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原作名: Lynch on Lynch
译者: 冯涛
出版年: 2004-04
页数: 410
定价: 28.00元
装帧: 平装
ISBN: 9787108020499
内容简介 · · · · · ·
《我心狂野:大卫·林奇访谈录》讲述大卫·林奇,1946年1月生于美国蒙大拿州密苏拉市,当代美国电影界的多面手,既是著名的编剧、导演,又是优秀的电视制作、摄影师、画家、作曲家。他在主流派和超现实主义之间保持着一种游刃有余的平衡,从《蓝丝绒》(Blue velvet,1986)的诡谲到《我心狂野》(Wild at Heart,1990)的极端暴力,从《迷失高速公路》(Lost Highway,1997)的混乱到《穆赫兰道》(Mulholland Drive,2001)的梦魇。他的作品无不透射出诡异、阴郁、迷茫及黑色幽默,极具视觉冲击力的超现实效果往往令人产生心灵的震撼。因此人们为他专门发明了“林奇主义”(Lynchian)一词。
我心狂野的创作者
· · · · · ·
作者简介 · · · · · ·
大卫・林奇,1946年1月生于美国蒙大拿州密苏拉市,当代美国电影界的多面手,既是著名的编剧、导演,又是优秀的电视制作、摄影师、画家、作曲家。他在主流派和超现实主义之间保持着一种游刃有余的平衡,从《蓝丝绒》(Blue velvet,1986)的诡谲到《我心狂野》(Wild at Heart,1990)的极端暴力,从《迷失高速公路》(Lost Highway,1997)的混乱到《穆赫兰道》(Mulholland Drive,2001)的梦魇。他的作品无不透射出诡异、阴郁、迷茫及黑色幽默,极具视觉冲击力的超现实效果往往令人产生心灵的震撼。因此人们为他专门发明了“林奇主义”(Lynchian)一词。
编者简介
克里斯・罗德雷,独立影片制作人、作家和记者,定居伦敦。1983年以来,他拍了20多部关于电影的记录片,包括关于美国独立电影制作、电影工业中女性以及好...
大卫・林奇,1946年1月生于美国蒙大拿州密苏拉市,当代美国电影界的多面手,既是著名的编剧、导演,又是优秀的电视制作、摄影师、画家、作曲家。他在主流派和超现实主义之间保持着一种游刃有余的平衡,从《蓝丝绒》(Blue velvet,1986)的诡谲到《我心狂野》(Wild at Heart,1990)的极端暴力,从《迷失高速公路》(Lost Highway,1997)的混乱到《穆赫兰道》(Mulholland Drive,2001)的梦魇。他的作品无不透射出诡异、阴郁、迷茫及黑色幽默,极具视觉冲击力的超现实效果往往令人产生心灵的震撼。因此人们为他专门发明了“林奇主义”(Lynchian)一词。
编者简介
克里斯・罗德雷,独立影片制作人、作家和记者,定居伦敦。1983年以来,他拍了20多部关于电影的记录片,包括关于美国独立电影制作、电影工业中女性以及好莱坞大影片公司体制等主题,同时写了很多著名导演的评传,其中包括维姆・文德斯、大卫・克隆伯格、皮耶・帕罗・帕索里尼以及大卫・林奇。1992年为英国费伯父子出版公司编著了《克隆伯格谈克隆伯格》,1995年,他将雷蒙德・卡弗的短篇小说《邻居》改编为短片《热带鱼》。
目录 · · · · · ·
序
一 一只穿过我家的扭曲的手的阴影
童年,记忆与绘画
二 工业城市里的花园
从《新娘》到《祖母》
三我看见了自己
《橡皮头》
四 小虫子也会梦想天堂
自造窝棚与《象人》
五 哎呀上帝,妈妈,那条狗他咬了我
摄影与《沙丘》
六 她没有愚弄任何人,她受了伤,而且伤得很重
音乐与《蓝丝绒》
七 突然间,我的家变成了一棵痛苦的树
《双峰镇》故事
八 这是个广阔奇妙的伟大世界
《我心狂野》与怪异到顶
九 家中的蚂蚁
《迷失高速公路》
附录
私刑处死,在光影魔境中
你爱电影,他爱机器
――我们爱听大卫・林奇
大卫・林奇影片目录
电视作品、画展及其他活动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我热爱费里尼。而且我们还是在同一天出生的,所以假如你相信占星术……当然他处在一个完全不同的时空里,而且他对生活采取的是一种意大利式的态度。不过他的电影里有一种东西,有一种感觉,它们会使你做梦。它们是如此神奇如此抒情又如此有创意,这个家伙是独一无二的。如果把他的电影拿走,就会出现一大块空白,他是任谁都无法替代的。我也喜欢伯格曼,但他的电影就绝对是另一回事了。感觉干枯,没有梦。 我认为赫尔佐格是所有时代最伟大的导演。真的伟大。我在英国的时候曾在电视上看过《史楚锡流浪记》。我错过了开头部分,所以我当时还以为是,就像是一部真实的纪录片。不到两秒钟我就被它完全俘获了,我此前从没看过类似的东西。 后来我在纽约遇到了他,他给我看他去年写的一本日记:《徒步环行德国》。他每天都有记录,而我的反应就是他一定有世界上最尖的铅笔!因为文字水晶般清晰,但又那么小,你得用个放大镜才能看得清楚。那本日记很小——两英寸见方吧——而每一页都满满地塞进去了四百到五百个句子。真令人难以置信! (查看原文) —— 引自第87页 -
在好莱坞,他们倾向于制作大众化故事的传统电影,整个故事都要被人理解,他们担心那些无法被所有人理解的、哪怕是最微不足道的细节,但是电影最迷人的恰恰是那些某种程度抽象化的、感觉的和需要直觉来进行把握的部分。 (查看原文) —— 引自第414页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我心狂野"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我心狂野"的人也喜欢 · · · · · ·
-
- 文德斯的旅程 7.6
-
- 斯科塞斯论斯科塞斯 8.1
-
- 与安东尼奥尼一起的时光 8.2
-
- 基耶斯洛夫斯基谈基耶斯洛夫斯基 8.8
-
- 雕刻时光 9.1
-
- 我的最后一口气 8.6
-
- 一个导演的故事 8.6
-
- 魔灯 8.5
-
- 赫尔佐格谈赫尔佐格 9.3
-
- 解读电影(上下) 8.0
我心狂野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5 条 )

看懂大卫·林奇的电影,先看这本书


伤感的storyteller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林奇的直觉很准,对事物的感受很深,很容易着迷于一些事情,动手能力又很强,这让他成为了一个很棒的人。 -----------------------✂--------------------------- 你小时候非常害怕城市,对不对?即使长大成人了也还是这样。 对,不过我想如果你是在城市长大的,你就会害怕乡... (展开)
向敢于直面人性的林奇致敬。
> 更多书评 15篇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5 )
-
新星出版社 (2017)8.0分 1105人读过
-
Faber & Faber (2005)暂无评分 22人读过
-
中信出版社 (2023)8.4分 13人读过
-
Faber on Faber (2005)暂无评分 10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盛夏的电影馆 (空手)
- 自家的书 (nezumi已卸载)
- 影事杂陈 (疯行)
- 电影研究 (樹)
- 闲着没事读读书(四) (鹿小羽)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我心狂野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7 2010-05-14 13:18:13
对于林奇的影迷,肯定是五星的。只可惜访问的时候,还没有《穆赫兰道》。
3 有用 路人X 2006-03-04 02:21:54
有个不可饶恕的翻译错误--"皮条客"
0 有用 Des Esseintes 2007-08-07 01:46:24
很值得阅读
2 有用 小敏吃掉小敏 2017-10-15 15:15:00
这个访谈录的两个版本我心狂野和与火同行都买了,装帧各有特色,一本放公司一本放家里,属于随手翻翻找灵感的那种,翻译比较一般,有些关键词和人名放英文原文就更好了。
0 有用 凯撒kaysar 2008-09-16 21:44:55
传记
0 有用 智术师 2021-02-02 18:45:22
大卫•林奇研究必读书目,本书已出新版,即《与火同行》。
0 有用 Stanley Yao 2020-05-16 15:56:59
访谈人提问水平非常高,林奇回答的状态也处于一种松弛的状态,非常精彩
0 有用 珈琲貓少女 2019-11-07 18:43:42
📍11/7/19
0 有用 凤梨罐头 2017-10-20 11:13:37
虽然大卫导演的电影并看不太懂,但是内涵深刻,看来要了解导演本人才能了解他的作品吧。
2 有用 小敏吃掉小敏 2017-10-15 15:15:00
这个访谈录的两个版本我心狂野和与火同行都买了,装帧各有特色,一本放公司一本放家里,属于随手翻翻找灵感的那种,翻译比较一般,有些关键词和人名放英文原文就更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