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书(全三册) 短评

热门 最新
  • 10 Adiósardour 2014-12-11 19:07:11

    在思想上值得称道之处不多。但它在对历史变化的看法上,阐发了一些可取的观点。姚氏父子都是历经数朝的史学家,梁、陈以至隋、唐之际历史的盛衰兴替、风云变化,促使他们进行认真的思考。书中阐述出的人事对于历史变化起着重要作用的观点,当是他们思考的结果。书中对于政权兴起的解释,虽然使用了一些天意、历数等。陈腐的词汇,但把落脚点还是放在了人事与人谋上。对萧衍建立梁政权和梁朝早期的治绩,书中作了充分肯定:“高祖英武睿哲,义起樊邓,仗旗建号。……兴文学,修郊祀,治五礼,定六律,四聪既达,万机斯理,治定功成,远安迩肃。”在此,人们看到的是杰出人物的历史活动,而不是天意、天命在支配人间治乱。对于辅佐新朝的文臣武将,书中也注重称道他们个人的才华谋略。强调英雄创造历史。

  • 2 清暉 2012-09-16 11:17:14

    梁书的好处在选文多,但是对我帮助不大

  • 6 夜阑静 2019-02-15 13:13:59

    萧衍自雍州起兵,讨灭东昏,代齐建梁,励精图治,乃至北伐,击溃北魏数十万大军于钟离。其之英明神武,盖不下于刘秀李世民乎!然其一昧纵容宗室,宽待高门,崇佛过甚,此为其之短处。虽使江南承平四十余载,然其治下百姓,受压迫已深。故侯景不过东魏一叛将,一千人渡江而顷刻至数十万人,遂能横行江左,祸乱南朝。建康城破,萧衍乃感慨:自我得之,自我失之。然其咎皆由自取。然正坐视贼,震慑侯景,其晚年虽昏聩,亦不失为一代雄杰。后王僧辩陈霸先虽讨平侯景,南朝之颓势,已不可逆转了。萧衍本人儒释道精通,多才多艺,开一代之风气。故诸皇子大臣多雅好文学,梁书列传多文采飞扬之人,其文教之盛,建安以来,未之有也。梁书叙事平和,颇有章法,虽有为君主讳,夸大其词,专美传主等缺点,亦可为良史。憾无书表,无法一窥梁代之制度风气。

  • 2 東寫西讀 2010-09-24 20:32:01

    嗚呼!天道何其酷焉。雖歷數斯窮,蓋亦人事然也。

  • 1 Irreversing 2010-02-22 19:26:15

    大将名师莫自牢,千军万马避白袍

  • 2 Michishirube 2017-05-17 19:36:25

    第二遍,每次读到萧纶父子以及梁武帝那句“自我得之自我失之亦复何恨”,都莫名难过。今天勘合《通鉴》,读到那句“汝速去,语汝父,勿以二宫为念”,简直要泪奔。

  • 1 玉山上行 2020-04-08 23:48:42

    韩老师今天给我打电话,我说等我刷完《陈书》,就提着酒去找他(2020.4.8)

  • 0 2014-03-02 19:04:26

    : K239.130.42/4460-1

  • 3 芳煙 2021-01-02 08:04:28

    梁武帝之死,心痛不已,简文帝之死,每读泪目。

  • 0 渡洛 2015-05-10 22:44:38

    剪裁、文笔不如通鉴,列传较有生气。史料价值言,多为传主讳,又当打一折扣,本纪尤甚,多归罪臣下,《梁元帝本纪》,侯景围城时淹留不进,逼死世子、正妻,与兄弟子侄争帝位等种种细节皆不记。赵瓯北《廿二史札记》梁书出于国史条可参看。

  • 0 北國 2013-01-25 08:03:02

    屯书计划的一部分 对于我来说 不过是当小说翻翻 那些什么知兴替 看演变 啥的 留给职业人吧

  • 0 aalouie 2014-09-14 17:08:39

    两代同著一书,差可拟太史书事

  • 0 小南姐姐 2012-12-12 23:59:36

    四萧是怎样一个奇葩的家族

  • 0 shore 2010-05-14 21:35:54

    名师大将莫自牢,千军万马避白袍。虽然有水分,依然为之神往

  • 0 含泪啃肉包 2012-11-18 00:41:18

    "寿酒,不得尽此乎?"

  • 0 天池一苇 2011-10-01 17:19:15

    一周目完成。大三一遍。有空得复习了。

  • 1 或曰 2020-10-19 08:38:12

    梁朝的气质与之前的宋、齐明显不同,文化兴盛,佛教大行,可惜还是撑不了多少年。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