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传 短评

热门
  • 3 可乐喵xs 2008-06-14 19:14:40

    四爷他爹的一生

  • 2 陈小奈 2010-02-19 11:28:05

    不是一般的差,有点乱,不适合我看

  • 2 夜叉溪 2011-02-09 21:08:52

    当时为了看清穿,于是我读完了这本书,还做了笔记。。。。。。

  • 1 非虛構 2024-11-24 09:14:56 北京

    從玄燁的成長背景來看,他兼有滿洲、蒙古、漢地的多重血統和文化因子。從玄燁一生的舉止行狀來看,他既有堅決捍衛滿洲本位主義的自覺,也有貼近漢人先進文明的主動,而在史冊的字裡行間所自然流露出的,是玄燁個性中很多鮮活生動的東西。比如說,他做事喜大刀闊斧,不喜錙銖必較,待人直率粗豪,不喜繁縟之士或城府慎重之人。從玄燁行獵的戰績這一個側面可看出,他曾不無驕傲地對親近衛士自詡道:“朕自幼至今,凡用鳥槍弓矢,獲虎一百三十五,熊二十,豹二十五,猞猁猻十,麋鹿十四,狼九十六,野豬一百三十二,哨獲之鹿凡數百。其餘圍場內,隨便射獲諸獸,不勝記矣。朕曾於一日內,射兔三百一十八,若庸常人,畢世亦不能及此一日之數也。”玄燁的生育能力堪稱旺盛,從十四歲時長子誕生,到六十五歲時幼子誕生,他一生生子三十五人,另有女兒二十一人。

  • 1 eien99 2015-11-27 13:19:17

    讲三藩还是可以的

  • 1 無逸 2008-08-19 22:11:16

    不怎么好,感觉不如雍正传

  • 0 竹|荆襄妖道 2006-09-17 16:05:55

    个人觉得不如孟昭信《康熙与大清帝国》好

  • 0 小能今天不看书 2010-05-15 21:41:16

    slow but still fast reading . can't we just jump off the wars? no

  • 0 微微 2010-06-17 19:19:40

    看以前的读书笔记才想起了原来我还认真地看过这本书,orz

  • 1 李九如 2022-04-16 21:22:05

    更像是政治传记,而传主的形象因此反倒是模糊的。【把握“纪事本末”和人物生命史的平衡,这套书里冯尔康《雍正传》大抵做得最好】另外,许多记述未标注引证资料,这很不规范。但优点也明显,即对圣祖朝重大政治事件写得很细致。重读最大的感受:旧材料或者大事件完全可以用新的视野去观察。如三藩之乱中清廷的决策机制及吸取戡乱教训所作改革【王辅臣事催生了密摺制度?】;蒙古作为连接帝国和边疆,“中国”和欧亚的桥梁【清廷给沙俄的蒙文诏书,包括近年研究发现的蒙文在西藏的广泛应用】;中国人的“领土”概念【从尼布楚谈判到安南勘界案直至建国以来中苏、中印冲突】,以及国际关系从清朝开始如何形成 等等。

  • 0 翼雪琴 2022-04-25 00:27:39

    康熙的事业是在满族文化的一张白纸上临摹传统的儒家文化,当他神怡志满地俯视文治武功的一统江山时,似乎是已把中国历史推进了一大步,实际上却是沿着圆形轨道陷进了不可自拔的历史旧辙。但这并不完全是康熙的历史责任,这是封建社会的产物,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

  • 0 Terenceli 2022-06-15 23:47:07

    康熙在历史上是文治武功均极其出色的一代英主。灭三藩,战沙俄,统一台湾,平准噶尔,治理西藏,重视民生,严吏治,治黄淮,重视科学与实验。聪敏勤奋的康熙其一生是在满族文化的白纸上临摹传统儒家文化,当他神怡志满的登上历史巅峰俯视自己亲手打下的一统江山、康乾盛世时,似乎把中国历史向前推进了一大步。但是实际上我们今天知道,康熙只是沿着圆形轨道陷进了不可自拔的历史旧撤,他的后代在康雍乾的盛世之后带着中国跌入了世界历史的低谷。

  • 0 Daisy woo 2019-08-01 12:30:44

    还是比较详细的,丰富了我这个没有什么知识的大脑,不过有些用词还是有些主观,不过应该是时代的局限性。

  • 0 jz小班 2016-07-24 10:50:22

    从登帝位,撤三藩,统台湾,战沙俄,平葛尔丹,治西藏,严吏治,尊教徒等方面全面介绍了康熙的一生。正传显得比较严谨,也少了一些可读性。

  • 1 阿猫阿狗 2012-05-02 14:18:49

    康熙的好学精神,令人印象深刻。

  • 1 哈雷希撒一世 2018-05-06 23:41:49

    按重大事件来划分章节,大事件交代得很详细但过于杂乱,整本书来说缺乏系统性,不过本来我看这本就相当于预习一下而已,所以勉强算是达到了我的要求。2018.04.12—2018.05.06

  • 0 又名 2025-02-12 11:06:43 吉林

    间接了解了西zang,湾湾、远东的那段关键历史阶段。康熙在处理达赖、俄国等的问题上不是很明智,给以后的中国留下了太多的隐患。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