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十五年的笔记(2599)

按有用程度 按页码先后 最新笔记

  • 吃不下筷子咽不下碗 (君子知微知彰,知柔知刚)

    1. 皇室的情谊不同于世俗,它不具有世俗友谊的那种由于互相关怀而产生的永久性。 2. 要消除文官中不愿公开的私欲是不可能的。因为整个社会都认为做官是一种发财的机会。(…)至于官员本身,向这种社会风气投降的程度则各有不同。大多数人觉得在是合法又似非法之间取得一部分额外收入,补助官俸的不足,以保持他们士大夫阶级的生活水准,与情操无损。另有相当数量的官员,则声名狼藉,其搜刮自肥的劣迹令人愤慨。再有一部分极端...

    2012-02-22 22:53:55   146人喜欢

  • WellIgotone (Vis sans remonds)

    书看到此处,我辈真是笑颜顿开,前段时间学习生活上的一些问题症结似乎豁然开朗起来,我辈俗人俗事,时时刻刻关心眼前一时一刻所得所失,可将这些所有问题放置于历史上,不肖说多么庞大的历史体系,只说期间小小一段,似乎也变得恒河数沙般无趣而又自怜了。 至此一段,我突然想到去年读《红楼梦》时尚有一段疑解未解的段子,这里只能记个大概吧,宝玉因为和黛玉吵架,黛玉先后使小性认为他对湘云以及宝钗有了他心别意,正是难分...   (11回应)

    2012-06-10 22:31:04   128人喜欢

  • 🈳 (YOU MAKE ME)

    《万历十五年》 第一章:万历皇帝 P5 贵妃郑氏和王氏之争——谁也没有想到,这一小小的插曲,竟是一场影响深远 的政治斗争的契机,导致了今后数十年皇帝与臣僚的对立,而且涉及了整个帝国。 6 皇帝的常服则是青色或黑色和龙袍,上缀绿色的滚边。 7 1498年,当时在为的弘治皇帝几乎用央求的口气央求大学士同意免朝一日,因为当夜皇宫失火,皇帝彻夜未眠,神思恍惚。[明朝前期,皇权并没有达到顶峰,或者,难道说,到了明朝,皇权...

    2012-10-23 23:08:14   104人喜欢

  • WellIgotone (Vis sans remonds)

    看完戚继光这一章节后,我脑子首先想到的是“矫枉过正”这一四字成语,大概极明白的说明了眼下自己的处境,比如,纠正长期以来懒散的读书习惯,再比如一时兴起对于一本书产生了他人不可理解的热情,又在这种热情的催化下使得脑中本以复杂的欲望动机更显跃跃欲试。需要检讨的是我个人的读书状态,时好时坏,差异过大,一时好,文字如过心之玉,虽淡却深,一时坏,文字又如轻烟,心绪只会更加浮躁,所以,而今的动笔更多是在矫正...   (1回应)

    2012-06-10 13:28:01   18人喜欢

  • arale

    这一章涉及心学,理学,以我哲学知识之浅薄,看起来很是吃力。 孔子学说以仁为核心,论语仁字出现六十六次,涵义各不相同,大概表面的行为温和慷慨是仁的初级阶段,进而追求思想向仁靠拢,最终达到无私无我之境,成为生活的唯一意义。仁虽然求仁得仁,但保持这个准则却很难,似乎是个逆天的事儿。看来人的天性中是善恶兼备的。所谓人性本善,是孟子说的,”人之性善也,犹水之就下也“。 国家在发展,人民在进步。纯粹伦理的哲...

    2012-08-18 00:06:19   17人喜欢

  • 风乎舞雩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当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各人行动全凭儒家简单粗浅而又无法固定的原则所限制,而法律又缺乏创造性,则其社会发展的程度,必然受到限制。即便是宗旨善良,也不能补助技术之不及。1587 年,是为万历十五年,丁亥次岁,表面上似乎是四海升平,无事可记,实际上我们的大明帝国却已经走到了它发展的尽头。在这个时候,皇帝的励精图治或者宴安耽乐,首辅的独裁或者调和,高级将领的富于创造或者习于苟安,文官的廉洁奉公或者贪污舞弊,...   (1回应)

    2012-02-10 19:59:43   17人喜欢

  • 陈乔瑜_Neptune (与太阳的热烈保持远一点的距离吧)

    我们的帝国,以文人管理为数至千万、万万农民,如果对全部实际问题都要在朝廷上和盘托出的,拿来检讨分析,自然是办不到的。所以我们的祖先就抓住了利益这个要点,要求大小官员按部就班,上下有序,以此作为全国的榜样。 我们的帝国,在在体制上实行中央集权,其精神上的支柱为道德,管理的方法则依靠文牍。 总而言之,道德至高无上,它不仅可以指导行政,而且可以代替行政。至于技术的问题自然也很重要,但这是属于各地总督巡...

    2012-12-06 23:52:19   15人喜欢

  • 技安

    据此而作进一步探索,可知“民穷”的根本原因不在国家的赋税过重,而端在法律的腐败和政府的低能。国家的税率低,受惠者并非农民,只是鼓励了大小地主加重剥削以及官僚乡里额外加征。 如果军需税收总收总发,国内的交通通讯必然相应而有较大的进步,次之则银行业、保险业就会应客观的需要而产生,商业组织和法律也会有所发展。各地区既互通有无,以后就可以分工合作,各按其本地的特殊情况而发展其生产技术。 这种维护落后的农...

    2016-12-16 16:53:30   11人喜欢

  • WellIgotone (Vis sans remonds)

    刚才有人谈到,不应该以现在的结果去推断历史事件。这个理论很奇特,说它奇特就在于单一这么看上去,很客观,只是稍加推敲的话,操作起来又确实很难很难,几乎等于宣告,天上有多少颗星星,地上就有多少个人,整个宇宙的星星数得完吗?地上的人数呢不也总在变化嘛,这就好比人群与星星数量间的比较,只能是大致的概括的。既然历史事件都是已经发生的过去的事,那么当代或现代的史学家总也避不开这个现成既定的结果嘛。反过来说...   (8回应)

    2012-06-12 00:32:40   10人喜欢

<前页 1 2 3 4 5 6 7 8 9 ... 259 260 后页>

笔记是你写在书页留白边上的内容;是你阅读中的批注、摘抄及随感。

笔记必须是自己所写,不欢迎转载。摘抄原文的部分应该进行特殊标明。

万历十五年

>万历十五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