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锥编(全五册)的书评 (32)

Manwe 2008-01-25 15:03:35

《管锥编》vs《股沟编》

钱锺书先生过世已十年有奇了。十年间拥钱反钱,纷纷扰扰,一时多少豪杰。地面上时而树起“文化昆仑”,时而又有推倒山头的意思,在阳世固然平添了热闹气象,不过他老人家雅好幽静,上头施工声响太大,九泉之下的清福恐怕享不到了。 前日无意间读到刘皓明“绝食艺人——作为反...  (展开)
【读品】 2007-04-22 17:17:40

【读品·随笔】阅读:数字的压迫感和焦虑症

VIVO:阅读:数字的压迫感和焦虑症 中华古籍现存约10万种。《中国基本古籍库》共收录自先秦至民国典籍1万余种、16万余卷,计全文18亿多字,图像1千多万页。《四库全书》收录历代典籍10254种,计著录3461种,99309卷;存目6793种,93551卷。全书共2290916页,分装36275册,99700...  (展开)
过客 2012-02-05 11:40:51

钱钟书及其《管锥编》——值得仰视,又很亲切

出处: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689cf80100vyb0.html 近来,钱钟书的《管锥编》因为一个不正经的理由而“被”火热起来,一如之前陈寅恪的火热。 虽然现在有很多人是陈寅恪忠实的粉丝,但他们除了整天絮叨“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又有几个人读过陈寅恪的原著呢?...  (展开)
Labruyère 2012-10-10 19:31:02

解頤正複資解詁-----一本不錯的消遣性讀物

1 苏珊•桑塔格曾说:让巴特面对一个烟盒,他也会有一个想法,两个想法,许多想法,然后一篇文章就成了。在她看来,这不是学问的问题,而是思想是否敏锐的问题。巴特似乎就有这种天赋,能够迅速而敏锐地察觉到问题的所在,并且用一种很尖锐的方式表达出自己的观点。他是一个...  (展开)
蜜三刀 2010-04-12 13:24:06

取足于己 空诸依傍:钱钟书的诗学-修辞学发微

按:贴一则旧文章,为俺底新书预热。 一 钱锺书先生说诗谈艺,虽往往是断片散札,未成体系,亦足以解惑去蔽,启人茅塞。读其《管锥编•毛诗正义》,读者所获得的最直接印象,就是作者阐发诗意、辨析训诂之春风化雨、温润自在。《诗经》中不少篇什,自古以来...  (展开)
菩提花 2018-09-07 00:11:20

论钱钟书《诗经》解释学方法——读《管锥编·毛诗正义》札记

摘要:钱钟书博贯中西、汇通古今,其毕生所愿乃将“文艺提升到科学的高度来”,《管锥编·毛诗正义》乃是钱钟书关于中国经部之首《诗经》的解释,一改古代治《诗》之经学维度的窠臼,使《诗》回归到“文学”本身,提出了许多重要的诗学规律。而真正使《诗三百》在现代学术视域...  (展开)
earle 2008-02-15 14:41:50

简单说几条,不对的请拍砖

1. Google可以做得更好(Google的基于关键词的算法理论上有无限的升级可能,比如使用人工智能中的语言识别,名词分类技术) 2. 钱先生也可以做得更好(管锥编系统性似乎确实差了点) 3. 钱先生读书每到精彩处无人分享,无红袖可以添香,只好写个读书笔记“立此存照”,精神上...  (展开)
蜜三刀 2010-05-15 18:42:23

钱锺书:齐鬼神论

……狐突曰:“神不歆非类”,而甯武子曰:“鬼神非其族,不歆其祀”;昭公七年,赵景子问:“伯有犹能为鬼乎?”子产曰:“用物精多,则魂魄强,是以有精爽,至于神明。……能为鬼,不亦宜乎?”定公元年,士伯曰:“薛征于人,宋征于鬼,宋罪大矣!且己无辞而抑我以神,诬我...  (展开)
华月 2006-10-20 22:07:53

厚重与轻灵

这套书在上海几乎找不到,曾在一个学期里跑遍了书城以及各大书店各小书摊的角落旯旮,向旁人打探也知之者甚少,直到我暑假回家的时候才从一个书店的古老仓库里翻出来,积尘已久且篇页有些发黄,拿在手里的时候除了有苦觅终获的欣喜,更多掂量到的是这位鸿儒巨学在这套札述中凝...  (展开)
风雪 2009-05-17 12:30:44

评论的评论

看到一个豆友贴出的几个“高人”的评论,或是对人,或是对书。很酸,不舒服。 对于大师以及大师的思想,不看其成长背景,不了解其性格,就妄自揣测其性格,这是研究人员可取的方法吗?   同样是卖弄,有孩童似的天真的烂漫,也有成人的自卑式炫耀,成人眼里就只看到成人...  (展开)
杯酒 2008-09-08 02:54:14

可以看一辈子的书

开始接触钱钟书的时候是高三看的围城,在大一时居然在书城看到有《管锥篇》卖,把心一横买了下来。这快十年内陆陆续续的去研读她,越看越觉得不可意思,一个学者博学到如此地步,实在令人震惊。虽说这些年自己的文字阅读水平不断提高,但对如此浩瀚巨著实在是杯水车薪。这是一...  (展开)
读而思 2019-12-29 19:45:34

中国古典文化的指南

这本书是笔记体的一个巅峰之作,可以说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如果想相对全面的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这本书是不可不读的。这本书把中国古代文化中的大部分内容,除了一些偏理科的,以及特别专业的内容,算是系统的梳理了一遍。 好多人都知道钱钟书记忆力好过目不忘,在他的文章中引...  (展开)
方外烟波客 2011-07-25 09:36:43

【伪学术】磕磕碰碰细读《管锥编》(一)

《左传正义[1]》部分 一 杜预[2]序 “为例之情有五。一曰微而显,文见於此,而起义在彼;……二曰志而晦,约言示製,推以知例;……三曰婉而成章,曲从义训,以示大顺;……四曰尽而不汙(wu,阴平),直书其事,具文见意;……五曰惩恶而劝善,求名而亡,欲盖而章。……...  (展开)
松松 2010-09-08 00:53:31

年少轻狂读管锥

高中的时候,特别在高一高二,喜欢在周末放学时候,一个人到宁波的大街小巷找旧书店去淘书。淘到的基本上属于比较枯燥的书,但是自得其乐。没有人能理解青春期延迟的自己的奇怪的想法,那就书中自己找自己的乐趣,倒也读了不少严肃的书。不过关于后来听说大家钱钟书先生毕生心...  (展开)
蜜三刀 2010-05-23 00:07:14

钱钟书论司马谈为道家而司马迁为儒家

《管锥编·史记会注考证·裴骃集解序》: 陈祖范《陈司业文集》卷一《史述》亦曰:“班氏谓子长‘先黄老而后六经’,此司马谈《论六家要旨》则然,子长则否。观其《自序》,隐然父子之间,学问分途。《帝纪·赞》首推《尚书》,《列传》开端云:’载籍极博,犹考信于六艺‘,...  (展开)
浮灰 2007-11-02 16:01:58

找到与找不到

我想看的时候正读高一,我看的时候正读高二,我再想看的时候从还回去的那一天开始... 那是一个怎样的暑假,我翻遍所有图书馆、夜市、地摊都无消息。我只知道这是大部头。后来打听到小姨父在我们城市里大学图书馆做馆长,才兴冲冲而去。 我竟然没有找到!大学图书馆的暑假是闷热...  (展开)
安妮霍尔的帽子 2023-06-24 18:01:48

翻案语与冤亲词

《管锥编·老子王弼注》云:“有两言于此,世人皆以为其意相同相合,例如‘音’之与‘声’或‘形’之与‘象’;翻案语中则同者异而合者背矣,故四一章云:‘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又有两言于此,世人皆以为其意相违相反,例如‘成’之与‘缺’或‘直’之与‘屈’;翻案语中则...  (展开)
南风之薰 2018-06-29 08:59:44

讀書錄·「屈信」與蛇信

讀到《管錐編·周易正義·繫辭(七)》引《繫辭》下:屈信相感,而利生焉。尺蠖之屈,以求信也。 查《辭源》,此處「信」,同「伸」,讀亦如「伸」,舒展,伸張也。尺蠖是一種節蟲,拱起來如橋,而拱卻是為了伸展開來前行。這個信,不知為何讓我想到我們平常所說的蛇吐信子的那...  (展开)
南风之薰 2018-06-25 09:02:56

讀書錄·雜識二則

《管錐編·周易正義·繫辭(六)》引《列子·湯問》篇張湛注中提及慎到的話:治水者茨防決塞,雖在夷貊,相似如一,學之於水,不學之於禹也。 按,這個話實在說得好,大禹再大,大不過水性也。大禹治水之功,亦得之於水性。千百世前所出之大禹,與千百世後所出之大禹,或一世之...  (展开)
<前页 1 2 后页> (共32条)

订阅管锥编(全五册)的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