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赵朴初先生生前曾任佛教协会的会长,他从四十多年前就开始写这样一部深入浅出的著作。本书对于佛教的源流、佛学的基本内容和态度都作了详细的表述,采用答问的形式,更附以二百余幅精美的彩色图片,把深邃的佛理形象生动地表达了出来。
佛教常识答问的创作者
· · · · · ·
-
赵朴初 作者
目录 · · · · · ·
序言
第一章佛陀和佛教的创立
第二章佛法的基本内容和佛教经籍
第三章僧伽和佛的弟子
第四章佛教在印度的发展衰灭、复兴
第五章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发展演变
(一)佛教的传入和经典的翻译
(二)佛教各宗派的兴起
(三)少数民族地区的佛教
(四)佛教对中国思想文化的影响
(五)发扬人间佛教的优越性
插图目录
主题词笔画索引
后记
· · · · · · (收起)
第一章佛陀和佛教的创立
第二章佛法的基本内容和佛教经籍
第三章僧伽和佛的弟子
第四章佛教在印度的发展衰灭、复兴
第五章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发展演变
(一)佛教的传入和经典的翻译
(二)佛教各宗派的兴起
(三)少数民族地区的佛教
(四)佛教对中国思想文化的影响
(五)发扬人间佛教的优越性
插图目录
主题词笔画索引
后记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简单地说,“色"就是各种物质,眼、耳、鼻、舌、身五根(根就是人身的感觉器官)和色、声、香、味、触五境(境就是感觉对象)等都属于色。受、想、行、识四蕴包括重要的精神要素:受是感觉(感觉苦、乐或不哭不乐等);想是印象(摄取事物的相貌,知道是青、黄、赤、白,是长、短、方、圆,是苦是乐等);行是思维(思维是推动身心活动的力量,所以叫做行);识是了别(对于所认识的对象,予以判断和推理)。佛教根据以上两方面的分析,说明有情不是固定的单一独立体,而是种种要素的聚合体,而任何要素有是刹那刹那依缘而生灭着的,所以找不到一个固定的独立的”有情“在支配着身心,也就是找不到”我“的存在。这便是无我的简单解释。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页 -
宇宙一切现象,都是此生彼生、此灭彼灭的相待的互存关系,其间没有恒常的存在。所以任何现象,它的性质是无常的,表现为刹那刹那生灭的。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页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大家小书(共370册),
这套丛书还有
《唐宋词欣赏》《史籍举要》《汉唐精神》《中国历史讲话》《唐人绝句启蒙》
等
。
喜欢读"佛教常识答问"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支持 Web、iPhone、iPad、Android 阅读器
喜欢读"佛教常识答问"的人也喜欢 · · · · · ·
佛教常识答问的书评 · · · · · · ( 全部 36 条 )

“小题大做”的佛学专著——评赵朴初之《佛教常识答问》及赵桐之英译
2000年5月21日,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诗人、书法大师赵朴初先生与世长辞。朴老在住院期间留下了这样的诗句: 生固欣然,死亦无憾,花落还开,水流不断; 我兮何有,谁欤安息,明月清风,不劳寻觅。 从最后一句“不劳寻觅”中,可以清晰地看出朴老低调的心态。但是我...
(展开)

不是所有的和尚都不能吃肉
(本文首发微信公号“钓书”,ID:hookbooks。 ←独家书摘和良心荐书请关注) 当我们看到一条河流,一般只注意到了它的清浊、流速、深浅,而很少有人会想到,组成河流的水分子在万亿年前就已形成。如果真的这样想会很奇怪,不是吗?世界的表象纷繁变幻,除非有意调...
(展开)

记录一些人生的小体会
佛法精深,这里只想记录一些个人的经历和想法。 过去的大半年是一段艰难的岁月,夜色黑凉,为了获得前行的力量,有幸观览纪录片《玄奘之路》和法显《佛国记》,至今记得一些给我力量的语句:生死大海,谁做舟楫?无明长夜,谁为灯炬?那时候孩子出了一道脑筋急转弯:为什么有北京...
(展开)

佛,到底讲了些什么?
印度文明 古印度文明的疆域曾包括今印度共和国、巴基斯坦、孟加拉国、阿富汗南部部分地区和尼泊尔。1947年后,印度的领土仅包括今印度共和国部分。 哈拉帕遗址的发现,鉴定其为公元前2300~1750年的远古文明,相当发达和成熟,视为印度古代史的开端。 雅利安人入侵印度河流域,...
(展开)
> 更多书评 36篇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12 )
-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12)9.1分 836人读过
-
北京出版社 (2011)8.8分 395人读过
-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8.4分 306人读过
-
华文出版社 (2011)8.9分 250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也许能改变你生活态度的书(旧版) (/nuː s/)
- 大家小书 (张遂州)
- 北京出版社@大家小书 (随云)
- 一些有助益的书 (丰无涯)
- 佛学入门书籍 (匈奴女子)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佛教常识答问的评论:
feed: rss 2.0
1 有用 秋后的蛤蟆 2012-03-23 00:16:55
哈哈,这本书居然是俺在尼泊尔发现的,并且在徒步的时候读完的。现在想想真是奇妙。
2 有用 郑人 2013-03-17 21:39:17
最近的一个宏愿是走遍长三角地区的佛教寺庙
6 有用 SWX 2010-10-16 21:59:13
名为常识,但是能把其中错综复杂的关系讲得极为清楚的,非大家不能为。
2 有用 半隐 2007-06-02 10:20:58
全书知识点虽则庞杂 却一点儿都不凌乱 常有很好的归结与阐发 把主要教义都凸现出来了 还很有历史的关照 只怪我读的不够精心定气
2 有用 小松哥M_E 2015-09-18 22:59:59
佛教扫盲入门读物。佛教之所以难懂很大程度是因为概念太晦涩。
0 有用 迷途小书童 2023-11-30 20:53:00 河南
二刷此册,短小精悍,如无深厚功底断然无法做到如此深入浅出。篇幅虽少却将佛教以及佛法义理最基础最本质的部分用最精炼最易于读者理解的文字表述出来。新颖的问答形式、通俗的语言、频出的举例类比也让枯燥晦涩的概念更显生动活泼。可与近期阅毕的《佛教基础三十讲》搭配阅读,如需入门佛教常识,必推此本。
0 有用 TkuA 2023-11-03 00:51:08 湖北
浅显易懂,口吻谦近平和。所言皆常识,读毕或可一摸佛学门槛也。
0 有用 YOLO 2023-10-04 23:25:43 湖北
言简意赅,大家小书👍🏻
0 有用 傻冒叔 2023-09-23 16:32:57 浙江
每次出差或旅行要携带纸书,依然常想到这一套出版于20年前的“大家小书”,真正的深入浅出。
0 有用 大王吃素的 2023-08-26 21:29:08 广东
信息量颇大,对本人来说并非“常识”,不过很有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