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道台研究 短评

热门 最新
  • 2 Chopin J.F.YU 2017-12-22 00:05:15

    梁院長當年還是相當猛的呀。。。

  • 2 文明与疯癫 2008-05-31 00:01:06

    。。。仅仅不明白何谓道台,于是在博师买了来看

  • 3 Holder Joe 2012-11-08 02:11:10

    一想到这是篇1980年的博士论文,就觉得真心不错!既关注宏观的官僚制度,又兼顾微观权力运作过程,还分析了官员的种种心态。处理传统/现代、内政/外交、中央/地方这组问题,上海道台真是个不错的切入点。

  • 0 代号273 2014-10-21 14:56:24

    资料性还是不错的

  • 0 kirk 2013-03-23 17:54:20

    研究很实在,读了理解了不少相关事情间的关系,纠正了一些以前被骗的史实,觉着挺有帮助

  • 0 yoyo 2014-04-16 10:58:56

    框架搭得好。史料并不精当,可能是因为它是早期的研究成果的原因。行文针对的是西方读者。

  • 0 江南逢 2017-07-06 23:21:22

    清政府的行政体系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适应性,从上海道台职能的演化可以看出;上海道台作为两个世界联系人的角色,联系了东方和西方,传统和现代,文化与商业,大众与精英。佩服那个年代学者简洁有力的文笔和清晰的条理。

  • 0 秋之月涙傲娇着 2012-11-04 22:25:46

    总算看完了。。。。。一眼看出几个错误,翻译略渣。。。

  • 0 小燕 2011-10-31 16:11:59

    年轻时候努力万年才能吃老本。

  • 0 2012-03-09 21:32:32

    把纷乱的地方政治脉络梳理清楚,我果然还是很佩服政治史学者的攻力嗷

  • 1 黄丝蚁 2014-03-09 03:56:40

    选题和论证都很赞,很难想象是三十多年前的博士论文。作者从三方面论证上海道台的联系作用:外交、现代化事业和地方政治,论证清晰有力。

  • 2 Caselnes 2015-12-22 15:07:36

    选题、视角很好,上海道台确实是近世变迁社会的重要象征之一。但由于道台地位不高不低的尴尬性,导致本书所述部分结论实际上与道台关系并不大。

  • 2 建颜 2021-10-22 11:37:46

    对近代中国转型过程中,处于官僚集团中间层的上海道台所经历的调整进行的研究,通过这一研究,对清政府的应变能力进行了重新评估,上海道台职能的演化(衙署驻地、职能扩充等)体现了清廷行政体系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适应性,这是一种在常规制度结构中的内在的渐进性的变化;此外,作者强调了上海道台“联系人”的角色,如上海道台同时承担的近代化事业的规划者和传统义务的履行者的双重角色,体现了其在传统与现代的双重倾向,有如上海道台在促进士绅和商人沟通以及促进具有多重身份的精英阶层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 0 月印万川 2021-10-21 10:53:36

    246 好书,后两章略简单了

  • 0 Océanefall🌈 2021-11-17 20:38:41

    如果不是限于材料,梁老师一定能写出更丰厚的研究,作为读者如此期待着。但明显,在带着“不冤枉”的情绪研究的时候,《道台》要比《梦醒子》更有张力和逻辑,同时也更加“出去”(远离死去的人)。张力或许是因为来自复杂的人际关系和与中央权力更密切的相互掣肘,但我还是觉得需要重新思考与死人的距离问题……//歪个楼,真的没有编剧能写成剧本,没有导演能拍出来吗qwq影视史学国内为什么没人搞是动了谁的蛋糕的缘故吗,泪目了

  • 1 冰糖葫芦娃 2022-11-30 19:12:10 江苏

    “中层”研究的典范

  • 0 小翼>W< 2024-03-14 08:59:27 中国香港

    作者強調了道台作為中層官僚在晚清時的權利變化,又以上海作為例子說明其走向

  • 0 既挽 2023-02-14 13:44:58 上海

    大致翻过。

  • 0 秦行之 2023-05-19 16:17:24 广东

    梁老师当时讲过,这本书是英文写,后来翻译成中文,所以我们对于一些文章的好恶,也会因为语言的通顺产生评判标准。好的译者也一定要与作者的文章做到心灵契合。这是一本好书,毕竟当时白嫖的。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