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冯友兰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副标题: 冯友兰的人生哲学
出版年: 2005-01
页数: 95
定价: 12.80元
装帧: 平装
丛书: 朗朗书房·文化要义丛书
ISBN: 9787300061931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副标题: 冯友兰的人生哲学
出版年: 2005-01
页数: 95
定价: 12.80元
装帧: 平装
丛书: 朗朗书房·文化要义丛书
ISBN: 9787300061931
内容简介 · · · · · ·
《一种人生观》为哲学大师冯友兰先生20年代的主要著作之一,系统而又精到地阐述了他受新实在主义影响而形成的人生哲学观念。1919年赴美留学的冯友兰,师事的是新实在论者孟大格和实用主义大师杜威。他后来回忆道:“在我的哲学思想中,先是实用主义占优势,后来是新实在论占优势。”他的这种由实用主义到新实在论的思想转变,在《一种人生观》中已体现得颇为明显。于其中,冯友兰力图把新实在主义同中国传统哲学结合起来,而这一思想在他后来建构的新理学体系中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一种人生观的创作者
· · · · · ·
-
冯友兰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冯友兰(1895-1990),字芝生,河南唐河人。191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19年赴美留学,1924年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回国后,曾任广东大学、燕京大学教授,清华大学教授、哲学系主任兼文学院院长,西南联大哲学系教授兼文学院院长。1952年后一直任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长期从事哲学教学和研究,在哲学思想和中国哲学史研究方面自成体系,为中国哲学史的学科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著有《中国哲学史》、《贞元六书》、《中国哲学史新编》、《中国哲学史论文集》、《中国哲学简史》(英文)等。
目录 · · · · · ·
一种人生观
第一章 引言
第二章 人生之真相
第三章 人生之目的
第四章 活动与欲
第五章 中和与通
第六章 性善与性恶
第七章 理智之地位
第八章 诗与宗教
第九章 内有的好与手段的好
第十章 “无所为而为”与“有所为而为”
第十一章 人死
第十二章 余论
附录
人生哲学之比较研究(一名天人损益论)序言
对于人生问题的一个讨论
――在中州大学讲演会讲演稿
哲学与人生之关系(甲)
哲学与人生之关系(乙)
人生术
论命运
人生的意义及人生中的境界(甲)
人生的意义及人生中的境界(乙)
人生成功之因素
· · · · · · (收起)
第一章 引言
第二章 人生之真相
第三章 人生之目的
第四章 活动与欲
第五章 中和与通
第六章 性善与性恶
第七章 理智之地位
第八章 诗与宗教
第九章 内有的好与手段的好
第十章 “无所为而为”与“有所为而为”
第十一章 人死
第十二章 余论
附录
人生哲学之比较研究(一名天人损益论)序言
对于人生问题的一个讨论
――在中州大学讲演会讲演稿
哲学与人生之关系(甲)
哲学与人生之关系(乙)
人生术
论命运
人生的意义及人生中的境界(甲)
人生的意义及人生中的境界(乙)
人生成功之因素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我说的 “命运”和他们所说的不同。古人孔子、孟子等也谈命,如孔子说:“知天命。”庄子说:“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孟子说:“莫之为而为者,天也。莫之致而至者,命也。”荀子说:“节遇之谓命。”我说的“命”就是他们所说的“命”。“莫之致而至”是不想他来而来,“节遇”是无意中的遭遇。这才是“命运”的真意。所以“命运”的定义就可说是一个人无意中的遭遇。遭遇只有幸和不幸,没有理由可说。 … 人生所能有的成就有三:学问、事功、道德。即古人所谓立言、立功、立德。而所以成功的要素亦有三:才、命、力,即天资、命运、努力。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柒 人生的意义及人生中的境界(甲) 100 -
有许多好,我们常以为恶者,乃因其与别种好有冲突,而未被包含在和之内,非其本身有何不好也。 大概我们人生之一大部分的苦痛,即在许多内有的好,非因手段的好而不能得到,而手段的好,又往往枯燥无味。又一部分的苦痛,即在用尽枯燥无味的手段,而目的仍不能达到,因之失望。 (查看原文) —— 引自第26页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朗朗书房·文化要义丛书(共11册),
这套丛书还有
《文化漫谈》《写给青年》《中国文化论争》《文化与哲学》《文化卮言》
等
。
喜欢读"一种人生观"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支持 Web、iPhone、iPad、Android 阅读器
喜欢读"一种人生观"的人也喜欢 · · · · · ·
一种人生观的书评 · · · · · · ( 全部 32 条 )

《一种人生观》用哲学来解释人生,再好不过了
俗话说:吃饭是为了活着,但活着不仅仅是为了吃饭。 底要什么才是人生,怎样过活才会有意义的人生,恐怕会困扰很多人吧,其实用哲学的观点解释这个问题非常好懂。 冯友兰在他的《一种人生观》里,毫不保留地帮我们揭示了人生的真相,同时还介绍了该如何看待自己的人生。 这本书...
(展开)

我们都要过好自己的人生
我们都要过好自己的人生 ——读《冯友兰:一种人生观》 文/苇眉儿 早就知道冯友兰老先生的名字。今天读到他的《一种人生观》,也深深为他的胸襟和学识所折服,真正做学问有修养的一代宗师写给世间万千青年的人生修养、人生指南的书。 书不厚不薄,很适合掌中阅读。冯友兰的著...
(展开)

问世间人生何物,直教人生死看淡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文:书侠麦克元 哲学中有这样三个问题:你是谁?你从哪里来?你到哪里去? 看似平淡的三个问题,却是人生的一种领悟。近代中国哲学中,影响比较大的一个人物,我的河南老乡冯友兰,对人生有一种别样的看法。 人生的目的和价值何在?怎样获取人生的幸福?每个人都会追问自己这些... (展开)
何为人生?人生为何?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人学习哲学,为了什么? 这个问题从我过去读冯先生的《中国哲学简史》时就在思考。 那时候,书里提示我,学哲学是为了成为人,而不是为了成为某种人。所以我尽可能的丢掉过去浅薄的目的,沉下心去读书里的文字,期望能通过自己的认知触摸到一点冯先生的思想境界,然其结果我自... (展开)
“∑”这个数学符号里饱含的哲学意义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 ,读做西格玛,其数学意义是“求和”。 而“求和”这两个字里,同样包含着丰富的哲学意义与人生道理。 人生的意义是人生之总和 人生在世,究竟是为什么? 这是很多人探寻的问题。 这里的“为”字,有两种意义: (1) 因为什么,求原因 (2) 所为什么,求目的 其实简单来说... (展开)
人活着就是为了更好的活着
我以前听朋友说过这么一句话:人活着就是为了更好的活着。这句话令我印象深刻,以为是对人生之意义最朴素也最贴切的诠释。我一直觉得,当我们谈论人生意义,首先必须要立足于活着本身,如果脱开这一点,则“意义”无意义。 最近读到冯友兰先生的《一种人生观》,大体也是契合“...
(展开)

人生意义的四个境界,听听冯友兰先生是怎么说的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人生有什么意义? 如果你曾经想过这个问题,也曾找寻不同的答案,那么这本书兴许会给你一个颇成体系的答卷——《一种人生观》。 它的作者是中国当代著名哲学家冯友兰。他毕业于北大哲学系,又赴美获得哲学博士。不过提起冯友兰,大家比较熟悉的著作还是《中国哲学史》,全然忘... (展开)> 更多书评 32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4 )
-
台海出版社 (2022)9.1分 136人读过
-
大象出版社 (2009)7.5分 29人读过
-
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 (2006)暂无评分 2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一种人生观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昵称 2013-10-22 15:33:23
三不朽立言、立功、立德,立言靠才华,立功靠命运,立德靠努力。
4 有用 润物 2011-04-01 23:18:09
相见恨晚!冯友兰大师用最平易近人的方式向大家讲述了大智慧的人生观,全书语言简单明晰,通俗易懂,很适合大众阅读。而其中让我最兴奋与震撼的是,冯先生在对于“欲”、“和”等种种概念进行解读的时候,所采用的方法与表现出的认识全是我在看此书之前就已经反复思考过与得出过的结论,可以说冯先生系统地阐述了我心中想说却一直不敢说、或一直说不利索的话,这让我异常激动,不但有了一种“与古人暗合”的愉悦,同时也明确了自己... 相见恨晚!冯友兰大师用最平易近人的方式向大家讲述了大智慧的人生观,全书语言简单明晰,通俗易懂,很适合大众阅读。而其中让我最兴奋与震撼的是,冯先生在对于“欲”、“和”等种种概念进行解读的时候,所采用的方法与表现出的认识全是我在看此书之前就已经反复思考过与得出过的结论,可以说冯先生系统地阐述了我心中想说却一直不敢说、或一直说不利索的话,这让我异常激动,不但有了一种“与古人暗合”的愉悦,同时也明确了自己的思考路向。 (展开)
0 有用 镐瓮里 2014-02-16 20:36:19
一下子把主体部分给看完了,精彩。简单简洁而又隽永,好多比拟引用很精彩。下回再看
0 有用 🐳 2007-12-16 11:56:11
以美育代宗教
0 有用 冯至杭 2010-05-26 12:27:01
大师对美学的论述非常到位,同时可窥见当时知识分子的思维形态。
0 有用 秋蝉独歌 2023-11-27 08:59:17 河北
深入简出
0 有用 Howard Z 2023-01-16 22:23:22 江苏
平铺直道,理趣丛生,本是“科玄论战”的驳文,却了无门户之见,气象浑厚,比其《新理学》等巨著,这本小册子反而更能把握中国哲学之精神。
0 有用 海盐饼干干你 2022-07-10 20:48:49
人生哲理
0 有用 咕咚 2022-04-22 09:42:27
立德,立功,立言
0 有用 水果布丁娜 2021-07-19 17:22:42
人的物质事功上的差别不大 但在道德和境界的差别却是可以因为努力用功而相差悬殊 圣人做事普通平凡 但却可以基于高远的境界 任何事对于他都是意义非凡 人生的幸福感 内心的安定 要一辈子的修持 知其然 只能凑偶尔的机会 时好时坏 知其所以然 才能在必然性上掌握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