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礼记译注(上下),ISBN:9787532537952,作者:杨天宇撰
作者简介 · · · · · ·
杨天宇,男,1943 年12 月生,安徽安庆人。1981 年毕业于河南大学,获历史学硕士学位。现为郑州大学中原文化资源与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内著名三礼学专家。出版《周礼译注》等专著多部,在《文史》、《史学月刊》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近 50 篇,主持国家级、省部级课题多项,多次获奖。
目录 · · · · · ·
出版说明前言曲礼上第一曲礼下第二檀弓上第三檀弓下第四王制第五月令第六曾子问第七文王世子第八礼运第九礼器第十郊特性第十一内则第十二玉藻第十三明堂位第十四丧服小记第十五大传第十六小仪第十七学记第十八乐记第十九杂记上第二十杂记下第二十一丧大记第二十二祭法第二十三祭义第二十四祭统第二十五经解第二十六哀公问第二十七仲尼燕居第二十八孔子闲居第二十九坊记第三十中庸第三十一表记第三十二缁衣第三十三奔丧第三十四问丧第三十五服问第三十六间传第三十七三年问第三十八深衣第三十九投壶第四十儒行第四十一大学第四十二冠 义第四十三昏义第四十四乡饮酒义第四十五射义第四十六燕义第四十七聘义第四十八丧服四制第四十九附录 主要参考书目
出版说明前言曲礼上第一曲礼下第二檀弓上第三檀弓下第四王制第五月令第六曾子问第七文王世子第八礼运第九礼器第十郊特性第十一内则第十二玉藻第十三明堂位第十四丧服小记第十五大传第十六小仪第十七学记第十八乐记第十九杂记上第二十杂记下第二十一丧大记第二十二祭法第二十三祭义第二十四祭统第二十五经解第二十六哀公问第二十七仲尼燕居第二十八孔子闲居第二十九坊记第三十中庸第三十一表记第三十二缁衣第三十三奔丧第三十四问丧第三十五服问第三十六间传第三十七三年问第三十八深衣第三十九投壶第四十儒行第四十一大学第四十二冠 义第四十三昏义第四十四乡饮酒义第四十五射义第四十六燕义第四十七聘义第四十八丧服四制第四十九附录 主要参考书目
· · · · · · (收起)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关于礼经的著作共有一百三十ー篇。相传,《礼记》一书是西汉礼学家戴德和他的侄子戴圣删节整理上述著述而编订成的。戴德选编的八十五篇本叫《大戴礼记》,戴圣选编的四十九篇本叫《小戴礼记》,即我们今天见到的《礼记》。小礼记和周礼,仪礼合称为三礼。 (查看原文) -
丧礼.哀戚之至也.节哀.顺变也.君子念始之者也.复.尽爱之道也.有祷祠之心焉.望反诸幽.求诸鬼神之道也.北面.求诸幽之义也.拜稽颡.哀戚之至隐也.稽颡.隐之甚也.饭用米贝.弗忍虚也.不以食道.用美焉尔.铭.明旌也.以死者为不可别已.故以其旗识之.爱之斯录之矣.敬之斯尽其道焉耳.重.主道也.殷主缀重焉.周主重彻焉.奠以素器.以生者有哀素之心也.唯祭祀之礼.主人自尽焉尔.岂知神之所飨.亦以主人有齐敬之心也.辟踊.哀之至也.有筭.为之节文也.袒括发.变也.愠.哀之变也.去饰去美也.袒括发.去饰之甚也.有所袒.有所袭.哀之节也.弁绖葛而葬.与神交之道也.有敬心焉.周人弁而葬.殷人冔而葬.歠主人主妇室老.为其病也.君命食之也.反哭升堂.反诸其所作也.主妇入于室.反诸其所养也.反哭之吊也.哀之至也.反而亡焉.失之矣.于是为甚.殷既封而吊.周反哭而吊.孔子曰.殷已悫.吾从周.葬于北方北首.三代之达礼也.之幽之故也.既封.主人赠.而祝宿虞尸.既反哭.主人与有司视虞牲.有司以几筵舍奠于墓左.反.日中而虞.葬日虞.弗忍一日离也.是月也.以虞易奠.卒哭曰成事.是日也以吉祭易丧祭.明日祔于祖父.其变而之吉祭也.比至于祔.必于是日也接.不忍一日末有所归也.殷练而祔.周卒哭而祔.孔子善殷.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19页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十三经译注丛书(共14册),
这套丛书还有
《十三经译注》《尚书译注》《左传译注(上、下)》《尔雅译注》《论语译注》
等
。
礼记译注(上、下)的书评 · · · · · · ( 全部 22 条 )
> 更多书评 22篇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31 )
-
中华书局 (2001)8.7分 220人读过
-
中华书局 (2017)8.0分 175人读过
-
辽宁教育出版社 (1997)8.7分 134人读过
-
中华书局 (2016)7.4分 56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安妮的书单 (Rainingbox)
- 文学参考(fencius) (沈书枝)
- 【个人】《冬吴相对论》参考书目 (丁文元和王德成)
- 《十三经译注丛书》——上海古籍出版社 (彼岸)
- 闲着没事读读书(四) (鹿小羽)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礼记译注(上、下)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ItdoneYidan 2012-09-26 13:14:01
《曲礼》值得一看,其他大部分内容都是介绍丧事、祭祀、君臣等各种礼数。
0 有用 不辞 2015-06-18 05:58:12
以前看的。
0 有用 乐小样 2008-04-09 22:08:40
古文好难
0 有用 清暉 2018-08-21 14:59:57
还是要看原文。
0 有用 Sophy_TheWay 2013-02-01 11:22:36
读礼记始知古人何等重视丧和祭,丧与祭仍人生之大事也,现失矣
0 有用 我又改昵称了 2022-11-06 00:40:08 上海
读到一半加入的。我们每天念叨的四个字——“读经”“赵札”。
0 有用 多福堂读书记 2022-05-15 21:13:17
注直引古书,不标出处,看不懂。译可以。
0 有用 将芜 2021-05-04 09:55:32
按梁启超的读法刷的,有些部分略过去了。感恩杨天宇老师,处处为普通读者着想。
0 有用 菱纱 2021-03-14 20:27:16
大致翻了一下,对月令一篇比较感兴趣,结合王力先生的《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学习。
0 有用 子飞鱼的鱼 2020-12-05 21:34:53
几个字评价吧:内容复杂;糟粕不少;but资料甚是宝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