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一个或所有问题》的一个基本主张是“智慧的复兴”。因为现在很缺乏智慧,缺乏智慧就创造不出生活和思想的意义。哲学错误地以为能够“知道”生活和思想的意义,因此以为哲学必须去“描述”或“解释”生活和思想的意义,可是又描述不出来,解释不妥当。维特根斯坦曾经开玩笑说,哲学问题是很难解决的,就像找不到真正的止痒药方,我们就只好一直胡乱挠下去。可是我担心的是,我们后来其实已经不痒了,问题已经变成了打嗝,可是还在盲目地挠下去。哲学的困难不在于我们缺乏知识能力,而在于生活和思想的意义是活的,它的问题不断变化,它不是认识对象,而是创作对象。智慧与创作并行,而知识落后一步。
一个或所有问题的创作者
· · · · · ·
-
赵汀阳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赵汀阳:哲学家,研究领域元哲学、伦理学、政治哲学、美学等,广东汕头人。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科院互动知识中心主持、并兼任于清华大学伦理和宗教中心、北京大学应用伦理中心等。出版著作数十部。在方法论、伦理学和政治哲学方面多有理论创新,其“可能生活”理论和“无立场分析方法”理论为知名理论。
目录 · · · · · ·
目录
引论
1.解题
2.无智慧的状况
3.如果有“智慧复兴”
4.哲学错了
5.哲学的终结
6.另一种哲学史与另一种哲学
7.限度和边界
正文
1.入手问题
2.认识者
3.知识或信仰
4.知识论的最后努力
5.文化的性质
6.创造者
7.也与批评问题无关
8.理论与道理
9.事物与事实
10.最大的与最重要的
11.名词思维与动词思维
12.对语言的征服
13.思想的造型
14.“元”之谜
15.无立场的操作
16.创造者与创造物
17.唯一正确的
18.文化的生命逻辑
19.不纯的原本性
20.死次序和活次序
21.自相关
22.logos和道
尾巴
· · · · · · (收起)
引论
1.解题
2.无智慧的状况
3.如果有“智慧复兴”
4.哲学错了
5.哲学的终结
6.另一种哲学史与另一种哲学
7.限度和边界
正文
1.入手问题
2.认识者
3.知识或信仰
4.知识论的最后努力
5.文化的性质
6.创造者
7.也与批评问题无关
8.理论与道理
9.事物与事实
10.最大的与最重要的
11.名词思维与动词思维
12.对语言的征服
13.思想的造型
14.“元”之谜
15.无立场的操作
16.创造者与创造物
17.唯一正确的
18.文化的生命逻辑
19.不纯的原本性
20.死次序和活次序
21.自相关
22.logos和道
尾巴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许多人以为发达的文明使每个人得到自由,每个人获得了自由选择和参与的权利。可是事实是,这种权利也许是有的,但所可能选择和参与的东西却越来越类型化、集体化。或者说,文明的发展使得我们有了选择一切的权利,但却只有某些类型化、集体化的东西可供选择,如果你不选择这些东西,就会被社会抛弃。现代的自由是名义上的和心理感觉上的,而不是真的和实质的。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00页 -
行动才是存在,只有在动词中展开的事情才能解释存在,名词是在存在之外关于存在的虚构故事。存在即造事(to be is to do),而造事就是选择存在的可能性,或微不足道的日常选择,或为生死攸关的历史选择。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引论:问题的问题就变成哲学问题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一个或所有问题"的人也喜欢 · · · · · ·
一个或所有问题的书评 · · · · · · ( 全部 26 条 )
> 更多书评 26篇
论坛 · · · · · ·
《一个或所有问题》在赵汀阳所有著作中定位 | 来自林航 | 2 回应 | 2015-11-16 20:33:48 |
枕边书 | 来自purple.wind | 2010-09-16 15:52:31 | |
【推荐】欢迎浏览‘赵汀阳哲学研究网’ | 来自林航 | 2005-11-08 00:47:30 | |
赵汀阳书友会通告 | 来自林航 | 2005-08-29 18:03:21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2 )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23)9.2分 38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一个懂用户体验的网络产品经理必备的几本书。 (坏爷☠)
- 人文社科 (rink)
- 学人文丛—赵汀阳 (白露@思勉)
- 【4】 (肚)
- 书单:让阅读成为习惯(一) (无心恋战)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一个或所有问题的评论:
feed: rss 2.0
4 有用 Benedetto 2007-01-19 17:12:52
欲读此书,须做好耗费脑力数倍于目力的准备。
0 有用 (ˉ▽ ̄~) 2015-05-24 19:16:18
啰啰嗦嗦
4 有用 ivy 2013-07-11 02:53:51
问题在于就有人把这些都当了问题。
4 有用 信心不逆熊先生 2012-08-20 11:15:44
太不严谨了。没有文献引用,没有历史观念的讨论,就好像赵把一种“想像”作为攻击的对象。这样做的后果是,基本上所有的章节在不停地重复一种观点。至于赵的主要观点:“人类文化的存在要被塑造成怎么样”应该是哲学的主要任务。再也没有比这样的哲学目标更加狂妄了。
0 有用 游伟 2006-08-12 14:40:49
好书,可以让我们重新审视国内的西方哲学研究。
0 有用 渔猫 2023-10-09 19:29:01 北京
有些啰嗦 有些隔靴搔痒
0 有用 三手 2023-09-14 11:20:02 浙江
很易读,观点并不复杂,甚至非常重复。但算是一个维特根斯坦补充视角?
0 有用 吱! 2023-07-10 22:08:01 浙江
非常自问自答式,其实观点看到后面是不认同的
0 有用 林一谦 2023-04-23 18:42:02 广东
补标,看了以前看的笔记,有了“我为什么看了这个,为何做了这些无聊的笔记”的感受。
1 有用 嗤嗤 2023-04-18 09:32:25 湖北
海德格尔的拙劣复述者、模仿者