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人间词话》是一部文学评论,自出版后就可谓读书人的必读书,极受学术界重视。它集中体现了王国维的文学、美学思想,是中国古典文艺美学历史上里程碑式的重要作品。从表面上看,《人间词话》与中国相袭已久之诗话,词话一类作品的体例,格式,并无显著的差别,实际上,它已初具理论体系,在旧日诗词论著中,称得上一部屈指可数的作品。甚至在以往词论界里,许多人把它奉为圭臬,把它的论点作为词学,美学的根据,影响很是深远。《人间词话》不同于当时有影响的词话。它提出了"境界"说,"境界"说是《人间词话》的核心。统领其他论点,又是全书的脉络,沟通全部主张。王国维不仅把它视为创作原则,也把它当作批评标准,论断诗词的演变,评价词人的得失,作品的优劣,词品的高低,均从"境界"出发。因此,"境界"说既是王国维文艺批评的出发点,又是其文艺思想的总归宿。王国维的《人间词话》是晚清以来最有影响的...
《人间词话》是一部文学评论,自出版后就可谓读书人的必读书,极受学术界重视。它集中体现了王国维的文学、美学思想,是中国古典文艺美学历史上里程碑式的重要作品。从表面上看,《人间词话》与中国相袭已久之诗话,词话一类作品的体例,格式,并无显著的差别,实际上,它已初具理论体系,在旧日诗词论著中,称得上一部屈指可数的作品。甚至在以往词论界里,许多人把它奉为圭臬,把它的论点作为词学,美学的根据,影响很是深远。《人间词话》不同于当时有影响的词话。它提出了"境界"说,"境界"说是《人间词话》的核心。统领其他论点,又是全书的脉络,沟通全部主张。王国维不仅把它视为创作原则,也把它当作批评标准,论断诗词的演变,评价词人的得失,作品的优劣,词品的高低,均从"境界"出发。因此,"境界"说既是王国维文艺批评的出发点,又是其文艺思想的总归宿。王国维的《人间词话》是晚清以来最有影响的著作之一。
《人间词话》作者王国维是近代杰出学者,在文学、美学、史学、古文字学领域成就卓越,他提出的“意境”理论,是中国古典文艺美学中集大成的理论思想。
《人间词话》自1908年付印以来,版本繁多、屡经删定。为此,新版底本我们选用了最完备的手稿本,以重现其真容,另外还整理出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以外的零星评论诗词的散章以及王国维著写的《文学小言》和《屈子文学之精神》作为本书附录。
《人间词话》注释者吴洋出身世家、师承名校,所写注释内容翔实、严谨,对原文所提所指的词句全部列出原文,对所提所指的词人均列传评述,并且有针对性地讲解了词牌名,这点是在同类书中绝无仅有的。另外,吴洋除了对原文做了贴切的翻译外,还撰写了赏析。赏析中有肯定也有否定,完全是从内心出发的真切感悟,读来如金石凿凿,掷地有声。
《人间词话》双色印刷,排版华美、雅致。也正是因为这些精彩互映,使得《人间词话》深受读者欢迎,屡创销售佳绩。
《人间词话》一书是近代极负盛名的文学理论批评著作。它集中体现了王国维的文学、美学思想,是中国古典文艺美学历史上里程碑式的重要作品。《人间词话》自1908年付印以来,版本繁多,屡经删订。由于《人间词话》继承了中国文艺批评的传统形式,乃系断章零语,灵机闪现之处便是绝妙好辞成文之时。因此手稿本将最大程度地保有这种写作的真实,与相对自成体系的众多校订本相比,自有其无法取代的重要价值。然而可惜的是,王国维手稿常年尘埋于金匮石渠,众多读者无从得见。因此,我们根据腾咸惠先生的《人间词话新注》和佛雏先生的《新订〈人间词话〉》,经过重新整理校注,出版了这本《人间词话手稿本全编》,力图将王国维手稿的原貌真实地呈现给广大读者。
作者简介 · · · · · ·
王国维小传
王国维(1877~1927),初名德桢,后更名国维,字静安,亦字伯隅,初号礼堂,后更为观堂,又号永观。浙江海宁人。王国维出身于书香门弟,从小受到传统的教育。然而他不喜欢科举时文,参加科举考试时“不终场而归”。
王国维是中国近代杰出的学者。他在文学、美学、史学、古文字学领域的成就极为卓著。
王国维在苦闷和忧愤中度过了自己悲剧性的一生。学术不能使他得到解说,而诗人般的灵魂终于使他对所生存的世界失去了信心。1927年6月,王国维留下“经此世变义无再辱”的一纸遗书,自沉于北京颐和园昆明湖。
目录 · · · · · ·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古今之成大事者、大学问者,罔不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界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界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界也。此等非大词人不能道。然邃以此意解释诸词,恐为晏、欧诸公所不能许也。】 第一境界说的是入门之前,心中茫然苦楚,不知从何开始。王国维最得意的学问在于史学、古文字学和美学。这几门学问,千头万绪,典籍浩瀚如海,那种想要入门之前的彷徨、痛苦与渴求,用“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来比喻,实在是再贴切不过。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古往今来的大师无不经历过此阶段。不执著,无以成。既已入门,注定将为心中的“伊人”把此生消磨。老王在乱世之中,一心治学,那种执着、悲愤、孤苦的心境,恐怕不是现代人所能理解的。 唯有这种执着与隐忍,才成就了他近代史上独一无二的大师地位。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前面两句,也许是很多人的感触。但这第三句里的境界,恐怕能领会者,就只有寥寥数人了。以勤为径,很多人都如此,但是要攀上高峰,就不是一般人能做得到了。那种灵犀一点,参透真谛的大智慧、大喜悦,也只有古今中外各个领域中的天才们能感悟的到了。这种顿悟就好比是掉在牛顿头上的那个苹果,释迦牟尼眼前的那棵菩提,一切的一切忽然间都豁然开朗,往昔追寻之中的种种艰辛苦楚,在这一瞬间都得到了完美的补偿。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二(人生三境界论) -
1. 东坡之词旷,稼轩之词豪。无二人之胸襟而学其词,犹东施之效捧心也。 《人间词话》(王国维) 我的标注 位置426-427 2014-02-10 18:46:33 2. 故最工之文学,非徒善创,亦且善因。( 《人间词话》(王国维) 我的标注 位置415-415 2014-02-10 18:44:44 3. 客观之诗人,不可不阅世。阅世愈深,则材料愈丰富,愈变化,《水浒传》《红楼梦》之作者是也。主观之诗人,不必多阅世。阅世愈浅,则性情愈真,李后主是也。 《人间词话》(王国维) 我的标注 位置408-410 2014-02-10 18:43:51 4. 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周介存置诸温、韦之下,可谓颠倒黑白矣。“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金荃》、《浣花》能有此种气象耶? 《人间词话》(王国维) 我的标注 位置403-405 2014-02-10 18:43:01 5. 词人观物,须用诗人之眼,不可用政治家之眼。故感事、怀古等作,当与寿词同为词家所禁也。 《人间词话》(王国维) 我的标注 位置381-382 2014-02-10 07:37:40 6. “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 《人间词话》(王国维) 我的标注 位置320-321 2014-02-09 15:32:56 8. 郁伊惝怳,令人不能为怀。 《人间词话》(王国维) 我的标注 位置293-294 2013-10-04 11:22:24 10. 落尽梨花春事了。满地斜阳,翠色和烟老”。兴化刘氏谓:少游一生似专学此种。余谓 《人间词话》(王国维) 我的标注 位置242-243 2013-09-27 13:18:29 11. 词家多以景寓情。其专作情语而绝妙者,如牛峤之“甘作一...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页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人间词话手稿本全编"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人间词话手稿本全编的书评 · · · · · · ( 全部 438 条 )


王国维说《人间词话》,叶嘉莹讲风雅诗词,两位大师共品文化之美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118 )
-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8)9.0分 108972人读过
-
中华书局 (2012)9.1分 4460人读过
-
中华书局 (2009)9.2分 2106人读过
-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5)8.8分 1658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买书,做个优雅的读书姑娘 (44)
- 千评9分书 (Sheryl)
- 大学前可以读下的书——成长的印记(更新中) (想不到昵称)
- 在忧郁与飘雨的秋天,我们无法停止读书 (olive)
- 终余一生,也不能读完的书籍(精华) (Deffrro-ZI)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人间词话手稿本全编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柳小跳 2012-05-17 18:10:39
看着便宜买的,很不错
4 有用 大甜甜~~ 2008-02-05 19:49:21
这个出版社是神马。。。但真的是好书啊。。。
0 有用 [已注销] 2008-02-11 21:50:10
注解的不错 不过经常出现矛盾OTZ
0 有用 [已注销] 2008-02-19 07:09:41
既然他们叫你大师 我不拂您老面儿了 和你不是一路人
4 有用 小意达的花 2012-06-12 19:44:44
#整理书架# 03年的老书,却格外喜欢这个版本。封面美极了。里面夹了一张非常喜爱的书签,刚刚拿出来,依旧香气袭人。真美好。
0 有用 靈均(安於仁) 2022-10-08 10:42:52 湖北
雖然已經讀了兩個版本了,但是還想讀。有時候讀中國人的著作不是為了獲得什麼知識,而是為了產生一種鏈接感。
0 有用 亚热带沉思 2022-09-26 22:10:09 上海
找到了初一时在学校里翻到的版本!
0 有用 小女棱 2022-06-10 18:22:59
实在有些看不下去诶
0 有用 锦绣星河 2022-04-26 15:01:53
装帧很精美,内容的词很美,王国维的点评更美!
0 有用 泉来读书 2022-04-06 10:19:29
前清遗老的批评解析文学,有很深的功底,五星,五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