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本书以详实的资料,忠实地记录了胡适褒贬不一的一生,历来被认为是李敖的代表作。它不单是胡适个人的评传,同时也是时代的评传,是以胡适为主角之一的时代的评传。用作者的话来说:“从正文来看,它可能是文学的;从脚注来看,它可能是历史的;从夹缝来看,它可能是无孔不人惊世骇俗的。……一个载浮载沉的传主,被一个乱蹦乱跳的作者来写他、画他、捧他、捶他,这该是中国传记文学史上的新尝试。”
胡适评传的创作者
· · · · · ·
-
李敖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李敖,一九三五年生于哈尔滨,一九四九年到台湾。李氏文笔自成一家,被喻为百年来中国人写白话文翘楚。发表著作上百余种,以评论性文章最脍炙人口。《胡适评传》与《蒋介石研究集》为其代表作。西方传媒更奉为直“中国近代最杰出的批评家”。近著《我们没有明天》获选为本世纪末最具影响力的书。
目录 · · · · · ·
关于《胡适评传》
楔子
可怜的县太爷(一八四一――一八九五)
可怜的小寡妇(一八七三――一九一八)
半个台湾人(一八九一――一八九五)
――胡适也是“阿海”吗?
被拧肉的时代(一八九五――九零四)
“努力做徽骆驼”(一九零四)
“侬跟我来”(一九零四――一九零六)
《竞业旬报》(一九零六――一九零八)
少年诗人(一九零七――一九另零九)
“无忘城下盟”(一九零八――一九零九)
从逛窑子到上北京(一九零九――九一零)
· · · · · · (收起)
楔子
可怜的县太爷(一八四一――一八九五)
可怜的小寡妇(一八七三――一九一八)
半个台湾人(一八九一――一八九五)
――胡适也是“阿海”吗?
被拧肉的时代(一八九五――九零四)
“努力做徽骆驼”(一九零四)
“侬跟我来”(一九零四――一九零六)
《竞业旬报》(一九零六――一九零八)
少年诗人(一九零七――一九另零九)
“无忘城下盟”(一九零八――一九零九)
从逛窑子到上北京(一九零九――九一零)
· · · · · · (收起)
丛书信息
· · · · · ·
李敖作品精选(共14册),
这套丛书还有
《文化论战丹火录》《传统下的独白》《教育与脸谱》《李敖闹衙集》《李敖论人物》
等
。
喜欢读"胡适评传"的人也喜欢 · · · · · ·
胡适评传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3 条 )

式微,式微!胡不归?
胡适,1891.12.17—1962.2.24。 毛,1893.12.26—1976.9.9。 同样的环境,催生了不同的思想,而且两个人的道路到后来更是大相径庭。 李敖这本书讲了胡适留美前的成长经历,讲述了他父亲、母亲的背景和对胡适的影响。 更为重要的是探讨了胡适自由思想、改良思想的形成以及他...
(展开)

> 更多书评 13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3 )
-
文汇出版社 (2003)7.9分 538人读过
-
李敖 (2002.01.10)7.5分 43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我的胡适之 (季米)
- 传记年谱自述 (小鬼難纏)
- 让阅读成为习惯(存档) (无心恋战)
- 实体书在 (过眼)
- 我藏书中的李敖 (daya)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58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胡适评传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anjustsmile 2007-08-10 21:01:52
集中华三千年来中文写作榜眼探花状元于一身的李敖大才子会怎么评价在某种意义上可算作传统的适之同学乜?
0 有用 阳光不锈 2012-05-30 21:48:03
注释很有意思!
0 有用 补阙 2007-08-15 22:21:39
语言幽默,遗憾在只有几十页,简短了……
0 有用 就知道哭 2020-05-07 17:33:24
李敖30岁为胡适之“画像”,口气够大,用功够勤,可惜只“画了半幅残像”。
0 有用 谢广坤谢源潮 2019-09-29 04:21:08
年轻人别怕荒唐
0 有用 Hz道 2021-12-23 10:45:39
没有受过严格的方法训练和史学训练的人,如何能够去评判胡适之呢。可惜只写到出国前,看得不过瘾
0 有用 张连春 2021-11-24 08:36:13
那位写胡适评传的李君年纪很轻,却从哪里得来这许多材料写那十册书,这是一个问题。第一册当然说他少时,大概不能出胡君的《四十自述》的范围,所以不看也罢了。(1964年5月13日)周作人致鲍耀明
0 有用 奥丁妹妹的母亲 2021-08-09 14:11:19
气死我了,挺好看的,但是就写到胡适留洋之前,留洋开始才是重头戏啊!你就写到十八岁算怎么回事呢!这本书充分诠释了大家是怎么看待胡适的——至死是少年。打五颗星是想骗后面的读者,都来看看,不仅是电子阅读,改读纸书了,也有一样作者弃坑的风险
0 有用 陈澄海 2020-11-24 11:01:44
写得颇有趣味,可惜写的年代太早,好多材料照引胡适的说法,又经考证后是可修正的。
0 有用 就知道哭 2020-05-07 17:33:24
李敖30岁为胡适之“画像”,口气够大,用功够勤,可惜只“画了半幅残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