异域砸出一个“重振的西方”,尽管他自己不断强调自己的非西方中心主义,但无论看他的哪本书都可以体会到那种令人不适的语调,他拒绝内化的方法,刻意弱化了价值判断的一面,可是不做价值判断的哲学美学论著骗鬼呢?看过几本他的书就会发现,他的迂回进入实际上也不重在反思,而在思本身,其潜价值判断即可神会 (展开)
0 有用 Shu 2015-09-13 03:15:42
真 无 聊
1 有用 ROSIER 2013-11-30 18:26:54
老实说于连选择的路其实是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