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译者: 佘碧平
出版年: 2004-04
页数: 136
定价: 12.00
装帧: 平装
丛书: 学术前沿
ISBN: 9787108021069
内容简介 · · · · · ·
这些是我曾经参加过的、仅有的三次访谈。访谈内容讨论的是我刚刚发表的作品。无疑,就我的对话者和我自己而言,它们形成了一种积极解释的姿态。这种对我所“从事”的研究的解读不仅已经定型,而且过时了:因为我的工作并未停止,所以它不再专属于我。这种情形也可供人读解。它在事实、内容和陈述形式方面支配了这些交流。这样,我就没有必要做出任何修改了。
作者简介 · · · · · ·
雅克·德里达(Jacques Derrida 1930-2004)是西方结构主义的代表人物,法国著名的哲学家。1983年起任巴黎高等社会科学研究院研究主任,还是国际哲学学院创始人和第一任院长,法兰西公学名誉教授。主要著作有:《胡塞尔现象学中的起源问题》(1990),《马克思的幽灵》(1993),《与勒维纳斯永别》(1997)等。
目录 · · · · · ·
一、意蕴:与亨利・隆塞的会谈
二、符号学和文字学:与朱莉・克里斯特娃的会谈
三、多重立场:与让-路易・乌德宾、居伊・斯卡培塔的会谈
附录:让-路易・乌德宾和雅克・德里达的通信摘要
德里达年谱
· · · · · · (更多)
一、意蕴:与亨利・隆塞的会谈
二、符号学和文字学:与朱莉・克里斯特娃的会谈
三、多重立场:与让-路易・乌德宾、居伊・斯卡培塔的会谈
附录:让-路易・乌德宾和雅克・德里达的通信摘要
德里达年谱
译后记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解构”哲学,就要通过最忠实和最内在的方式思考哲学概念的结构谱系学,同时又要从哲学不能规定或者不能命名的某个外部来规定这一历史可能掩饰或禁止的东西,因为这一历史是通过这个在某处利害攸关的压抑而成为历史的。p7 所有这些所关切的事情就是质疑将存在的意义当做在场的这一主要规定。p8 延异: 1、延异涉及到存在于推迟之中的(积极的和消极的)运动,该运动是通过迟缓、代理、暂缓、退回、迂回、推迟、保留来实现的。在这一意义上,延异并不先于我要保留的一个原始的和不可分割的当下可能性的统一体。p9 相反,推迟在场的东西是它的表现、它的符号、它的踪迹……中预告在场或欲求在场的基础。p10 (延异作为一个结构概念:没有延异就没有结构。) 2、作为产生不同事物和有所区分的延异活动,它是我们的语言特有的所以概念对立的共同本根。……作为共同的本根,延异也是在其中预告这些对立的本身[与“同一”不同]的要素。p10 3、延异也是这些差异和区分的产物。p10(索绪尔的教诲) “从这一点来看,延异这个概念既不能简单地被看做是结构主义的,也不能被看成是发生论的,相反,这样一种两者择其一的本身就是延异的‘结果’。”p10 “出于结构和战略上的考虑,海德格尔认识到他不得不借用形而上学语言的句法和词汇的资源,因为当一个人要消解这一语言时,他必定要这样做。因此,我们必须去确定这些形而上学的支撑点,不停地重组我们设问的形式和地点。然而,在这些支撑点中,将差异视为存在—本体论差异的最终规定——这一反面无论其如何必要和关键——在我看来人,似乎仍然以一种奇特的方式处于形而上学的掌握之中。”p11 (……西方语言中存在与存在者之间差异的延异。) “毫无疑问,存在一种海德格尔式的语音中心主义,在他那里,就像在整个西方那里一样,声音和一种既定的‘表达实体’被赋予了一种非批判的特权。”p12 (“语音”隐喻;文字或字面空间的某种...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一、意蕴:与亨利・隆塞的会谈 -
索绪尔符号学的双重作用: 一方面,它具有反传统的批判作用: 1、所指和能指是同一产物的两面。2、符号学的差异和形式特性。p22 然而在继续使用符号概念的范围内,索绪尔不能不确认这一传统:“当开始提出所指和能指的对立时,人们就很难排除符号了。”p23 另一方面: 1、保持能指和所指之间的严格区分(一种本质和合法的区分),所指和概念的相等,直接揭示了思考一个所指概念本身的可能性,这一概念对思想来说是简单在场的,它独立于语言,也即独立于一个能指系统的关系。p24 (要区分所指和能指就不得不同意“先验所指”的要求:一种超乎符号链之外、不为任何能指提供参照的所指。) 相反,一旦有人对这样一个先验所指的可能性提出疑问,而且认识到任何所指都是处在能指的位置上,那么所指和能指之间的区分——符号——在其根基处就变得可疑了。p24 2、索绪尔反对将能指视作语音:“必须赋予言语以及维系符号和语音的一切联结物以特权”p25 这种标示最终是与《教程》中这一最有趣的批判动机矛盾的,它使语言学成为一般符号学的标准模型或“模式”,但从理论上讲,语言学只能是一般符号学的一部分。(使之向一个等级化的目的论偏移) 3、符号(能指和所指)概念自身含有赋予语音实体以特权和将语言学树立为符号学的“样式”的必然性。p26 “其实,语音是被给予意识的能指实体,它与所指概念的思想最密切地连接在一起,由此看来,声音就是意识本身。……能指与所指不仅似乎是统一的,而且在这一混同中,能指似乎抹去了自身或者变得透明了,从而允许概念按其本来面貌呈现出来,并且只指涉它的在场而不是他物。能指的外在性似乎被弱化了。“p26 4、要弱化能指的外在性就是要在符号学实践中排除一切非心理的东西。p26 (而索绪尔所做的,却是将语音符号当作所有符号的“模式”,并将一切符号学归入心理学中。但是对索绪尔的批评必须看到这一点:)“心理主义不是一个好概念的坏...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二、符号学和文字学:与朱莉・克里斯特娃的会谈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多重立场的书评 · · · · · · ( 全部 2 条 )
> 更多书评 2篇
读书笔记 · · · · · ·
我来写笔记-
十目果 (Figure of folly and pathos.)
“解构”哲学,就要通过最忠实和最内在的方式思考哲学概念的结构谱系学,同时又要从哲学不能规定或者不能命名的某个外部来规定这一历史可能掩饰或禁止的东西,因为这一历史是通过这个在某处利害攸关的压抑而成为历史的。p7 所有这些所关切的事情就是质疑将存在的意义当做在场的这一主要规定。p8 延异: 1、延异涉及到存在于推迟之中的(积极的和消极的)运动,该运动是通过迟缓、代理、暂缓、退回、迂回、推迟、保留来实现的。...2019-11-15 17:31:50 2人喜欢
“解构”哲学,就要通过最忠实和最内在的方式思考哲学概念的结构谱系学,同时又要从哲学不能规定或者不能命名的某个外部来规定这一历史可能掩饰或禁止的东西,因为这一历史是通过这个在某处利害攸关的压抑而成为历史的。p7 所有这些所关切的事情就是质疑将存在的意义当做在场的这一主要规定。p8 延异: 1、延异涉及到存在于推迟之中的(积极的和消极的)运动,该运动是通过迟缓、代理、暂缓、退回、迂回、推迟、保留来实现的。在这一意义上,延异并不先于我要保留的一个原始的和不可分割的当下可能性的统一体。p9 相反,推迟在场的东西是它的表现、它的符号、它的踪迹……中预告在场或欲求在场的基础。p10 (延异作为一个结构概念:没有延异就没有结构。) 2、作为产生不同事物和有所区分的延异活动,它是我们的语言特有的所以概念对立的共同本根。……作为共同的本根,延异也是在其中预告这些对立的本身[与“同一”不同]的要素。p10 3、延异也是这些差异和区分的产物。p10(索绪尔的教诲) “从这一点来看,延异这个概念既不能简单地被看做是结构主义的,也不能被看成是发生论的,相反,这样一种两者择其一的本身就是延异的‘结果’。”p10 “出于结构和战略上的考虑,海德格尔认识到他不得不借用形而上学语言的句法和词汇的资源,因为当一个人要消解这一语言时,他必定要这样做。因此,我们必须去确定这些形而上学的支撑点,不停地重组我们设问的形式和地点。然而,在这些支撑点中,将差异视为存在—本体论差异的最终规定——这一反面无论其如何必要和关键——在我看来人,似乎仍然以一种奇特的方式处于形而上学的掌握之中。”p11 (……西方语言中存在与存在者之间差异的延异。) “毫无疑问,存在一种海德格尔式的语音中心主义,在他那里,就像在整个西方那里一样,声音和一种既定的‘表达实体’被赋予了一种非批判的特权。”p12 (“语音”隐喻;文字或字面空间的某种不可还原性。) 我力图(在)提出声音与意义的问题的空间中书写。我力求写出这样一个问题:(什么是)要说的意义。因此,受该问题支配的、在字面上意味着虚无的文字在这一空间中是必要的。p16 ……首先是进入延异的游戏中,延异不准任何词、概念和主要解释从某中心的神学在场中概括和支配差异活动和文本间隔。p16 ……将每一概念都带入冗长的差异链中,用众多的预防、指称、注释、引文、拼贴、替补包围或混淆它自身。 引自 一、意蕴:与亨利・隆塞的会谈 索绪尔符号学的双重作用: 一方面,它具有反传统的批判作用: 1、所指和能指是同一产物的两面。2、符号学的差异和形式特性。p22 然而在继续使用符号概念的范围内,索绪尔不能不确认这一传统:“当开始提出所指和能指的对立时,人们就很难排除符号了。”p23 另一方面: 1、保持能指和所指之间的严格区分(一种本质和合法的区分),所指和概念的相等,直接揭示了思考一个所指概念本身的可能性,这一概念对思想来说是简单在场的,它独立于语言,也即独立于一个能指系统的关系。p24 (要区分所指和能指就不得不同意“先验所指”的要求:一种超乎符号链之外、不为任何能指提供参照的所指。) 相反,一旦有人对这样一个先验所指的可能性提出疑问,而且认识到任何所指都是处在能指的位置上,那么所指和能指之间的区分——符号——在其根基处就变得可疑了。p24 2、索绪尔反对将能指视作语音:“必须赋予言语以及维系符号和语音的一切联结物以特权”p25 这种标示最终是与《教程》中这一最有趣的批判动机矛盾的,它使语言学成为一般符号学的标准模型或“模式”,但从理论上讲,语言学只能是一般符号学的一部分。(使之向一个等级化的目的论偏移) 3、符号(能指和所指)概念自身含有赋予语音实体以特权和将语言学树立为符号学的“样式”的必然性。p26 “其实,语音是被给予意识的能指实体,它与所指概念的思想最密切地连接在一起,由此看来,声音就是意识本身。……能指与所指不仅似乎是统一的,而且在这一混同中,能指似乎抹去了自身或者变得透明了,从而允许概念按其本来面貌呈现出来,并且只指涉它的在场而不是他物。能指的外在性似乎被弱化了。“p26 4、要弱化能指的外在性就是要在符号学实践中排除一切非心理的东西。p26 (而索绪尔所做的,却是将语音符号当作所有符号的“模式”,并将一切符号学归入心理学中。但是对索绪尔的批评必须看到这一点:)“心理主义不是一个好概念的坏用法,而是在符号概念之内被铭写和被规定的。”p27 交流预设了主体和对象:A向C传达B。 “我们不需要抛弃这些概念,而且我们也没有办法去这样做。当然,必须从符号学内部去改变这些概念,替换它们,让它们去反对它们的前提,并且将它们重新铭写入其他符号链,这样一点点地改变我们工作的范围,从而产生出新的结构;我不相信坚决的断裂……”有的只是缝补。p28 并不存在纯粹的语音文字,语音中心主义与其说是一个文化中字母实践的结果,不如说是这一实践的某种伦理的或价值论的经验和再现。p29-30 这是一个产生新的文字概念的问题。这一概念可以被称为文字或延异。p30 “其实,差异游戏先假定综合和参照,它们在任何时刻或任何意义上禁止作为自身在场并且仅仅指涉自身的单一要素。……这一符号链就导致每一‘要素’(语音素或文字素)是建立在符号链或系统的其他要素的踪迹之上的。这一符号链,这一织品是只在另一文本的变化中产生出来的文本。在要素之中或系统之内,没有任何纯粹在场或不在场的东西。只有差异和踪迹之踪迹遍布各处。这样,文字就成了符号学(也就是文字学)最一般的概念。”p30-31 (谁来假定或开局?文字的不存在的起源。) “那么,作为延异的文字就是不再从在场与不在场的对立出发来思考的一种结构和运动了。延异是差异和差异之踪迹的系统游戏,也是间隔的系统游戏,正是通过间隔,各种要素才有了关系。”p31 差异是变化的结果,那么由此看来,延异的主题与静态的、共时性的,分类学的和非历史的结构概念主体是不相调和的,而且差异的产物(延异)是非结构的:它产生出系统的和有规则的转变,这些转变在某一点上能够为结构科学留下地盘。p32 主体性(就像客体性一样)是延异的结果,一个处在延异系统之中的结果。这就是为什么“la différance”中的“a”会唤起间隔是指拖延、迂回和推迟的原因,通过这种推迟,直觉、知觉和完善(总之,与在场的关系以及对一个在场实在和一个存在物的指涉)总是被延迟。通过差异原则来延迟,这是因为一个要素要发挥作用和有所表征,包含或传达意义,唯有在踪迹结构中指涉另一个过去的或将来的要素才能达到。p33 主体唯有在与自身分离中、在生成空间中、在拖延中及在推迟中才被构成。p33 而“先验所指”提供的思路是反过来:“让延异活动附属于先于延异的价值或意义的当下在场,后者比延异更原始,超越并最终支配了它。”p34 (某种意义上甚至能说:在海德格尔区分存在—存在者之间,德里达区分出存在运动—存在的在场性—存在者?) 符号学规划哪种程度上还保持在形而上学之内: (现象学中所说的)意义就是现象的现象性。p34 1、胡塞尔那里被区分开的最宽泛的“意义(Sinn)”与作为语言表达对象或含义的“意义(Bedutung)”: 无论它是否是“所指”或者是“所表达的”,也不论它是否与赋义过程相交织,“意义”都是一种可理解的或精神性的观念,它最终能够和能指的感觉方面相统一,但它自身并不需要这种能指的感觉方面。p36 2、在胡塞尔那里,这一纯粹意义和一个前语言学的意义层相关,后者仅仅使意义呈现出来;因此这样一种意义“从一开始就不是处于能指的位置上的,它不能被纳入相关的和差异的组织中,这种组织已经把它变成了一种推迟、踪迹、书写物和间隔。”p36 形而上学总是企图通过各种名目使得意义的在场脱离延异;而每当有人要求严格地分割或区分纯粹意义层,或纯粹所指层(或域)时,都会这么做。这样一种符号学怎么能够简单地摆脱对所指同一性的一切诉求呢?意义和符号,或者所指和能指之间的关系于是变成了“外在性”的关系;或者,像胡塞尔所说的,后者成了前者的外在化或者表达。p37 表意(“表现”)与赋意的矛盾: 一方面,表现主义是内-外对立结构的诱惑幻象,难以轻易被超越;但另一方面,它也总在被超越着,因为: “在被称之为‘意义’(所表达的)已经而且完全由差异组织构成的范围内,在已经存在着一个文本,在一个对其他文本的文本参照网络的范围内,在其中每一‘单一术语’是由另一个术语的踪迹来标志的文本变化的范围内,其所假定的意义的内在性就已经受到它自己的外在性的影响了。它总是已经被带到自身之外,而且在任何表达活动之前,它已经与它自身不同了。”p38 只有非表现性才能赋意,因为严格地说,除非存在综合、句法要素、延异和文本,否则就不存在任何意义。p38 总是把逻各斯与语音连接起来的一切都已经受到数学的限制,数学的发展过程是与非语音文字的实践绝对一致的。p39 文字学是科学吗: “双重表示”:它必须超越形而上学的实证主义或科学主义,同时又强调在科学的有效活动中有助于使它摆脱从其开端就影响它的定义和活动的形而上学假定的任何东西。……总之,我要说,它铭写和限定科学。p40 (但认为科学有能力超越逻各斯中心的封闭体系的理由是?) 引自 二、符号学和文字学:与朱莉・克里斯特娃的会谈 【三】多重立场 “relevée”一词并不包括我为了用它来翻译和解释黑格尔的“扬弃”(Aufhebung)一词而赋予它较为技术性的意义。假如延异有定义,那么它一定是在所有黑格尔的扬弃起作用的地方对它的限制、中断和破坏。p47 现在,我所热衷的,我所企图通过其他途径来追求的,就是在“一般结构”之外,找到一般的解构战略,它必须避免简单地中和形而上学的二元对立,同时通过肯定它又简单地处于这些对立的封闭领域之中。p47 “双重书写”(自身多样性的文字):一方面,经过一个“翻转”阶段。……另一方面,停留在这一阶段就仍然是在被解构的系统内部进行活动。p48 翻转阶段:消解古典哲学的二元对立,推翻在其中一个总是支配着另一个的等级制。翻转的时机绝非静止的时机。 不可避免的间隔:“我们还必须指出翻转(它通过解构崇高的或理想的谱系学打倒高高在上者)和一个新概念(它不再能够,也从不能够根据原有的系统来理解)的突现之间的间隔。……它是一种系统的和游戏性的对间隔。……它们仍然处在哲学的(二元)对立之中,反抗和打乱这种对立,但是绝不构成第三个术语,也绝不给用思辨辩证法来解决问题留下余地。”p48-49 “这样一种多元意义或多元主题是在意义的一元概要里隐含的视界中构成的,也即是在辩证法的视界中构成的。”p51 间隔的不可简约性就是他者的不可简约性。p118 (论历史概念:)一方面,我们必须颠覆传统的历史概念,但是同时又要标出间隔,要注意,通过颠覆以及概念化的简单事实,间隔是不能被占有的。当然,一个新的概念化是要被产生出来的,但是它必须考虑到概念化自身单独就能重新引入我们想要的“批判”的对象。这就是为什么这一活动不能纯粹是“理论的”、“概念的”或推论的。……我所说的文本也就是“在实践上”划出和超出了这种话语的界限。p67 (论唯物主义:)物质概念必须被标志两次(其他概念也是如此):在被解构的领域——这是颠覆的阶段——中和在解构的文本中,而且是在物质所陷入的对立之外。通过这两个标志之间的间隔游戏,人们能够进行一种颠覆性的解构和一种肯定性置换和侵犯的解构。p73-74 *“药”既非补药,也非毒药,既非善又非恶,既非内又非外,既非声音也非文字;“替补”既非加也非减,既非对外也非对内的补充,既非偶然也非本质,等等;“处女膜”既非混沌也非区分,既非同一也非差异,既非圆满也非纯洁,既非遮掩也非显露,既非内也非外,等等;“书写物”既非能指也非所指,既非符号也非事物,既非在场也非缺失,既非肯定也非否定,等等;“间隔”既非空间也非实践;“切入”既非一个开端或一个简单裂口的整合,也非简单的次要性。“既非/又非”同时是“或是/或是”;标记也是边缘的界限、边界,等等。p49-50 区分“延异”与黑格尔的“差异”: 黑格尔在《大逻辑》中将差异定义为矛盾。p50 脚注7:因为不能再简单地为普遍的逻辑矛盾所包容,可以延异(区分过程)允许一种旨在说明不同的冲突方式或矛盾的差异化。……正如矛盾概念这一名称所指明的,建构矛盾就是要在辩证的话语中解决它,因为一个概念的内在性能够将它自身外在化,并且能够把握住邻近于它的外在东西。将延异归结为差异(二者用的是同一个词),就会在这次讨论中远远地落伍。(无意识层面的延异vs意识层面的差异-哲学)p101-102 延异必须表示出与“扬弃”思辨辩证法体系决裂的那一点。因为延异的这一冲突性……从不能被完全解决。p50-51 它表示一种不可简约的和“有生殖力的”多元性。p52 我谈论非在场,但是实际上我不是指一种被否定的在场,而是“某物”(也即以在场形式出现的空无),它背离了在场/不在场(被否定的在场)的对立及其所有意义。p119 “思想”意味着空无:它是一个完全是被派生的观念性的实质性空无、力量延异的结果、话语或意识(它的本质要被消解、它的“因果性”要被分析,等等)的虚幻的自律,等等。p56 实际上,我们必须避免使对某种与所指或指称、含义或意义的素朴关系的必要批评固定在一种对意义或指称的悬置之中,这种悬置也就是对意义或指称的一切纯粹和简单的压抑。……我们所需要的是用不同的方式,即按照差异系统来规定观念性、意指作用、意义和指称的结果。p74 “……描述和解释文字在其自身结构中如何带有(拥有—扣除)它自身涂改和取消的过程,同时指出这一涂改的剩余。”p76 我的文本既不属于“哲学的”表示,也不是“文学的”表示。它们与那些根据一种旧语移植术(paléonymie)就能够被称为“哲学的”或“文学的”其他文本相交流,并且产生了某种断裂。p79 为了提出一个新概念,偶尔也要求保持旧名称的战略必然性究竟是为什么呢?人们可以用名称和概念之间的这一古典区分所强加的一切保留来描述这一活动。要注意这一事实:名称并不指称概念的点状简单性,而是指称定义概念的谓词系统以及以某一谓词为中心的概念结构,我们的步骤如下:(1)提取有所保留地限定在一个被命名为X的所与概念结构中的一个弱化的谓词特征(这种限定是因为有待努力分析的各种关系和动机);(2)界定、移植和有规则地扩大这个被提取出来的谓词,名称X被当做插入的杠杆,以便抓住实际上要改变的先前组织。因此,提取、移植和扩大:你知道,根据我刚才描述的程序,它们就是我所说的文字。p79 间隔表示空无,从远距离来看,空无就是不在场;它标志着一个不可还原的外在,同时也标志着一种活动和置换,该置换表示一个不可简约的相异性。p90 (论间隔与相异性不可分) 解构的切入口不是一个自主的决定或一个绝对的开端,它不是随遇而安,也不是在一个绝对的别处。切入口,确切地说,唯有根据在所要解构的话语中可以定位的力量线路和断裂的力量,才能找到它。在一个既定的情况下,对这些最必要的位置和作用者(开端、把手、杠杆等等)的局部规定和专门规定都取决于一种历史分析。这一分析要在场的广义活动中进行,“主体”有意的算计绝不会穷尽它。p91 引自 三、多重立场:与让-路易・乌德宾、居伊・斯卡培塔的会谈 回应 2019-11-15 17:31:50 -
酒酿棠梨 (炼气期)
(p30-31)差异游戏先假定综合和参照,它们在任何时刻或任何意义上禁止作为自身在场并且仅仅指涉自身的单一要素......每个要素作为符号起作用没有不指涉另一个自身并非简单在场的要素。这一符号链就导致每一“要素”(语音素或文字素)是建立在符号链或系统的其他要素的踪迹之上......只在另一文本的变化中产生出来的文本。 (p31)延异是差异和差异之踪迹的系统游戏,也是间隔的系统游戏,正是通过间隔,各种要素才有了关系。这...2021-08-10 12:00:54 1人喜欢
(p30-31)差异游戏先假定综合和参照,它们在任何时刻或任何意义上禁止作为自身在场并且仅仅指涉自身的单一要素......每个要素作为符号起作用没有不指涉另一个自身并非简单在场的要素。这一符号链就导致每一“要素”(语音素或文字素)是建立在符号链或系统的其他要素的踪迹之上......只在另一文本的变化中产生出来的文本。 (p31)延异是差异和差异之踪迹的系统游戏,也是间隔的系统游戏,正是通过间隔,各种要素才有了关系。这一间隔是间隔既主动又被动的产物。 (p33) ......延异最终是在经验上突然降临到它之上的。主体性(像客体性一样)是延异的一个结果,一个处在延异系统之中的结果......通过这种推迟,直觉、知觉和完善总是被延迟。通过差异原则来延迟,这是因为一个要素要发挥作用和有所表征,包括或传达意义,惟有在踪迹结构中指涉另一个过去的或将来的要素才能达到。在延异之前,它不是当下在场的,特别不是对自身当下在场的。主体惟有在与自身分离中、在生成空间中、在拖延中及在推迟中才被构成。 引自 二、符号学和文字学:与朱莉・克里斯特娃的会谈 (p52-53) 表示一种不可简约的和“有生殖力的”多元性。替补和某种缺乏的骚扰打破了文本的界限,禁止完备和系统地阐释它,或者,至少不准将它的主题、所指和意义集中分类。 意义的偏离,它在文字中的自反结果会引发某种情况。 重新书写它,铭写和重新展示它的这些图式。在“撒播”和“双重表示”(这两篇文本是不可分割)中,它是一个重新标记打断整体化的中枢、折缝和角度的问题:在某一位置、一个规定好形式的位置上,一连串的语义价不再能够被封闭或聚合起来。 一种标记同时表示所指和能指;以及标记的再标记点。 文字重新表示自身。 引自 三、多重立场:与让-路易・乌德宾、居伊・斯卡培塔的会谈 (64)界限带有不同的差错、裂缝的形式,所有的哲学文本都带有它们的标记或痕迹。 (90)间隔表示空无,从远距离来看,空无就是不在场;它标志着一个不可还原的外在,同时也标志着一种活动和置换,该置换表示一种不可简约的相异性。 引自 三、多重立场:与让-路易・乌德宾、居伊・斯卡培塔的会谈 自身的涂改、取消以及剩余。
解构要根据可以定位的力量路线以及断裂的力量......
(p121)他者的立场在黑格尔的辩证法中总是最终自己将自己设置为理念的他者,即在自身有限的规定中与自身不同,其目的是为了返回自身和再占有自身,以及在自身无限丰富的规定中向自身靠拢。 引自 附录:让-路易・乌德宾和雅克・德里达的通信摘要 (130)......原初文字......的特征可以分别用“延异”、“踪迹”、“替补”、“撒播”、“游戏”等策略性的名称来描述,而且主要表现为一种“潜结构”。它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结构概念,而是意味着使结构移心化和向外开放。因而,它指具有“准综合”的特征:其中,冲突各方的意义仍然各行其是,并未综合成一种完整的意义。.....“束”:即将不同方向的东西聚合在一起,让各种不同的意义、线索和力量各行其道、并行不悖,彼此之间又相互交错。解构战略就是这样来激活西方文化结构内部的各种矛盾和冲突,使其处于游戏之中,进而繁衍出更多新的意义。 引自 译后记 回应 2021-08-10 12:00:54 -
《多重立场》 P5书写与差异和论文字学可以互相嵌套,声音与现象则是两部书的长篇注释。 P8所有这些所关切的事情就是质疑将存在的意义当做在场的这一主要规定。 P14柏拉图说文字是一个孤儿或者私生子,与之相反,声音则是逻各斯父亲的合法儿子。 P15文字与声音中心主义,目前的交流形式对于声音中心主义的颠覆。形式实践,档案领域和信息处理中的新结构大量的系统的弱化声音,表音文字和书的作用。医院和档案学。 P28我不相信坚...
2018-01-15 13:30:41
《多重立场》
P5书写与差异和论文字学可以互相嵌套,声音与现象则是两部书的长篇注释。
P8所有这些所关切的事情就是质疑将存在的意义当做在场的这一主要规定。
P14柏拉图说文字是一个孤儿或者私生子,与之相反,声音则是逻各斯父亲的合法儿子。
P15文字与声音中心主义,目前的交流形式对于声音中心主义的颠覆。形式实践,档案领域和信息处理中的新结构大量的系统的弱化声音,表音文字和书的作用。医院和档案学。
P28我不相信坚决的断裂,不相信今天人们常说的认识论的断裂。一块旧布总是会有破裂需要修补。这种没完没了的修补不是偶然的意外的。它是本质的系统的和理论的。
P30差异游戏先假定综合和参照,它们在任何时刻任何意义上禁止作为自身在场并且仅仅指涉自身的单一要素。
在场与延异对立,与踪迹对立,否认任何先验所指的在场。
P50既非也非,既是又是
P70德里达否认存在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唯心主义的客观概念。这些概念本身是成问题的,是异质的。其中的原理是踪迹延异和间隔的作用。
P90间隔表示空无,从远距离来看,空无就是不在场;它标志着一个不可还原的外在,同时也标志着一种活动和置换,该置换表示一个不可简约的相异性。我不明白怎么能分割间隔和相异性这两个概念。
解构的开端和解构概念的形而上学循环
P94符号表征,概念事实上并不构成自身,不构成稳定秩序,他在结构上不被要求去不断地构成和重构自身。这与维特根斯坦概念的家族相似以及芭芭拉的相对主义思维建构。
回应 2018-01-15 13:30:41
-
《多重立场》 P5书写与差异和论文字学可以互相嵌套,声音与现象则是两部书的长篇注释。 P8所有这些所关切的事情就是质疑将存在的意义当做在场的这一主要规定。 P14柏拉图说文字是一个孤儿或者私生子,与之相反,声音则是逻各斯父亲的合法儿子。 P15文字与声音中心主义,目前的交流形式对于声音中心主义的颠覆。形式实践,档案领域和信息处理中的新结构大量的系统的弱化声音,表音文字和书的作用。医院和档案学。 P28我不相信坚...
2018-01-15 13:30:41
《多重立场》
P5书写与差异和论文字学可以互相嵌套,声音与现象则是两部书的长篇注释。
P8所有这些所关切的事情就是质疑将存在的意义当做在场的这一主要规定。
P14柏拉图说文字是一个孤儿或者私生子,与之相反,声音则是逻各斯父亲的合法儿子。
P15文字与声音中心主义,目前的交流形式对于声音中心主义的颠覆。形式实践,档案领域和信息处理中的新结构大量的系统的弱化声音,表音文字和书的作用。医院和档案学。
P28我不相信坚决的断裂,不相信今天人们常说的认识论的断裂。一块旧布总是会有破裂需要修补。这种没完没了的修补不是偶然的意外的。它是本质的系统的和理论的。
P30差异游戏先假定综合和参照,它们在任何时刻任何意义上禁止作为自身在场并且仅仅指涉自身的单一要素。
在场与延异对立,与踪迹对立,否认任何先验所指的在场。
P50既非也非,既是又是
P70德里达否认存在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唯心主义的客观概念。这些概念本身是成问题的,是异质的。其中的原理是踪迹延异和间隔的作用。
P90间隔表示空无,从远距离来看,空无就是不在场;它标志着一个不可还原的外在,同时也标志着一种活动和置换,该置换表示一个不可简约的相异性。我不明白怎么能分割间隔和相异性这两个概念。
解构的开端和解构概念的形而上学循环
P94符号表征,概念事实上并不构成自身,不构成稳定秩序,他在结构上不被要求去不断地构成和重构自身。这与维特根斯坦概念的家族相似以及芭芭拉的相对主义思维建构。
回应 2018-01-15 13:30:41 -
酒酿棠梨 (炼气期)
(p30-31)差异游戏先假定综合和参照,它们在任何时刻或任何意义上禁止作为自身在场并且仅仅指涉自身的单一要素......每个要素作为符号起作用没有不指涉另一个自身并非简单在场的要素。这一符号链就导致每一“要素”(语音素或文字素)是建立在符号链或系统的其他要素的踪迹之上......只在另一文本的变化中产生出来的文本。 (p31)延异是差异和差异之踪迹的系统游戏,也是间隔的系统游戏,正是通过间隔,各种要素才有了关系。这...2021-08-10 12:00:54 1人喜欢
(p30-31)差异游戏先假定综合和参照,它们在任何时刻或任何意义上禁止作为自身在场并且仅仅指涉自身的单一要素......每个要素作为符号起作用没有不指涉另一个自身并非简单在场的要素。这一符号链就导致每一“要素”(语音素或文字素)是建立在符号链或系统的其他要素的踪迹之上......只在另一文本的变化中产生出来的文本。 (p31)延异是差异和差异之踪迹的系统游戏,也是间隔的系统游戏,正是通过间隔,各种要素才有了关系。这一间隔是间隔既主动又被动的产物。 (p33) ......延异最终是在经验上突然降临到它之上的。主体性(像客体性一样)是延异的一个结果,一个处在延异系统之中的结果......通过这种推迟,直觉、知觉和完善总是被延迟。通过差异原则来延迟,这是因为一个要素要发挥作用和有所表征,包括或传达意义,惟有在踪迹结构中指涉另一个过去的或将来的要素才能达到。在延异之前,它不是当下在场的,特别不是对自身当下在场的。主体惟有在与自身分离中、在生成空间中、在拖延中及在推迟中才被构成。 引自 二、符号学和文字学:与朱莉・克里斯特娃的会谈 (p52-53) 表示一种不可简约的和“有生殖力的”多元性。替补和某种缺乏的骚扰打破了文本的界限,禁止完备和系统地阐释它,或者,至少不准将它的主题、所指和意义集中分类。 意义的偏离,它在文字中的自反结果会引发某种情况。 重新书写它,铭写和重新展示它的这些图式。在“撒播”和“双重表示”(这两篇文本是不可分割)中,它是一个重新标记打断整体化的中枢、折缝和角度的问题:在某一位置、一个规定好形式的位置上,一连串的语义价不再能够被封闭或聚合起来。 一种标记同时表示所指和能指;以及标记的再标记点。 文字重新表示自身。 引自 三、多重立场:与让-路易・乌德宾、居伊・斯卡培塔的会谈 (64)界限带有不同的差错、裂缝的形式,所有的哲学文本都带有它们的标记或痕迹。 (90)间隔表示空无,从远距离来看,空无就是不在场;它标志着一个不可还原的外在,同时也标志着一种活动和置换,该置换表示一种不可简约的相异性。 引自 三、多重立场:与让-路易・乌德宾、居伊・斯卡培塔的会谈 自身的涂改、取消以及剩余。
解构要根据可以定位的力量路线以及断裂的力量......
(p121)他者的立场在黑格尔的辩证法中总是最终自己将自己设置为理念的他者,即在自身有限的规定中与自身不同,其目的是为了返回自身和再占有自身,以及在自身无限丰富的规定中向自身靠拢。 引自 附录:让-路易・乌德宾和雅克・德里达的通信摘要 (130)......原初文字......的特征可以分别用“延异”、“踪迹”、“替补”、“撒播”、“游戏”等策略性的名称来描述,而且主要表现为一种“潜结构”。它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结构概念,而是意味着使结构移心化和向外开放。因而,它指具有“准综合”的特征:其中,冲突各方的意义仍然各行其是,并未综合成一种完整的意义。.....“束”:即将不同方向的东西聚合在一起,让各种不同的意义、线索和力量各行其道、并行不悖,彼此之间又相互交错。解构战略就是这样来激活西方文化结构内部的各种矛盾和冲突,使其处于游戏之中,进而繁衍出更多新的意义。 引自 译后记 回应 2021-08-10 12:00:54 -
十目果 (Figure of folly and pathos.)
“解构”哲学,就要通过最忠实和最内在的方式思考哲学概念的结构谱系学,同时又要从哲学不能规定或者不能命名的某个外部来规定这一历史可能掩饰或禁止的东西,因为这一历史是通过这个在某处利害攸关的压抑而成为历史的。p7 所有这些所关切的事情就是质疑将存在的意义当做在场的这一主要规定。p8 延异: 1、延异涉及到存在于推迟之中的(积极的和消极的)运动,该运动是通过迟缓、代理、暂缓、退回、迂回、推迟、保留来实现的。...2019-11-15 17:31:50 2人喜欢
“解构”哲学,就要通过最忠实和最内在的方式思考哲学概念的结构谱系学,同时又要从哲学不能规定或者不能命名的某个外部来规定这一历史可能掩饰或禁止的东西,因为这一历史是通过这个在某处利害攸关的压抑而成为历史的。p7 所有这些所关切的事情就是质疑将存在的意义当做在场的这一主要规定。p8 延异: 1、延异涉及到存在于推迟之中的(积极的和消极的)运动,该运动是通过迟缓、代理、暂缓、退回、迂回、推迟、保留来实现的。在这一意义上,延异并不先于我要保留的一个原始的和不可分割的当下可能性的统一体。p9 相反,推迟在场的东西是它的表现、它的符号、它的踪迹……中预告在场或欲求在场的基础。p10 (延异作为一个结构概念:没有延异就没有结构。) 2、作为产生不同事物和有所区分的延异活动,它是我们的语言特有的所以概念对立的共同本根。……作为共同的本根,延异也是在其中预告这些对立的本身[与“同一”不同]的要素。p10 3、延异也是这些差异和区分的产物。p10(索绪尔的教诲) “从这一点来看,延异这个概念既不能简单地被看做是结构主义的,也不能被看成是发生论的,相反,这样一种两者择其一的本身就是延异的‘结果’。”p10 “出于结构和战略上的考虑,海德格尔认识到他不得不借用形而上学语言的句法和词汇的资源,因为当一个人要消解这一语言时,他必定要这样做。因此,我们必须去确定这些形而上学的支撑点,不停地重组我们设问的形式和地点。然而,在这些支撑点中,将差异视为存在—本体论差异的最终规定——这一反面无论其如何必要和关键——在我看来人,似乎仍然以一种奇特的方式处于形而上学的掌握之中。”p11 (……西方语言中存在与存在者之间差异的延异。) “毫无疑问,存在一种海德格尔式的语音中心主义,在他那里,就像在整个西方那里一样,声音和一种既定的‘表达实体’被赋予了一种非批判的特权。”p12 (“语音”隐喻;文字或字面空间的某种不可还原性。) 我力图(在)提出声音与意义的问题的空间中书写。我力求写出这样一个问题:(什么是)要说的意义。因此,受该问题支配的、在字面上意味着虚无的文字在这一空间中是必要的。p16 ……首先是进入延异的游戏中,延异不准任何词、概念和主要解释从某中心的神学在场中概括和支配差异活动和文本间隔。p16 ……将每一概念都带入冗长的差异链中,用众多的预防、指称、注释、引文、拼贴、替补包围或混淆它自身。 引自 一、意蕴:与亨利・隆塞的会谈 索绪尔符号学的双重作用: 一方面,它具有反传统的批判作用: 1、所指和能指是同一产物的两面。2、符号学的差异和形式特性。p22 然而在继续使用符号概念的范围内,索绪尔不能不确认这一传统:“当开始提出所指和能指的对立时,人们就很难排除符号了。”p23 另一方面: 1、保持能指和所指之间的严格区分(一种本质和合法的区分),所指和概念的相等,直接揭示了思考一个所指概念本身的可能性,这一概念对思想来说是简单在场的,它独立于语言,也即独立于一个能指系统的关系。p24 (要区分所指和能指就不得不同意“先验所指”的要求:一种超乎符号链之外、不为任何能指提供参照的所指。) 相反,一旦有人对这样一个先验所指的可能性提出疑问,而且认识到任何所指都是处在能指的位置上,那么所指和能指之间的区分——符号——在其根基处就变得可疑了。p24 2、索绪尔反对将能指视作语音:“必须赋予言语以及维系符号和语音的一切联结物以特权”p25 这种标示最终是与《教程》中这一最有趣的批判动机矛盾的,它使语言学成为一般符号学的标准模型或“模式”,但从理论上讲,语言学只能是一般符号学的一部分。(使之向一个等级化的目的论偏移) 3、符号(能指和所指)概念自身含有赋予语音实体以特权和将语言学树立为符号学的“样式”的必然性。p26 “其实,语音是被给予意识的能指实体,它与所指概念的思想最密切地连接在一起,由此看来,声音就是意识本身。……能指与所指不仅似乎是统一的,而且在这一混同中,能指似乎抹去了自身或者变得透明了,从而允许概念按其本来面貌呈现出来,并且只指涉它的在场而不是他物。能指的外在性似乎被弱化了。“p26 4、要弱化能指的外在性就是要在符号学实践中排除一切非心理的东西。p26 (而索绪尔所做的,却是将语音符号当作所有符号的“模式”,并将一切符号学归入心理学中。但是对索绪尔的批评必须看到这一点:)“心理主义不是一个好概念的坏用法,而是在符号概念之内被铭写和被规定的。”p27 交流预设了主体和对象:A向C传达B。 “我们不需要抛弃这些概念,而且我们也没有办法去这样做。当然,必须从符号学内部去改变这些概念,替换它们,让它们去反对它们的前提,并且将它们重新铭写入其他符号链,这样一点点地改变我们工作的范围,从而产生出新的结构;我不相信坚决的断裂……”有的只是缝补。p28 并不存在纯粹的语音文字,语音中心主义与其说是一个文化中字母实践的结果,不如说是这一实践的某种伦理的或价值论的经验和再现。p29-30 这是一个产生新的文字概念的问题。这一概念可以被称为文字或延异。p30 “其实,差异游戏先假定综合和参照,它们在任何时刻或任何意义上禁止作为自身在场并且仅仅指涉自身的单一要素。……这一符号链就导致每一‘要素’(语音素或文字素)是建立在符号链或系统的其他要素的踪迹之上的。这一符号链,这一织品是只在另一文本的变化中产生出来的文本。在要素之中或系统之内,没有任何纯粹在场或不在场的东西。只有差异和踪迹之踪迹遍布各处。这样,文字就成了符号学(也就是文字学)最一般的概念。”p30-31 (谁来假定或开局?文字的不存在的起源。) “那么,作为延异的文字就是不再从在场与不在场的对立出发来思考的一种结构和运动了。延异是差异和差异之踪迹的系统游戏,也是间隔的系统游戏,正是通过间隔,各种要素才有了关系。”p31 差异是变化的结果,那么由此看来,延异的主题与静态的、共时性的,分类学的和非历史的结构概念主体是不相调和的,而且差异的产物(延异)是非结构的:它产生出系统的和有规则的转变,这些转变在某一点上能够为结构科学留下地盘。p32 主体性(就像客体性一样)是延异的结果,一个处在延异系统之中的结果。这就是为什么“la différance”中的“a”会唤起间隔是指拖延、迂回和推迟的原因,通过这种推迟,直觉、知觉和完善(总之,与在场的关系以及对一个在场实在和一个存在物的指涉)总是被延迟。通过差异原则来延迟,这是因为一个要素要发挥作用和有所表征,包含或传达意义,唯有在踪迹结构中指涉另一个过去的或将来的要素才能达到。p33 主体唯有在与自身分离中、在生成空间中、在拖延中及在推迟中才被构成。p33 而“先验所指”提供的思路是反过来:“让延异活动附属于先于延异的价值或意义的当下在场,后者比延异更原始,超越并最终支配了它。”p34 (某种意义上甚至能说:在海德格尔区分存在—存在者之间,德里达区分出存在运动—存在的在场性—存在者?) 符号学规划哪种程度上还保持在形而上学之内: (现象学中所说的)意义就是现象的现象性。p34 1、胡塞尔那里被区分开的最宽泛的“意义(Sinn)”与作为语言表达对象或含义的“意义(Bedutung)”: 无论它是否是“所指”或者是“所表达的”,也不论它是否与赋义过程相交织,“意义”都是一种可理解的或精神性的观念,它最终能够和能指的感觉方面相统一,但它自身并不需要这种能指的感觉方面。p36 2、在胡塞尔那里,这一纯粹意义和一个前语言学的意义层相关,后者仅仅使意义呈现出来;因此这样一种意义“从一开始就不是处于能指的位置上的,它不能被纳入相关的和差异的组织中,这种组织已经把它变成了一种推迟、踪迹、书写物和间隔。”p36 形而上学总是企图通过各种名目使得意义的在场脱离延异;而每当有人要求严格地分割或区分纯粹意义层,或纯粹所指层(或域)时,都会这么做。这样一种符号学怎么能够简单地摆脱对所指同一性的一切诉求呢?意义和符号,或者所指和能指之间的关系于是变成了“外在性”的关系;或者,像胡塞尔所说的,后者成了前者的外在化或者表达。p37 表意(“表现”)与赋意的矛盾: 一方面,表现主义是内-外对立结构的诱惑幻象,难以轻易被超越;但另一方面,它也总在被超越着,因为: “在被称之为‘意义’(所表达的)已经而且完全由差异组织构成的范围内,在已经存在着一个文本,在一个对其他文本的文本参照网络的范围内,在其中每一‘单一术语’是由另一个术语的踪迹来标志的文本变化的范围内,其所假定的意义的内在性就已经受到它自己的外在性的影响了。它总是已经被带到自身之外,而且在任何表达活动之前,它已经与它自身不同了。”p38 只有非表现性才能赋意,因为严格地说,除非存在综合、句法要素、延异和文本,否则就不存在任何意义。p38 总是把逻各斯与语音连接起来的一切都已经受到数学的限制,数学的发展过程是与非语音文字的实践绝对一致的。p39 文字学是科学吗: “双重表示”:它必须超越形而上学的实证主义或科学主义,同时又强调在科学的有效活动中有助于使它摆脱从其开端就影响它的定义和活动的形而上学假定的任何东西。……总之,我要说,它铭写和限定科学。p40 (但认为科学有能力超越逻各斯中心的封闭体系的理由是?) 引自 二、符号学和文字学:与朱莉・克里斯特娃的会谈 【三】多重立场 “relevée”一词并不包括我为了用它来翻译和解释黑格尔的“扬弃”(Aufhebung)一词而赋予它较为技术性的意义。假如延异有定义,那么它一定是在所有黑格尔的扬弃起作用的地方对它的限制、中断和破坏。p47 现在,我所热衷的,我所企图通过其他途径来追求的,就是在“一般结构”之外,找到一般的解构战略,它必须避免简单地中和形而上学的二元对立,同时通过肯定它又简单地处于这些对立的封闭领域之中。p47 “双重书写”(自身多样性的文字):一方面,经过一个“翻转”阶段。……另一方面,停留在这一阶段就仍然是在被解构的系统内部进行活动。p48 翻转阶段:消解古典哲学的二元对立,推翻在其中一个总是支配着另一个的等级制。翻转的时机绝非静止的时机。 不可避免的间隔:“我们还必须指出翻转(它通过解构崇高的或理想的谱系学打倒高高在上者)和一个新概念(它不再能够,也从不能够根据原有的系统来理解)的突现之间的间隔。……它是一种系统的和游戏性的对间隔。……它们仍然处在哲学的(二元)对立之中,反抗和打乱这种对立,但是绝不构成第三个术语,也绝不给用思辨辩证法来解决问题留下余地。”p48-49 “这样一种多元意义或多元主题是在意义的一元概要里隐含的视界中构成的,也即是在辩证法的视界中构成的。”p51 间隔的不可简约性就是他者的不可简约性。p118 (论历史概念:)一方面,我们必须颠覆传统的历史概念,但是同时又要标出间隔,要注意,通过颠覆以及概念化的简单事实,间隔是不能被占有的。当然,一个新的概念化是要被产生出来的,但是它必须考虑到概念化自身单独就能重新引入我们想要的“批判”的对象。这就是为什么这一活动不能纯粹是“理论的”、“概念的”或推论的。……我所说的文本也就是“在实践上”划出和超出了这种话语的界限。p67 (论唯物主义:)物质概念必须被标志两次(其他概念也是如此):在被解构的领域——这是颠覆的阶段——中和在解构的文本中,而且是在物质所陷入的对立之外。通过这两个标志之间的间隔游戏,人们能够进行一种颠覆性的解构和一种肯定性置换和侵犯的解构。p73-74 *“药”既非补药,也非毒药,既非善又非恶,既非内又非外,既非声音也非文字;“替补”既非加也非减,既非对外也非对内的补充,既非偶然也非本质,等等;“处女膜”既非混沌也非区分,既非同一也非差异,既非圆满也非纯洁,既非遮掩也非显露,既非内也非外,等等;“书写物”既非能指也非所指,既非符号也非事物,既非在场也非缺失,既非肯定也非否定,等等;“间隔”既非空间也非实践;“切入”既非一个开端或一个简单裂口的整合,也非简单的次要性。“既非/又非”同时是“或是/或是”;标记也是边缘的界限、边界,等等。p49-50 区分“延异”与黑格尔的“差异”: 黑格尔在《大逻辑》中将差异定义为矛盾。p50 脚注7:因为不能再简单地为普遍的逻辑矛盾所包容,可以延异(区分过程)允许一种旨在说明不同的冲突方式或矛盾的差异化。……正如矛盾概念这一名称所指明的,建构矛盾就是要在辩证的话语中解决它,因为一个概念的内在性能够将它自身外在化,并且能够把握住邻近于它的外在东西。将延异归结为差异(二者用的是同一个词),就会在这次讨论中远远地落伍。(无意识层面的延异vs意识层面的差异-哲学)p101-102 延异必须表示出与“扬弃”思辨辩证法体系决裂的那一点。因为延异的这一冲突性……从不能被完全解决。p50-51 它表示一种不可简约的和“有生殖力的”多元性。p52 我谈论非在场,但是实际上我不是指一种被否定的在场,而是“某物”(也即以在场形式出现的空无),它背离了在场/不在场(被否定的在场)的对立及其所有意义。p119 “思想”意味着空无:它是一个完全是被派生的观念性的实质性空无、力量延异的结果、话语或意识(它的本质要被消解、它的“因果性”要被分析,等等)的虚幻的自律,等等。p56 实际上,我们必须避免使对某种与所指或指称、含义或意义的素朴关系的必要批评固定在一种对意义或指称的悬置之中,这种悬置也就是对意义或指称的一切纯粹和简单的压抑。……我们所需要的是用不同的方式,即按照差异系统来规定观念性、意指作用、意义和指称的结果。p74 “……描述和解释文字在其自身结构中如何带有(拥有—扣除)它自身涂改和取消的过程,同时指出这一涂改的剩余。”p76 我的文本既不属于“哲学的”表示,也不是“文学的”表示。它们与那些根据一种旧语移植术(paléonymie)就能够被称为“哲学的”或“文学的”其他文本相交流,并且产生了某种断裂。p79 为了提出一个新概念,偶尔也要求保持旧名称的战略必然性究竟是为什么呢?人们可以用名称和概念之间的这一古典区分所强加的一切保留来描述这一活动。要注意这一事实:名称并不指称概念的点状简单性,而是指称定义概念的谓词系统以及以某一谓词为中心的概念结构,我们的步骤如下:(1)提取有所保留地限定在一个被命名为X的所与概念结构中的一个弱化的谓词特征(这种限定是因为有待努力分析的各种关系和动机);(2)界定、移植和有规则地扩大这个被提取出来的谓词,名称X被当做插入的杠杆,以便抓住实际上要改变的先前组织。因此,提取、移植和扩大:你知道,根据我刚才描述的程序,它们就是我所说的文字。p79 间隔表示空无,从远距离来看,空无就是不在场;它标志着一个不可还原的外在,同时也标志着一种活动和置换,该置换表示一个不可简约的相异性。p90 (论间隔与相异性不可分) 解构的切入口不是一个自主的决定或一个绝对的开端,它不是随遇而安,也不是在一个绝对的别处。切入口,确切地说,唯有根据在所要解构的话语中可以定位的力量线路和断裂的力量,才能找到它。在一个既定的情况下,对这些最必要的位置和作用者(开端、把手、杠杆等等)的局部规定和专门规定都取决于一种历史分析。这一分析要在场的广义活动中进行,“主体”有意的算计绝不会穷尽它。p91 引自 三、多重立场:与让-路易・乌德宾、居伊・斯卡培塔的会谈 回应 2019-11-15 17:31:50
-
酒酿棠梨 (炼气期)
(p30-31)差异游戏先假定综合和参照,它们在任何时刻或任何意义上禁止作为自身在场并且仅仅指涉自身的单一要素......每个要素作为符号起作用没有不指涉另一个自身并非简单在场的要素。这一符号链就导致每一“要素”(语音素或文字素)是建立在符号链或系统的其他要素的踪迹之上......只在另一文本的变化中产生出来的文本。 (p31)延异是差异和差异之踪迹的系统游戏,也是间隔的系统游戏,正是通过间隔,各种要素才有了关系。这...2021-08-10 12:00:54 1人喜欢
(p30-31)差异游戏先假定综合和参照,它们在任何时刻或任何意义上禁止作为自身在场并且仅仅指涉自身的单一要素......每个要素作为符号起作用没有不指涉另一个自身并非简单在场的要素。这一符号链就导致每一“要素”(语音素或文字素)是建立在符号链或系统的其他要素的踪迹之上......只在另一文本的变化中产生出来的文本。 (p31)延异是差异和差异之踪迹的系统游戏,也是间隔的系统游戏,正是通过间隔,各种要素才有了关系。这一间隔是间隔既主动又被动的产物。 (p33) ......延异最终是在经验上突然降临到它之上的。主体性(像客体性一样)是延异的一个结果,一个处在延异系统之中的结果......通过这种推迟,直觉、知觉和完善总是被延迟。通过差异原则来延迟,这是因为一个要素要发挥作用和有所表征,包括或传达意义,惟有在踪迹结构中指涉另一个过去的或将来的要素才能达到。在延异之前,它不是当下在场的,特别不是对自身当下在场的。主体惟有在与自身分离中、在生成空间中、在拖延中及在推迟中才被构成。 引自 二、符号学和文字学:与朱莉・克里斯特娃的会谈 (p52-53) 表示一种不可简约的和“有生殖力的”多元性。替补和某种缺乏的骚扰打破了文本的界限,禁止完备和系统地阐释它,或者,至少不准将它的主题、所指和意义集中分类。 意义的偏离,它在文字中的自反结果会引发某种情况。 重新书写它,铭写和重新展示它的这些图式。在“撒播”和“双重表示”(这两篇文本是不可分割)中,它是一个重新标记打断整体化的中枢、折缝和角度的问题:在某一位置、一个规定好形式的位置上,一连串的语义价不再能够被封闭或聚合起来。 一种标记同时表示所指和能指;以及标记的再标记点。 文字重新表示自身。 引自 三、多重立场:与让-路易・乌德宾、居伊・斯卡培塔的会谈 (64)界限带有不同的差错、裂缝的形式,所有的哲学文本都带有它们的标记或痕迹。 (90)间隔表示空无,从远距离来看,空无就是不在场;它标志着一个不可还原的外在,同时也标志着一种活动和置换,该置换表示一种不可简约的相异性。 引自 三、多重立场:与让-路易・乌德宾、居伊・斯卡培塔的会谈 自身的涂改、取消以及剩余。
解构要根据可以定位的力量路线以及断裂的力量......
(p121)他者的立场在黑格尔的辩证法中总是最终自己将自己设置为理念的他者,即在自身有限的规定中与自身不同,其目的是为了返回自身和再占有自身,以及在自身无限丰富的规定中向自身靠拢。 引自 附录:让-路易・乌德宾和雅克・德里达的通信摘要 (130)......原初文字......的特征可以分别用“延异”、“踪迹”、“替补”、“撒播”、“游戏”等策略性的名称来描述,而且主要表现为一种“潜结构”。它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结构概念,而是意味着使结构移心化和向外开放。因而,它指具有“准综合”的特征:其中,冲突各方的意义仍然各行其是,并未综合成一种完整的意义。.....“束”:即将不同方向的东西聚合在一起,让各种不同的意义、线索和力量各行其道、并行不悖,彼此之间又相互交错。解构战略就是这样来激活西方文化结构内部的各种矛盾和冲突,使其处于游戏之中,进而繁衍出更多新的意义。 引自 译后记 回应 2021-08-10 12:00:54 -
十目果 (Figure of folly and pathos.)
“解构”哲学,就要通过最忠实和最内在的方式思考哲学概念的结构谱系学,同时又要从哲学不能规定或者不能命名的某个外部来规定这一历史可能掩饰或禁止的东西,因为这一历史是通过这个在某处利害攸关的压抑而成为历史的。p7 所有这些所关切的事情就是质疑将存在的意义当做在场的这一主要规定。p8 延异: 1、延异涉及到存在于推迟之中的(积极的和消极的)运动,该运动是通过迟缓、代理、暂缓、退回、迂回、推迟、保留来实现的。...2019-11-15 17:31:50 2人喜欢
“解构”哲学,就要通过最忠实和最内在的方式思考哲学概念的结构谱系学,同时又要从哲学不能规定或者不能命名的某个外部来规定这一历史可能掩饰或禁止的东西,因为这一历史是通过这个在某处利害攸关的压抑而成为历史的。p7 所有这些所关切的事情就是质疑将存在的意义当做在场的这一主要规定。p8 延异: 1、延异涉及到存在于推迟之中的(积极的和消极的)运动,该运动是通过迟缓、代理、暂缓、退回、迂回、推迟、保留来实现的。在这一意义上,延异并不先于我要保留的一个原始的和不可分割的当下可能性的统一体。p9 相反,推迟在场的东西是它的表现、它的符号、它的踪迹……中预告在场或欲求在场的基础。p10 (延异作为一个结构概念:没有延异就没有结构。) 2、作为产生不同事物和有所区分的延异活动,它是我们的语言特有的所以概念对立的共同本根。……作为共同的本根,延异也是在其中预告这些对立的本身[与“同一”不同]的要素。p10 3、延异也是这些差异和区分的产物。p10(索绪尔的教诲) “从这一点来看,延异这个概念既不能简单地被看做是结构主义的,也不能被看成是发生论的,相反,这样一种两者择其一的本身就是延异的‘结果’。”p10 “出于结构和战略上的考虑,海德格尔认识到他不得不借用形而上学语言的句法和词汇的资源,因为当一个人要消解这一语言时,他必定要这样做。因此,我们必须去确定这些形而上学的支撑点,不停地重组我们设问的形式和地点。然而,在这些支撑点中,将差异视为存在—本体论差异的最终规定——这一反面无论其如何必要和关键——在我看来人,似乎仍然以一种奇特的方式处于形而上学的掌握之中。”p11 (……西方语言中存在与存在者之间差异的延异。) “毫无疑问,存在一种海德格尔式的语音中心主义,在他那里,就像在整个西方那里一样,声音和一种既定的‘表达实体’被赋予了一种非批判的特权。”p12 (“语音”隐喻;文字或字面空间的某种不可还原性。) 我力图(在)提出声音与意义的问题的空间中书写。我力求写出这样一个问题:(什么是)要说的意义。因此,受该问题支配的、在字面上意味着虚无的文字在这一空间中是必要的。p16 ……首先是进入延异的游戏中,延异不准任何词、概念和主要解释从某中心的神学在场中概括和支配差异活动和文本间隔。p16 ……将每一概念都带入冗长的差异链中,用众多的预防、指称、注释、引文、拼贴、替补包围或混淆它自身。 引自 一、意蕴:与亨利・隆塞的会谈 索绪尔符号学的双重作用: 一方面,它具有反传统的批判作用: 1、所指和能指是同一产物的两面。2、符号学的差异和形式特性。p22 然而在继续使用符号概念的范围内,索绪尔不能不确认这一传统:“当开始提出所指和能指的对立时,人们就很难排除符号了。”p23 另一方面: 1、保持能指和所指之间的严格区分(一种本质和合法的区分),所指和概念的相等,直接揭示了思考一个所指概念本身的可能性,这一概念对思想来说是简单在场的,它独立于语言,也即独立于一个能指系统的关系。p24 (要区分所指和能指就不得不同意“先验所指”的要求:一种超乎符号链之外、不为任何能指提供参照的所指。) 相反,一旦有人对这样一个先验所指的可能性提出疑问,而且认识到任何所指都是处在能指的位置上,那么所指和能指之间的区分——符号——在其根基处就变得可疑了。p24 2、索绪尔反对将能指视作语音:“必须赋予言语以及维系符号和语音的一切联结物以特权”p25 这种标示最终是与《教程》中这一最有趣的批判动机矛盾的,它使语言学成为一般符号学的标准模型或“模式”,但从理论上讲,语言学只能是一般符号学的一部分。(使之向一个等级化的目的论偏移) 3、符号(能指和所指)概念自身含有赋予语音实体以特权和将语言学树立为符号学的“样式”的必然性。p26 “其实,语音是被给予意识的能指实体,它与所指概念的思想最密切地连接在一起,由此看来,声音就是意识本身。……能指与所指不仅似乎是统一的,而且在这一混同中,能指似乎抹去了自身或者变得透明了,从而允许概念按其本来面貌呈现出来,并且只指涉它的在场而不是他物。能指的外在性似乎被弱化了。“p26 4、要弱化能指的外在性就是要在符号学实践中排除一切非心理的东西。p26 (而索绪尔所做的,却是将语音符号当作所有符号的“模式”,并将一切符号学归入心理学中。但是对索绪尔的批评必须看到这一点:)“心理主义不是一个好概念的坏用法,而是在符号概念之内被铭写和被规定的。”p27 交流预设了主体和对象:A向C传达B。 “我们不需要抛弃这些概念,而且我们也没有办法去这样做。当然,必须从符号学内部去改变这些概念,替换它们,让它们去反对它们的前提,并且将它们重新铭写入其他符号链,这样一点点地改变我们工作的范围,从而产生出新的结构;我不相信坚决的断裂……”有的只是缝补。p28 并不存在纯粹的语音文字,语音中心主义与其说是一个文化中字母实践的结果,不如说是这一实践的某种伦理的或价值论的经验和再现。p29-30 这是一个产生新的文字概念的问题。这一概念可以被称为文字或延异。p30 “其实,差异游戏先假定综合和参照,它们在任何时刻或任何意义上禁止作为自身在场并且仅仅指涉自身的单一要素。……这一符号链就导致每一‘要素’(语音素或文字素)是建立在符号链或系统的其他要素的踪迹之上的。这一符号链,这一织品是只在另一文本的变化中产生出来的文本。在要素之中或系统之内,没有任何纯粹在场或不在场的东西。只有差异和踪迹之踪迹遍布各处。这样,文字就成了符号学(也就是文字学)最一般的概念。”p30-31 (谁来假定或开局?文字的不存在的起源。) “那么,作为延异的文字就是不再从在场与不在场的对立出发来思考的一种结构和运动了。延异是差异和差异之踪迹的系统游戏,也是间隔的系统游戏,正是通过间隔,各种要素才有了关系。”p31 差异是变化的结果,那么由此看来,延异的主题与静态的、共时性的,分类学的和非历史的结构概念主体是不相调和的,而且差异的产物(延异)是非结构的:它产生出系统的和有规则的转变,这些转变在某一点上能够为结构科学留下地盘。p32 主体性(就像客体性一样)是延异的结果,一个处在延异系统之中的结果。这就是为什么“la différance”中的“a”会唤起间隔是指拖延、迂回和推迟的原因,通过这种推迟,直觉、知觉和完善(总之,与在场的关系以及对一个在场实在和一个存在物的指涉)总是被延迟。通过差异原则来延迟,这是因为一个要素要发挥作用和有所表征,包含或传达意义,唯有在踪迹结构中指涉另一个过去的或将来的要素才能达到。p33 主体唯有在与自身分离中、在生成空间中、在拖延中及在推迟中才被构成。p33 而“先验所指”提供的思路是反过来:“让延异活动附属于先于延异的价值或意义的当下在场,后者比延异更原始,超越并最终支配了它。”p34 (某种意义上甚至能说:在海德格尔区分存在—存在者之间,德里达区分出存在运动—存在的在场性—存在者?) 符号学规划哪种程度上还保持在形而上学之内: (现象学中所说的)意义就是现象的现象性。p34 1、胡塞尔那里被区分开的最宽泛的“意义(Sinn)”与作为语言表达对象或含义的“意义(Bedutung)”: 无论它是否是“所指”或者是“所表达的”,也不论它是否与赋义过程相交织,“意义”都是一种可理解的或精神性的观念,它最终能够和能指的感觉方面相统一,但它自身并不需要这种能指的感觉方面。p36 2、在胡塞尔那里,这一纯粹意义和一个前语言学的意义层相关,后者仅仅使意义呈现出来;因此这样一种意义“从一开始就不是处于能指的位置上的,它不能被纳入相关的和差异的组织中,这种组织已经把它变成了一种推迟、踪迹、书写物和间隔。”p36 形而上学总是企图通过各种名目使得意义的在场脱离延异;而每当有人要求严格地分割或区分纯粹意义层,或纯粹所指层(或域)时,都会这么做。这样一种符号学怎么能够简单地摆脱对所指同一性的一切诉求呢?意义和符号,或者所指和能指之间的关系于是变成了“外在性”的关系;或者,像胡塞尔所说的,后者成了前者的外在化或者表达。p37 表意(“表现”)与赋意的矛盾: 一方面,表现主义是内-外对立结构的诱惑幻象,难以轻易被超越;但另一方面,它也总在被超越着,因为: “在被称之为‘意义’(所表达的)已经而且完全由差异组织构成的范围内,在已经存在着一个文本,在一个对其他文本的文本参照网络的范围内,在其中每一‘单一术语’是由另一个术语的踪迹来标志的文本变化的范围内,其所假定的意义的内在性就已经受到它自己的外在性的影响了。它总是已经被带到自身之外,而且在任何表达活动之前,它已经与它自身不同了。”p38 只有非表现性才能赋意,因为严格地说,除非存在综合、句法要素、延异和文本,否则就不存在任何意义。p38 总是把逻各斯与语音连接起来的一切都已经受到数学的限制,数学的发展过程是与非语音文字的实践绝对一致的。p39 文字学是科学吗: “双重表示”:它必须超越形而上学的实证主义或科学主义,同时又强调在科学的有效活动中有助于使它摆脱从其开端就影响它的定义和活动的形而上学假定的任何东西。……总之,我要说,它铭写和限定科学。p40 (但认为科学有能力超越逻各斯中心的封闭体系的理由是?) 引自 二、符号学和文字学:与朱莉・克里斯特娃的会谈 【三】多重立场 “relevée”一词并不包括我为了用它来翻译和解释黑格尔的“扬弃”(Aufhebung)一词而赋予它较为技术性的意义。假如延异有定义,那么它一定是在所有黑格尔的扬弃起作用的地方对它的限制、中断和破坏。p47 现在,我所热衷的,我所企图通过其他途径来追求的,就是在“一般结构”之外,找到一般的解构战略,它必须避免简单地中和形而上学的二元对立,同时通过肯定它又简单地处于这些对立的封闭领域之中。p47 “双重书写”(自身多样性的文字):一方面,经过一个“翻转”阶段。……另一方面,停留在这一阶段就仍然是在被解构的系统内部进行活动。p48 翻转阶段:消解古典哲学的二元对立,推翻在其中一个总是支配着另一个的等级制。翻转的时机绝非静止的时机。 不可避免的间隔:“我们还必须指出翻转(它通过解构崇高的或理想的谱系学打倒高高在上者)和一个新概念(它不再能够,也从不能够根据原有的系统来理解)的突现之间的间隔。……它是一种系统的和游戏性的对间隔。……它们仍然处在哲学的(二元)对立之中,反抗和打乱这种对立,但是绝不构成第三个术语,也绝不给用思辨辩证法来解决问题留下余地。”p48-49 “这样一种多元意义或多元主题是在意义的一元概要里隐含的视界中构成的,也即是在辩证法的视界中构成的。”p51 间隔的不可简约性就是他者的不可简约性。p118 (论历史概念:)一方面,我们必须颠覆传统的历史概念,但是同时又要标出间隔,要注意,通过颠覆以及概念化的简单事实,间隔是不能被占有的。当然,一个新的概念化是要被产生出来的,但是它必须考虑到概念化自身单独就能重新引入我们想要的“批判”的对象。这就是为什么这一活动不能纯粹是“理论的”、“概念的”或推论的。……我所说的文本也就是“在实践上”划出和超出了这种话语的界限。p67 (论唯物主义:)物质概念必须被标志两次(其他概念也是如此):在被解构的领域——这是颠覆的阶段——中和在解构的文本中,而且是在物质所陷入的对立之外。通过这两个标志之间的间隔游戏,人们能够进行一种颠覆性的解构和一种肯定性置换和侵犯的解构。p73-74 *“药”既非补药,也非毒药,既非善又非恶,既非内又非外,既非声音也非文字;“替补”既非加也非减,既非对外也非对内的补充,既非偶然也非本质,等等;“处女膜”既非混沌也非区分,既非同一也非差异,既非圆满也非纯洁,既非遮掩也非显露,既非内也非外,等等;“书写物”既非能指也非所指,既非符号也非事物,既非在场也非缺失,既非肯定也非否定,等等;“间隔”既非空间也非实践;“切入”既非一个开端或一个简单裂口的整合,也非简单的次要性。“既非/又非”同时是“或是/或是”;标记也是边缘的界限、边界,等等。p49-50 区分“延异”与黑格尔的“差异”: 黑格尔在《大逻辑》中将差异定义为矛盾。p50 脚注7:因为不能再简单地为普遍的逻辑矛盾所包容,可以延异(区分过程)允许一种旨在说明不同的冲突方式或矛盾的差异化。……正如矛盾概念这一名称所指明的,建构矛盾就是要在辩证的话语中解决它,因为一个概念的内在性能够将它自身外在化,并且能够把握住邻近于它的外在东西。将延异归结为差异(二者用的是同一个词),就会在这次讨论中远远地落伍。(无意识层面的延异vs意识层面的差异-哲学)p101-102 延异必须表示出与“扬弃”思辨辩证法体系决裂的那一点。因为延异的这一冲突性……从不能被完全解决。p50-51 它表示一种不可简约的和“有生殖力的”多元性。p52 我谈论非在场,但是实际上我不是指一种被否定的在场,而是“某物”(也即以在场形式出现的空无),它背离了在场/不在场(被否定的在场)的对立及其所有意义。p119 “思想”意味着空无:它是一个完全是被派生的观念性的实质性空无、力量延异的结果、话语或意识(它的本质要被消解、它的“因果性”要被分析,等等)的虚幻的自律,等等。p56 实际上,我们必须避免使对某种与所指或指称、含义或意义的素朴关系的必要批评固定在一种对意义或指称的悬置之中,这种悬置也就是对意义或指称的一切纯粹和简单的压抑。……我们所需要的是用不同的方式,即按照差异系统来规定观念性、意指作用、意义和指称的结果。p74 “……描述和解释文字在其自身结构中如何带有(拥有—扣除)它自身涂改和取消的过程,同时指出这一涂改的剩余。”p76 我的文本既不属于“哲学的”表示,也不是“文学的”表示。它们与那些根据一种旧语移植术(paléonymie)就能够被称为“哲学的”或“文学的”其他文本相交流,并且产生了某种断裂。p79 为了提出一个新概念,偶尔也要求保持旧名称的战略必然性究竟是为什么呢?人们可以用名称和概念之间的这一古典区分所强加的一切保留来描述这一活动。要注意这一事实:名称并不指称概念的点状简单性,而是指称定义概念的谓词系统以及以某一谓词为中心的概念结构,我们的步骤如下:(1)提取有所保留地限定在一个被命名为X的所与概念结构中的一个弱化的谓词特征(这种限定是因为有待努力分析的各种关系和动机);(2)界定、移植和有规则地扩大这个被提取出来的谓词,名称X被当做插入的杠杆,以便抓住实际上要改变的先前组织。因此,提取、移植和扩大:你知道,根据我刚才描述的程序,它们就是我所说的文字。p79 间隔表示空无,从远距离来看,空无就是不在场;它标志着一个不可还原的外在,同时也标志着一种活动和置换,该置换表示一个不可简约的相异性。p90 (论间隔与相异性不可分) 解构的切入口不是一个自主的决定或一个绝对的开端,它不是随遇而安,也不是在一个绝对的别处。切入口,确切地说,唯有根据在所要解构的话语中可以定位的力量线路和断裂的力量,才能找到它。在一个既定的情况下,对这些最必要的位置和作用者(开端、把手、杠杆等等)的局部规定和专门规定都取决于一种历史分析。这一分析要在场的广义活动中进行,“主体”有意的算计绝不会穷尽它。p91 引自 三、多重立场:与让-路易・乌德宾、居伊・斯卡培塔的会谈 回应 2019-11-15 17:31:50 -
《多重立场》 P5书写与差异和论文字学可以互相嵌套,声音与现象则是两部书的长篇注释。 P8所有这些所关切的事情就是质疑将存在的意义当做在场的这一主要规定。 P14柏拉图说文字是一个孤儿或者私生子,与之相反,声音则是逻各斯父亲的合法儿子。 P15文字与声音中心主义,目前的交流形式对于声音中心主义的颠覆。形式实践,档案领域和信息处理中的新结构大量的系统的弱化声音,表音文字和书的作用。医院和档案学。 P28我不相信坚...
2018-01-15 13:30:41
《多重立场》
P5书写与差异和论文字学可以互相嵌套,声音与现象则是两部书的长篇注释。
P8所有这些所关切的事情就是质疑将存在的意义当做在场的这一主要规定。
P14柏拉图说文字是一个孤儿或者私生子,与之相反,声音则是逻各斯父亲的合法儿子。
P15文字与声音中心主义,目前的交流形式对于声音中心主义的颠覆。形式实践,档案领域和信息处理中的新结构大量的系统的弱化声音,表音文字和书的作用。医院和档案学。
P28我不相信坚决的断裂,不相信今天人们常说的认识论的断裂。一块旧布总是会有破裂需要修补。这种没完没了的修补不是偶然的意外的。它是本质的系统的和理论的。
P30差异游戏先假定综合和参照,它们在任何时刻任何意义上禁止作为自身在场并且仅仅指涉自身的单一要素。
在场与延异对立,与踪迹对立,否认任何先验所指的在场。
P50既非也非,既是又是
P70德里达否认存在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唯心主义的客观概念。这些概念本身是成问题的,是异质的。其中的原理是踪迹延异和间隔的作用。
P90间隔表示空无,从远距离来看,空无就是不在场;它标志着一个不可还原的外在,同时也标志着一种活动和置换,该置换表示一个不可简约的相异性。我不明白怎么能分割间隔和相异性这两个概念。
解构的开端和解构概念的形而上学循环
P94符号表征,概念事实上并不构成自身,不构成稳定秩序,他在结构上不被要求去不断地构成和重构自身。这与维特根斯坦概念的家族相似以及芭芭拉的相对主义思维建构。
回应 2018-01-15 13:30:41
论坛 · · · · · ·
看是看了 可是发现最后我没有看懂 郁闷 | 来自WTD | 2 回应 | 2009-11-08 07:30:14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4 )
-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2)暂无评分 8人读过
-
Editions de Minuit (1972)暂无评分 4人读过
-
桂冠 (19980310)暂无评分 2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译著有危险,读者须谨慎! (L)
- 三联书店·学术前沿 (如雨乃可乐)
- 五条人的书单 (belakangmati)
- 我思我在 (山右一仁)
- 景行社科哲学豆列 (mcpanther)
谁读这本书?
二手市场
订阅关于多重立场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詹布西耶 2010-01-29 12:57:38
看不懂啊看不懂。。。
0 有用 南瓜很难 2022-06-17 14:01:38
裂开...
0 有用 烟士披里纯 2022-04-12 11:47:39
没太看懂,但是看完了(看完了
0 有用 小窗 2013-06-05 19:45:29
莱布尼茨:说为什么是这一个。
0 有用 鱼树 2008-06-22 11:52:09
对话。。。解构的问题。
0 有用 南瓜很难 2022-06-17 14:01:38
裂开...
0 有用 幸福的两脚羊 2022-06-06 12:36:43
对书写与差异和论文字学的注解
0 有用 超级大鱼 2022-05-06 23:08:33
没怎么看明白
0 有用 烟士披里纯 2022-04-12 11:47:39
没太看懂,但是看完了(看完了
0 有用 逃逸线在睡觉 2022-02-21 22:20:44
真的有人用嘴讲话都能这样晦涩难懂吗?震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