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美的历程》从宏观鸟瞰角度对中国数千年的艺术、文学作了概括描述和美学把握。其中提出了诸如原始远古艺术的“龙飞凤舞”,殷周青铜器艺术的“狞厉的美”,先秦理性精神的“儒道互补”,楚辞、汉贱、汉画石之“浪漫主义”,“人的觉醒“的魏晋风度,六朝、唐、宋佛像雕塑,宋元山水绘画以及诗、词、曲各具审美三品类,明清时期小说、戏曲由浪漫而感伤现实之变迁等等重要观念,多发前人之所未发。此书于一九八一年初版,多次再版重印达几十万册。已有英文、德文、韩文等多种译本问世。
作者简介 · · · · · ·
李泽厚,湖南长沙人,北京大学哲学系一九五四年毕业。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教授。一九八八年当选为巴黎国际哲学院院士,一九九八年获美国科罗拉多学院人文科学荣誉博士学位。著有《批评哲学的制度——康德述评》、《我的哲学提纲》、《中国〈古代、近代、现代〉思想史论》,《美学论集》、《美的历程》、《华夏美学》、《美学四讲》、《走我自己的路》、《世纪新梦》、《论语今读》、《己卯五说〉、〈历史本体论〉等书。
目录 · · · · · ·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黑格尔论欧洲中世纪宗教艺术时曾说,这是把苦痛和对于苦痛的意识和感觉当作真正的目的,在苦痛中愈意识到所舍弃的东西的价值和自己对它们的喜爱,愈长久不息地观看自己的这种舍弃,便愈发感受到把这种考验强加给自己身上的心灵的丰富。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13页 -
对使用工具的合规律性的形体感受和在所谓“装饰品”上的自觉加工......前者是将人作为超生物存在的社会化和凝冻在物质生产工具上,是真正的物化活动;后者是将人的观念和幻想外化和凝冻在这些所谓“装饰品”的物质对象上,它们只是物态化的活动。 审美或艺术这时并未独立或分化,它们只是潜藏在这种种原始巫术礼仪等图腾活动中。 “女娲”“伏羲”……在真正远古人们的观念中,它们却是巨大的龙蛇。……值得注意的是,中国远古传说中的“神”、“神人”或“英雄”,大抵都是“人首蛇身”。 闻一多曾指出,作为中国民族象征的“龙”的形象,是蛇加上各种动物而形成的。它以蛇身为主体,“接受了兽类的四脚,马的毛,鬣的尾,鹿的脚,狗的爪,鱼的鳞和须”(《伏羲考》)。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页
> 全部原文摘录
美的历程的书评 · · · · · · ( 全部 442 条 )




论坛 · · · · · ·
求教书的封面是什么作品 | 来自梵净 | 3 回应 | 2017-09-14 22:21:19 |
我导师说李泽厚没什么学问 | 来自广明 | 17 回应 | 2017-09-13 17:27:43 |
好 | 来自自由人 | 2010-11-28 21:07:01 | |
好书。 | 来自硫酸不爱碳 | 2009-08-09 11:10:00 | |
授业解惑 | 来自别时圆 | 2009-06-30 09:01:41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16 )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9)9.2分 39129人读过
-
限时抢
-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5)暂无评分 11人读过
-
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01)8.8分 10508人读过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9.0分 942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推荐给你的大学读书单:那些值得关注的观念 (jiaon)
- 幸运我读过 (jiaon)
- 设计艺术学习 (AllenX_左旋)
- 【九星】书 (传奇☂)
- 和菜头·整理书柜 (imwaco)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美的历程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猫的天使 2012-08-17 10:33:09
深入浅出,言辞优美,值得收藏。
1 有用 0000 2013-08-18 18:29:55
书名起得很不错,内容就有些高估了,文字让人感觉到些许肤浅。
0 有用 我非你杯茶 2012-01-11 20:55:21
第一次看美学方面的书。虽然有些懵懵懂懂,但不论内容还是文字,都给我一种美的感受。
1 有用 左树 2013-01-01 12:37:55
辞藻真华丽
1 有用 栗子君 2011-10-31 19:22:22
我找不出第二个人能像李泽厚先生这样,用这么美的文字来阐释美。
0 有用 犬牙 2022-12-07 16:40:00 北京
经典重读。尽管不得不诟病李老师过于追求因果关系的建构艺术史和艺术评论的视角,此书呈现出的对中国艺术的宏观把控,艺术史与社会史、思想史的勾连,除却史实之外的朗朗上口的艺术评论,仍是无人能出其右。
0 有用 新概念芝士 2022-05-19 10:13:18
豆瓣上也来标记一下!昨天在图书馆坐一下午看完了,我爱学校的图书馆www真的感觉好平静。最喜欢的是盛唐那一章,可能也是因为最近喜欢意气风发这个词。果然还是要阅读,阅读,这样遇到人生的难题时也能够豁然开朗。滚去写读书报告了。
0 有用 whynotchloe 2021-12-07 17:42:45
李先生用优美的文字提纲挈领地将中华美学从原始聚落到明清的几千年历史变迁娓娓道来,读过之后对一脉相承又在各个时代风貌各异艺术作品有了更深的理解。
0 有用 Yanj 2021-06-06 23:38:15
由粗矿至精巧是一种观念的变化,如北宋浑厚,整体全景的山水,变为南宋精巧,诗意,特写的山水,连成一气
0 有用 狗样 2021-04-19 16:04:23
中国版艺术的故事 必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