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本书以个人的观察角度与理解视野,对上古到七世纪以前的中国知识、思想与信仰的历史进行历史的研究与描述。本书不仅关心古代中国精英与经典思想的发展,而且分析这些思想得以形成与确立的知识来源和终极依据,不仅描述古代中国在七世纪以前的最深刻的思想,而且也描述这些思想的土壤的一般知识、思想与信仰的历史。本书改变过去作为教科书的思想史以人为中心的章节模式,引徵丰富的古代文献,也参考现代中外研究成果,清理与叙述从上古以来到七世纪以前的中国人的知识、思想与信仰世界及其连续性历史,目的是希望理解和说明今天中国的思想传统是如何从古代到现代被逐渐建构起来的。
七世纪前中国的知识、思想与信仰世界的创作者
· · · · · ·
-
葛兆光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葛兆光:清华大学教授。1950年生于上海。1978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198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研究生班。也是席殊好书俱乐部导读专家。已出版的主要著作有《禅宗与中国文化》、《道教与中国文化》、《汉字的魔方》、《想象力的世界》、《中国经典十种》、《中国禅思想史》等。
目录 · · · · · ·
1、导论:思想史的写法
2、 引言 思想史的写作
3、 第一节 一般知识、思想与信仰世界的历史
4、 第二节 知识史与思想史
5、 第三节 “道”或“终极依据”
6、 第四节 连续性:思路、章节及其他
· · · · · · (更多)
2、 引言 思想史的写作
3、 第一节 一般知识、思想与信仰世界的历史
4、 第二节 知识史与思想史
5、 第三节 “道”或“终极依据”
6、 第四节 连续性:思路、章节及其他
· · · · · · (更多)
1、导论:思想史的写法
2、 引言 思想史的写作
3、 第一节 一般知识、思想与信仰世界的历史
4、 第二节 知识史与思想史
5、 第三节 “道”或“终极依据”
6、 第四节 连续性:思路、章节及其他
7、第一编
8、 引言 遥远的古代
9、 第一节 重构上古思想世办界:传统文献、现代理论以及考古发现
10、 第二节 卜辞中所见的殷人观念系统
11、 第三节 周代残存文献与铜器铭文中所见的思想演进
12、 第四节 作为思想史的汉字
13、 第五节 后世思想史的背景:仪式、象征与数字化的世界秩序
14、第二编
15、 引言 所谓“轴心时代”
16、 第一节 春秋战国时代的一般知识与思想
17、 第二节 “士”的崛起与思想变异
18、 第三节 思想传统的延续与更新 儒
19、 第四节 思想传统的延续与更新 墨
20、 第五节 思想传统的延续与更新 道
· · · · · · (收起)
2、 引言 思想史的写作
3、 第一节 一般知识、思想与信仰世界的历史
4、 第二节 知识史与思想史
5、 第三节 “道”或“终极依据”
6、 第四节 连续性:思路、章节及其他
7、第一编
8、 引言 遥远的古代
9、 第一节 重构上古思想世办界:传统文献、现代理论以及考古发现
10、 第二节 卜辞中所见的殷人观念系统
11、 第三节 周代残存文献与铜器铭文中所见的思想演进
12、 第四节 作为思想史的汉字
13、 第五节 后世思想史的背景:仪式、象征与数字化的世界秩序
14、第二编
15、 引言 所谓“轴心时代”
16、 第一节 春秋战国时代的一般知识与思想
17、 第二节 “士”的崛起与思想变异
18、 第三节 思想传统的延续与更新 儒
19、 第四节 思想传统的延续与更新 墨
20、 第五节 思想传统的延续与更新 道
· · · · · · (收起)
喜欢读"七世纪前中国的知识、思想与信仰世界"的人也喜欢 · · · · · ·
- 明清史谈丛 7.1
- 从理学到朴学 8.1
- 蒿庐问学记 8.6
- 顾颉刚学记 7.8
- 西周的政体 8.7
- 东汉生死观 8.4
- 通鉴胡注表微(全二册) 9.2
- 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 9.4
- 中国现代小说的起点 8.4
七世纪前中国的知识、思想与信仰世界的书评 · · · · · · ( 全部 50 条 )
璀璨群星背后的黑夜:思想史的写法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一、精英的思想史 以往的思想史基本上是按照思想家的顺序一一罗列出思想的谱系。大的思想家占的篇幅多点,小的思想家撑不起一章的,就拿几个凑在一起。把他们的著作与思想串成一堆,也就成了中国思想史。他们如同历史长河中闪耀的群星,或大或小,或明或暗,有的甚至还成了夜空... (展开)思想依附于权力即成为教条
思想依附于权力即成为教条 ——蠹鱼笔记(3) □/徐强 历史似乎有这样的惯例,大凡主流知识与思想已经在权力的支持下成了垄断性的政治意识形态,作为考试的内容、升迁的依据,并与个人的利益直接发生关系时,这种知识与思想会很快成为一些教条,并很快地简约化成为一种供人...
(展开)
理论先行--读葛著《中国思想史》导论卷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用了一整个下午的时间粗略看完了葛兆光著《中国思想史》导论卷,一本大概一百多页的探讨思想史理论与写法的书。收获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思想史的边界与性质。按照科林伍德的说法“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这是思想史最大的边界;按照一般的学术定义,思想史就是对思想的历史... (展开)> 更多书评 50篇
论坛 · · · · · ·
为何不注明是第一卷? | 来自陶北 | 1 回应 | 2020-03-24 17:53:16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10 )
-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1)8.7分 1751人读过
-
Brill (2014)暂无评分 2人读过
-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13)9.2分 879人读过
-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9)9.2分 87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范美忠的读书单 (山东民间智库)
- 思想史与学术史的进路 (南池子)
- 闲着没事读读书(四) (鹿小羽)
- 葛兆光 (静升)
- 南池子的诅咒 (水果山大王表姐)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七世纪前中国的知识、思想与信仰世界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Rebecca 2009-11-03 20:32:13
电子科大图书馆藏
0 有用 狄火 2022-03-14 11:51:14
棒棒
0 有用 ëlle 2022-05-10 22:14:11
13年三卷本第一卷马克
0 有用 Gillian 2011-12-28 19:57:49
作為思想史通史確實不錯,即注意外部的歷史環境變遷,又著眼思想史內在理路的發展引起思想上的變遷。讓我重新認識了儒釋道。
0 有用 习得性拖稿猫 2016-12-06 20:08:07
B2 CG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