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蒙台梭利幼教经典丛书”已翻译成37种文字,被全球110多个国家的家长和老师所尊奉与采用,并取得了非凡的成功、蒙氏幼教法的声誉是建立在世界各地几十年儿童教育实践的基础之上的。<br>玛利亚·蒙台梭利(1870-1952)1870年生于意大利,是家惟一的独生女。1896年成为意大利第一位女医学博士。1907年在罗马创办了第一所新型幼儿学校:“儿童之家”。从此确立了系统化、科学化的蒙氏幼教法:以儿童的
有吸收力的心理的创作者
· · · · · ·
-
玛利亚·蒙台梭利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1870年生于意大利,是家中推一的独生女。1896年成为意大利第一位女医学博士。 1907年在罗马创办了第一所新型幼儿学校;“儿童之家”。从此确立了系统化、科学化的蒙氏幼教法以儿童的德要为依据并予以诱导,让他们自己去发现,自己去学习。自己去成长又被称为“实验教学法”在英国和中国台湾被称为“发现教学法”。
蒙台梭利一生视儿立为中心,将儿童教育视作伟大的社会运动。不断探索、著述和讲学。蒙氏幼教法也快速传播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使之成为20世纪儿立教育最直要的、影响深远的改革家。 1929年她于荷兰创建国际蒙台梭利协会(AMI)。二战期间在印度讲学、研究与写作。二战结束后回到欧洲被提名为诺贝尔和平奖候选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宜布其为”教育和世界和平的伟大象征”。
1952年。蒙台梭利逝世于荷兰。
今天其思想和方法已在全世界范国被认可或采用深刻地影响管欧美发达国...
1870年生于意大利,是家中推一的独生女。1896年成为意大利第一位女医学博士。 1907年在罗马创办了第一所新型幼儿学校;“儿童之家”。从此确立了系统化、科学化的蒙氏幼教法以儿童的德要为依据并予以诱导,让他们自己去发现,自己去学习。自己去成长又被称为“实验教学法”在英国和中国台湾被称为“发现教学法”。
蒙台梭利一生视儿立为中心,将儿童教育视作伟大的社会运动。不断探索、著述和讲学。蒙氏幼教法也快速传播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使之成为20世纪儿立教育最直要的、影响深远的改革家。 1929年她于荷兰创建国际蒙台梭利协会(AMI)。二战期间在印度讲学、研究与写作。二战结束后回到欧洲被提名为诺贝尔和平奖候选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宜布其为”教育和世界和平的伟大象征”。
1952年。蒙台梭利逝世于荷兰。
今天其思想和方法已在全世界范国被认可或采用深刻地影响管欧美发达国家的教育水平和社会发展。蒙台核利协会,蒙台梭利训练中心、儿童之家遍布全球,蒙台梭利幼教经典丛书被全球110多个国家的家长和学校教师所尊奉与采用,并取得了非凡的成功。
目录 · · · · · ·
第一章儿童在重建世界中的作用
第二章生活教育
第三章成长期
第四章新途径
第五章创造的奇迹
第六章胚胎学与行为
第七章精神胚胎
第八章儿童对独立的获取
第九章人生初期
第十章关于儿童的语言
第十一章语言对儿童的感召
第十二章儿童语言发展的障碍及其影响
第十三章运动在儿童总体发展中的作用
……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会自发的选择自己想操作的教具, 他们知道自己要什么, 他们能一遍遍重复做自己感兴趣的事, 他们既专注又有意志力, 他们安静从容, 他们不争不抢, 他们活力满满, 他们遵守规则, 他们不畏惧权威......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纪律性和老师 -
比如用略带威严又和蔼的口气; 果断阻止孩子的错误行为; 拿走孩子身边的小物件; 可以提高说话的音量,也可以低声单独对几个孩子说话,以吸引其他孩子的注意力; 可以玩游戏、讲故事、唱歌; 或者让孩子把桌子椅子放到合适的位置、把椅子排成一排然后坐上去、轻手轻脚从屋子一头跑到另一头。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纪律性和老师
> 全部原文摘录
有吸收力的心理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7 条 )


儿童语言,动作,性格和社会化融入

《有吸收的心灵》摘抄

读了童年的秘密或是三岁决定孩子的一生,就不要看这本了,内容一样

翻译异常粗糙,纰漏百出。。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从来没读过比这个更差的译本。译者和编辑都缺乏常识,不负责任,漏洞百出。 译者要么是想随便糊弄一下,赶紧拿下一页多少钱的工资;要么实在水平有限,边译边按按“文曲星”那样。至于编辑,唯有“呵呵”二字相赠。做一份工作,至少要对得起您吃的那碗饭。 ... (展开)
“好怕把孩子养坏”,你怕吗?——《有吸收力的心灵》书评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前两天跟闺蜜聊孩子时,她说"好怕把孩子养坏"。 我知道她为孩子做了很多,从规则建立、到行为习惯、到饮食运动,再到英语启蒙和睡前绘本。 只是,做了这么多,还是焦虑,我以旁观者的视角揣测,问题可能出在"好怕把孩子养坏"这个观念上。 怕把孩子养坏,潜藏着两个意思:一是认... (展开)> 更多书评 17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7 )
-
中国发展出版社 (2003)8.5分 418人读过
-
中国妇女出版社 (2012)7.3分 85人读过
-
台湾及幼文化 (2005)8.6分 39人读过
-
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10)7.6分 32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有吸收力的心理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小能今天不看书 2011-03-12 18:48:42
很概论,不够细致,逻辑性不强
0 有用 晃豆豆 2021-12-31 16:33:10
强烈不推荐这一版,译文生涩,而且删除了原版的配图。
0 有用 小V 2013-03-31 12:14:55
怎么说呢,里面的确有几个颠覆性的理论值得参考,但是前面用于生理或历史方面的描述篇幅过长,浪费时间。如果可以更明了地指出某些观点和举出有用的几个例子就好了。。。
0 有用 忧郁的大丸子 2023-04-09 19:47:29 江苏
蒙台梭利用她独有的儿童哲学向世人传达儿童身上独有的特质和品性,告诉我们应该尊重儿童,里面有很多点现在读起来还是会很有启发的。比如运动哲学、运动与身体的关系等这些都可以和皮亚杰通过运动构建图式、杜威“给予身体自由”等来联系起来。
1 有用 Annie 2005-12-20 10:09:34
从爱出发 对孩子进行细节的关注 描述一些平常让人忽视的东东 孩子的心理真的是一个有块大海绵的洞洞 吸收吸收~~~潜力无穷
0 有用 忧郁的大丸子 2023-04-09 19:47:29 江苏
蒙台梭利用她独有的儿童哲学向世人传达儿童身上独有的特质和品性,告诉我们应该尊重儿童,里面有很多点现在读起来还是会很有启发的。比如运动哲学、运动与身体的关系等这些都可以和皮亚杰通过运动构建图式、杜威“给予身体自由”等来联系起来。
0 有用 晃豆豆 2021-12-31 16:33:10
强烈不推荐这一版,译文生涩,而且删除了原版的配图。
0 有用 小V 2013-03-31 12:14:55
怎么说呢,里面的确有几个颠覆性的理论值得参考,但是前面用于生理或历史方面的描述篇幅过长,浪费时间。如果可以更明了地指出某些观点和举出有用的几个例子就好了。。。
0 有用 米粒 2011-05-24 10:06:14
早教的好书,对孩子的观察非常仔细。
0 有用 小能今天不看书 2011-03-12 18:48:42
很概论,不够细致,逻辑性不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